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30日 星期六

我們孩子的困難

一、眼球追蹤的意義與影響

1.檢視:上下、左右投射狀態:偏低、過度、飄動、跳躍式追視 ‚

前後內聚對焦功能:不明顯、緩慢 

2.視動學習歷程:看到 F 理解 F 記憶 F 回應 

3.影響:跳行跳字;抄寫漏字、漏筆劃;數字、

文字會左右顛倒;算術理解慢;馬上教馬上忘;

不愛閱讀文字性文章,愛看
一、眼球追蹤的意義與影響

1.檢視:上下、左右投射狀態:偏低、過度、飄動、跳躍式追視 ‚

前後內聚對焦功能:不明顯、緩慢 

2.視動學習歷程:看到 F 理解 F 記憶 F 回應 

3.影響:跳行跳字;抄寫漏字、漏筆劃;數字、

文字會左右顛倒;
漫畫;

眼神飄渺不定;專注力短暫



 二、小肌肉操作的意義與影響 

1.檢視:寫字慢且潦草;著色出格子;圖畫形象艱澀;

美勞剪貼時,運用剪刀不良;筷子使用不好

2.影響:寫功課很痛苦;

生活自理能力差(如洗澡、穿衣、繫鞋帶);

常打翻東西;整潔習慣差;成就性差 

 

三、大肌肉張力的意義與影響

1.偏高的檢視:危險意識低;喜歡爬高;跳上跳下不安定;

不聽話;走路碰撞東西;大小使用不均;經常被告打人

2.偏高的影響:好動不專心;坐不住,動中吸收;成就性差;

人際關係差,好出頭

3.偏低的檢視:動作拖拉;力量的使用不正確;平衡能力差;

手眼協調不良;不會伸手保護自己;不大會加入同儕的遊戲;

體能較差

4.偏低的影響:笨手笨腳;自我驅策力差、不積極;

因不靈巧引發的情緒不安定;過度防衛、缺乏自信 



四、觸覺防禦的意義與影響 

1.檢視:不愛洗頭、洗臉、洗澡、修指甲;到處摸、到處碰; 

適應陌生環境及人較慢;挫折忍受力差 

2.影響:不專心、分心;拒絕學習;容易感傷、動怒;

情緒不安定



五、腦神經生理抑制上的意義與影響 

1.檢視:怕黑、認床;害羞、畏縮、黏人;

偏食、挑食;慣以哭鬧、尖叫方式表達情緒

2.影響:脾氣暴躁不安;執拗不合作;

過度敏感、易焦慮;缺乏安全感    

2006年9月24日 星期日

父母、老師是最好的榜樣

父母、老師是最好的榜樣 

作者﹕文/郝伯特.史賓賽 譯/ 顏真



父母的每一點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同情心、公正、民主的德行,

以及整潔、勤勞、節儉的習慣,都會從孩子身上反映出來。

這些美好的德行和習慣,無論多麼微小,都會像星光一樣,

永遠留在孩子的記憶裡,不僅影響著父母自己的人生,

也造就著孩子的人生。



它既是現在,也是未來家庭中,最寶貴的財富。



什麼是教育,這就是最偉大,也最有效的教育。

關於父母、老師在孩子道德和意志、品行培養中的巨大作用,

無論怎樣描述都不過分,好的和壞的都同樣如此。

有一句名言:「教育孩子,從教育父母開始。」這句話再中肯不過了。



我看過太多的例子,簡直就是一部部生動的教材,那些樂於請教,

經常到教堂做禱告、聽佈道且平靜、快樂的人,

他們的孩子由於受到良好的影響,變得有教養、有智慧。



而那些拒絕學習,或整天為生意、農場、店舖忙碌而忽略孩子的人,

他們的子女儘管有較好的家境,卻往往缺少良好的道德和品行訓練。

當然,那些貧困而又從來不肯學習的家庭,

父親酗酒,母親忙於搬弄是非,他們的孩子則幾乎完全脫離了教育。

要期望在這樣父母的影響下,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很困難的。

他們的孩子,如果幸運的,或許會遇到一位富於愛心和同情心、

又有教育智慧的老師,則可能把他從惡劣的家庭環境中拯救出來。



在道德和品行上,孩子很容易受父母和老師的影響。

一方面是由於,孩子愛模仿的天性(這是他感知世界的基本方式),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他的行為很自然地會得到來自父母或老師的評判,

而這種評判大多是依據父母或老師的道德標準做出的,

如果這種評價是一把刻度錯誤的尺,有時孩子做了正確的事,

但得到的是錯誤的評價,下次他很自然就會去做錯誤的事了。



既然我們相信,每一件事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

每一個原因都會產生相應的結果。

那麼,孩子的道德、品行受父母的影響,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一個虐待自己父母的人,不可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多麼愛戴自己;

相反的,大多數的情況下,他們會在年老體衰時,受到相同的待遇。

一個自私的人,不可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助人為樂的美德;

相反的,他們也會同樣自私。

一個懶惰、遊手好閒的人,也不可能希望他們的孩子有多麼勤勞;

