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9日 星期三

討論內心的感受

作者﹕文/南‧絲弗 譯/林增祥

學齡前的孩子絕對不會沒事思索人生的哲理,

像是「我是誰?」、「生命的意義何在?」

小孩子在青春期以前,絕對不會質疑自己存在的意義,

不過孩子的世界也許很小,他們卻依然想要多瞭解一點自己。



一般而言,自我認知最快的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的高EQ。

如果你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感覺

~憤怒、悲傷、快樂、或是情緒五味雜陳~

你就可以更明白的瞭解自己—

瞭解自己最在乎什麼、最害怕什麼、最關心什麼、最喜歡什麼,

當一個人愈來愈瞭解自己以後,

也就愈容易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一個不懂得如何去體會自己情緒的人,

很可能活了一輩子,仍然不瞭解自己真正的感受。



譬如說,當這種人被老闆開除或是遭遇其他嚴重挫折之後,

他們很可能只是一笑置之,這種人通常沒有明顯的情緒波動,

他們的個性非常乏味


(除非這種人是擔任飛機機長,沒有人喜歡和這種個性的人交往)



所以有高EQ的父母,才有高EQ小孩,

為人父母者,必須及早開始教導小孩體會自己內心裡的感受。

雖然小孩子很情緒化,但是他們往往無法自行體會內心裡的感受,

當小孩子突然衝動打人的時候,

他們並不知道該如何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此時大人就必須從旁指導,幫助孩子說出他內心裡的感受。

譬如說,當孩子打你的時候,

此時你就可以說:「你很生氣,對不對。」

當他大聲哭泣的時候,

你應該同情的說道:「媽媽知道你很難過。」



當父母親使用話語幫助小孩表達情緒之後,

不但可以讓孩子更加瞭解自己的感受,

同時小孩也會逐漸明瞭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親任由小孩被自己的情緒牽引,

久而久之他會誤以為這種情緒就是自己的本性—換言之,

當一名兩歲的小孩,因為媽媽不准他吃餅乾而生氣的時候,

孩子不一定能夠察覺出自己正在生氣,

他會覺得自己本來就是怒氣沖沖的,

此時父母親應該趕緊向孩子解釋他生氣的原因,

生氣只是一時的情緒、內心的感受,生氣是可以控制的。



為人父母者的責任,不僅僅是幫助孩子表達內心裡的感受,

同時還要引導小孩接受自己的情緒。

父母親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就是要教導孩子體會自己的感受

—即使是一些骯髒卑鄙的念頭—因為感受並不會讓一個人變壞。

當小孩子完全明瞭父母親可以接受自己負面的感受時,

他才會開始正視自己的憤怒、恐懼、悲傷等負面情緒,

當孩子瞭解父母親可以完全接納自己之後,

小孩子才會開始接納自己。



如果小孩子可以用言語說出自己的憤怒,

往往他們就無需再藉由實際的行動來發洩情緒。

小孩會逐漸瞭解,

內心裡的感受—通常來說無傷大雅—和實際的行動,

兩者之間並不相同。



事實上,這也正是托兒所老師,總是不斷告誡小朋友,

當你們想要打人時,趕快來「告訴老師」的原因。

假如小宇正在玩家家酒,妮妮突然跑過去搗蛋,

當小宇正準備發脾氣的時候,如果此時他能夠大聲吼道:

「這是我的玩具,妳不准動,否則我要生氣了!」

在這種情況下,小宇比較不會立刻動手打人。



不過僅僅是教導小孩說出自己的感受,

並不足以抑制他的憤怒,畢竟這種方式需要非常好的修養,

但是為人父母者的責任,就是要耐心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性。

一般而言,為人父母者如果不能以身作則,

坦然面對自己的感受,恐怕就很難教導孩子,

誠實面對個人的情緒。



如果當年父母親曾經不斷壓抑你,

阻止你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你面對直率吐露自己心緒的孩子時,

很可能會慌張得不知所措。

如果你覺得有許多內心話,

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啟齒,

不妨找本主題相近的故事書,

藉由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小孩。



有些父母親則是習慣否定或是禁止小孩談論負面的感受,

他們會竭盡所能保護孩子遠離痛苦的夢魘。

譬如說,當婷婷表示:「我好害怕。」

此時母親立刻會回答:「妳不怕—─根本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當女兒說:「我好難過。」

父親會立刻答道:「難過什麼,妳應該很開心才對!」

這種父母的初衷雖然立意良好,

但是他們的作法根本就是形同洗腦,

小孩子會從此完全否定自己的感受,

甚至會因此而變得非常寂寞—因為她覺得在這個世界上,

竟然沒有人能夠瞭解自己,彷彿獨自漂流在汪洋大海中,

沒有人能夠幫助自己應付困境。



所以親愛的父母,如果你只是偶爾說幾句:「不要哭」、「不要怕」,

這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如果你總是不斷否定孩子的感受,

將會因此而斷絕小孩瞭解自己真正感受的機會。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培養高EQ小孩》

兒童之教育重點



文:澳門心理學會 韓衛碩士

當嬰兒進入幼兒期,
開始掌握語言的時候,
就必須開始有系統地管教,
就2-4歲的幼兒開始探索社會中存在規矩,
他們會以行動去挑戰或測試存在的規矩,
當中會出現不少與父母衝突的情況,

到達4-6歲的學前幼兒,
他們更開始以語言作為探索的手法,
進入所為“每事問”的時期,
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或問及一些社會禁忌。
家長除了感到煩惱之外,更是不知所措。
甚至有家長對幼兒的提問加以禁止,
或對其提問加上一些負面的評價,
例如,“你好煩呀!”,
“真多問題,你是否有病?”,
“亂講!”等。

在此必須要提醒家長,
如果小孩因此而認為自己有問題,
以後都不敢向人提問,
或提問的時候就有羞愧感,
對其日後之成長,
及對知識的探求將會成為一個很大的障礙。

事實上,提問並沒有錯,
讓人煩惱的是小孩提問的時機對不對、
提問的內容是否恰當。

在現實生活裡,父母鮮有教小孩如何提問,
大多數父母只是很簡單地加以制止。
因此在此我要提出一個管教的概念,
就是所謂“有管必要有教”,
也就說管與教之時間分配必須合比例,
很多家長只做了“管”而缺少“教”。

通常來說,管易而教難,
說一句“不准”很容易,
但卻讓小孩無所適從,
管得太嚴,小孩最終變得呆若木雞。

以小孩跳沙發作為例子,大多數的家長都會加以阻止,
或大聲說:「不准跳」。
事實上,跳並沒有錯,小孩子玩跳是很正常的,
不被許可是在沙發上跳,因此正確一點應該說:
「不准在沙發上跳,這樣會把沙發弄壞,
要跳就在地上跳,或者等一會帶你到波波池跳」?。

對於一些小孩在家裡丟石頭,也應該要用相同的方法去處理,
而不是隨便說“不准丟石頭”就了事,
應該要帶小孩到海邊讓他練習丟石頭,
告訴他正確丟石頭的方法。

可見管教並用的道理是在制止某一個行為之後,
要教他正確從事該行為的方法,
而不是單純禁止該行為。

在這個每事問的時期,除了對萬物都有好奇之外,
內心有關恐懼的情緒也在萌芽,
到6-7歲的時候最為明顯,
他們更會提出一些有關生死的問題,
針對這些敏感的問題,你會如何應對?

