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伯格症孩子另外一個蠻顯著的問題,
是他無法做日常生活的規劃、計畫。
他需要很大的協助。
一般的孩子早上起床要出門,
父母親只要說「快一點!」,
剩下的事情就知道哪裡要快
一點。
亞斯伯格症孩子沒辦法你只講快一點,
你要說,做這樣快一點、做那個快一點,
內容的成分還有順序
你可能要一個一個提醒他,
他不容易你只講快一點,他就全部自動完成。
這樣的孩子特徵
不是只有亞斯伯格症孩子有這樣唯一的特徵,
過動症的孩子也有這樣的特徵。
亞斯伯格症孩子另外一個蠻顯著的問題,
是他無法做日常生活的規劃、計畫。
他需要很大的協助。
一般的孩子早上起床要出門,
父母親只要說「快一點!」,
剩下的事情就知道哪裡要快
一點。
亞斯伯格症孩子沒辦法你只講快一點,
你要說,做這樣快一點、做那個快一點,
內容的成分還有順序
你可能要一個一個提醒他,
他不容易你只講快一點,他就全部自動完成。
這樣的孩子特徵
不是只有亞斯伯格症孩子有這樣唯一的特徵,
過動症的孩子也有這樣的特徵。
他跟團體的人沒有辦法好好相處,
他總有一種對抗、反抗的行為;
是家長錯誤的教養?還是學校錯誤的對待?
學校的功課
是他因為過度的聰明,相對覺得很無聊?
還是他是學習障礙對他太難?
特別是他
跟同年齡的同儕有溝通上、互動上的困難,
你可以從跟他講的過程中發現,
他始終都是在講他的話題,
並且讓你沒有辦法終止他要講的話題(冗長的)。
還有固定的行程改變
例如原來是一個小時是數學課,
突然改成國文課,
要從數學課轉到國文課,
他就會在這個轉換中出現很大的困擾,
甚至會有一些情緒跑出來,
為什麼換個內容對他就是這麼的困擾?
各自學習不是問題,
但是現在團體合作是非常基本的學習,
在國中、高中就已經陸續往這個方向,
特別是在大學,
一起完成工作是很基本的能力,
這時這些學生就會出現困擾。
這些孩子有個診斷名稱,叫做「亞斯柏格症」。
禮拜天全家到購物中心,
有人推車不小心壓到他的腳,但那人並未道歉。
就這件事情的感想,洋洋寫到:
「我會忍住,
是因為他不是故意的,所以我就不用再追究了。」
相較於這位老師的狀況,
還有一位老師因為班級同學集體嬉鬧失當,
就約談全體同學家長到校商談。
其中一位回應不能過來的家長,在幾個月後,突然重提此事,
但不是為了同學的錯誤,反而怒氣沖沖地質問老師:
「你那時候約談家長,是不是認為家長不來學校就是不關心孩子?」
雖然老師一再解釋自己要求家長到校,
只是希望讓同學感受到親師對這件事情的重視,但是家長充耳不聞。
老師當時無法理解這位家長的態度,後來想想,
或許是因為家長非常介意老師的個人評斷,
以至於不但誤解訊息,甚至大感受傷。
我曾經待過一所要求嚴苛的私立學校,
許多新進教師由於班級經營狀況不斷,時常灰心地想要罷教。
在導師會議上,主任語重心長地說:
「老師不要把所有同學的表現都歸咎在自己身上。
一個班級的成績不好,並不代表老師不好;
一個班級的態度不好,也不全都是老師的錯。」
一位成為充滿正義使命的大法官,
一位成為亡命天涯的通緝犯,
能說都要歸功或歸咎於家長的教育成功或失敗嗎?
恐怕其中還有許多未知的因素在運作。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對於可以改變的事情全力以赴,對於命定的事情淡然處之。
而如何分辨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智慧之所在。」
學生的錯誤既然已經鑄成,親師當下最好的選擇,
除了坦然接受之外,更要攜手合作,保持開放暢通的訊息,
而非漠視、防衛與爭相卸過。
因為錯誤的發生,
就是象徵某些事情脫離了親師「想當然耳」的一種提醒,
怎能置之不理呢?
