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6日 星期六

家庭是孩子學習情緒能力最重要的開始(2)陳念怡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



處方箋1 身心覺察,換個想法更好

情緒管理的基礎是自我覺察。

最早提出「EQ」概念的耶魯大學教授彼得‧沙洛維建議父母,

要多和孩子談感受,讓孩子和他的「感覺」在一起,

問「你現在有什麼 感覺?」「哪一種情緒的感受最深刻?」

幫孩子把潛藏的感覺引發出來。

情緒就像畫家手中的繽紛顏料,

唯有自由的經驗各種情緒,才知道如何運用它、調整它。

                        

孩子的情緒反應,特別容易牽動生理的變化,

例如:害羞時容易臉紅、緊張時心跳會加速、害怕時會發抖等等。

平時多和孩子練習身體放鬆技巧,

例如:深呼吸、肌肉放鬆、靜坐等,

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情緒覺察力,穩定情緒波動。



青少年心理諮商專家蔡秀玲在《情緒管理》

提出「每日情緒紀錄表」的做法。

父母可陪孩子記錄每日的情緒變化,

找出他常有的情緒反應、伴隨的想法及行為,

讓孩子了解情緒、想法及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再嘗試換個想法。

                        

例如,孩子和好朋友吵架(事件),覺得既生氣又難過(情緒反應),

因為他認為兩人一定不會和好,而他自己再也交不到好朋友(想法),

於是跟爸媽說他明天不 想去上學(行為)。

其實,導致情緒的主因,往往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自己的「想法」。

引導孩子換個角度思考,在想法中少用「一定」、「必須」等字眼,

就能降低情緒的強度和影響。

                        

處方箋2 愛與肯定,累積快樂存摺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在《真實的快樂》指出,

童年積存的正向情緒,是孩子未來遭遇挫折時可吃的老本。

正向情緒可拓展孩子的認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反的,負面情緒會削弱孩子的忍受度。

正向的情緒經驗存得愈多,孩子就愈有勇氣面對困境,消除負向情緒。


                        

塞利格曼強調,

建構孩子的正向情緒並不是教孩子盲目的樂觀,

或者否認、避免負面情緒。

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溫暖熱情的家庭氣氛、

無條件的愛但有條件的獎勵,以及許多好事件,

都能為孩子架設一張「情緒安全網」。


                        

處方箋3 親子共讀,豐富情緒語彙

研究發現,能夠表達自我感受的孩子,

比較不會把情緒反應在行為上,

也比較不容易把情緒轉成生理反應。


新罕布夏大學教授約翰.梅耶建議,

藉由親子共讀,讓孩子累積豐富多元的「情緒語彙」。

情緒語彙幫助孩子標示不同情緒狀態,

學習用適切的「字╲語言」描述自己確切的感受。




故事是現實世界的縮影,孩子從故事中辨識不同情緒,

了解人們如何處理憤怒、恐懼、快樂及憂傷等不同情緒。

藉由讀後討論和角色扮演,父母引導孩子以旁觀者的角 度,

觀察事情的始末,了解書中人物在哪些情境下、做哪些事,

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

學習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情緒語彙也分不同的強度和層次。

例如:孩子說他很「害怕」時,你是否分辨得出他是

不安(輕度)、掛心(中下程度)、焦慮(中度)、苦惱(中上程度),

還是驚恐(強度)呢?

先協助孩子分辨他的情緒落在「情緒座標圖」的哪個點,

才能根據程度不同,選擇適當的調節之道。

                        

處方箋4 身教重於一切

良好的典範勝過千言萬語。

在處理孩子情緒之前,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透過觀察、模仿,不斷吸收父母因應情緒的風格,

在孩子面前適當表現你的情緒益顯重要。


偶爾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從錯誤中學習的往事,

也有助於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當你坦誠的說「媽媽明天要上台報告,覺得很緊張」時,

孩子學會「有情緒是人之常情」

當你遇到挫折,

對自己說「沒關係,只要我冷靜下來想清楚,一定有辦法克服」,

孩子了解到「自我對話的重要性」

當孩子手中的氣球不慎飄走了,

你高興大喊:「你看,氣球媽媽在呼喚它了,趕快和氣球說再見!」

原本悲傷的孩子就會 發現「轉換情緒帶來的驚奇」


                        

最後,要提醒家長的是,

「EQ教育不是特效藥,而是漢方藥」,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

培養情緒力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一旦開始,就會漸入佳境。

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

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