上述管教原則就大派用場,
敏感的話題必須要小心處理,
千萬不要對這些問題加上一個負面的評估,
例如不應把恐懼標籤為膽小鬼。
盡量以客觀和科學的事實解釋小孩的問題,
讓他們的不安,變成可操作的行動。

例如,如小孩問到自己的家會否出現火警,
父母不應以簡單方式回應,
更不應說:「大吉利是,我們家不會有火警。」,
父母應向子女表達了解他們不安的感覺,
感到恐懼是很自然的事,
之後再與子女一起研究當發生火警時,
應如何應變,可到圖書館找答案,
更可在家中作演習。

由於小孩對上述之情況很有興趣,
有關之講解及演習很容易會牢記於心。
這樣就可以將他們內心的恐懼改變成為解決問題之能力,
讓他們從中學習問題解決之方法。

對於死亡的問題也是一樣,
小孩會恐懼自已或父母會病死,面對這樣的問題,
處理之辦法也是相同,
教育的內容將會是如何過健康生活,
飲食習慣及作息安排等話題。

在這個時期的小孩,由於喜歡問問題,
父母如能善加利用,
利用這些特質讓小孩學習到尋找知識之方法和樂趣,
將對其日後之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2006年11月26日 星期日

不要過度解釋

打開溝通的管道
作者﹕南西‧薩梅琳、凱薩琳‧懷特尼 譯/ 郭妙芳

通常我遇到的父母,
都非常想要和孩子進行比較深入的溝通,
而不只是隨便給一些指示而已。
其中有許多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總是充滿了各種嚴格的規則,
和永無止盡的命令,
讓他們有專斷和不顧他們感受的感覺。

他們相信孩子應該要得到解釋,而且他們認為,
如果他們沒有至少先試著和孩子談一談,
他們就不尊重孩子。
他們也很討厭過於粗暴,
那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不仁慈或沒有耐心。
許多過度解釋的家長無法說「不」。
他們會尋找某樣東西來抑制沮喪,
而他們認為那就是解釋。

事實上,
當你養成了一直不斷解釋每項決定的習慣時,
它只會讓孩子更想反抗。
而且,有些議題是不容妥協的,
例如:繫上安全帶,因為那是法律規定;
手牽手過馬路,因為那是規則。

父母也可能會這樣想(我認為那是幻想):
如果他們能給孩子足夠的理由,
孩子就會快樂的改變他最開始想要某樣東西的想法。
然而,父母認為讓孩子瞭解的方式,
其實只是嚐試去說服而已。

仔細思考一下,
我的學生瑪莉和她五歲女兒伊莎貝爾之間的對話,
伊莎貝爾不想在爸媽外出晚餐時,
和保母留在家裏:
伊莎貝爾:我也想去!
媽媽:妳不是真的很想去。
妳和珊蒂在她照顧妳的時候,總是玩得很愉快。
伊莎貝爾:我想跟妳一起去。我不想要珊蒂來。
媽媽:妳說妳想跟珊蒂一起玩。
她是妳最喜歡的保母。
伊莎貝爾:我不管啦!我想跟妳一起去。
媽媽:但是,甜心,
要在很漂亮的餐廳裡一直坐著,妳會覺得很無聊。
伊莎貝爾:不會啦!我不會啦!
媽媽:再說,食物也很噁心。
他們甚至連魚都沒煮,而且妳最討厭米飯呢!
生的魚和米飯,怪怪的喔!
伊莎貝爾:我可以只吃一點點啊,也許我會喜歡呢!

類似這樣的對話,時常都會上演。
很清楚的,
在伊莎貝爾的心裏有一件事情,而且就只有那麼一件事:
她想要和爸媽一起去。
伊莎貝爾的媽媽並不需要嚐試盡力的說服她——
她真的想要待在家裏。

相反的,
瑪莉必須用一些充滿關愛的話和一個堅定的再見,
來簡化和孩子之間的討論:
媽媽:來,給我一個大擁抱,伊莎貝爾。我們要離開囉!
伊莎貝爾:我想要去!
媽媽:(抱著伊莎貝爾)我知道,甜心。
我們很快就會一起到外面吃晚餐了。
但是,今天爸爸和我有一個大人的約會喔!
伊莎貝爾:為甚麼我不能去呢?
媽媽:也許改天吧!但是,現在我們要走囉!
(她親了伊莎貝爾一下,然後站起來離開)

這裡有個祕訣:如果孩子快五歲了,
你開始覺得他好像已經準備好進法學院,
或是能夠參加學校的辯論比賽時,
那就是個明確的信號,
讓你知道可以不要用永無止盡的解釋來試圖說服,
只需要清楚而堅定的陳述你的方式就好了。

轉載自: 新手父母【100個教養傑出孩子的秘訣】

用同理心聆聽

打開溝通的管道
作者﹕南西‧薩梅琳、凱薩琳‧懷特尼 譯/ 郭妙芳

茱莉八歲的女兒蘇珊,不太適應她的新眼鏡,
她的一些同學不斷的取笑她。
蘇珊第一次從學校哭著回家,因為同學嘲笑她,
還叫她「四眼田雞」。

茱莉為女兒感到很難過,她不喜歡看到女兒受傷。
於是,她安慰女兒:
「他們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
妳戴眼鏡看起來很好看呀!不要理他們。」 茱莉失敗了,
她的安慰似乎沒有讓蘇珊覺得比較好,
而且,來自同學的嘲笑持續不斷的發生。

幾天之後,茱莉再試著讓蘇珊相信:
不管那些女孩們說了甚麼,都不需要為此難過,
結果,蘇珊對著她大叫:「妳一點也不瞭解!」就跑走了。
茱莉嚇了一大跳。「剛開始,我不知道她為甚麼會這麼生氣,」
茱莉說,
「我想,我是在幫她的忙。
但是,後來我才明白她是對的。
我並沒有真的傾聽她受傷的感覺,我只是試著要讓它們離開而已。」

一會兒後,茱莉走進女兒的房間,並在床上坐了下來。

茱莉:孩子,我想被嘲笑和被叫四眼田雞的感覺真的很不好。
蘇珊:是呀,如果我哭了,他們還會變本加厲。
茱莉:我知道,當我在妳這個年紀的時候,
每次我哥哥都嘲笑我,我愈哭,他們就會更故意。
我想,下一次妳可以說些甚麼,讓事情能變得好一點。

