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頑強的孩子」閱讀 摘要四 <20090317 於IKEA>

摘要之四 < 03/17/2009 >: 「頑強的孩子」─ 第 03 ~ 04 章



03章 < 保護小心靈 >



一. 很難把「平衡」的教養環境這個觀念表達清楚:



1.平衡的管教,教條伴隨尊重與關愛;敵意的態度會傷害幼小心靈。



2.受虐兒童身心受苦,無人關愛了解傾聽心聲,無處可逃,不明白為何父母恨他,許多孩子太小,無法自衛,無能求救。



3.絕不可嚴厲、刻板的管教;孩子必須有足夠空間,得以呼吸、成長、和愛。



4.專制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不是變得優柔寡斷,就是變得憤世嫉俗,把生命浪費在與人衝突中。素來不知王法,只知按自己喜惡行事的孩子,將來會因為貪慾而受挫。兩種成都無法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



5.教養目標:不只要修正引導孩子的意志力,塑造其個性,還要小心保護幼小心靈。



二.首先了解「意志」與「心靈」之間的差別



1)意志力不是脆弱的,常常是不可動搖的。

2)心靈稚弱的孩子,也會有鋼鐵般的意志。

3)意志力是可以錘鍊的,應該要塑造及改良。

4)教導孩子,賦予自我約束的能力,以便日後控制自我衝動。

5)孩子的心靈比他的意志脆弱敏感幾百萬倍。

6)心靈就是自尊,是孩子對自己價值多少的感受。

7)心靈是所有人類天性中,最脆弱的一部份,尤其當遭受拒絕嘲弄以及失敗時,最容易受傷。



三.如何修正引導孩子的意志力,同時保護他的幼小心靈?



先建立合理的限制,用愛心強制孩子遵守規矩,絕對避免任何暗示孩子是多餘的、沒必要存在的、愚蠢、笨、醜、是大人的負擔、丟父母的臉等等。這類言行常常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後果,例如說「你好笨啊!」「怎麼你就不能像姊姊功課頂呱呱呢?」「你一生下來就給我們帶來麻煩和痛苦。」



四.個案研討──兩個嚴重的錯誤



a)父母沒有修正引導孩子的意志力:



當孩子一再地以各種方式企圖引起父母干預,父母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來修正引導孩子的意

志力。孩子的內心吶喊著「看看我,我一無是處,難道就沒人關心我嗎?沒人能幫助我嗎?我恨透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恨我!」母親對孩子種種惡行,除了失望沮喪,別無他法,最後只有大發脾氣,大哭大叫。處理孩子的事,再也沒有比這種情緒化的舉動更無效。如果家庭沒有一家之主,它的領導者缺席,沒有決策者,沒有權威人物,它只是沒有目標地沉浮,無法安全靠岸。



b)父母把力量花在摧毀孩子的心靈:



當父母把沮喪的情緒提高為人身攻擊和惡意拒絕,每次的責罵,孩子的自尊又降低一分,孩子只會變本加厲,並且更加覺得自己一文不值。心靈被摧毀,但是意志確更頑強,更具破壞力。長大後常常把心中的憤恨,轉移到家庭以外無辜的受害者。



五.結語:大部分叛逆的孩子對這種賞罰分明堅持原則並施以愛的管教方式,都能接受。

摘要:修正引導意志,父母必須在家中有足夠威信,贏得孩子敬愛。

保護幼小心靈,父母不可嘮叨謾罵使孩子生氣反抗,要在愛的規範下給建議和忠告。



六.問與答:



1.「天地一沙鷗」負面的評價,具有破壞的人生哲學,鼓勵一意孤行,不顧別人需要或社會價值。

2. 為何孩子會喜歡嚴格的老師。

3. 小孩會無意中對別人殘忍。



04章 < 常見的錯誤 >



一.錯誤管教之一:父母不夠堅持



1.因為害怕如果堅持,會遭孩子反抗,而不愛父母。



2.事實上,父母都討厭不愉快的親子對抗,如果因此遷就孩子,反而帶來更多反抗予取予求。



3.要求孩子該做的事,每次界定清楚態度堅定,注意他引導他直到修正完成。父母態度友善堅定鎮靜的方式,更能使孩子變得合作。



二.錯誤管教之二:用憤怒來控制孩子的行為



1.父母或老師情緒失控,用憤怒來控制孩子的行為或上課秩序。事實上



a)憤怒令人精疲力竭,無濟於事。

b)憤怒只會使孩子心中滋長忤逆之情。

c)憤怒會讓孩子覺得大人失能失控。

d)憤怒無法被有意識地當作一種影響行為的工具。

e)憤怒破壞親子關係。



2.實際的管制行動才能影響人類行為。必須像警察開罰單採取這種行動,才能改正超速的駕駛習慣,警察不必要大吼大叫。



a)懲罰得當會有效提醒孩子,強迫性選擇斷然讓孩子選擇服從,顯然好處比較多。把動手的時間調得越前面,越能避免真正的動手。



b)合理的責打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使尚未成熟的孩子產生安全感。



c)嚴格的老師巧妙表達愛意,不令孩子難堪而令人折服,就是懂得在管教中注入愛的成分。d)每個大人依照自己個性,用自然的態度發展自屬的管教方式;用愛心管教最重要,堅定態度清楚界限,才能培養負責任肯自我約束的孩子。



三.錯誤管教之三:父母容易拒絕孩子



雖然孩子必須習慣對於自己過份的要求被拒絕,但是父母也應好好思考孩子的要求,不要經常回答「不行吃餅乾、不行到外面玩、不行使用電話、不行看電視、不行跟朋友廝混、…」



四.問與答:



1.十歲的孩子準時上學,非父母的責任。

2.大環境的無奈:遠離社會暴力、虐童環境,聲援不資助暴力節目的社會運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