然而過度的處理也會造成反效果。
有或許重點不在於孩子所犯的錯誤為何,
而是在面對錯誤時,
但是當特殊教育學生就讀普通班級,落實融合教育時,
也應該有完整的配套措施。
例如:導師是曾接受過特殊教育專業訓練者為優先的考量,
並配合身心障礙學生安置原則與輔導辦法來減少班級人數。
至於未接受特殊教育專業訓練的老師,
學校應該安排這些老師參與教師在職研習。
比較好的辦法是在學校內辦理長期教師特教成長團體,
透過特殊教育專業知能研習、經驗分享,
可以協助新進教師共同處理及解決特殊兒童問題。
成立特殊教育教學小組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其中校長的領導是關鍵,
校長對特教的正確認知與了解影響很大。
除了校長、特教教師是當然成員之外,
尚需要語言治 療師、物理治療師等配合。
因為,
特教教學小組的作用
除了共同擬定特教學生的個別教育計畫外,
還要進行教學、治療及未來學生的轉銜服務等工作。
1960年代西方有些醫師將孩子對上學有極度的恐懼,
而有強烈的逃避與抗拒上學的企圖或行為稱為拒學症。
拒學症孩子在面臨上學壓力時所表現的症狀:
(一)
心身症狀:
拒學症孩子會呈現明顯的身體症狀,
如:肌肉緊張、呼吸不順、臉色蒼白、頭痛、胃痛等,
然而這些症狀並無身體上的病因。
專家指出這種心身症狀在每日要上學前最為常見,
少數在上課中發生,所以會請假不上學,或是上課中途堅持要回家。
(二)
抗拒行為:
拒學症的孩子常會有在口語上反抗上學、發牢騷或哭訴、發脾氣等現象。
這類孩子拒學上學,但通常乖乖待在家裡,極少伴隨有反社會行為。
(三)
心理症狀:
拒學症孩子會有不良適應性的恐懼及過度焦慮。
有的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離;
有的孩子對於學校中某些特定事物有嚴重的恐懼,
如:被同學欺侮、老師的責備、考試等。
拒學症在精神醫學中並不是一個正式診斷,
然而拒學症的兒童通常有情緒困擾,尤其是焦慮和憂鬱症狀。
拒學症兒童通常有焦慮症狀,而青少年則常伴隨焦慮和情感性疾患。
拒學症應該考慮其異質性和多重原因性,
因為逃避學校對每個兒童的意義不一樣。
拒學行為對孩子本人的成長有極大的障礙,
因為此行為使得孩子孤離於同儕和學校的學習環境,
其心理功能及人際關係無法藉由正常的經驗來發展。
短期的後遺症有
學業成就低、家庭互動困難,與同儕關係不佳;
長期的後遺症包含低成就、工作困難,以及患精神科相關疾病的危險性增高等等。
若孩童因拒學而被允許留在家裡,其心身症狀產生的頻率會增加。
換言之,被留在學校外的時間越長,要回到學校內會越困難。
因此,拒學症最初始的治療目標是要
使兒童早日回到學校。
由於問題行為成因很複雜,治療方法必須依據評估結果,才能對症下藥。
治療多採多重模式介入,
需共同合作的團隊成員包含治療者、孩子、
家長、學校老師等。
治療方式包含衛生教育、行為治療策略、家庭諮商,以及必要時使用藥物。
學校當局及教師應該對拒學症的孩子多一些包容與彈性,
以減輕孩子在學校方面的壓力源,
如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課業份量、成績要求、出席問題等。
心理師可以跟學校老師討
論有關孩子回學校的相關事宜、
如何給孩子回到學校的正向增強,
以及協助孩子在學業、社交和情緒等方面的適應。
有的父母會以為孩子不去學校是學校或教師的不對,而要求換班級或轉學,
然而,新班級或新學校對一般學生都還需有段調適期,
對拒學症的孩子更是不小的壓力,可能會徒增孩子在適應上的困擾。
拒學症的現象經常反反覆覆出現,
需要父母、老師、治療師持之以恆地對孩子給予多方面的支持及協助,
孩子的問題才能與時精進。
支持與包容孩子的情緒,是孩子在面對焦慮和緊張時的力量泉源喔。
新增臉書聊天區
https://www.facebook.com/Asperger.HFA
孩子過分依賴的性格與家庭環境及家庭教育有密切的關係,
主要表現為
家長教育孩子時過於專制,沒有耐心,等不及讓孩子思考,
不會教孩子學習如何動手解決,認為自己代辦更省時省力。
家長長期替孩子辦事,做決定,會打擊孩子的主動性,
使孩子失去獨立行動思考、增長知識經驗的機會,
久而久之養成孩子過度依賴
的性格。
如何改變?