接下來的半小時裡,茱莉和蘇珊一起想了一些對策。
「剛開始真的很難。」茱莉承認。
「我真正想做的是,在我女兒的四周裝上一個保護套,
這樣就沒有人可以傷害她了。
但是,唯一有幫助的事情,
就是承認蘇珊受傷的感覺,
並幫她找出如何自己站起來的方法。」

用同理心聆聽,讓孩子知道你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
用同理心回應的過程,是一個學習而來的技巧。
除非它是我們自己受教育過程中熟悉的一部份,
否則它不會自然而然的發生。
然而,它卻是我們可以習得的最重要技巧之一。
各個年齡層的人(不只是孩子),
都能在感覺到我們瞭解他們時,覺得自己被愛。
而且,對一個孩子來說,沒有甚麼事情比這個更重要了。


轉載自: 新手父母《100個教養傑出孩子的秘訣》

2006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如何讓小孩子更愛學習

作者﹕電車男(許旭安)
【大紀元5月4日訊】
三十年前,有多少小孩子想讀書卻沒得讀,
而到今天卻是有書但是只有少數的小孩愛讀,
請問各位家長們,
你們覺得現在的小孩是不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呢?

過去有許多的同學問我:「你看那麽多文章幹麻阿?」
或是「這樣月考又不會考,你看了有啥用?」
我給他們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的

「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考試,
而是為了充實自己,提升生活品質。」

但是通常小孩子你給他在多的箴言,
能夠聽進去的寥落晨星,
因此我希望各位家長們,
希望能夠用鼓勵的方式,
來讓小朋友們願意自動自發的去學習,
並且要讓他有很大的信心。

有些父母的嘴邊常常掛著一句:
「喜愛讀書的小孩絕對不會變壞。」
但是不愛讀書的孩子就不會變壞嗎?
事實上是喜愛關於「琴、棋、書、畫」的小孩子
要變壞機率都是小到不能在小的,
尤其是在「圍棋」這塊領域都當中,
不但可以是可以休閒的好活動,
還可以激發右腦,
日本的教育學家七田真表示右腦管理是想像力與記憶力,
所以相對的記憶力就會很好,
這樣在讀書不就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嗎?

讀書大部份的小孩子都會認為是一種負擔,
那麽既然是「負擔」,那又何必去讀呢?
所以我認為兒童會有這種心理,
主因是出在大人的身上,
有一些師長總是逼著孩子唸書考高分,
而當沒達到標準時就是一直處罰,
而讓兒童的信心越來越低,

記得在多年前,有一位讀台大醫學院的學生,
在他領畢業證書的前一天,他居然是以跳樓來結束他的生命,
遺書中他寫著:
「親愛的父母 我知道你們很開心 因為我就快要畢業了
但是這十幾年來 我所接受的全部都是壓力
而沒有一個可以讓我自由的時間 成天都是一直讀書
我很感謝你們的養育之恩 抱歉 我先走了。」

各位師長們,你們希望這種悲劇再次的上演嗎?
你們還想看到臺灣有更多的學生因為被強迫讀書而選擇自盡嗎?
所以各位朋友們,請牢記
「讓小孩進步最好的方式是鼓勵,而不是強迫」。

再讓孩子們學習事務以前請先增加他們的信心,
並且一而再,再而三的給予幫助,
因為在孩子的心中放鬆心情,不要有壓力,
才會學習的又好又棒,學習與思考的feeling是最棒的!

小孩子的心靈是很容易受創的,
所以各位師長們,
在命令孩子之前請先想一想替他們想一想,
不要再做出讓孩子對「讀書」和「學習」產生反感的事了!

2006年11月24日 星期五

正確幫助孩子面對挫折

作者﹕如真
前幾天去孩子的學校參加班親會,
聽在場的家長談到班上一位很熱心的媽媽將小孩轉學了。
我原以為是家長工作的關係,
沒想到是愛子心切的家長,
讓孩子就讀一所離家很遠的私立小學。
據說,每天有專車接送,早上上學到下午五點放學,
沒有回家作業,採小班制(一班有九位學生),
一學期的費用高達10萬元台幣。

而讓我更驚訝的是讓孩子就讀的理由是:
之前唸小學一年級時,孩子不知如何和同學相處,
在班上不快樂,回家又有很多作業要寫。
所以,心疼的母親決定花昂貴的學費幫孩子找回快樂。

我聽了覺得有一些可惜,其實,
孩子從小就能學習吃苦、肯吃苦、不怕吃苦,
將來一定會帶著滿足與感謝的心去看事情。
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我有時候扮演的是一位狠心的母親。
雖然我的小孩是家中的獨生女,
但是我不會剝奪她成長跌倒記取失敗經驗的機會。

記得有一次,我去學校接小一的女兒放學,
卻不見她跟著隊伍出來,老師瞧見我便說:
「媽咪你等一下,她被我罰站在教室。」
我繞去她的教室走廊,看見空蕩蕩的教室內,
只剩下她一個人背著書包,頭低低地站在電視機前。
當她看到我時,本能地伸開雙手,哭著叫「媽媽」。
我鼻頭一酸眼眶泛紅,
但仍強忍著不捨,堅持等老師來再說。

老師回到教室後,淡淡的說了一句:
「她放學排隊時講話,被我處罰。」
我謝過老師,牽著她的小手不發一語,
心中正想著不能動怒,先聽聽她怎麼說。
回到車上,女兒記起我平時跟她說的話:
「不管學校發生什麼好事壞事,媽媽希望你能親自告訴我。」

她擦了擦哭花了的小臉後,告訴我事情的經過:
排路隊時,她好奇地看著前面同學書包掛的可愛吊飾,
就在讚美的當下,被老師瞧見,就被處罰了,
雖然當時其他小朋友也在講話,
但是老師只罰她一個人。

我聽了之後,同樣身為老師的我心中第一念是:
這老師未免太小題大作了吧!
後來想想,我要給孩子如何地回應才是正確的教育?
我清理一下自己的情緒,拍拍她的肩膀說:
「你覺得很委屈,好像老師誤會你了是不是?」
她用力地點點頭。

我接著說:「你要感謝老師才對,
因為老師用高標準要求你,
那是因為老師相信你可以做得到,
而且你是班長,
老師希望你是一個好榜樣啊。
如果每個小朋友都不聽話,那老師一定很辛苦!
媽媽相信你不是故意的,
也相信老師的用心良苦,更相信你下次一定會表現更好。」
女兒懂事地點點頭,這時我抱抱她,
摸摸她的頭,給她傳遞鼓勵與肯定的訊息。

如果一開始,
我帶著維護孩子的心去評論老師管教不當,
那可能造成兩敗俱傷。

更重要的是,
孩子失去自律自己以及善意理解別人的機會,那多可惜!
甚至還會造成錯誤的觀念:你看,連媽媽都說是老師不對。

儘管我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但是,我絕不會在孩子面前評論老師的是非!

