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談學前身心障礙兒童評量-林桂如




不要再考我 談學前身心障礙兒童評量

文/林桂如/特殊教育(99年3月12 日)


早療課程測驗評量中,有時考量孩子的年紀小與情緒上的穩定性,

教師會邀請家長一同參與評量過程。

這一天,小華家長對於本次孩子的表現感到憂心,

當場針對孩子剛剛表現錯誤的地方再問一次,

小華面對第二次的詢問,想想之後竟也答對。

家長焦急的詢問:「那你為什麼剛剛說錯?」

並試著說服自己與教師,小華其實 可以答對。






過程中,看到父母對孩子表現上的錙銖必較,

更將測驗結果對照常模後所得到的百分等級,

視為是肯定孩子與自己付出的指標。



令人不解的是:

大學指考似的評量方式,為何以如此蔓延到學前早期療育服務?

測驗目的的本質,顯然在這樣的過程中受到曲解與誤用。






當孩子在遊戲中學習互動、主動參與時,

無須太多外在的增強與讚美,孩子就能表現得很好。

然而,在制式的標準化測驗評量中,許多孩子反而顯得畏懼、膽怯,

過程中也時常發出:

「我不會」、「我不知道」、「不要再考了」等吶喊。





但是家長因關心孩子和常童的落差,

教師需要知道未來教學目標該如何設定才能提升孩子的能力,

所以,大人連哄帶騙,

無非是希望孩子在這半小時的評量能有最好的表現。






在二○○九年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國際研討會中,

享譽國際的早療大師Dr. Bailey曾提出--

使用標準化工具凸顯兒童成效的合宜性值得商榷,

究因評量工具無法測得兒童在真實情境下的能力展現,

故實宜避免依賴單一評估工具。






以聽障為例,一般普通兒童的各方面發展,

向來是檢視聽障兒童接受某一教學法後成效評估的標竿,

對於無法以正式評量工具測得其能力起點的聽障孩子,

宜考量 納入非正式的評估工具,

包含溝通發展階段的非正式評量

(如:字彙單、語言技巧、聽覺行為等),

作為了解孩子自身進步的依據。






回顧美國對特殊嬰幼兒的評估方式,

早期多採用發展檢核表檢核,

至八○年代逐漸以傳統標準化評量工具加以取代,

即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擔任主試者的角色,

循著標準化的步驟,使用一定的測驗內容,

並詳細規範後續的分數解釋與評定。






標準化測驗結果在對應常模表現後,

或許適用於解釋嬰幼兒是否合於接受特殊服務,

卻未必能實質提供後續設計教學內容的參考,

且囿於此類測驗常在兒童陌生的情境下施行,

而孩子的注意力、口語能力、對陌生人的接受度等,

又常影響 測驗結果的可信度與有效性,

故在測驗解釋上應更加審慎。





此外,為降低標準化評量工具可能造成的練習效應,

適當的施測時間間隔也有其必要性,

並應防止評量題項的外流,才能維護評量工具的客觀性。






一般人不喜歡被測試的感覺,身心障礙兒童也是一樣。

因此,若能由真實情境中觀察孩子的多元能力,

或許孩子就不會這麼「懼測(驗)」。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

盼教學者與家長都能珍視孩子的獨特性。





1 則留言:

  1. 教育部扶持計畫 幼兒就學率逾9成

    【大紀元 2 月 7 日訊】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7 日電)

    2010.02.07

    提升學齡前幼兒就學機會,教育部推動「扶持5 歲幼兒教育計畫」,

    提供就學補助、增設附幼、補助交通費等措施。

    98學年度第 1學期全國滿5足歲至國小學前幼兒就學率達92.12%。



    教育部表示,

    「扶持5 歲幼兒教育計畫」,

    從93年起由離島3縣3鄉、原住民鄉鎮市、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家庭開始,

    逐步擴展到全國;依家戶年所得與子女數提供不同級距的就學補助

    98學年度第1 學期受益人數約10萬餘人次,協助減輕家長的育兒負擔。



    教育部指出,

    這項計畫除提供幼兒就學費用補助外,

    也在原住民鄉鎮市增設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

    補助弱勢幼兒參與公立幼稚園所辦課後留園的經費、

    對沒有辦法就近就讀的5歲孩子,提供交通車接送或補助交通費等措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