• 鼓勵孩子「你一定能夠做到」
你給予孩子多大的信任,孩子就能夠承擔多大的事情。
為了不使相信、關注自己的父母感到失望,
且希望獨自完成相關事宜藉以獲得父母的認可,
孩子會為之付出相當大的努力。
• 平時對孩子不要過於溺愛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做,
不要不忍心孩子吃苦或是心疼孩子就去替代他,
也不要縱容孩子對父母的依賴。
• 根據小孩的承受能力為其分配任務
可以將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力範圍之內的事務交給他獨自處理,
並觀察孩子的完成情況。
但是,
倘若把超出該年齡段承受能力或是極其複雜的事務交付給孩子,
則很有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 讓孩子自己作出選擇
媽媽要在著裝、購買零食、挑選玩具等方面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除重要或危險之事由媽媽做主外,
其他無足輕重的瑣事應讓孩子自己作出決定。
如果因孩子太小不易作出決定或是對孩子感到不放心,
媽媽可以提出幾個選項供孩子選擇。
• 讓孩子對自己選擇的結果負責
如果孩子得到了可以選擇的機會,
那麼選擇所產生的結果也要由他自己負責。
要教育孩子養成無論結果好壞,
都要為自己的選擇及其結果負責的習慣。
【大紀元2012年03月30日訊】
新增臉書聊天區
https://www.facebook.com/Asperger.HFA
如果碰上一群認為「上學」只是要學教科書裡的「知識」,
把功課完成、在考完試之後交出一張亮麗成績單的同班家長,
那就會認為那些無法專心上課、甚至動手打人的孩子們,
已經影響了自己孩子的學習進度。
這不但會失去讓孩子們學習如何了解別人與自己的差異性,
學會「如何與別人溝通與體諒」這個能保障人生氣短法寶的機會,
也讓學校的各個行政單位在忙於處理例行公事之外,
還得加班來處理這個老師、學生及家長之間的三角習題。
但往往事件過後卻換來人際之間的不信任與一朝被蛇咬的驚恐。解除這入學症候群的緊箍咒其實早有明訓——「先他後我」是一帖良藥。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
家長在給小孩一個無憂無慮的學前暑假、
老師們在用心用力的為不曾謀面的學生安排課程進度與教學方式時,
是否可以彼此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想「彼此的需要」。
在孩子還沒入學之前,
家長與老師能有機會輕鬆而又自然的了解孩子的成長歷程,
拿出教育的專業,看出孩子們的特性,
提供增強學生長處、協助突破其短處的學習環境。
而家長能敞開心胸提供孩子成長詳實的資訊,只是這些重要的關係人
在促進兒童精神健康上的歷程大約會交叉出現下列的情況:
一、從不知道孩子真的會因腦部生理異常,
而有不容易學習或表現出一些不容易讓他
人理解和接受的行為,
而這些表現並非孩子懶惰或師長的放縱;
二、從排斥到可以理解或接受使用藥物的治療到過度依賴;
三、從世代、家庭及醫病的衝突到學習,
並善用親子與醫病的關係,
甚有因而可以完全不靠藥物的使用,也能照顧好兒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
但是,由於個人意識、自我利益考量的過度抬頭,
已然造成守護兒童健康的醫療人員、
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們理應緊密信任的金三角關係,
我們真的需要以善意看待彼此,多以寬容代替苛責,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保養好腦力的同時等於幫孩子們建立了一個提供健康成長的環境。
作者﹕陳彥玲(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大紀元】
討論及回應請至以下
新增臉書聊天區
https://www.facebook.com/Asperger.H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