總之,過分溺愛下成長的孩子,
面對錯誤與挫折往往有恃無恐、或不知所措、或不懂得自省,
反正「天塌下來有爸媽頂著」,這樣的偏差想法,
對孩子的品格陶冶並非是福啊!
你願意你的孩子將來成為「草莓族」嗎?
那麼,為人父母所要做的是,
陪他一起面對挫折,建立積極正確的價值觀,
讓孩子學會勇敢、感恩、寬容等等,而不是將一切阻礙排開,
讓他成為一朵溫室裡嬌嫩的花。
因為,你絕對無法一輩子「釣魚給他吃」,
但是你可以「教他如何釣魚」!

解決問題的天龍八步

文/丁凡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

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問題。

我的法寶就是不急著插手,

先問孩子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麼想法。

奇妙的是,通常問不到幾個問題,

事情就已經解決了。

我戲稱為「天龍八步」。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

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

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

「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

「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

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

很可能冤枉孩子。

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

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第二個問題是:

「你的感覺如何?」

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

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

無所謂是非對錯。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



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

腦部研究顯示,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

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

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

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

才可能冷靜思考。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

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

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孩子夠冷靜之後,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

「你想要怎樣?」

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

先不要急著教訓他



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第四個問題:

「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盪,想各種點子,

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惡心的、幼稚的……

腦力激盪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

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

就可以問他第五個問題:

「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

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

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

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

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

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實真相。

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

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然後問他:

「你決定怎麼做?」

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

如果他了解後果,

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

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

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

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

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

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接著問第七個問題:

「你希望我做什麼?」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過去之後



問他最後第八個問題:

「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

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



如此練習幾次,

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需要我們操心了。

2006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兄弟姊妹 影響個性最大

父母生下我們,也許給了許多先天上的遺傳因子,

但是兄弟姊妹其實才是每天和我們接觸最多的人,

不論小時吵得多凶,

長大後最可能成為終生朋友的人,

也是影響我們個性,甚至事業選擇最大的人!



調查指出,11歲以前,

小孩和兄弟姊妹相處的時間佔所有休閒時間的33%,

比和同學及父母都多。



當然吵架的機率就高:2~4歲平均每10分鐘吵一次;

3~7歲每18分鐘吵一次。

這樣高頻率的爭端,

正是孩子學習如何處理問題、和解紛爭的時機,

因此,當有兄弟姊妹的孩子上學後,

社交能力就比獨生子女強。



18%的人認為父母偏心,

因此多半的人都練就博取父母注意力的生存法則:

結黨、互惠、忠誠的概念由此形成。

自覺不受寵雖然會失落,但反而讓他們在成年後更容易生存。

不同性別的兄弟姊妹也是日後擇偶最好的軍師,

他們和異性相處時,較不會拘束,能有較好的婚姻關係。



36%的人認為,和兄弟姊妹間的關係因年齡增長而更親密。

他們有小時回憶的基礎、類似的遺傳組合,

以及不可分的血親關係,讓他們保持聯繫直到年老。

在父母或是配偶過世後,

兄弟姊妹成了唯一值得依靠的親人,

尤其是姊妹之間。



(學前教育雜誌11月號)





放心放手,讓孩子勇於承擔╱洪蘭

文╱洪蘭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要鼓勵孩子從做中學習,父母就要有接納犯錯的胸襟,
否則日後孩子養成一出錯就逃避或寧死不承認的心態,
反而容易鑄成不可挽回的大錯。

最近又在報上看到有小朋友去溪邊玩水,
一年級的弟弟不慎落水,四年級的哥哥怕被父母罵,
不敢告訴家人,偷偷把弟弟留下的衣服掩埋起來,
還懂得插一個湯匙作記號,
等到家人發現去打撈已回天乏術,令人扼腕嘆息。

記得不久以前,也發生過一件女童為了救另一個同學而落水,
想不到其他三個人也是害怕挨罵,
竟然不去求救反而跑回家去蒙頭大睡,
失去了救人的先機。

知錯能改 經驗最寶貴
看到這種新聞一再發生,我們大人應該好好檢討一下,
為什麼孩子犯錯不敢跟大人講?
為什麼我們的觀念裡,不犯錯的才是好孩子?
正確的觀念應該是──知錯能改的就是好孩子。
我們不准許孩子犯錯,一犯錯就是重懲,
使得孩子學會蒙蔽欺騙,以求眼前過關,
不管後果如何,這種孩子長大後無法成為國家的棟樑,
因為遇事畏縮,讓錯誤變大,是一個無用之人,
難道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無用之人嗎?

教會孩子遇事不逃避
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孩子有事敢來找你求救。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孩子就不會變壞,
因為他事事都告訴你,你自然就能防患於未然。

我們要教孩子不能有僥倖的心理,事情發生了,
就勇敢的面對它,是自己的錯,就去付代價,
不是自己的錯,釐清責任。

人生有許多突發狀況,既然發生了就要有勇氣去面對它,
有智慧去處理它,我們必須教會孩子遇事不逃避,
當然,要養成這個態度,大人不可以動輒打罵,
讓孩子心生恐懼而不說。

我曾在餐廳看過一個5、6歲的小女孩,一不小心打破了碗,
立刻從椅子上下來想收拾,
但手驚恐地一直抖,拾不起碎片,
我看了非常不忍。

人有失常,馬有失蹄,
孔子都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我們為什麼這麼苛責孩子,不准他們犯錯呢?
那天更離譜的是,
她的母親沒有生氣打罵小孩,
因為打破的是餐廳的碗,她不心疼。

父母放手 別過度呵護
中國的父母不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也不准他們犯錯,我們常看到孩子在學步時,
父母跟在後面亦步亦趨,生怕孩子摔著;
反觀美國的父母很少這樣小心翼翼,
美國孩子可能多摔了幾次跤,
但是他們對自己身體感覺的掌握比我們孩子好,
這也是鄉下孩子沒人教就自己學會了騎腳踏車,
而城裡父母扶著車跟在孩子後面跑了許久,
孩子還學不會的原因。

如果不曾摔過,
肌肉關節怎麼知道該怎麼調整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呢?
這種知覺叫「體動感知覺」。


嘗試錯誤 從做中學習
我們大人都很知道從做中學習很有用,
因為透過實做才會知道出手的輕重,光靠眼睛是不夠的,
同時手做所帶來的動感知覺也是記憶的一種,
將來回憶多一條可提取的線索。

