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3日 星期一

溫和的自閉症

溫和的自閉症

 

傅佩榮

 

  最近讀到一篇很短的報導(聯合報2003年5月4日14版),

指出英國劍橋大學教援柯恩‧巴倫在研究後

發現:牛頓與愛因斯坦這兩位大科學家,都患了溫和的自閉症。

這種自閉症的學名是亞斯柏格症候群,

症候是: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過於專注」,

而在與人溝通及社交活動方面則「頗有困難」。

換言之,當你看到一個人專心做他自己感興趣的事,

以致很少或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那麼他就可能是一位溫和自閉症的患者。

 

  由此觀之,我們周圍就有不少這樣的患者,

我自己在別人眼中,大概也有疑似患者的徵象。

仔細想想,哲學家之中,有類似嫌疑的可謂比比皆是。

以西方為例,蘇格拉底雖然健談,但是經常走在路上忽然停下腳步,

望著天空發呆,別人知道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也就讓他一個人去自閉了。

史賓諾莎被逐出猶太教之後,自己一人獨居,以磨鏡片維生,

後來著作受到重視,接到海德堡大學的講座之聘時,

想一想還是自閉比較自在,就婉拒了。


  以中國為例,老子在《道德經》的五千言中,

沒有寫過一個與「你」相關的字,亦即沒有你與我的對話交談,

而全部都是一個人在獨白,亦即自言自語。

同樣屬於道家的莊子,在其書三十三篇作品中,只有一個朋友是有名有姓的,

叫做惠施,而惠施與莊子之間的對話,每一次都像是在機智問答或辯論比賽,

很少流露出友誼的溫暖。

莊子臨終時,難得有幾個弟子想要安葬他,他還有不同意見,

說是不如把他的屍首拋在野外算了。


  哲學家的思想自成格局,表現在外則是特立獨行,

但是由一般人看來,顯然是過度專注與不善溝通,

亦即都是溫和自閉症的疑似患者。如果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實,

我也不想做無謂的掙扎,立即承認自己的病症。


  然而,心理學家的診斷一定正確嗎?

在這種專家眼中,每一個人都有或大或小的問題。

美國人看心理醫生是由健保給付的,因此幾乎人人都有心理醫生。

這種熱門行業為了保證生意興隆,當然首先要把人人都描述為疑似患者。

譬如,你與一位心理醫生約在下午三點看診,如果你三點準時敲門進去,

他會說你是「強迫型人格」,就是被三點鐘制約,毫無自主的餘地。

如果你提前在兩點半到達,他會說你是「焦慮型人格」,

亦即對約定的事過度緊張,以致坐立不安。

如果你拖到三點半才來,他會說你是「抗拒型人格」,

在心不甘情不願的狀況下,不得不來看醫生。於是,

每一個人都有或輕或重的精神官能症。


  美國政府有個規定:凡是領有執照的心理醫師,

每半年必須互相分析一次,目的就是

要預防這些醫師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也罹患了精神官能症。

但是,即使互相分析,也有可能是「瞎子帶領瞎子」,最後一起陷於困境。


  所謂「正常」,是指多數人的行為模式而言。

這種行為模式又與時尚風潮有關,因此本身並無客觀標準。

以今日而言,廣告上說你應該瘦身減肥,應該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

甚至應該想什麼、做什麼,大家於是得到印象及暗示,就此認為那樣才算正常。事實上,這一切的背後只是單純的商業動機。

這麼容易就接受洗腦,跟著流行的趨勢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在我看來反而是不太正常。


  人生之路應該是由上下雙迴向與內外雙迴向所構成。

本文所談的側重於內外雙迴向。我們從小上學唸書受教育,

是接受訓練走向外在,其目標是符合社會對一個人的要求,

使他可以在群體中立足,但是,一旦融入了社會,他立即發現反向的要求,

就是要走向內在,活出自己的個性。

許多人建議我們保持內外平衡,但是外在世界一直在變化之中,

我們所能確實掌握的只有內在。

這時如果有些溫和自閉症的症狀不是很合理嗎?

人類文明的成就,不是要歸功於少數溫和自閉症的患者嗎?



轉載於生命教育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