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亂發脾氣"剝奪了別人的受教權-洪蘭

下一張(熱鍵:c)


情緒管理 從小養成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國語日報(99年3月23日)



一位老師憂心忡忡的跟我說,她覺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容易憤怒,

一不如意就生氣跺腳,摔東西。

更糟的是,這個原本在家中才有的行為,現在已經帶到學校來了,

班級上課常因某個學生情緒不穩定亂發脾氣而停頓,

老師為了安撫這個學生,卻剝奪了別人的受教權,令她很困擾。



情緒的管理要從小養成,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脾氣是不對的行為,

她的話令我很憂心,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常會這樣呢?



最近美國南加大的雷恩教授(Adrian Raine)

用核磁共振去研究家暴犯的大腦,

他發現家暴行為容易被

「被拋棄的恐懼(fear of abandonment)」情緒所激發。

他給家暴犯看一段配偶宣布要搬出去、離婚或申請保護令的短片,

同時掃描這名家暴犯的大腦。



他發現犯人大腦中跟焦慮、憤怒有關的區域活化得很厲害,

如果他前腦控制不當行為的眼眶皮質(orbitofrontal)抑制的力量不夠時,

暴力行為就會出現。

他認為現在很多 社會問題是因為家庭功能瓦解,

孩子失去恃怙,沒有安全感所造成的。



安全感是動物的基本需求。

一出生就跟母親隔離的小猴子會不吃不喝,

抱著頭躲在牆角,對所有新奇的玩具都沒有興趣。

其實人類也是,

父母不可以用「你不聽話,我不愛你了」這種威脅的話來使孩子就範。

我們常看到孩子越是被處罰,越要去討好父母,

他害怕父母不要他,所以要立刻尋求「保證」。



元宵節時,

看到一個媽媽不耐煩的對三歲左右的孩子說:

「你不走,我 要走了。」

然後真的自顧自的走開。

孩子一看媽媽不見了,馬上花燈也不看了,

哭哭啼啼的追上去,抱著母親的腿不放,一定要母親抱他。



母親為了懲罰他不聽話, 不肯抱他,兩人僵在那裡。

後來,母親彎腰把他抱起來時,男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猛親母親。

這個孩子要的就是母親還愛他的「保證」。

看到孩子這麼恐懼被拋 棄,

真覺得大人不能以愛作條件來威脅孩子,

動不動就說:功課不好不愛你,不好好吃飯不愛你……,

把跟空氣和水一樣重要的愛,當作談判條件來威脅孩子。



希望孩子有好的情緒管理,

必須明白讓他知道什麼行為是可以的,

什麼是不可以的,在不可以的行為出現後,

要先問明原因才懲罰,也就是不冤枉孩子。



如果父母 雙方都能以一致的態度去管教孩子,

孩子就不會無所適從,不知聽誰的好。

同時,一個不對的行為在任何地方都不可以出現,

而不是在家可以,在學校卻不可以,如此孩子會混淆。



在研究上看到,

一個沒有規矩可循、無所適從的孩子,生活中充滿了挫折,

這個挫折會使他沒有安全感。



雷恩教授的研究也顯 示,

小時候被拋棄的恐懼會在大腦中留下烙痕,

影響到他以後的行為表現。




受虐兒長大變成施虐者,是家暴的原因之一,

大人在言行上不可不慎。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亞斯柏格症的大朋友


Photobucket





陳郁雯耐心陪伴 亞斯柏格患者敞心扉

【大紀元3月29日報導】



文藻外語學院年度10大優秀青年今天出爐,

其中榮獲2009世運「志工金獎章」的陳郁雯,

擔任亞斯柏格症學生家教3年,

自掏腰包購教具,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有成,難能可貴。



陳郁雯擔任過班級及社團幹部、畢業展總召及教學助理,

也通過98年國科會補助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劃。


她以


「如何幫助亞斯柏格症


(症狀與自閉症相似)學生提升英語學習成效」為題,


從家教學生身上進行研究,


並找出幫助亞斯柏格症學生有效學習英文的方法。



為準備適合這名學生的教材,陳郁雯自掏腰包採購各式教具。


現在這名學生不僅發音有外國人的腔調,


也通過中級英語口說測驗,程度不輸大學生。



陳郁雯說,


她擔任這名罹患亞斯柏格症學生的家教老師,


從小六教到國二,學生從一開始見人不理會,


到如今能像一般人主動關心、向人問安,


態度上有極大改變,令她欣慰。



她指出,


亞斯柏格症學童專注力比一般學童好,潛力無窮,


只要以愛心及耐心打開他們內心的一扇窗,


他們的語言表 達能力不輸常人。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沒有人可以指導誰的人生-賓靜蓀