既然鼓勵孩子要多做,從做中學習,
就要有接納犯錯的胸襟,
不要讓孩子養成一出錯就是大難臨頭,
寧死不承認,把責任都推給別人的心態。

孔子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請父母鼓勵孩子多做多學,也請父母先問理由再決定懲罰,
一定要教孩子犯錯不可怕,死不認錯才可怕。

連續看到二則選擇逃避釀成大禍的新聞很是憂心,
父母親必須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教好他品德及做人做事的態度,
讓他成為一個有用之人。

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關於孩子說謊這件事……

大穎文化 總編輯/Carol 謝

三歲的小蝴蝶個性機伶靈巧、倔強好勝,
才小小年紀,我這做媽的已經看出她是頭難馴的小野獸。
這種小孩看來不乖巧、卻會很有趣。
帶她長大的過程,得不時跟她鬥法。
媽媽有時贏、有時慘敗,
趣味就在這日日的「大鬥法」。

有一天,蝴蝶拿著畫筆把沙發當畫布,亂畫一通。
畫完走人。

我把她拎在「罪證」前,
指著沙發,問她:「這誰畫的?」
蝴蝶氣定神閒地回我:「荳芽!」
哇!說謊還這麼鎮定!

荳芽姐姐已經忍不住跳起來。
我對她使使眼色,請她稍安勿躁。
看我跟蝴蝶鬥法……

我再給她一次機會,
「蝴蝶,這是誰亂畫的?把沙發弄得髒兮兮!」
「荳芽畫的!」她還是很篤定地繼續說謊。

「好!那我來打荳芽。」
蝴蝶不再那麼不當一回事了,臉色有點變了樣。
我再問一次誰畫的,她小小聲地回我──荳芽!
還是荳芽!還是繼續說謊!
被誣賴的荳芽快氣瘋了。

我對荳芽眨眨眼,故意裝出很兇的語氣,
說:「荳芽過來!手伸出來!誰叫妳亂畫沙發!」
荳芽配合著我演戲,乖乖把手伸到我面前,
我舉起手作勢要打荳芽手心。
蝴蝶一看、急了。
哇的一聲哭出來,
邊哭邊說:「媽媽不要打荳芽……是我畫的啦……」

荳芽一看蝴蝶哭了,也不忍心地紅了眼眶。
想來她剛剛被誣賴的氣也消了。

我當然沒有打蝴蝶。
等她哭完了,
我們三個不管誰畫的、就是一起認命地拿布開始拼命擦沙發……

另外一天,
荳芽的家教老師Annie跟我說了一件好玩的事……
那天放學回家後,
荳芽問她說:「Teacher Annie,妳會不會寫媽媽的名字?」
Annie還在奇怪她為什麼這樣問時,
荳芽悄悄地拿出一張數學考卷──八十八分!

原來荳芽意圖讓Annie代我簽名,不打算把那張考卷給我看。
Annie對她曉以大義,說媽媽不會在意荳芽考幾分,
只要把錯的地方學會就好了。

後來,我看到那張考卷時,
故意問荳芽:「妳會不會寫我的名字?」
荳芽歪著頭看我,很疑惑。「不會呀!」
「那要趕快練習寫我的名字,
這樣下次再考不好就不必拜託Teacher Annie啦!」
荳芽這下明白我在消譴她啦。
「唉吆……媽媽!」不好意思地怪叫起來……
看來Carol是個不太糾正小孩說謊的媽媽。
正在看我的文章的你一定這樣想……

嗯!我得承認:
我的確沒有教小孩
「絕對不可以說謊」、「說謊就是壞小孩」。

當然,我也不是鼓勵小孩多多說謊。
我只是希望讓小孩有機會自己去體會說謊的心情。

一個窮得只能買一個便當的媽媽把唯一的飯給孩子吃,
自己明明餓昏了,
卻還是對孩子說:「你吃吧!媽媽不餓。」
這是謊言。
媽媽卻說得心安理得。
這種謊,令人感動。

說好的謊言時,呼吸順暢,心情平靜,
有時還會有暖暖的、溫馨的感覺。

說不好的謊言時,時時擔心被揭發,
一點風吹草動就被嚇得心驚膽跳、冷汗直冒。

我告訴荳芽和蝴蝶:
「妳要知道妳這個謊該不該說,看妳的心。
心不安、跳很快,那妳最好趕緊補救,因為妳說了一個壞謊話……」

我自己偶爾也會說說「心不會不安的謊」,
所以我無法要求我的孩子絕對不要說謊。
我把我用來判斷這個謊該不該說的標準告訴她們,
期望她們用自己的心去決定。

我知道很多媽媽為孩子說謊而困擾、擔憂,
也有很多媽媽是一直教孩子絕對不可以說謊。

我也知道很多一直被教導著
絕對不可以說謊的孩子因為說了一點謊,
就擔心自己會變成大壞蛋、會讓媽媽傷心。

「謊言」就像這世上所有事物一樣,也不是絕對的。
我們的傳統教育教我們「謊話像一條嘔心的、醜陋的蟲」,
寧願受罰也不要接近這隻蟲;
我卻在另一個文化裡見識到「謊言也可能是一隻可愛的小精靈」,
我們也有可能和它相安無事地面對。

這個有趣的小精靈就出現在比利時的繪本《謊言小精靈》裡。

我初看到這本書時,真的是忍不住歡呼!
終於有人用一個有趣的、
可愛的故事來討論小孩說謊這件事了。

故事裡小女孩一說了謊,嘴裡就會飛出一隻小精靈,
成天跟著她,提醒她做了不好的事,
攪得她心慌意亂、玩也玩不成。
更嚴重的是,小精靈會擋在她和爸爸媽媽中間,
讓她無法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擁抱和親吻……

最最吸引我的是結尾──

小女孩說:
「小精靈有時候還是會出現一兩隻。
我還是沒有辦法每次都把所有的事情告訴媽媽和爸爸。
但是我非常努力地不要讓太多小精靈擋在我和爸爸媽媽之間。
因為我實在非常非常喜歡爸爸媽媽抱我時、那種溫暖的感覺。」

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永遠不說謊,
只是有時候我們願意為了一個更重要的理念或一個我們更在意的人,
克制說謊的壞念頭。

孩子若是理解了這些,
說不說謊,我覺得都不必太追究了。

2006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培養自尊心,不要貶抑小孩

作者﹕文/南.絲弗 譯/林增祥

基本上小孩在長大以後,生活會呈現兩種迥異的型態:
在第一種生活型態裡,
孩子將會被負心的情人、
沒有前途的工作以及種種有害健康的惡習所毀滅。

在第二種生活型態中,小孩將會順利度過各種難關繼續前進。
事實上,決定小孩未來前途的主要原因,
簡單的說就是三個字:自尊心。



小孩子的自尊心到底是從何而來?
當然是從父母親這邊得到的,
因此為人父母者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當父母親在教導小孩種種規矩的時候—譬如說,
咳嗽時要把嘴巴遮住、
要把自己的玩具借給別的小朋友分享等等—
為人父母者還要不斷的告訴孩子,
他是一個很乖、很能幹、很聰明的小孩,
理當得到最美好的事物。
相信天底下所有的父母親,都希望小孩子將來長大以後,
能夠非常滿意自己的表現,
這也正是近年來專家們不斷呼籲,
為人父母者一定要不斷灌輸小孩自信觀念的主因。

