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我不是故意惹你生氣


下一張(熱鍵:c)

作者:趙文瑜

為了讓小六的泉安在升國中前,

能有一個豐富、有趣、充滿回憶的暑期生活,

泉安媽媽最近開始注意暑期夏令營的訊息,

準備送給孩子一份升上國中前的禮物。



恰巧,泉安的資優班老師,也同時提供了幾個知性營隊給媽媽,

並願意主動幫泉安做推薦,

讓他能進入專為資優生規畫的語文和科學營隊活動。

泉安媽媽擔心名額有限,很快就把報名表填好請他帶到學校,

然而,因為一張報名表,泉安與老師之間,

竟然發生了一連串的誤會與衝突事件。



在電話中,泉安媽媽聽學校老師說,當老師請安交出報名表時,

泉安卻回答:「為什麼我要交給妳。」



由於在這之前,泉安已經有資格代表學校到香港去參加活動,

老師擔心他出國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便事先與他溝通:

「你如果想要去香港,就要答應聽我的話,否則我怎麼敢帶你去?」

然而,當下泉安卻回答:「我不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這樣的回答,真的讓老師的心情跌到谷底。



泉安接二連三在學校出現類似的狀況,

甚至連班上兩位同學與老師協調好換座位,

泉安都可以憤憤的生氣說:

「為什麼他們可以換座位,而且竟然沒有經過我的同意。」

這些狀況,讓原本個性溫和的老師,開始出現微詞;

相對的,泉安心裡因為老師的不諒解,也對老師充滿敵意。



為此,老師與泉安媽媽做了幾次溝通,

他們都意識到,近半年來,泉安可能開始步入青少年階段,

自我意識表現強烈,因而經常忽略了身旁人的感受,

這不管對泉安 的人際溝通和互動,都出現了許多障礙。



為了了解泉安近來的問題,

泉安媽媽花了很長的時間思考,

並決定與孩子進行一次徹底且深度的對話。



透過親子間的一問一答,泉安媽媽才了解,

原來這些日子以來,泉安根本無法真正理解老師生氣的原因;

相對的,老師的反應也讓他感到生氣,

因為他覺得老師只告訴他,他錯了,並沒有把他的錯誤指出來。



泉安媽媽發現,

其實孩子對事情有自己的解讀,

只是他經常陷入自己的思緒中,

說話又過於直接,

例如:

他認為媽媽只有把報名表交給他,並沒有說要給老師,

所以當老師跟他要報名表時,

他不知道到底是要給老師還是要帶回家給媽媽;

此外,

他也忘了自己到底是如何回話,才讓老師如此受傷。



幾年前,有一份「青少年人際溝通與聯繫研究」,

研究發現,五成青少年表示,與家人或朋友缺乏良好的溝通關係。



他們與家人、朋友的聯繫,

主要受

「個人表達能 力」及「以自我中心的態度來聆聽別人」有關;

由於缺少同理心(Empathy),不懂「從對方觀點理解事情」,

或者「當有不同意見提出,會打斷對方說 話」、

「只顧自己說話而忽略對方的表情和反應」等原因,

造成了青少年的人際溝通不良。



對於此階段青少年,專家也建議,

與孩子的溝通應該從「良好的親子互動」做起,

父母除了要傾聽他們說話,幫助他們解讀並釐清問題所在,

還要尊重他們的想法, 給予信心,並提供正向的建議與示範。



此外,安排孩子參與義工團體,

讓他們透過付出與協助,產生同理心。

當孩子體會到「施與受」、「感恩與回饋」後,

將可以 幫助他們在人際互動上,

較順利的度過青少年狂妄且自我意識高漲的時期。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84883

人間福報

6 則留言:

  1. 成功的教育是

    要讓學生能接受。



    不接受,等於用水澆花,

    不澆在根部而澆在石頭上,

    是無法受用的。



    ~星雲大師~

    回覆刪除
  2. 1樓,您說的真好,



    "你如果想要去香港,就要答應聽我的話,否則我怎麼敢帶你去?」

    然而,當下泉安卻回答:「我不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其實,泉安回答可有錯嗎?我還真是不認同

    回覆刪除
  3. "以自我中心的態度來聆聽別人",



    老師何嘗不是如此,總是認為孩子"應該"懂得老師的意思,

    孩子不能理解,就是孩子的"理解困難",老師是不是也有"解讀困難"呢?



    我並不是認為孩子是對的,我只是希望老師覺得學生太自我中心時,

    也能換個角度想,也許我們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他的不舒服或許不亞於你喔!

    試著各退一步也許就能海闊天空。

    回覆刪除
  4. As的孩子的真心,不是伯樂無法認同,或無福擁有,他的心思細膩,他其實十分在乎他人的感受,否則他不會陷入情緒的泥淖裡,久久無法自拔或深層的自責.此時的認知輔導與傾聽,

    莫不是對他最好的幫助嗎?

    回覆刪除
  5. 非常認同沒錯jane的看法。

    有人問我,AS是不是沒有同理心,很無情,很自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想。

    所想這大概是大部分的人對AS最常有的看法吧!

    我常想,到底什麼是自私?我們不自私嗎?

    我的積極付出單單只是為了孩子嗎?

    不,我是為了自己,因為我的孩子好,會讓我快樂,所以我付出。

    他只是快樂來自於自我的探索,所以他捍衛他的自由,排除所有阻擋快樂的障礙。

    他和我的差別是我的快樂來自於'人",他的快樂來自於"物"。

    如果我們真有同理心,我們會剝奪他的快樂強迫他追求我的快樂嗎?

    回覆刪除
  6. {不,我是為了自己,..........會讓我快樂,"所以我付出"(Hi,5樓,這句話的邏輯與"為母則堅"是否背離呢?請不要否認您自己母愛的偉大),

    另外在"看我的眼睛一書中"作者的弟弟提到當作者的父親生命垂危時哥用手捶頭,當眾哭泣,他從未見過哥哥有這種表現,他這麼奔放,無保留地表現最原始的情感.(見該書P9)

    .所以您對"他"所謂快樂的定義,可能不是那麼客觀或公平.

    他的認知未必是錯,只是表達方式,不能讓"一般人"理解,甚至誤解,此時為師或為人父母者,可以多一點耐心去同理,給予認知輔導,他們也可以平安的成熟茁壯的.(這莫不是為人父

    母者努力的目標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