【文/賓靜蓀】

只有真心對待、不以諂笑柔色應酬,人間才有華彩;


唯有著誠去偽,不以溢言曼辭入章句,文章才有真精神。」


散文作家廖玉蕙在《不信溫柔喚不回》中,替自己做了最恰當的註腳。




她始終興致勃勃的認真生活,眷戀所有相遇的情緣。


她從文學中練就「多元解讀人生」的能力,


從生活瑣碎、尋常人際中,活出一種生命的豁達。


寫作於她正是生活 的真實記載,讓人看出她對人世的深情厚意。




廖玉蕙從小看著沒有受太多教育、但很懂人情世故的母親如何做人。


現在,她也以母親的心扮演人世間的各種角色。



「沒有人可以指導誰的人生,」她說,「最重要的是陪伴和分享。」


人生有許多苦無法以身相代,


但是因為有人溫柔的陪伴,這些苦因而獲得了解、得以承受。



她陪伴先生熬過治癌關卡;


陪伴兒子度過失去女友的大慟;


陪伴女兒尋找屬於她的「羅馬」康莊。


她的家成為大家族成員的「精神中繼站」,可以療傷止痛。




身為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的她,


也陪伴無數學生對古典文學「感同身受」。


她以身教,告訴一批批未來的老師,


只有用自己的生活閱歷和生命經驗去面對學生,


老師才有不被取代的獨特價值。





談談你的大兒子去流浪的故事?



A︰我兒子是個很有主見、勇於做決定的人。


從小他在求學的路上不曾讓我擔心,


政大新聞系畢業後在電子公司有份很好的工作,


領有豐厚的薪水和獎金。


大概做了 三、四年吧,


有一天他突然告訴我們,他想到南美洲去思考他的人生!



當時阿嬤還勸他,


思考人生不必去那麼遠,到潭子老家,順便幫阿嬤澆花就好了。


阿嬤過世後,他真的辭職住到老家,


每天澆花完成對阿嬤的承諾,也一邊學西班牙文。


西班牙文還沒學好,他就背上行李走了。



其實我們也很焦慮,但以為他去個兩、三個月就回來了,


在機場送行的時候,才知道他要去一整年。



他去沒多久整個包包就被搶了,所有的證件、信用卡都要重辦。


他深夜打電話回來,我第一個反應是「你沒子彈了那就回家吧!」


他卻要我送更多子彈過去,他想留 更久一點。


他女朋友在兩、三個月後也辭掉工作跟著去了,


他們在玻利維亞、阿根廷、巴西走了一圈,總共流浪了十一個月。




他回來後,我請他到學校演講,跟學生分享經驗。


我一直以為他毫無畏懼的去南美洲,演講中才知道他心裡非常掙扎。


他說自己在公司受到老闆器重,營業額也衝破目標,


但他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懷疑這一切只是時勢造英雄;


另一方面,


他不要過那種「搭飛機、見客戶、然後回家」


完全沒有個人私生活、只有工作的日子。




為什麼會想去中南美洲,不選擇別的國家?


他說因為以前念書的時候在自由時報實習,


他採訪了巴西來台宣傳嘉年華會的新聞,


在中正紀念堂跳森巴舞,他拍了好多 照片,


那時候就立志要親自去巴西看一看。


而這次的流浪,他最後一站到了巴西,正好是他們的嘉年華會,


他說:「我到了門口要買票時,忽然間覺得可以了,不用進去了。」




透過那次演講我才真正了解我的孩子,


突然間我也對他刮目相看。


他從小是個不相信童話故事的人,


沒想到這次流浪的終結有如此文學意境的描述。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0年02月號】

不能也沒有放棄的權利

 