但是為什麼世界上還是有那麼多人缺乏自信,
以致這些人始終無法具備成功的特質呢?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
許多父母親總是不斷的壓抑孩子。
當父母親不僅僅是糾正孩子的行為,
而是嚴詞抨擊小孩的個性時,
往往會因此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當你糾正小孩的行為時,必須明確指出孩子的錯誤,
但是當你嚴詞抨擊小孩時,卻涉及人身攻擊。

譬如說,當你對孩子說:「把地上的積木撿起來。」
你是在糾正孩子的行為,希望他能夠把玩具收拾乾淨。
但是當你說:
「你這個壞孩子!一天到晚把我的話當成是耳邊風,
我不是告訴你要把地上的積木撿起來嗎?」
這種說法就是嚴詞抨擊,你的話語裡也許含有把積木收拾乾淨的訊息,
但是對孩子來說,他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壞孩子。

以下是一些關於糾正孩子的行為以及抨擊孩子人身的實例對照:

糾正孩子:志偉,趕快跟奶奶說謝謝。
抨擊孩子:你到底是怎麼了?趕快跟奶奶說謝謝。

糾正孩子:請你不要大呼小叫。
抨擊孩子:你是不是被寵壞啦!我不准你再大呼小叫。

如果孩子從小就不斷的否定自己,
這種小孩將來在長大以後,絕對不可能出人頭地。

事實上,當父母親不斷用言語抨擊小孩時,
這已經是形同虐待,
這種言語暴力程度嚴重時,
往往會像實際的虐待一樣,
在孩子身上留下永恆的創傷。
即使父母親的抨擊並不嚴厲,
但是大人口中的話語,
依舊會在小孩的心靈上留下陰影,
所以父母親在對小孩子說話時,
一定要謹言慎行特別留心,
尤其是當你疲倦、勞累、心情不佳的時候,
更要留意自己的言詞。

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時候,
經常出現口不擇言的習慣,
此時為人父母者必須明瞭,
問題的癥結其實是出在你的身上。

譬如說,母親大呼小叫要兒子趕快去洗手:
「你為什麼就是不肯照我講的話去做?
你為什麼非要逼得我罵人?」
沒想到兒子居然無辜的回答:
「可是我沒有要你那麼大聲講話啊,根本是你自己想罵人嘛。」
這位小孩說得完全正確,當大人情緒失控的時候,
完全是父母親本身的問題,
不要把自己的錯全部賴到孩子身上。

在管教孩子的過程裡,父母親難免會失去耐心,
但是親子關係原本就不是對等關係—
既然父母親擁有絕大部分的權利,
當然也就必須肩負絕大部分的責任。

換言之,
親子關係往往與其他型態的親密關係截然不同—
像是婚姻—當夫妻雙方發生激烈爭吵的時候,
往往是因為其中的一方
(通常是手裡握著遙控器不放的那一方)
總是「沒有任何反應」。

譬如說,當小夫妻在度蜜月的時候,
妻子溫柔的對丈夫說道:
「拜託你刮完鬍子以後,把臉盆裡的鬍渣清理乾淨。」
但是沒想到結婚一年之後,這位丈夫卻依然故我,
妻子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終於對先生吼道:
「你這個噁心的懶鬼,趕快過來把臉盆裡的鬍渣清乾淨!」
我個人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
恐怕夫妻雙方都得調整自己的態度,
妻子不應該再罵先生是懶鬼,
丈夫則是應該養成清理臉盆的好習慣。

但是在親子關係裡,要想解決互相抨擊的問題,
主要的關鍵還是在大人的身上。

為人父母者千萬不要忘記,
當你在教訓孩子的時候,
他們並不會把耳朵摀住,
當你事業不順的時候,
也不是小孩子害你的,
孩子難免總會犯錯,
畢竟他們的年紀還小,
對於許多的事情都是一知半解。
因此在管教孩子的時候,
父母親一定要明確指出小孩的錯誤,
避免使用粗鄙的語氣抨擊小孩,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親應該:

明確指出孩子錯在那裡,不要進行人身攻擊

為人父母者應該避免使用類似
「你總是……」、「你從來不……」等等的措詞,
因為在這些講法中,
父母親並沒有明確指出小孩到底錯在那裡,
大人只是一味的暗示小孩整個人都有問題,
長此以往會讓小孩子變得自暴自棄。

父母親應該對小孩說:「記得用紙巾把臉擦乾淨喔。」
而不要對孩子說:「你這個噁心的髒鬼。」

糾正小孩的行為,而非挑剔個性

為人父母者一定要避免直接抨擊小孩:
「你這麼不誠實,難怪查理不願意跟你玩。」
父母親不妨改口說道:
「當你在玩遊戲的時候,
一定要跟別人一樣遵守規則。」
當小孩子把玩具丟向窗戶的時候,
父母親應該跟孩子說:
「你不可以把玩具丟向窗戶,
萬一窗戶的玻璃破了怎麼辦,
現在我要沒收你的玩具作為懲罰。」
父母親不應該斥責孩子:「你這個混蛋!
你瘋了是不是?以後你休想再玩玩具!」

不要杞人憂天

許多父母常常因為過度擔憂孩子未來的前途而不斷抨擊小孩。
譬如說,「如果你這麼骯髒,將來一定交不到朋友。」
「如果你連每天要刷牙這點小事都記不住,將來怎麼照顧自己?」
有些父母經常喜歡不斷訴說類似上述的話語,
藉以發洩自己心中的憂慮,
但是為人父母者可能沒有想過,
小孩未來的前途也許與幼年時的行徑不一定有關,
但是如果大人從小不斷否定孩子,
小孩遲早也會開始否定自己。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培養高EQ小孩》

給兒童一堂「有想像力」的美術課

*載自 徐孟真(人本出版部美術編輯)
 
在一個溫煦有陽光有鳥語的下午,汐止山上的春假森林育中,
我們為七十幾個孩子們安排了一個動腦動手,也要用身體的美課。

上課的老師是有多年兒童美術經驗,以及對兒童有高度興趣的陳秋惠老師。

文化美術畢業的陳秋惠學過舞蹈,對戲劇也略有涉獵。
她在教學上,除了繪畫的課程之外,也包含了肢體的韻律課,
她曾把上課重點放在「治療」,她相信透過藝術的創作,
人在各方面都可以得到抒發。

