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擺脫完美主義的束縛坦然“接受失敗”


挫折教育也是國外學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環, 
很多學校開設專門的課程,家長也在日常生活中
有意設置一些考驗來培養孩子坦然“接受失敗”。

英國:讓孩子們擺脫完美主義的思想

英國家長們常把“給孩子失敗的機會”這句話掛在嘴邊。 
孩子做某件事失敗了,家長會再提供一次機會, 
讓他學會避免失敗的方法。
 同時,學校教育也十分重視“接受失敗”的學習。

如出一些極富挑戰性的試題, 

藉此希望孩子們能夠擺脫完美主義的束縛, 
了解失敗是可以接受的。
 或推出“失敗週”,
邀請成功人士來分享自身失敗的經歷,
 以及如何在失敗教訓中獲得成功。

日本:失敗是學會解決問題的開端

日本重視從小培育孩子們吃苦忍耐的脾性,
大多數孩子從上學第一天起就自己上學,
不管家離學校有多遠, 
如果遇到困難需要他們自己去求助或想辦法解決。

一些小朋友玩著玩著打起架來,只要沒有太大的危險,

在一旁的媽媽們並不會去勸阻他們。
因為他們認為,和別人發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要讓孩子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打敗了也是好事,失敗是每個人必需面對的。

德國:教育不迴避社會陰暗面 

德國人對孩子的教育不迴避陰暗面, 
甚至在課本中也涉及種族歧視、違法犯法等課題, 
其宗旨是引導學生思考和解釋各種社會現象, 
以防接觸社會後看到某些陰暗面感到茫然若失,無所適從。

當然,在對孩子的挫折教育中,

 我們也應該注意給孩子更多的愛與寬容,
 讓他知道“失敗並不可怕,
 爸爸媽媽還是一樣會愛我,我還可以重新站起來”。
 
蘇霍姆林斯基說:能夠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們常說品茶如品人生, 
而人生的道理可以簡單的在一杯茶的體驗中得到結果。 
讓孩子在人格塑造的過程中有一個實踐的空間, 
通過自我體驗、老師引導、朋友協作,達到很好的效果。
 這種體驗的過程是我們給孩子的很好的禮物。
 來源:中國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