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特教中的融合與回歸主流的意義



回歸主流 ( Mainstreaming )
早在1970年代在美國有「回歸主流」的特殊教育理論開始實行,
即盡量使殘障兒童和其正常的同儕一起受教,
一般稱為「回歸主流」。
柯克(S.A.Kirk)對於回歸主流的定義是:

1.特殊兒童必須與其正常的同儕安置在一起。
2.在普通班中必須獲得特別的輔助。
3.最少限制的環境下盡量使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相處在一起。

「回歸主流」的理念
在於讓特殊孩子不再在隔離的特殊環境中學習,
而是回歸到普通班級和普通孩子們一起學習,
目的在尊重特殊孩子的受教育權,
使他們回歸到社區,同享社區的教育資源。

回歸主流的趨勢,
主要來自傳統學校教育方案對特殊兒童的不當處理,
特別是對自足式特殊班級的詬病。


國內的小學現在也有「回歸主流」的趨勢,
普通班也接受部分特殊孩子,
但是,那是在特殊小孩和普通孩子同在相同、
未經設計的環境下共同學習,
特殊孩子的學習教材不作特殊設計,
學習成果不被作特別評估,與融合教育的理念不同。


對任何一種障礙的兒童,特殊教育的環境與教學方案,
僅是一種過度的措施,而非終極的目的,
特殊教育的目的
在幫助兒童克服其生理的、心裡的與社會的障礙,
能適應正常的環境,過著獨立自主的生活。
因此隔離的措施無疑剝奪了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接觸的機會,
長期的生活在特殊環境中,非旦失去正常的社會經驗,
且將減損其應有的適應能力。



在回歸主流的潮流下,
許多輕度障礙或低成就的學生被安置在普通班,
這些學生在學習上常遭遇到許多困難,
為了滿足這些在學業或行為上需要特殊協助的學生,
資源班因而誕生。

資源班的角色即是溝通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一座橋,
透過這座橋,讓學生能在學校部份的時間裡,
接受此個別化教學的支援性服務。
這種個別化、適性化的個別化教學,將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
做緊密而確實的聯結,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或心智結構,
受到實質的改善與提升。


融合教育 ( Inclusion )
融合 ( inclusion ) 指的是讓特殊學生進入普通班級,
成為普通班一份子的教育方式。
美國早在1975年的殘障兒童教育法中,
即強調提供特殊兒童一正常化的教育環境,而非隔離環境。
所以在1970年代即有回歸主流 ( mainstreaming ) 的教育方式
 ( 特殊班學生在非學科時間進入普通班上課,但課程並未為其調整,
特殊學生只是跟著普通學生的進度上課 )。


在1980年代美國興起普通教育改革
 ( Regular Education Initiative,簡稱 REI ) 運動,
其宗旨為儘量將輕度、中度的特殊兒童放入普通班級,
直接在普通班級中提供特殊教育服務,並減少抽出


( pull - out ) 教室的措施,
連以前須安排在資源教室者都儘量放在普通教室中教育。

接著自1990年開始,美國更大力推行融合教育,
將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併為一個系統。
所以,融合教育在美國被視為教育改革的一環。
反觀國內不僅特殊教育的發展較慢,
教育改革也是最近幾年才受到政府的大力推動,
也許教改要做的事太多,融合教育尚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目前融合教育在台灣仍被放在特殊教育體系中來討論,
而不是如國外被視為普通教育改革的一環,
顯然離先進國家還有一大段距離要走。

簡而言之,
融合教育 ( Inclusion ) 的理念是承繼回歸主流教育的基本理論,
讓特殊小孩不再在隔離的特殊環境中學習,
而是回歸到普通班級和普通小孩們一起學習,
並且以經過特別設計的環境和教學方法來適應每個小孩的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