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孩子惹您發火時


轉載
孩子越來越大,父母與孩子的衝突越來越多,
我認為大多的衝突來自
父母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與標準來衡量孩子,
而卻沒有發現孩子的世界與大人有明顯不同,
時,父母應換位思考,
多體察孩子的需要、對孩子的慢節奏要有耐心,
不要輕易發火,這不僅會傷害孩子的內心,
而且讓孩子學得像您一樣火暴。

當孩子又在惡作劇時,

當你都催了10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
勞累了一天的你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 
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你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

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幹什麼,就乾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乾你不希望他幹的事,
也不去幹你想讓他幹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 

因此,你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他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他還弄不清,你為什麼發脾氣。
也就是說,在很多你發脾氣的時候,
他雖然停止了你所不期望的行為,
但他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有時候,情況還會更複雜一些。

 孩子做錯了什麼,在平常也許並不足以引起你發脾氣。
 但此時此刻,也許你剛剛和別人吵完架,
也許工作上的千頭萬緒正讓你無從理起,
也許你剛剛被自己的父母數落了一通,無處發洩……
於是,孩子那點小毛病成了導火索。

顯然,有些火發到孩子身上是不公平的,

而且,很多時候,發火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如果我們總能夠清楚地這樣分析問題,
我們當然能夠遵循眾多教育專家和心理專家的建議:
冷靜!不對孩子發脾氣!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做到。 

情緒,有時並不受我們的主觀意志的控制。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換個角度想想看
 1.你發火對孩子到底有沒有用?有用。
 它阻止了孩子正在進行中的不良行為。
 緊急時刻,你的一聲吼也許能夠讓孩子避開危險。

2.孩子除了感到害怕,還學到了什麼嗎?

 (1)除了他自己以外,還有別人存在,別人也是有脾氣的。
 他要學著尊重別人。
 (2)情急中,每個人都會發火。
 (3)這種情緒表達有可能給彼此的關係帶來緊張的氣氛,
事後,父母往往會通過一定的行為來消除緊張,修復關係。

3.你發火對你自己到底有沒有用?也有用。 

讓你積攢的情緒得到迅速的宣洩,
之後,你的頭腦很快會理智起來。 
有不少父母,剛吼到一半,就已經知道自己很過分了。

跳出陷阱 

1.不必刻意壓抑自己,讓孩子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否則你積攢的負面情緒太多,爆發時更會讓孩子不知所措。
 2.無論如何,你都要給自己設一個限:不要打孩子。
 3.發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
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他該怎麼做;
有沒有其他因素讓你心情不好,等等。
 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4.可能的話,最好提出預警。
 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
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
 5.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
該堅持的必須堅持,​​同時可以尋找其他溫和的策略。
 6.尋求支持。找一個有類似經驗的好朋友聊一聊,
幫助自己把情緒平復下來。..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孩子,你為什麼不想聽課?



上課時,總有學生不認真聽課,
有的趴在桌子上神遊八方,與周公對話; 
有的很專注地隨意畫畫,也算是自學美術; 
有的偷偷看小說,也算是文藝青年吧; 
有的是目光呆滯,神情恍惚,兩眼無光,
有的是百無聊賴,左顧右盼,
真真是如坐針氈,度分如年;
還有的是在那裡寫無聊的紙條,
要么是隨意閒聊,要么是寫所謂的“情書”, 
更有甚者在那裡明目張膽地嬉笑打鬧。

諸如此類,我和我的伙伴們都被你們驚呆了,

 孩子,你為什麼不想聽課。

也許你有你的理由,但是你的理由真的很充分嗎, 

你的理由可以為自己不聽課做擋箭牌嗎? 
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也許正如你所說的,你聽不懂,如同聽天書。這個理由成立嗎?

你回想過是什麼時候開始聽不懂的嗎,
 真的是因為聽不懂才開始不聽課的嗎?不是的吧。
 為什麼聽不懂,你課前預習了嗎,不會的你請教老師、同學了嗎? 
你不聽課,能懂才怪。

孩子,你為什麼不想聽課。也許你有你的理由,

但是你的理由真的很充分嗎,
 你的理由可以為自己不聽課做擋箭牌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也許正如你所說的,老師講的不好,一點意思都沒有。

 這個理由成立嗎?
你說老師講的不好,
那為什麼其他同學都能認真地聽,都能取得好成績。

俗話說:“眾口難調”,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
你不可能讓每個老師都按照你的喜好去上課,
畢竟老師要面對的不是你自己,
而是幾十甚至幾百個不同的學生。

你無法讓老師適應你,你只能去適應不同老師的上課風格。


再者,你認為老師講的不好,難道你講的就比老師好嗎,
如果你不聽課,你就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甚至老師差到還不如你的水平,我會贊成你不聽課
而是在那裡默默地自學成才。
  
但是事實是你真的不如老師,你沒有老師的指導,
你還沒有那麼強悍的自學能力。

也許正如你所說的,你不喜歡這門課程,所以就不想學。
這個理由成立嗎?
現在的教育制度要的是分數,而且是總分,
你有能力拋棄這個學科的分數,
而在總分上領先,考上理想的學校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你還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吧。
  
而且其他同學不僅你不喜歡的科目人家可以考高分,
你喜歡的科目,人家也可以考高分,你靠什麼超超他們呢。 

我們現在考慮的不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
現在不是大學,不是搞科研,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
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選擇你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課題。
  