五十二歲的黃美月昨天帶著卅歲的腦性麻痺兒子,參加活動,

想起一路走來的辛酸,不禁鼻酸。
記者曾懿晴/攝影



「為了照顧腦性麻痺的兒子,
三十年來我只有因為開刀入院,休息過七天。」


五十二歲的黃美月前一天在醫院聽到醫生說起愛奇兒日,
昨天帶著兒子陳建宏參與遊行。
想起一路走來的辛酸,不禁濕了眼眶。

黃美月推著輪椅走在遊行隊伍中,格外醒目。
黃美月說,兒子出生兩個月,診斷出小腦萎縮,
壓迫大腦導致腦性麻痺,不時還會發生嚴重癲癇。

陳建宏的智力至今仍僅有幾個月大,無法自行進食、大小便。

即使兒子已三十歲,黃美月數十年如一日,

依舊像照顧嬰兒般,為兒子把屎把尿,餵食三餐。

黃美月說,多年前入院動子宮肌瘤及子宮腺瘤手術,

成為她三十年來唯
一可以稍微喘息的時光。

「術後尚未完全康復,隨即回家照顧兒子。」


黃美月表示,

兒子有嚴重癲癇,有回麵線吃到一半剛好發作,

兒子噎到臉色發紫,把黃美月與婆婆兩人嚇壞了,

幸好丈夫緊急處理才沒造成意外。



黃美月的丈夫在公所上班,下班還開計程車,才能支付開銷。

她說,過去常因兒子的問題難過落淚,哭到眼睛提早老花。

過完年因免疫力下降身體出現狀況,

她帶了
兩千五百元出門就醫,最後僅找回九元,


美月說,
「我們好像沒有生病的權利。」


昨天見到許多與她相同處境的家庭,仍在這條路上艱苦奮戰。

她最擔心的是,「我們年紀大了,兒子以後該怎麼辦?」

【2010/03/28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近距離接觸自閉症兒童 讓他們走出“孤獨城堡”


中廣教育    2010年03月26日
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

將每年的4月2日確定為“世界自閉症日”。

自閉症也稱孤獨症,它不會影響患者的面容,

因此自閉症患者容貌與正常人沒有區別;

自閉症主要特徵是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行為重復刻板;

自閉症的病因尚無定論,但主要是先天性的神經系統受損,

與後天環
境因素不大,而且男童發病率高於女童;

現代醫學手段還不能從根本上治愈自閉症,

但越早治療越好,2到6歲是最佳干預期。


患兒特徵:好動、語遲、固執

自閉症兒童是很安靜的嗎?答案非也。

日前,當記者走進一家特殊兒童康復中心時,

正是孩子們上課的時間,這裡沒有想像中的安靜,

不停地有孩子的哭
鬧聲傳來。

在一間音樂教室裏,

有8個孩子,年齡最小的3歲,最大的10歲,都有家長陪伴。

他們的理解能力弱,不能聽從老師的指令,總是到處亂跑,

家長需要
用很大力氣才能拽住。

一堂30分鐘的課,

兩位老師足足用了10分鐘才把每個人安排到自己的位置上。



很多媽媽都說,自己孩子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因為在兩歲之前,很難發現他與其他正常小朋友有什麼不同,

唯一不同的就是特別好動,不說話。


張女士的兒子三歲半,以前一直由老家的公婆帶,

她每次打電話回去,家裏人都說:

“孩子很好,就是很調皮,說話比較晚,沒關係,貴人語遲,不要擔
心。

”可是,等張女士見到孩子後,她還是隱隱約約感覺他與正常孩子不一樣:

與人交流沒耐心,目光游離,而且也不會叫最簡單的“爸爸”、“媽媽”,

不願意跟
著大人學習說話,做事情特別固執。

有一次,他要把可樂瓶裏的水倒入杯子,

即使杯子已經溢出來了,他卻仍然堅持。


張女士帶他去醫院一檢查,醫生告訴她兒子患了自閉症,她感到萬分痛心。

“雖然說自閉症是先天性的,可如果能早點發現,也可早點治療。”


家長愧疚:放棄高薪工作陪讀

在這所特殊學校裏,記者看到,

每個孩子都有一名家長來陪讀,大多數是媽媽,也有個別爸爸,

而辭職是他們共同的選擇。

“以前為了工作,拼命賺錢,
忽視了孩子,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孩子治療期間多陪陪、照顧孩子。

