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大腦的發展性(上)



神經科學家發現某些特定的感官經驗,

如視覺、語音辨認的能力,

的確有關鍵的發展時期,卻非不可逆轉之歷程,

積極介入的補救訓練,還是能改善部分的能力,

現今神經科學家較常運用「敏感期」一詞,

說明個體適應環境變化與學習新技能的彈性。



再以 Merzenich 的研究為例,

他以猴子、失讀症孩子為對象,

觀察到大腦因應變動的環境改變既有的皮質功能地圖,

即便是成人,依然具備某種程度的可塑性



綜整其研究發現如下:

(1)練習增加神經元的效率:

  Merzenich 等從猴子學習正確觸碰轉盤的實驗發現,

       當猴子接受訓練後,手指指尖對應在大腦皮質的面積變大,

       但在精熟後,同一任務只要運用較少的神經元就可執行,

       練習增進神經元反應的效率。



(2)專注力提升皮質改變的持久性:

  Merzenich 觀察到唯當猴子專注完成任務時,

       大腦皮質才會有長久的改變,

       漫不經心或缺乏動機的學習,

       皮質只有暫時性的變化,改變卻不長久。



(3)回饋加強傳導路徑的固化:

       學習中的回饋與增強促使大腦會分泌多巴胺,

       使個體感受獲得報償的喜悅,促成目標行為的神經迴路固化,

       增強連結孩子因學習而大腦可朔性
、敏感期的概念,

       一致指向大腦成長與環境的關係



伊利諾大學的 Greenough 

比較豐富環境組的老鼠與環境剝奪組的老鼠,

發現那些群居、處於複雜環境(可玩滾輪與爬梯)的老鼠,

比單獨養在籠子的老鼠,能更快速的在迷津測驗中定位,

感官知覺的神經元也多出百分之二十五的突觸;

Jacobs、Schall 和 Scheibel也指出,

長期參與高難度活動的學生,

神經網路聯結多於未參與高難度活動的學生。



家庭、學校如何增進「豐裕性」成為社會的焦點,

然給予更多的刺激真能提高幼兒的智能嗎?



目前研究僅觀察到在過渡剝奪的惡劣環境

(如教保品質不佳的孤兒院)

有損幼兒情緒、社會、認知的發展,

卻未支持極豐裕的環境能顯著提高幼兒的發展,

處於貧乏環境的幼兒,

相對上會比處在正常環境的幼兒,

更能從豐富的刺激中獲益。



教育者反需留意過多學習壓力對兒童的負面影響,

腦科學研究指出,

壓力促使身體分泌大量的類固醇賀爾蒙:

可體松,抑制免疫系統和身體成長,

長期大量的可體松導致海馬回神經元萎縮、死亡,

降低記憶力,甚至無法辨別事情的重要性



綜言之,

大腦需要適度的挑戰,卻不是無止盡的填鴨,

過渡豐裕的課程學習與訊息刺激,

帶來的不一定是學習效益,反而是不良的壓力,

教育者宜在刺激與壓力間取得平衡。



大腦發展特性對教學的啟示 

英國經驗主義的代表-洛克(Lock)

曾提出人類的心智是一塊白板的假設,

這樣的看法隱含兩項思維:

其一,學習的素材與環境是重要的;

其二,假定人類被動的接受訊息輸入;

         但從大腦神經科學來看,

         這樣的觀點僅部分正確,

         外界訊息輸入確有其重要性,

         但大腦不是被動的複雜處理器,

         而能主動篩選過濾整合訊息、不斷自動更新與自我提升。





感謝Dylan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