在跟大人上課的經驗裡,她發現大人不容易放開自己,
面對畫畫這件事,人們受限在「畫畫是畫家才能夠做的事」,
因此有許多擔心;
在與兒童上課的過程中,她則發現孩子由於較少受到制約,
較能放心玩,因此他們的畫也豐富、有趣得多。

這次教案的整個重點是刺激孩子的想像力,透過情境設計,
讓孩子由切身的經驗出發,由最簡單的線條、圖像,
到建立起最直接的觸摸經驗,再到肢體遊戲;
由自身到廣闊的幻想天地,表現他們的想像及創意,
更深一層的目的,則是想透過這樣的活動,
讓兒童有認知學習、情感流露及自我投射的機會。

然而怎樣的教學步驟可以達到以上的教學效果?
陳秋惠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引導的方式與心態——

引導者與兒童的關係是平等的,並不去干預他們的創作內容,
而是敏銳的觀察孩子的獨特性,讓他們意識到「自己」。

引導的人應該敏銳的感受各種不同個性的孩子不同的表現,
例如畏縮的、開朗的、封閉的、粗獷的……孩子使用線條的差異,
對於顏色的喜惡,形狀的掌握等等。

引導者的責任在於協助孩子認識自己,欣賞別人,開放內心。

如果引導者的給予是習於固定模式的,自我的,封閉的,
那麼一旦將引導者抽離後,孩子的畫裡也許只剩下「毫無意義的符號」。

因此如何抽離自己的主觀,又能保持理性、高度的敏感、對孩子的熱情,
是教學者要時時提醒自己的。

教案之一——線的聯想
  在走廊上畫一條長長的線,讓所有的孩子坐在線的一邊,
依著線畫出一個和這條線有關的東西。並引導孩子思考線是什麼?哪裡有線?……。

教案之二——圓的聯想
  請孩子在紙上畫一個圓,這個圓可以是小小的或大大的,
彎的扁的都沒有關係,線條也可粗可細,請孩子說說什麼跟圓有關;
然後在原來的圓中加入剛剛的聯想,與原來的圓發生關係,
並請孩子用圓講個故事,鼓勵孩子彼此分享、欣賞他人的創作。

教案之三——觸感經驗
  請孩子去摸一個他認為又粗又硬的東西,摸完後畫在紙上,
可以畫抽象的粗硬的感覺,也可以將摸到的具象東西畫出來。

教案之四——巫婆的家
  請孩子動腦想一想巫婆長什麼樣子,使用什麼交通工具,
描述之後把巫婆的樣子畫下來,並剪下貼在牆上。
來講個巫婆的故事吧:
巫婆在飛行途中遇到一個哭泣的小孩,孩子說他不快樂……
什麼是快樂,什麼東西會使人快樂?請孩子將它畫下來,
一樣的將快樂的事情畫好後,剪下貼到牆上。

教案之五——寵物箱
  每個孩子有一個箱子和白紙,在紙上畫下想養的寵物,貼放到箱子裡。
並為自己的寵物,添加需要的東西,
例:寵物的食物、玩具……。
想一想:牠們需要上課嗎?生病了怎麼辦?夜裡想上廁所怎麼辦?……
鼓勵孩子保留寵物箱,並可帶回家做為和爸媽聊天的話題,
或繼續添加箱內的設備。

就筆者的觀察,陳老師在教案的內容設計上,
從簡單的元素開始,利用說故事的方式,
來帶領孩子進入想像的世界裡的教學方式其實很平實,並不花俏,
她與孩子的互動及所使用的語言讓人很自在,
沒有壓力,孩子們很「安心」的坐下來,
跟著她緩和的步調,優哉的畫著圖;沒有人著急,沒有人推擠,
老實說,看到四、五十個小孩們一列排開,坐在地上畫畫的樣子還蠻愉快的。

教案進行的過程當中,陳老師一直鼓勵孩子盡量畫,
不一定要畫的很像……。
她給予孩子很大的空間,記得教案進行到第三、四個時,
有的孩子坐不住、分心,或想去玩球了,
陳老師並沒有刻意的用哄騙或強制的語氣要求孩子留下,
她建議孩子可以去玩幾分鐘再回來,
有孩子明確的表示他要去玩球不想再畫了,
老師也讓他們離去。

也許有人質疑小孩要畫便畫,要走便走,
這樣看似鬆散的課在一般小學進行的可能性?
筆者認為由於森林育的活動不同於平常的上課,
因此在許多方面確實是比較輕鬆,
真正要把這樣的教案擺到一般的課堂上當然得為孩子做更多的考慮,
但這乃是指教學者對自我要求更多,但不是對孩子做更多的限制,
而是透過更好的教學技巧與積極的師生互動,來讓課程進行順暢。

在這樣沒有大人勉強,一切端看孩子意願的活動中,
約有二十多個孩子一直熱烈的參與到最後(共歷時約3個鐘頭)。
在其中我們也聽到孩子的聲音:
例如他們會說寵物箱的寵物是假的,有什麼好養的?
說到「什麼是快樂」就更有趣了,有許多孩子的快樂事是考一百分,
他們可以熟練的畫下考題的模樣,

也有許多孩子畫了蛋糕及禮物,

生日永遠是一件令孩子期盼的事,

有人說有玩伴就會快樂,

有人則認為有許多大樹會令人快樂,

一個小孩則畫了一家人,

說家人在一起便很快樂……。

透過一條線、一個圓、快樂、悲傷的主題或情境的想像,
我們窺見孩子的內在世界,

進而去引導他們看見自己,創造自己,

我想這應該是教學者最在意的事吧!

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豐富的影像。
電視、電腦及各種媒體裡,他們可以看見許多創意和作品,
理應更能想像也更敢想像才對,
但是,過多過早的刺激有時反而讓他們的小腦袋瓜子承受太多的束縛,
壓抑了他們原有源源不絕的想像。

一堂課所謂上得最完美的時候,
就是教育者看到孩子們的想像力再一次地被激發起來,
以及感受到兒童那一份純真的好奇及熱情吧!

2006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和大家分享~~~~宜潔



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與家中寶貝一起學習成長)



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

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

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

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 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



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 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

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

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

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

透過對談了解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2名,

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



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

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 記憶力);

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

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 思考想像和 創造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

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

現有科學知識在8年內許多都被新的結果推翻,

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

1904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

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

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麻?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

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愛我。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 ;

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

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

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

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

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

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

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

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

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

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1.每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



2.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你的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

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

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

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

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東西。

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生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會無用;

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怖分子,也對社會無用。



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

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人,

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



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



有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

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



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來這種騙術,

如果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

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



有用的孩子或許他們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

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

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總共出了868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

曹雪芹(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

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因此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



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作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

職業只是努力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退休);

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

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二本書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二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 。

希望孩子能夠用心來閱讀這兩本書,不單用眼睛。

  

第一本書讀自己,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

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自身獨特性)。



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考不上大學,

後來是因為拉了一手好手風琴,一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

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30歲的時候才唸醫科,38歲畢業。



老頑童劉其偉,他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家,

他在38歲才開始畫畫,66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

因此,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

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就會水到渠成。



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

如果2歲就會吊單槓,對他的身體發展會有害處。

記得有個長跑選手蒲仲強很早受矚目卻不能長久,有人提早上大學資優生,

但他們幾乎沒有童年的生活.