”有位媽媽曾經已經做到公司的中層,有著很好的職業前景,

可當得知孩子是自閉症後就毅然辭職專門照顧孩子。

“我也不想放棄工作,可孩子的自理能力那麼差,

學校也要求家長陪同,沒辦法。

”這位媽媽說,知道孩子患上自閉症後,家裏的生活一下子打亂了,

以前人生的目標是想提高生活品質,

現在只希望孩子能早點好起來,哪怕有一點點進步也行。


也有家長因為經濟條件不允許,

就請家裏的老人、或者親戚來陪孩子上學,

不能親自在孩子身邊,他們的心更痛。


無奈現狀:治療費用太高

記者了解到,如果孩子不幸是自閉症患兒,

國家允許這樣的家庭再生一個。

可是,實際中,很多家庭卻不敢、也不願再生一個。


一位陳姓媽媽道出了其中的酸楚:

“其實,每一位自閉症家長都曾想過再生一個健康孩子,

可是,又怕下一個孩子萬一也是自閉症,那就太痛苦了。


次,治療自閉症孩子需要很大花費,

有時候,正常的家庭開支都很難維持,再生一個就難以負擔。

”在學校裏,記者碰到一個10歲的小男孩,在他5歲時,

媽媽就
辭了工作,在特殊學校附近租了房子陪他治療,

5年下來,花費了十多萬元,家裏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差。

可喜的是孩子有了一點點的進步,儘管還不會說話,

但具備
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現在我最怕他長大,他小時候我還可以照顧他,

可是,總有一天我和他爸爸會老去,那時候,他該怎麼辦?

”在孩子上課時,每位家長還能面帶笑容,
儘量快樂地跟孩子玩,

可是,一談到未來,再堅強的家長也會感到惘然。

來源:廣州日報    責編:高威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家庭教育與兒童行為之關係-廖清碧




家庭教育與兒童行為之關係,一種無可取代的功能!

文/廖清碧


家庭是每一個人來到這世界上最先接觸的環境,

也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種組織。

舉凡個人 的生存、種族的綿延、社會的維繫、

國家的建立,都是以家庭為依據。




對孩子來說,家庭供給生存所需的物質與精神支持,

也為日後人生觀的形成 奠定基礎。

對成人來說,

家庭提供個人成長與發展所必需的生活經驗與機會,

滿足人的生理及心理需要。因此,無論社會如何變遷,

文化如何相異,家庭始終是人類 不可或缺的根源。




家庭功能無可取代

孩童教育也由原來家庭為主的教育型態轉變為學校教育。

雖然如此,至今我們還是認同家庭有某些獨特的功能,

是其他社會團體所不能取代的,尤其在養育孩子的功能上。

其原因如下:

因為家庭充滿著人類彼此需要的開放性、溫暖的親情。




特別在今日社會結構迥異及功能分化下,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益發公式化、部份化,

而家庭內全面性親密的接觸就更顯得重要。

除了培育的功能外,家庭還有治療的功能。



而家庭的各類功能中又以人際關係最為重要,

因為家庭人際關係是孩子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的主要模式,

亦為學習的首要對象,

故本文將先探討家庭教育與兒童行為之間的關係。

家庭的主要功能是家人能彼此提供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支持,

家人的彼此交互作用構成個人的行為型態、角色和價值觀。




親子 互動運作系統

親子間的互動,

通常是指孩子或父母有某種行為後,

對方(父母或孩子)所採取的某種反應。



如同黃迺毓在《家庭教育》一書中所敘述,

所謂的「行為」(behavior)通常是指我們所看到的某種行動,

也是親子互動系統運作的起點和終點。

例如孩子有 了某種行動,而父母看到或聽到了,

此時父母就是「接受者」(receptor component,簡稱R)。

父母會立即決定或選擇對孩子的行為有所反應,

也就是「控制者」(controlor component,簡稱C),

然後控制者轉而成為「執行者」(effector component,簡稱E),

將前者的決定或反應執行出來,這就是我們常見的行為模式。




這種交互作用具有連貫性,藉由父母與孩子間的互動,

產生特定的行為,直到問題結束。

例如:孩子摔破了碗盤(一種行為),父母看到了(接收者),

又緊張又生氣,父母的角色轉為控制者。

接著控制者決定開始責備孩子,於是父母又立即轉變為執行者,

結果是:父母罵孩子打破碗盤。

又如:後來孩子向父母撒嬌,父母聽到了(R),

心中產生憐惜(C),就過去擁抱他 (E)。

將此交互作用以圖表示如下:




行為與反應互為因果

親 子之間的交互作用是基於:

(1)刺激的輸入(input)和反應的輸入(output),

(2)試著維持雙方關係的平衡和穩定狀態,

(3)達成次序,

(4)成員的互動和互換。茲將上述四項特性說明如下:




每個人每天都在接收別人的行為訊息,而後有所反應,

就像電腦程式資料的輸入和結果的輸出,

只是這些步驟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進行。




不管動機如何,關係的維持是希望能達成平衡。

例如:父母看到孩子不好的行為(或習慣),

就會想糾正 他,自己心裡才會覺得舒坦。

而子女若感受到父母冷落,可能會想盡辦法吸引父母注意,

即使犯規受罰也在所不惜。

又例如:有些孩子因為家中新生兒的出現,

父母 比較留意新生兒的一舉一動,

相對地對於年長的孩子較不若從前一樣的關注。

而稍大的孩子為了奪回父母的注意權,

可能會以偷捏小弟妹,使之大哭,來吸引父母的 關注,

雖然結局可能是被訓一頓或打罵一番,

他也不在乎,因為他已得到所要的。




為 了要有更好的了解和更有效的溝通,

行為必須有秩序和組織,

如果父母對子女的某種行為有一定的反應,

子女就能從中尋到一些行為規則,

知道要達到某種目的必須 以某種方式

例如:有些孩子每次上街都會乘機以吵鬧的方式,要求父母買東西。




如果父母每次因為被吵得心煩,就買給他,

他就學到「這一招很管用」,以後繼續以此要脅父母。

但是若父母堅持不買,幾次下來,他就不會明知故犯了。



最怕的是:父母有時買,有時不買,

又不解釋買是因為那物品是有用的,

不買是因為那物品不好,而讓孩子以為買了是因為他吵得兇,

不買是因為吵得不夠兇,以致變本加厲,不斷嘗試與重複。

所以,有時孩子不講理也是父母無意中訓練出來的。




每個人的行為都受環境影響,但是環境是很難測量或預測的。

例 如:外在的因素、過去的經驗、社會文化因素,

以及內在因素,如血糖、內分泌平衡、情緒等,

還要配合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對象等,

因此「天時、地利、人 和」

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功德圓滿」的必要條件。




行為與反應互為因果,他人行為對其對象而言是一種環境,

而反應乃是個人對環境的判斷結果,

而判斷與反應又促使對方去判斷,再反應,

如此不斷地循環,形成交互作用。

人類行為常如此受環境控制,除非當中的一方能脫離環境的控制。

因此在家庭中,

父母通常是孩子賴以生存的對象,

家庭環境的主控權亦為父母所掌握。




(本文轉載自《社會團體工 作與親職教育》,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兒童行為障礙的認識與治療-陳建州醫師






文:羅東博愛醫院身心科/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陳建州



小明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因為在學校時常因為細故,

就威脅恐嚇同學,一出手便把同學打個 頭破血流,

還不認為自己有錯,甚至老師要管教時,竟然還動手反擊,

在家裡,天天毆打其他兄弟姐妹,

父母只要管教,就把家中貴重物品摔壞,有幾次還回打媽媽,

在學校和老師均束手無策的情況下,

老師向家長建議帶來兒童心智科門診接受治療。

 

