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小孩3歲不會叫媽媽,怎麼辦/江長奇.許雅雯


【文/陳佑容】

露露是家中的心肝寶貝,平時父母忙工作,

只有假日才能抽出一點時間陪她。

一直以來,父母都覺得與露露互動良好,比手畫腳樣樣行。

可是直到3歲,媽媽開始覺得奇怪,為什麼露露還不會開口說話?

只停留在咿咿啊啊的階段,當露露覺得不舒服時,

只會發出「啊、啊……」的聲音,

用眼睛表達需求、用手勢表示想法……媽 媽開始擔心,

露露是不是啞巴?還是生病了?




其實,露露不是罕見個案,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許雅雯表示,

據統計,「台灣約有7%兒童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學習經驗被剝奪 孩童有口難開



兒童之所以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障礙,原因多種,


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技術長江長奇歸類,


可分產前、產中、產後。


產前是因先天基因問題,造成認知缺乏;


產中,則是受到母親直線感染,侵犯腦部,


造成腦膜炎或腦性麻痺等問題;


產後,主要是後天經驗被剝奪,如隔代教養或外籍配偶等。



若孩子的神經結構完整,語言發展遲緩非疾病引起,


多半屬於過渡狀態,並非永久性,父母不需過於擔心,


只要盡早發現與治療,痊癒的速度會很快。



另外,許雅雯也說明孩子在1~6歲時,應有的語言發展進度:



1~2歲:單字期,能說出爸爸、媽媽、車車、燈燈等單字。


2~3歲:說出簡單的句子。


3~4歲:說出較完整的句子。


4~5歲: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


5歲:說出複雜或不常用的語句。


10歲:說出成人語句。



孩子若2歲還不會說話,父母應多加注意,


只要懷疑孩子有語言的障礙或互動有困難,


甚至與同齡孩子比起來較為遲緩,就可盡早就醫,


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其實,小孩的彈性極大,早點發現、早點治療,進展會很顯著。



孩子語言發展慢 該到哪求助?



當家中孩子語言發展太慢時,父母應帶他去哪一科檢查?


其實,現在許多醫院都設有早期療育中心,


且專為兒童早療設計單一窗口,無論起初看哪一科,


都應回歸至早期療育治療體系,


因為發展遲緩並非單一原因造成,


需做完善的檢查,追根究柢找出原因。




早期療育團隊包含:


小兒科、耳鼻喉科、眼科、兒童心智科、復健科、社工及個案管理師等,


醫療團隊不會只關注在語言上,還會考量是否有其他相關問題,


進行多重評估、對症治療。


最後,若排除器質性原因(由疾病引起的語言遲緩),


治療語言功能的部分會回歸到復健科,


讓醫師和語言治療師,


先評估語言輸入、處理、 或輸出等問題後,才安排療程。 



訓練孩子語言 遊戲學習,效果最佳



除了定期進行語言治療外,


父母在家也可自行做道具,或以遊戲做治療。


許雅雯指出,可視不同情況、不同個案對症處理,


像自閉症孩子,就要藉由鼓勵開口的方 式,


先瞭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模式,且避免責罵,以免讓孩子退怯。



此外,她還建議,從遊戲中帶入教學,效果會很好,


像父母可利用說故事比賽或故事接龍等,鼓勵孩子說話。


江長奇也補充,可用視覺來帶出語言,


例如:使用圖卡 或故事書來增進孩子的語言能力,


或利用符號表讓孩子可以抓音。


但切記,要依據孩子的程度與能力因材施教,千萬別想一步登天。




若想增進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


江長奇認為,父母不妨從孩子出生,就開始訓練語言能力。


因孩子的眼睛發展是從黑白到彩色,


可先利用聲光玩具吸引注意力,給予 刺激,藉此教導他們發音。


比如:將家中常出現的物品製成圖卡,讓孩子練習找東西,


學習圖片搭上實體,培養觀察、比對、表達能力。


若是年紀較小的嬰兒,則可 使用坊間販賣的布書,


父母也不用擔心孩子流口水或啃咬書籍。



大人常對孩子講娃娃語 增進互動與表達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講話大舌頭、表達不清,與舌繫帶有關,