例如:有個人12歲上哈佛大學、16歲畢業考上普林斯頓研究所,

記者問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經驗是什麼?他回答:除了寂寞,還是寂寞。

因此,我們不要用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

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不要只是教孩子看書,要多帶孩子看山看水,

看古道幽徑星星月亮,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學不到的東西。

例如:颱風來襲時,行道樹東倒西歪,躺下數萬棵,

但森林中的樹往往佇立不搖,其中的道理隱在自然的平衡哲學裡,

森林的樹枝幹對稱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理,於是耐得住風吹雨打,

行道樹修修剪剪,則弱不禁風。



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

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路。

人活著常常會忘記兩件事呼吸和快樂,因此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

就如同「失之東瑜,收之桑榆」的意思.



不忘讚美孩子



讚美可以用最少的力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處,

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演好他自己,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

例如:我女兒很喜歡烹飪,

我讚美她:今天一定有一個仙女來過,不然怎麼會變出這麼好的東西出來?

女兒就會越作越起勁。



每天孩子一回來, 我問的不是你在學校學了什麼?

而是:有笑話嗎?現在兒子回到家就會對我說:今天有笑話,聽不聽?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

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

他就會告訴自己: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

自己會為自己加油,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將來的時代是創意取勝的時代,創意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一起,

例如:WALKMAN就是結合Walk和Man的兩個概念而創造出來的;

水管是因為澆花的人要澆好幾處不方便而發明的;

透明電梯是因為除了上樓梯外,還想看風景的想法而產生的。



家長必須要常常聆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有時候突發奇想時,

千萬不要罵他胡思亂想,而是叫他好好再想一想。

家長是孩子的推手引領者,如何把孩子珍貴的東西引發出來,

並將孩子從幻想世界慢慢導入現實是家長的責任。



把孩子的體力健康找回來



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

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1.75倍的效率。

建議每個家庭建構一個運動時間,我們家是騎腳踏車,

兒子稱它為「發現台北的秘密花園」,因為和他們一起騎腳踏車,

我發現台北的美,甚至發現住家(木柵)附近特別漂亮的地方和小湖泊。



你對自己住的地方了解嗎?

是否能夠讓孩子有美好的回憶?

和他們一起去織夢?



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



讀者文摘上有個故事:

老師告訴小朋友每個人只要捐出5元就能幫助非洲的人鑿一口井。

有個小朋友回家跟媽媽要5元,媽媽說我們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這5元。

後來老師說上次我說錯了,鑿一口井應該是5000元,

於是那個小朋友號召全班同學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錢,

加上企業的贊助,最後完成了這個夢想!



因此,絕對不要小看孩子,他們有無限的可能性。

希望每個父母能幫助孩子圓夢,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給孩子機會,

他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我和孩子一起去溯溪時,原本很擔心他的安全,

有次他跑太快,不小心跌倒了,他反而告訴我這裡有窟窿,你要小心喔!

如果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這種特質(關心他人)會出不來!



我會帶孩子和我去球場,自然而然他很喜歡球類運動,也精通許多球技!

也會自己看NBA(主動去學習),有次和一位年長者比賽他故意比輸,

他告訴我他讓他的(會為別人想)



這世界原本就是風風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對風雨,

孩子有一天終究會離開學校,還會一個人去面對嚴酷現實的生活;

所以要有生命,有夥伴朋友助力,如果擁有這些特質,就會有機會!



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





很棒的內容!!對不對呢?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

2006年11月7日 星期二

她只是個孩子

「她只是個孩子」讀後感
作者﹕台灣 / 張嘉玲

這本書是描述一個充滿愛心的特教老師-桃莉˙海頓,
她幫助一位六歲小女孩的故事,

從大家認為無可救藥的小孩,

竟轉變為高度智商的孩子,

其中的曲折是值得我們來細細品味。


「在一個冷冽十一月的夜晚,

一個六歲的小女孩綁架了鄰居三歲的小男孩,

將他綁在樹上,放火燒他……」,
這位六歲的小女孩,正是本書的小主人翁“席拉”。

面對這樣的小女孩,

沒有一所學校的一位老師願意收留這位可怕的學生,

最後只好被塞到桃莉˙海頓的「垃圾班」。
在桃莉老師的班級中,原本就有不同情況的特殊學生,
在桃莉的帶領下,已漸漸有所成長。
「席拉」的加入,使得原本平靜的班級有所改變。


剛到班級的席拉,

只要老師的眼睛一離開她的視線,

她就會摧毀某樣東西,

包括將同學的外套全都塞到馬桶裏、

搗毀別班的東西、尖叫,甚至自殘。

面對這樣的學生,桃莉老師發揮她無比的耐心和愛心,
終於馴服了席拉,使得席拉漸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並發現原來席拉是一位超高智商的天才兒童。

席拉在未遇到桃莉老師之前,

是個從不開口說話,也從未曾哭泣,

雙眼中總是充滿恨意的小女孩。

她被母親遺棄在高速公路上,總是飽受酗酒父親的凌虐。
在這樣的環境下,使得席拉對自己沒信心,也不相信任何人,
遇到桃莉老師拯救了她,讓她不但可以離開所謂的「垃圾班」,
甚至到普通學校傑佛遜小學三年級就讀。

在當下社會新聞看到一些青少年逞兇鬥狠,

不禁為他們捏一把冷汗。

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他們的父母何嘗不擔心受怕?

他們之所以會有這種行為,

為人父母者和社會大眾是不是也應該負點責任?

畢竟「他們只是個孩子」,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呵護。

之前,有一則轟動全省的新聞,一位受虐的小女孩,
在醫院延遲了數小時,

才由台北轉到台中治療,最後還是不幸死亡了。

相信很多為人父母者看了都會感嘆,

這樣可愛的小女孩,她只是個孩子,

父親怎會下得了手,醫生又怎會見死不救呢?
不管如何,縱使小孩再壞、再皮,畢竟他只是個孩子,
我們有責任、義務去教導他、保護他,不是嗎?
如果我們的小孩生病、受傷了,

是不是也希望醫生能盡力去搶救呢?

 

看了這本書,不禁反省,當我們在對待自己小孩的時候,
是不是也會用這種態度去面對?
更何況是面對一個跟自己毫無關係的孩子,
桃莉˙海頓是個值得我們欽佩、學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