起初父母認為小明純粹是品格問題,不認為是病,所以不願意帶到醫院來。

但到後來,越來越多學校老師和 其他學生家長反應,

希望能儘快解決小明的問題,否則大家都要轉學,不敢跟小明同班。

抱著一絲希望,小明終於被帶來門診治療。



Photobucket


經過門診診察,小明被診斷出有行為障礙(conduct disorder)的問題。

經過長時間持續性的藥物治療合併遊戲治療,

目前症狀改善,在學校人緣改善很多,

已經沒有主 動攻擊別人的舉動,甚至還當選班級的幹部。



Photobucket


行為障礙一般 可分為早發型和晚晚發型兩大類。

早發型在學齡前就開始出現問題行為,

 如和 別人打架, 說謊, 偷竊等。

這些障礙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加嚴重。

到國國小高年級,常常人打架,逃學說謊蹺家,

種種 的問題行為一一浮現,造成家長和學校更大的困擾。




晚發型則在國小以前和正常的孩子差不多,

但到了國中、高中的階段時,

便開始出現抽煙,結父壞朋友,逃學蹺家等問題行為。



Photobucket


一般而言,晚發型的行為障礙的結果,要比早發型的要來得好。

也就是說,晚發型的行為障礙較容易處理,

長大成人後改變回來的機會較大,

較不容易演變為日後的反社會人格疾患。




也因此,早發型的行為障礙是我們認為最需要幫助的一群孩子。

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療。



Photobucket


至於為什麼會有行為障礙呢?

許多人常常會誤會,認為是孩子的父母沒有管教才會這樣,

因此,常常這種孩子的父母,承受了許多別人異樣的眼光,

感到極端不被了解的痛苦,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絕大部份行為障礙孩子的父母並非放任不管,

而是行為障礙的孩子本來就很難管教,

若用管教一般孩 子很有效的方法來教,

反而會越教越多問題行為出現。

也就是說,教導這類孩子,需要特殊的的技巧,

而這些技巧,需要長期的訓練和討論,才能慢慢的學會。



Photobucket


另外,研究指出,

這類孩童在大腦以及脊髓 的血清素分泌過低,

如果使用藥物來提升腦中的血清素,有助於減低孩子的衝動行為。




有不少行為障礙的孩子,在演變為行為障礙之前,

卻是標準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患者。

此類病童也可以 使用注意力不足過動的標準藥物
──利他能,

也有部份治療效果。




不過,藥物治療絕對不是唯一辦法。

除了藥物以外,在心理層面,首先要改善親子互動,

這是行為障礙治療很重要的第一步。



Photobucket


只是要如何改善親子互動呢?

一般而言,行為障礙的孩子和父母親的關係常常十分緊張。

孩子總覺得父母總是看他們不順眼,動不動就責備他們;

父母總覺得孩子是麻煩份子,不斷的製造問題,看到就頭痛。

當親子之間都互相有強烈的負面情緒時,心理的鴻溝只會越來越深。

到後來,父母叫孩子往東,孩子一定往西,這又讓父母更加厭憎孩子。



Photobucket


所以,親子關係一旦破裂,要彌補是相當艱鉅的工作,

這是很難自行
DIY解決的,需要長期的門診治療,

調解父母及孩子的心態、觀念、和想法、對事物的詮釋,

等到親子雙方的想法改變了以後,開始進行親子間的遊戲治療。



用遊戲來改善親子互動,等到建立起較正向的親子互動後,

才能夠慢慢的矯工孩子的問題行為。




所以,治療不是單方面的。

雖然出現問題行為的是孩子,

但是父母的心理也有需要調適和改變的地方。

有些家長帶孩子來,認為只要孩子改變就好,

不認為自己的教養方式需要調整,通常這種的治療效果有限,

孩子或許治療期間有些進步,但治療關係結束後,

沒幾個月 就復發的機會很大。



Photobucket


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積極參與治療的過程

同時把在醫院所學 到的行為改變技巧,和心理調適的方法,

在家裡實行看看,若做起來有問題,

下次來醫院時,再和治療師好好的討論。

等到方法學習得差不多了,孩子的情況進步到 令人滿意時,

便可暫時中止治療關係,或拉長治療期間,

從每週一次逐漸延長為兩週一次,三週一次,

最後一個月一次,二個月一次,三個月一次。




行為障礙的孩子,雖然難以處理,

但是耐心的配合治療,總是有慢慢改善的機會。



看著這些孩子,

從沒有盼望、沒有未來,到充滿希望,是會很有成就感的。

若家中不幸有這類孩童,應儘可能的早點帶來治療,

不要想著:放著看看,看其長大一點會不會就自己好起來。

 因為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往往拖得越久,

行為問題越多,就越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