也許正如你所說,你對這個老師不感冒、不喜歡,
甚至討厭、憎恨這個老師。
這個理由成立嗎?顯然也是不成立的。

老師為什麼讓你怎麼恨,老師怎麼得罪你了。 
也許老師批評過你,甚至懲罰過你,
或者老師無意中傷害了你,
但是你想過老師為什麼會怎麼做嗎,老師到底圖什麼呢,
老師為什麼要巴結著你學,求這你學。
  
學不學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學好了,
以後有出息了,你會報答老師嗎?
不會的。

你學不好,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又與老師何干,誰會追究老師的罪過。
即使因為老師看不起你,你就不好好聽課嗎,
這樣還不是被老師說中了,
你就是沒出息,你就是不行。

你應該有的做法是,老師越是看不起你,
你越學出個樣給他看,
看看是我不行,還是你老師看人不准。

我們不要拿老師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吧。

也許你還有你的各種各樣的理由,
但是我認為你的所謂的理由都是不成立的。

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學好學不好也是你自己的事情。 
孩子,你該為自己的未來想想,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
不要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青春是短暫的,
人生中總有那麼一段路程是無法逃避的,成功沒有捷徑。

我們現在還無法離開老師的指導去獨立自學。
你現在開始嘗試著去聽課,還是“亡羊補牢”,
等你真的青春不再,那就是“悔之晚矣”了。
孩子,醒醒吧。為了自己,也要好好聽課吧。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當孩子犯情緒的時候


一、當孩子犯情緒的時候我們切忌大喊打罵。
這個時候對孩子大吼大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當孩子哭得時候家長特別容易說:“哭什麼哭。
我說的不對麼?難道我說你你還委屈呀。
再哭,我就. .....”
顯而易見這樣說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
多半孩子是越哭越兇。 

其實,我們將心比心,
犯情緒的時候人心裡就像一個大傷口無法癒合,
很難過、很傷心。
因此我們要充分的給予孩子理解和關愛。

二、當孩子犯情緒的時候

我們切忌拿一個條件對等交換。 
當孩子犯情緒的時候,家長容易著急,
然後想趕緊切斷情緒源。
寶,別生氣,媽媽給你一個巧克力。
寶,只要你不哭我就帶你去遊樂園。
這樣孩子的情緒可能是得到了控制,
卻得到了一個另外優厚的條件,
也許他以後就會變本加厲了。

三、當孩子犯情緒的時候

我們切忌當機立斷惡然制止。
而是首先觀察、了解孩子行為的原因。
同時我們更應該檢討我們自己的行為,
是不是因為
我們哪裡做的不好導致了孩子的行為。

比如是不是我們平時也是這樣的犯情緒,
讓孩子學會了。
還是剛剛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語氣、
態度以至於行為做的不是特別的好。
一味的讓孩子停止犯情緒是沒有必要的。
因為情緒是個正常的心理反應,
它需要一個過程。

當我們大吼,你馬上停止的時候
反倒是延長犯情緒的時間甚至讓情緒升級。

四、當孩子犯情緒的時候

我們切忌立刻喋喋不休的講道理。
其實喋喋不休的說教
很容易讓人感覺聽力疲勞,效果極其不好。
可能一次兩次有效果,
到了後來就成了他抵抗的源頭。

五、當孩子犯情緒的時候

我們切忌給孩子下定義。
當孩子犯情緒的時候馬上就說:
“你怎麼這樣沒有出息、
你是個不乖的孩子、媽媽不喜歡你、
你看別人......
會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讓他感覺不到父母的關愛,
也認為自己真的是這樣的孩子了。

我認為孩子一時犯情緒可能我們很容易解決,

但是我們應該找到一個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
因為控制情緒真是是長時間的課題。

當孩子犯情緒的時候
我們首先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尊重和關愛。
讓我們的一個小小的行為
成為孩子控制情緒的健康有效的引導和幫助。

必須讓孩子記住的三道題


最後一節課,老師說要考試。
 “三道題目都很簡單,”老師笑瞇瞇地說,
“記得父母生日的同學請舉手!”
片刻,女生都齊刷刷地舉起了手,
有幾個男生畏畏縮縮地舉起了手,又放了下去。

老師繼續問:

“教學樓裡有三個清潔工,誰能叫出其中兩個人的名字?”
這下大家都傻眼了。三年了,怎麼從來沒留意過她們? 

老師接著拋出了第三道題:
“你是否打過自己的耳光?”
這一回,所有的學生都哧哧地笑了起來。
 打自己耳光,恐怕只有傻瓜或瘋子才幹得出來吧?

嘈雜的議論聲漸漸平息下來了,老師說話了:

“'人生'這門課程,
旨在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教導我們今後如何立身處世,如何成人成才。
今天的三道考題,
可以說是對同學們做了一個大概的檢驗。”

“第一題——記住父母的生日。”

老師在黑板上重重地寫下來“孝道”兩個字,
“孝道教人善良,心存孝道的人,必定有善的根苗,
有善的根苗,才可能開出善花,結出善果。”

“第二題——記住你身邊每一個人的名字。”

老師又寫下了“尊重”兩個字,“記住別人的名字,
是尊重別人的表現之一,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尊重使人寬厚。基石寬厚方能負重,人心寬厚方可立業。”

“最後一題——

如果你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又叫不出清潔工人的名字,
那麼,你就該打自己一記耳光了。”
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下了“反省”二字, “反省促人進步,
有反省才有悔悟,有悔悟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成才的可能。”

這三道看似簡單的題實則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一個人善良與否,決定了他將來是否有用;
寬厚與否,決定了他將如何發揮作用;
而能否不斷反省、不斷進步, 
則決定了他是否能持久向前,越來越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