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亂發脾氣"剝奪了別人的受教權-洪蘭

下一張(熱鍵:c)


情緒管理 從小養成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國語日報(99年3月23日)



一位老師憂心忡忡的跟我說,她覺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容易憤怒,

一不如意就生氣跺腳,摔東西。

更糟的是,這個原本在家中才有的行為,現在已經帶到學校來了,

班級上課常因某個學生情緒不穩定亂發脾氣而停頓,

老師為了安撫這個學生,卻剝奪了別人的受教權,令她很困擾。



情緒的管理要從小養成,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脾氣是不對的行為,

她的話令我很憂心,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常會這樣呢?



最近美國南加大的雷恩教授(Adrian Raine)

用核磁共振去研究家暴犯的大腦,

他發現家暴行為容易被

「被拋棄的恐懼(fear of abandonment)」情緒所激發。

他給家暴犯看一段配偶宣布要搬出去、離婚或申請保護令的短片,

同時掃描這名家暴犯的大腦。



他發現犯人大腦中跟焦慮、憤怒有關的區域活化得很厲害,

如果他前腦控制不當行為的眼眶皮質(orbitofrontal)抑制的力量不夠時,

暴力行為就會出現。

他認為現在很多 社會問題是因為家庭功能瓦解,

孩子失去恃怙,沒有安全感所造成的。



安全感是動物的基本需求。

一出生就跟母親隔離的小猴子會不吃不喝,

抱著頭躲在牆角,對所有新奇的玩具都沒有興趣。

其實人類也是,

父母不可以用「你不聽話,我不愛你了」這種威脅的話來使孩子就範。

我們常看到孩子越是被處罰,越要去討好父母,

他害怕父母不要他,所以要立刻尋求「保證」。



元宵節時,

看到一個媽媽不耐煩的對三歲左右的孩子說:

「你不走,我 要走了。」

然後真的自顧自的走開。

孩子一看媽媽不見了,馬上花燈也不看了,

哭哭啼啼的追上去,抱著母親的腿不放,一定要母親抱他。



母親為了懲罰他不聽話, 不肯抱他,兩人僵在那裡。

後來,母親彎腰把他抱起來時,男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猛親母親。

這個孩子要的就是母親還愛他的「保證」。

看到孩子這麼恐懼被拋 棄,

真覺得大人不能以愛作條件來威脅孩子,

動不動就說:功課不好不愛你,不好好吃飯不愛你……,

把跟空氣和水一樣重要的愛,當作談判條件來威脅孩子。



希望孩子有好的情緒管理,

必須明白讓他知道什麼行為是可以的,

什麼是不可以的,在不可以的行為出現後,

要先問明原因才懲罰,也就是不冤枉孩子。



如果父母 雙方都能以一致的態度去管教孩子,

孩子就不會無所適從,不知聽誰的好。

同時,一個不對的行為在任何地方都不可以出現,

而不是在家可以,在學校卻不可以,如此孩子會混淆。



在研究上看到,

一個沒有規矩可循、無所適從的孩子,生活中充滿了挫折,

這個挫折會使他沒有安全感。



雷恩教授的研究也顯 示,

小時候被拋棄的恐懼會在大腦中留下烙痕,

影響到他以後的行為表現。




受虐兒長大變成施虐者,是家暴的原因之一,

大人在言行上不可不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