對此,許雅雯澄清,舌繫帶並非造成語言遲緩的絕對原因,


小孩無法說出完整句子,常要考慮的是認知功能、聽力異常等因素,


她也看過不少剪了舌繫帶後,仍無法痊癒的案例。



再者,她也強調,父母並非只重視孩子的生理成長,


更要注意功能發展,在適當的年齡發展適當行為。


特別在孩子成長之際,互動與刺激很重要,


父母或照顧者要多與孩子對話、互動,別只是寵溺體貼,


讓他習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自然而然,


孩子沒有表達的需求和慾望,


也失去練習講話的機會,更難學習獨立。




江長奇也補充,幼兒在6個月後就會模仿學習,


此時父母及照顧者扮演重要的角色,需給予孩子足夠的刺激。


建議每天至少花1~1.5小時完全陪伴孩子。


而在選擇保姆時,也要選能陪伴孩子,


讓孩子可與人充分互動的環境。



另外,他也提醒,父母必須視孩子的能力來與他互動,


依孩子的狀態設計適合的遊戲,別一開始就給孩子太難的東西。


遇到孩子沒有回應時,父母別太過於挫折,


不妨用聲音、圖片吸引他的注意力,而且多多使用牙牙語與孩子互動,


在寓教於樂的情境下持續學習,相信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慢慢往前進步。







【更多精采完整內文請見《大家健康雜誌


訂閱《大家健康雜誌電子版》】

3 則留言:

  1. 嬰幼兒在爬行的時候,



    會努力抬頭,四肢、手眼的協調能力得到訓練。



    沒有爬行經歷的孩子,長大以後手可能會不聽指揮,



    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時過慢。

    回覆刪除
  2. 早期對自閉症的研究

    有人提出電冰箱媽媽理論

    現在大家知道是錯誤的

    但是在嬰幼兒語言發展上

    我認為有一個因素也很重要

    那就是電視媽媽、牆壁媽媽

    如果嬰幼兒自小就經常看電視

    或者經常是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

    我想語言的發展就會延遲

    因為嬰幼兒的大腦需要刺激,各種功能才會逐漸成熟

    如果從小就看電視

    那種訊息刺激太多且太快,不是嬰幼兒能接受的

    結果是一團混亂

    如果從小就經常看天花板

    那幾乎是完全沒有刺激

    兩者的結果會很像,那就是語言發展都會有問題

    可能是延遲,也可能是不知道如何表達

    我想這應該與造成目前的青少年情緒障礙問題這麼多有關

    因為不知道如何表達,很容易遇到挫折就發脾氣

    但這一些現象都不適用在自閉兒身上

    因為自閉症的語言障礙模式是天生的問題

    因此即便AS孩子的語言能力似乎是正常的

    但那種障礙模式仍然存在

    所以,為了防範於未然

    小孩子出生後,媽媽要自己有愛心、有耐心的帶

    盡量不要交給保母或外傭帶

    如果覺得自己做不到這一點

    就要慎重考慮是否要生小孩

    回覆刪除
  3. 我帶過一個中度偏重度的自閉兒,當時他小一完全沒有語言,家人讓他上了很多年的語言治

    療,從幼稚園也接受特教的資源服務,但一直都是不會說話,在因緣際會下去當他的助理教師,

    慢慢把他的語言帶出來,我的心得是,

    孩子不懂發音的意義,家人很少提供他說話的動機,換句話說,就是家人把她吃喝玩樂的需求,

    在孩子未要求時,就為他做好了,他不需開口,衣食無缺,加上口語表達不是那麼清楚,可能開

    口說話並沒有提供她正向的回饋,所以就這樣到了八歲還是不會說話,對自閉兒的說話能力不

    要心急,只要你不間斷的,提供她聽人說話或和她說話的機會,也許有一天他就會開口了(我兒

    子就是如此,當初我讓她聽很多的兒歌,幼兒聽的故事--說話清楚且簡短但又是完整文法的句

    子,有節奏或簡短易懂的內容)他說話慢,但是目前基本上與人對話都還可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