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自閉症患者遽增/伍來運博士


在國大任職高級講師的臨床心理治療師伍來運博士披露,

自閉症可依病情分為輕微、中度及嚴重組別,
是屬於廣泛性發展障礙(PDD)的其中一類。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簡稱為DSM-IV),
PDD有5個類別,除了自閉症,
尚包括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雷特氏症(Rett’s Disorder)、
兒童期崩解症及其他(待分類的PDD)。”

他說,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及待分類的PDD落在自閉症光譜,
其中自閉症位於中心,亞斯伯格症候群比較接近自閉症,
至於那些無法具體規類的自閉症傾向,則收納在待分類的PDD組別。

難懂答案真正意思
“雷特氏症及兒童崩解症看似與自閉症有關,
但是又有可能沒關係,因此不屬於自閉症光譜。
它們的病情只會惡化,從來不會好轉,
反之自閉症譜系障礙若能及早獲得治療,病情會有所改善。”

伍來運指出,
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系統失調造成的發展障礙,
主要表現在溝通、社交及行為上的發展遲 緩或缺損。

“自閉兒可能沒有語言或表達遲滯,有時還會重複某些詞彙,
有者長大後,雖然語言溝通有進步,
但很多時候都是機械式地以背書方式來回答問題,
他本身甚至無法良好地理解答案的真正意思。”

無法建立社交關係
他說,自閉症患者無法與他人建立社交關係,
對人沒有反應,而且沒有眼神接觸,這種傾向能在嬰孩時期被發現。
例如,襁褓時只顧玩自己的手腳、孩童時常會一個人躲在角落玩耍,
不會轉頭望望父母,即使外出也是各走各的,不會回頭找父母。

“在行為表現方面,
自閉症患者多數出現固定化、過度著迷及重複性的動作。
所謂的固定化是指當他 習慣從A到B,是使用直去轉彎的方式,
如果這時要他轉彎直去,他就會無法接受。
又或者當他在某處安定下來後,如果要他作出改變,
搬離到其他地方,他就會大 吵大鬧。”

伍來運披露,雖然醫學界尚沒有醫學儀器可以診斷自閉症,
不過集合面談、觀察、智力及適應行為測 試的DSM-IV,
是醫學界常用的自閉症評估方式。

自閉症或與多巴胺有關
臨床心理學博士伍來運披露,
根據研究,
自閉症可能和腦內分泌過多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
通常醫生會處方一種抑制多巴胺的抗精神病藥予嚴重的自閉症患者,
以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他解釋,多巴胺不足會引發柏金森氏症,
反之會導致患者出現妄想、幻聽、混亂或怪異的行為,
精神分裂症及自閉症就是其中的例子。
“資料顯示,長期服用多巴胺抑制劑,
會誘發遲發性不自主運動(Tardive Dyskene)副作用,
這是指服用者的臉部、眼睛或嘴巴等部位,
會不受控制地抽搐,不過此情形僅占少數。”

他說,自閉症患者也常會伴有癲癇症,
因此他們必須服食抗癲癇藥物。
根據資料,四分之一的自閉症 患者在青春期時癲癇開始發作,
病因不詳,但有人推測這和身體荷爾蒙變化有關。


男性也有責任顧自閉兒
很多時候,照顧特殊兒如自閉兒的責任,大都落在女性身上,
這讓忙於家務,甚至是事業的女性疲於 奔命,以致心靈生病。
身為一名男性,伍來運由衷佩服女性的偉大,
並遣責男性不應出錢了事,
反之應該為家庭賦予更多的愛心與關懷。

根據伍來運的診治經驗,
在10個特殊兒當中,
僅有兩名父親願意陪同妻子及孩子前來尋求協助。
“特殊兒的母親常向我投訴,
丈夫除了給錢,甚麼都不做,還要太太服侍他。
試想想,她又要做家務,又要照顧特殊兒,
還要侍奉下班後的丈夫,怎麼會不熬出病來?”