相反的,他們可能會更加懶惰。

一個惡行昭彰的人,如果要期望孩子有美好的德行,

簡直比在惡石上種出稻穀還要困難。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孩子除了受父母的影響外,

他還會受到書本和其他人的影響,隨著他們自我教育能力的增長,

也隨著他們心智中來自善和美的引導,

他們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判斷能力,從而抵禦這種影響。



我們來看看,另一些父母是如何影響他們的孩子的。

他們不求回報地救助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

他們的孩子也會這樣去做,並視為榮譽。

他們勇於承擔責任,率直、坦誠,他們的孩子就很難撒謊。



他們用愛包圍孩子,他們的孩子就會用愛去對待別人。

他們善於諒解,他們的孩子就學會了寬容。

他們經常對生活中細小的善行充滿感激,

他們的孩子就會對生活滿懷欣慰。

他們勇敢地面對生活中各種失敗、不幸,

他們的孩子也會同樣頑強地去生活。

他們的言辭,充滿進取的意志,

他們的孩子也會受到振奮……。

他們對各種事物都表現出極大的耐心,

他們的孩子也會一點一滴地去吸取。



 事實上,這種父母和老師所表現出的力量,

會感召著孩子走到真理的身邊。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史賓塞的快樂教育》

2006年9月23日 星期六

~何謂特教法~孩子的權力在那裡?

近期獲知教育部發函至各縣市地方政府教育局,

內容大致如下:

發文日期:民國95年7月中旬主旨:

檢送95年縣市鑑輔會作業結合教育部特教網路通報系統

協調會議紀錄如附件,請查照。

正本: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各縣市政府、本部中部辦公室



說 明:

一、特教學生應經鑑輔會鑑定安置後方可進入本部通報系統,

學校端接收後,再作資料更新。

二、凡持有手冊之身心障礙學生均應由鑑輔會提鑑定安置後,

再提供相關支持服務,以利掌握服務需求學生總數。



決 議:

一、各級學校特教學生(含領有身障手冊者)須經由鑑輔會鑑定後安置。

二、領有身障手冊學生經鑑輔會鑑定與手冊所載類別及程度不符時,

請通知社政單位重新鑑定後,再行提鑑輔會鑑定。

三、各縣市應確切掌握領有身障手冊之特教生安置情形與動態,

依法完成通報,並依學生實際需求提供適當之特教服務。

四、跨縣市特教學生轉學,維持現有網路作業模式,

加入原縣市鑑輔會釋放權限功能與轉入縣市查閱資料功能。



案由二:略 



家長們的疑慮教育部發佈此函

主要是將需接受特殊教育服務的學生的認定,

回歸教育體系的特殊教育法,

因此委由各縣市政府鑑輔會來確認;

 (也就是說)醫療或其他專業領域,

僅提供參考意見罷了!



 然而,此舉使家長們產生許多疑慮,舉其牢而大者如下:

 1、有關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的保障,

明文規定的除了特殊教育法尚有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

但如果說未透過教育局的鑑定程序就不得享有學校的特殊教育服務,

那麼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所列之第三章教育權益不就是形同具文嗎?

既是符合身障者保護法規定之身心障礙者,自當享有特殊教育的服務。



 2、教育部規定,特教學生應經鑑輔會鑑定安置才能享有特教權,

但據了解目前鑑輔會對特教生的鑑定認可,

多根據心評老師評鑑記錄再進行討論審核及召開會議,

而心評老師多半為校內的特教老師,

自可鑑定為不需特教服務,球員兼裁判合理嗎?



 3、身心障礙的類別眾多,其內涵多涉及專業,且推陳出新。

鑑輔會成員及心評老師素質之良窳,

其所為鑑定執行將直間接影響身心障礙者受教權利。

因此,鑑輔會整體機制及成員,

其素質、品行、操守、公信力、專業能力之為何?

更是身心障礙學生家長所疑慮者。



 4、特教領域廣大且專業,身心障礙者的類別原就龐雜眾多,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新的相關知識可說是推陳出新。

此時,若督導及檢核心評機制的單位功能不彰?要如何取信於家長。



如:早期取得心評老師資格者,日後若無法在專業領域上研究充實,

又怎能期其公正、客觀的提出特教生的鑑定報告。

很多觀念及認知上的落差,恐造成擅斷,

終使特殊教育法的立法精神蕩然無存。

 

5、心評老師通常是校內的特教老師,

要授課又兼作鑑定,工作量十分繁重。

在家長看來,專業盡責的老師,不乏其例,

但怠惰草率了事者,所在多有。



如此情況,要我們家長如何不擔心呢?

 在此由衷的感激,

疼惜我們家族孩子們及協助家長們的醫界、學界、法界專業人士,

感恩有您們一路支持。



 就上揭「公文」簡略補充說明如下: 已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

今後必須經由下列鑑定流程,

才能享有學校的特教服務:申請鑑定→心評老師鑑定→鑑輔會會議(決議)



心評老師來源:

1、特教班正式教師。

2、未設特教班學校,至少推派校內1名相關專長教師擔任。

上揭教師,需接受7-11天(約60小時)的訓練課程;

通過審核即可取得心評教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