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以往亞斯伯格症患童 讓大眾誤解他們不需要幫助




亞斯伯格症更名 福利不減診斷速度快2倍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2/12/07

日前媒體報導亞斯伯格症將於明年5月更名消息,
引發許多病童家長擔心孩子的權力與福利將受損,
兒童青少年科醫師表示,
將亞斯伯格症與其
他型別自閉症統稱為「自閉症類群疾患」,
預計可加速2倍以上診斷時間,
讓特教老師能提早處理病童的困擾,
給予亞斯伯格症患童與其他
自閉症患童同等的服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政雄表示,
亞斯伯格症孩童因為腦部發展因素,導致社交互動缺損,
常不理會他人
,或做出不合宜的社交行為;
溝通能力缺損,可能會完全無語言能力,或出現不合宜的言語表達;
另外會侷限重複同一動作或特定興趣,甚
至排斥改變。

以往亞斯伯格症患童
因為部分能力高過其他自閉症患童,
容易讓大眾誤解他們不需要幫助,
常見患童所得到的服務遠低於疾病
診斷結果。


陳政雄醫師指出,
美國精神醫學會將於明年5月出版的
「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中,
將亞斯伯格症更名為「自閉症類群疾患」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許多家長誤以為這是把自閉症診斷位階拉高,
並去除亞斯伯格症,擔心會減少孩子的福利,
其實此一新的
診斷準則是將
典型自閉症、非典型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
以及亞斯伯格症四種障礙類別統稱為「自閉症類群疾患」。


陳政雄醫師進一步解釋,
將亞斯伯格症納入「自閉症類群疾患」後,
預期原本處於疾病邊緣狀態的孩子
更能及早診斷、接受更清楚服務。

往診斷時間為3個月至半年,
新準則公布後,可節省診斷孩子的次分類時間,
預計診斷速度能加快2倍,
如此醫師就能更快與特教老師確認,
 
讓特教老師能及早處理亞斯伯格症患童學習中的困擾。


陳政雄醫師說,明年5月正式公布新的診斷準則後,
台灣的精神醫學會也將陸續以此準則來使用,
精神醫學會已準備就緒,但同時必須配合
足夠的特教服務資源,
才能在快速診斷後立即得到特教服務的支持。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改革從評量做起


新竹市立光武國中國文老師張蔚雯
是個讓學生打從心裡佩服她學養、
也喜歡她上課風格的老師,
她說很多的老師都充滿教育愛,
不過課程要改變、要活化,
她認為關鍵在於評量的方式要改變,
才真的能落實讓學生學會「帶得走的能力」!
新竹市立光武國中國文老師張蔚雯笑說自己從小功課就不好,
生平考過最成功的一次考試就是教師甄試,
所以她非常了解學習成就低的學生的心理。
因為宗教信仰,她深信每個人都有自己要長成的樣子,
要發展的能力,而「帶得走的能力」就是她要教給學生的東西!

她認為改革的核心其實要從評量開始,
她笑說她今年43歲,
但現在評量的方式好像還是跟她念國中時差不多,
也就是評量改革的速度沒有趕上課程改革的速度,
課程進步很快,新的教學方式都會讓老師們躍躍欲試,
但評量沒有改變,卻讓老師們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她目前用的方式是在她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做改變,
像是課堂上的「形成性評量」,她就可以選擇用多元的方式,
像是可以用創作、分享、聆聽、重組概念,來看學生的進步,
但是課本上要傳授的知識,她絕對會教到位。

這樣的促動,
甚至激發出學校有老師提出是否能在「總結性評量」(月考)中,
也能給個小小的空間(像是5分),出個開創性、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
張蔚雯說,唯有從改變評量的方式著手,
否則學生不會去真正面對這個問題,也沒辦法學到「能力」,
但她也坦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為這樣的評量方式,需要和學
生、家長,
甚至其他老師做溝通,但是教給學生「能力」,
就是她堅持的核心價值!
作者: 林宜箴 |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針對身心障礙者,終身教育是一段持續成長的旅程




身心障礙者學不輟 (101年7月20日) 
文/邱志鴻 
就讀高職特教班的小華告訴老師,畢業後想上大學。
平時,小華喜歡拿著國文課本閱讀,
雖然他的認知能力與一般學生有段落
差,
但是他的學習精神值得敬佩。

老師告訴小華,職校教育是以訓練學生的職能為主,
主要是幫忙大家建立謀生技能,
以便日後找到合適的工作,自立更生;
老師建議小華,目前先專心學習某一種職業能力,
未來工作後仍有機會到大學夜間部修課,或是到社區大學進修。
現今大學設立普及,特殊學生也有升學機會;
社區大學的擴展,多元課程的規畫,
也為民眾開啟了終身學習的管道。

