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大腦的發展性(下)



突觸的存留取決於突觸被激活的頻率與程度,

因此,

學生樂於投入、經常練習的學習總是被優先保留。

教學應從孩子熟悉的事物為起始,

從微系統中的生活能力培養擴展至大系統的社會適應。

學習終身有用。



部分感官如視覺、語音辨認的能力,

雖有較佳的教育時機,

但成人大腦仍具可塑性,

人們不應錯失敏感期而忽略提供學生學習的機會。



環境的刺激是大腦成長的滋養,

人類終其一生都會隨著經驗改變大腦皮質地圖,

不斷學習與適應環境是大腦的本質。



學習過程的增強與回饋將促發多巴胺的分泌,

鞏固學習的聯結,

特別是立即、具體多元的回饋。



互動後反饋改變大腦,

這樣的機制,不僅彰顯大腦的可塑性,

同時說明大腦與外界互動後回饋的重要性。



腦科學研究如 Frey即指出,

經制約的增強物活化腦部共同增強系統,

促進多巴胺的釋放,改變神經細胞的聯結強度。



Merzenich等研究也指出,

學習中無論來自人或物的互動,

都能促成大腦分泌多巴胺,

固化目標行為的神經迴路。

顯現互動中的回饋、彼此的回應是有效學習與資訊交流的關鍵。



建議教師在課堂教學能經常鼓勵師生之間、學習者間進行雙向溝通,

意見交流中產生的「具體性」、「立即性」和「建設性」回饋,

不僅能協助學生修正行為與澄清概念,愉悅而受關注的人際互動,

也會讓大腦釋放多巴胺,讓學生延續學習的動力。



支持性:醫學曾提出大腦「三位一體」的概念,

主張人腦依循「腦幹-邊緣系統-新皮質」的順序,

演化成我們現在的大腦,

腦幹主宰生存本能與自動化行為的控制、

邊緣系統掌理情緒經驗與反應、

新皮質負責思考認知運作,

由於越早演化的大腦與生存密切相關,

當我們遇到威脅或緊急狀況,

腦幹與邊緣系統會優先反應,使大腦皮質暫時失去作用,

Goleman指出,

人們總是先處理感覺才進行思考,

倘若學生的學習環境充滿敵意、威脅與焦慮,

大腦皮質就不可能專心思考、清晰運作。



腦科學研究證實重複壓力致使大腦海馬迴 CA3 區的樹突萎縮;

劇烈與慢性的壓力則抑制齒回粒狀神經元的形成,

降低學習的記憶功能,

長期在有敵意環境成長的孩子,

也可能提高未來得到憂鬱症與焦慮症的比例。



這些研究說明負向的情緒、充滿敵意與壓力的環境,

影響的不只是認知功能,

也可能減弱個體調適壓力的能力,

導致更多精神疾病的可能性



建議教學上,

教師應展現開放接納的態度、提供支持與關懷的學習氣氛,

此將有利於導引學生

在溫情而有安全感的情境中全心投入學習活動。



多元性:

從大腦運作處理歷程的研究發現,

同一腦區會參與多個而非單一的認知歷程,

   例如:負責「語言」的腦區會參與「非語言」的處理,

當某特定腦區經非語言活動的操練,

該區語言工作表現也會改善,

Rauscher 等人的研究,

已驗證器樂的練習能提升時間空間的推理能力,

多樣化的學習(如:音樂、藝術課程等),

能促成領域間的聯結與激發,提升不同的能力;

有些學習,

如體育,雖無足夠的研究支持其對長期學業成就的提升,

然 Taras回顧研究報告後指出,

體能活動改善短暫的注意力,

對提高身體循環、增加大腦的血流量、減緩壓力。





感謝Dylan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