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日 星期三

亞斯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的不同

一般而言,亞斯柏格症兒童和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的差異性很小,

通常被稱為自閉症的延續或是變異的自閉症。

因此,有些亞斯柏格症兒童,也常被誤認為是自閉症,

但其和自閉症之間仍存在著差異性,以下提供了幾點比較:



語文智商分面:

一般在定義亞斯柏格症和高功能自閉症,通常以智商七十以上來作為範圍。

一九九八年,調查三百三十個個案研究中發現,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在語文智商方面,普遍低於亞斯柏格症兒童。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語文智商平均為七十七,亞斯柏格症兒童則為九十八;

在操作智商方面,亞斯柏格症兒童為九十,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為八十六。

研究結論顯示,

語文智商是可以做為診斷亞斯柏格症兒童和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的標準。
 



自閉症兒童對於某些事情大多有特殊的興趣或特殊的天賦,

例如機械性計數的能力、機械性音樂的能力、機械性的判斷能力,

比較不屬於思考性能力;而亞斯柏格症兒童則不同,

亞斯柏格症兒童可能一直會思考

諸如「美國應該有一州是沒有空氣的」等思考性問題。

相對於高功能自閉症所特有的機械性特殊能力,

亞斯柏格症兒童在特殊能力方面則屬思考性的。



語文流暢度方面:

在語文流暢度方面,亞斯柏格症兒童沒有困難,兩歲前即會

出現單字,三歲就會說整個句子,

但在四歲前,「你」、「我」、「他」等稱謂還是會混淆,

而且容易會有反覆和重覆對方話語的情況。

亞斯柏格症和高功能自閉症最大的差異在於,

高功能自閉症的自發性語言非常少,不會流暢的表達;

亞斯柏格症兒童則在自發性語言和對談上並沒有問題。

問題則在於對談時,

亞斯柏格症兒童會有「冗長的對談」,不管對方有沒有興趣,

會和對話者一直談同一件事情(例如他自己感興趣的事)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

進而影響到其人際關係的互動。



動作協調方面:

在動作方面,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的大肌肉動作沒有問題,亞

斯柏格症兒童則動作顯的非常笨拙,他們一般的動作協調困難有四項:

1.模仿肢體動作有困難。

2.無法順利的接球。

3.單腳站立有困難。

4.兩手無名指彎曲有困難。



社會互動方面:

在社會互動能力方面,和自閉症兒童不同的是,亞斯伯格症

兒童是具有能力、有興趣,且會去參與,

但因為他的社會直覺和一般人有差異,所以無法了解人際互動的意義。

例如請他舉右手,他會舉左手,原因是他面對著施令者,

會以模仿的方式,跟著施令者舉相同的手。

所以在教導亞斯柏格症兒童時,應注意其「參考點」的問題,

以教寫字為例,不要面對著他寫,而是到他身旁教導他,

以免寫出來的字左右上下相反。



攻擊以及暴力行為方面:

亞斯柏格症兒童因有滿高的道德標準,因此也容易會引發互
動上的衝突。

例如過馬路時,看到有人闖紅燈,

他們會馬上義正嚴詞的制止:「不行,叫警察來抓你喔!」。

像是發生類似的情況,就很容易和其他人發生衝突,

而被誤解有攻擊暴力行為。

有時候,他們只是因為被「逼急」了,才會產生攻擊或暴力行為


資料來源:http://spcedu.tkblind.tku.edu.tw




3 則留言:

  1. 亞斯伯格症的診斷標準

    國際精神醫學會的鑑定標準,亞斯柏格症兒童

    鑑定的標準有:

    1.語言發展問題

    2.社會互動

    3.行為問題

    4.非精神症狀況的行為問題。

    前三項和自閉症的鑑定標準是相同的,主要是

    以第四項來作為兩者判別的不同。

    亞斯伯格症的特徵

    至於很多人關心亞斯伯格症兒童是否有攻擊行

    為或暴力傾向?其實大整體而言,對亞斯柏格

    症兒童,在醫療方面雖可以提供基本協助,但

    重要的還是必須靠整個大環境的支持和協助。

    例如,在求學階段,學校的教師、行政人員和

    同學,對這些孩子的接納、包容和了解,避免

    用不當標籤看待他。將來在工作上雖然某些障

    礙可能會隨長大而減少或有其他能力可以替

    代,但是應變的能力還是比較弱,仍需要旁人

    協助指導。雇主在工作上有所變動時,宜給予

    適當的準備過程,避免突然的變動造成其難以

    適應(節錄自國語日報89年11月13日13

    回覆刪除
  2. 【王韻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

    育中心臨床心理師】

    David(化名),五歲小男孩,有張嚴肅的

    臉,在學校從不主動找其他孩子,任何創造性

    遊戲都獨自一人,但如果有人要找他玩,他有

    時也會加入,但是為了想玩那台小車子。他常

    用很大的聲音,回答他早已經知道答案的問

    題,也在教室製造噪音,卻沒發現已經影響同

    學。

    媽媽發現他有一些不尋常的狀況,像迷戀冷氣

    機上顯示的數字,有公式性或儀式化行為,像

    開關燈、機械性地拆解玩具,事情一定得按照

    自己的順序,像是用特定的方式把湯匙、碗、

    杯子在桌上排好,晚上一定要看「獅子王」錄

    影帶才上床。

    Kevin(化名),八歲男生,喜歡重複玩同一

    盤棋,是個被動的小孩,已經讀到二年級,仍

    不知道隔壁同學的名字。

    他很希望加入別人的遊戲,但只抓著同學衣

    服,沒有開口。大部分同學不和他互動,有些

    同學對他很壞,要他舔廁所地板,他也覺得沒

    什麼不對。他常有奇怪的臉部表情,通常和當

    時的情境無關,他不太知道自己的行為和別人

    感受有關,像絆倒弟弟,卻只注意弟弟的頭撞

    到地上發生什麼事。和同學相比,他的閱讀和

    拼字相當好,但理解很差。

    Jason(化名),十歲,之前的學校認為他是

    問題學生,所以請他轉學。他想要有朋友,但

    常用推或踢接近其他孩子,方法笨拙,讓人受

    驚、不愉快。他常覺得自己是全班笑柄,總覺

    得有人會找他麻煩,而且反應過度。在課堂上

    他很難了解老師所下的指令,也對遊戲規則感

    到困難,他緊張但無法表達感受,有時還會冒

    出和當時情境無關的一句話。

    回覆刪除
  3. interaction deficit)的男孩案例,1993

    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承認。

    這類個案通常是在兩歲左右逐漸出現社會情緒

    障礙和人際互動異常,極度自我中心、缺乏同

    情心、講話像學者、常對某事物有執著且特殊

    喜好。他們喜歡自己獨處,對個人空間有強烈

    自主性,如果其他人太靠近會有不舒服的感

    覺。

    從事的遊戲大多是機械性活動,像組合、拆

    解,內容缺乏彈性。努力想社會化但經常受

    挫,而且由於眼睛不太看人,對於一般人都能

    理解的社會訊息感到極大困難,甚至出現反社

    會行為。

    他們懂的單字和詞很多,但溝通卻有困難,像

    是不太會用適當的音量,或在適當時機提出要

    求,內容大多集中在他們喜愛的主題,而且千

    篇一律。他們不易了解笑話,有壓力時,溝通

    品質明顯退步。

    雖然這類的小孩有社會情緒和人際互動的困

    難,但也有很多優勢能力,他們可以十分專注

    於有興趣的事物,不易分心;有的對於字詞具

    有很好的記憶能力;在某些科學領域上有著高

    深的知識。

    如何協助這類小孩?一方面可至有開社會情緒

    課程的醫院接受專業協助,或家長可利用一些

    日常的具體事物、圖像或實際演練的方式引

    導。



    平時在家,家長應以開放傾聽的態度,鼓勵小

    孩說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若

    小孩遭到挫折或被同學欺負,也不要有太大的

    情緒反應,除了傾聽,也可以和小孩一起討論

    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對於固執性較強的小孩,家長曾允諾要做什麼

    事卻不得已更改時,應提早跟小孩說,並提出

    解決方法,避免引發太大的情緒反彈。此外,

    平時可利用機會教導小孩事情的多面樣,A看

    到的不一定就是B看到的,增加其彈性思考的

    能力。

    【2005/01/24 聯合報】 <b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