在特殊兒教育路上,
伍來運常常就是母女或母子一起輔導,
這是因為這些攜同孩子前來治療的母親,
長期在沒有家人的支持下孤軍作戰,
因此接二連三地患上了憂鬱症。


“男性們請記得,金錢固然重要,
但是太太也需要噓寒問暖,
其實只要改變一些小動作,
例如幫忙太 太掃地洗碗,
而不是只賴在沙發看電視節目,
即有助於打造家庭溫暖。”

父母配合教導改善更快
語言治療師李主愛披露,
自閉症患者一般上都有語言溝通障礙,
例如無法說得清晰、不自覺地模仿
他人言語以及極少的語言表達能力。

她以第二個特徵為例,
指出自閉症患者會不斷重覆一些字眼。
“譬如當他們在電台聽到
‘我愛你’這 3個字,他就會模仿,
無時無刻重覆或到處和人說這句話,
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是甚麼意思。”
她指出,語言治療主要集中在3個部份,
即讓發音更清晰、增加認知能力以組成有意思的句子,
最後就是提昇他們的社交能力。

“自閉症患者常常會發出一些怪異的聲音,
例如‘啊……’,這些聲音是沒有意思的,
這時語言治療 師會儘量配合這些聲音,
找出相近的字眼,讓他們採用,
以逐漸摒棄這些沒有意思的聲音。”

詢及自閉兒若沒有接受語言治療,長大後會否變成啞巴時,
語言治療師李主愛表示,她尚未看過類似文獻,
不過沒有受過特殊訓練的自閉兒依然會發出聲音,
但是卻有很嚴重的語言缺失問題。

她強調,
自閉症患者越早接受語言及行為治療,病情越能獲得改善。
如果過了發育時期才求助,效果當然不比前者好。
“孩童時期,大腦還在發育,這時若能採取一些干預手段,
確實能把主宰大腦的語言及行為線路良好 整合,
不然等到根深蒂固時再補救,已太遲了。”

她提醒,
若要改善自閉兒的語言能力,
單靠語言治療師也不行,父母須在家教導孩子。
畢竟孩子上課 的時間有限,他們大多時候都在家,
這時父母的關懷及努力就很重要了。
  
光明日報/良醫‧報導:唐秀麗‧2010.04.06

5 則留言:

  1. 當環境中出現挑戰,問題就隨之顯現。



    如果孩子有明顯的障礙,

    越早正視和面對越好;



    但如果孩子趨近於正常,

    那麼不妨就把症狀當作是孩子的個性,

    不厭其煩地說明和導正,



    「不是不可以改變的,

    只是需要極大的耐性和時間」

    回覆刪除
  2. 亞斯伯格的孩子,不一定對於人際需求沒有回應,

    反而有時是不知如何與他人互動。



    社會線索的錯誤解讀,往往是這群孩子在人際關係上的困境。



    特別是當亞斯伯格被激怒。



    在如此的社交競技場上,他們往往是趨於下風,

    甚至於常常以歇斯底里的情緒收場。



    亞斯伯格孩子真的不善於因應一波波,同儕言語或行為的挑釁。



    這真的會讓他們的思緒亂了陣腳,

    並如同受了傷的獅子一般在競技場上苦痛哀號。



    面對亞斯伯格孩子的激怒情緒,需要我們的冷靜以對。



    少了一分言語的刺激,減了一分行為的挑釁,

    亞斯伯格孩子的情緒怒火是可以很快獲得平息,

    如果我們多了一分同理,加了一分瞭解。

    回覆刪除
  3. 貓咪也愛搞自閉2010年4月18日 下午2:30

    就像貓咪一樣,他是一個困在自己世界當中的孤獨者,

    但當他漸漸長大,他會從其他人的身上感受到自己的不同,

    然後覺得自己來自一顆不同的星球,

    就像個看著一個他從來無法真正了解的世界的外來者。

    回覆刪除
  4. 孤僻、孤獨應該與自閉症不一樣吧?

    也有科學家提出人類源自於外太空的說法

    如此一來,誰不是星星的孩子

    誰不是外來者?

    這世間有許多不被瞭解的人

    也有許多不喜歡融入團體的人

    但這些人不會都是自閉症吧?

    回覆刪除
  5. 是不是自閉症,重要的是他們能不能被正確的對待?

    我也不想使用"自閉症"這個名詞,但這個社會總是只用一種標準在看待所有人,

    如果大家都能接受彼此的不同,不會用異樣眼光去看待我們這些與眾不同的人,

    要求我們改變,我們就不需要貼上這個標籤了!



    是這個社會替我們貼上標籤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