我國《特殊教育法》明列特殊教育階段分為
「學前教育」「國民教育」「高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及「成人教育」階段。
對於身心障礙學生的需求,以下介紹可提供資源的管道,讓大家參考。

知識學習
針對有高度升學動機的身心障礙學生,
家長和教師可以從他們過去學習歷程中,
找出他們的性向和優勢能力,並且儘早協助他們做升學準備。

關於平日的學習,教師可以透過校內資源班支援系統,
以及個別化教學模式,
來幫助學生強化國文、英文、數學等基礎學科的能力。
另外,
家長也必須陪伴孩子找出未來升學方向、適合就讀的科系,
在學習上持續給予正向鼓勵。

在高三階段學生,
可透過「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選招生」管道,
申請進入大學合適的科系就讀;確定學校後,
家長可聯絡該大專院校的資源教室,
請對方提供入學後的資源服務。


職業訓練
高職特教班以「職業訓練」為教學目標,透過學校系統化的教育,
培養特教學生有一技之長,讓他們畢業後能順利進入職場就業。


從學生高職階段開始,
學校教師就能提供社福團體資訊給學生和家長,
鼓勵參與社團活動,培養工作以外的興趣嗜好。

針對身心障礙者,終身教育是一段持續成長的旅程;
透過教師、專業人員提供相關資訊、資源,
以及家長的陪伴,讓身心障礙者在畢業後繼續學習,
這不但能夠提升他們的認知發展、職業技能、獨立生活等能力,
也有助於融入正常的社群生活。


全文請點以下網站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逃學(trauncy)、懼學(school phobia)、拒學(school refusal)




壹、拒學症的定義

拒絕上學的行為
可以稱為逃學(trauncy)、懼學(school

phobia)、拒學(school

refusal),
在此先說明上述三個名詞的定義。

不過,逃學、懼學、拒學三者的定義仍舊常被混淆,以下將三者的差異做一比較說明:


逃學

懼學

拒學
行為上的問題(對學校不滿、想到校外從事有興趣的事)。 心理上的問題(對學校的人事物產生恐懼、個人的焦慮)。 可能為行為或心理上的問題,但也或許是由心理問題轉變為行為問題,甚至兩者同時存在。
無身心症狀。 伴隨身心症狀的出現。 有或沒有身心症狀都有可能,但也或許會假裝身體不適。
通常出現在有行為問題的學生身上。 通常為品行良好、成績中等以上的學生。 可能是行為偏差或品行良好的學生。
逃學後很少待在家裡,大多是尋找外面的刺激。 不上課會待在家裡。 不上課會待在家裡或
外面。
通常父母疏於關心孩子,不知道孩子沒去上課,也不清楚他去哪裡。 通常父母對孩子的就學狀況有所了解,也知道孩子待在家中沒去上課。 父母知道孩子沒去上課,也知道他在哪裡,或者父母不知道孩子沒去上課,也不知道他去哪裡。
在DSM-IV中,屬於品行疾患的症狀之一。 在DSM-IV中,屬於分離焦慮的症狀之一。

日本的高木隆郎便將拒學症的臨床表徵/病程分為三個階段,

初期的徵狀較為輕微,到後期則越來越嚴重:
一、
心身症期:
初期的孩子通常會在要上學的早上出現各種身體不適的情況,
常伴有焦慮或情緒不穩,有時候也會在到校後才出現這些症狀,
回家後症狀會減輕,休息幾天後再度上學,情況還是一樣會出現;
有些孩子雖然願意到學校,但是會想依賴父母親在教室外陪同,
或是寧願到輔導室去,久了之後狀況會轉入第二期。

二、
抗拒易怒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通常會有連續一週沒有上學的情形出現,
而且不但會延續上一期的症狀,也會開始找藉口不想上學,
除了身體不舒服外,也會推說功課不如人或是其
他理由。
反抗的症狀通常也是大多出現在早晨要上學時,偶而也會出現在臨睡前,
這時候,家長往往會帶孩子去就醫,但是會發現他的身體狀況是正常的,
父母也會
想要藉著買禮物來誘發孩子上學的動機,
一開始通常會有效,但是之後效果也會逐漸減退。

三、
退縮自閉期:
這時期的孩子已經是完全不想去上學,而且到了上學的時間,
也會躲在家中不想出門走動,
完全逃避跟外界的接觸(李啟澤、李孟智,1998)。

臨床表徵/病程會依學生的年齡而有所不同,
低、中年級學生大多只出現身體不適的徵狀,
但是高年級、國高中生除了身心症狀之外,
有些還會出現抗拒易怒、退縮
自閉的情形。
另外,病情嚴重度、病程進展快慢、
個人的認知和人格也會影響拒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臨床表徵
(陳映雪,1996)。

結論

家有拒學症的小朋友,必須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不要使初期的拒學情形愈來愈嚴重,
因而導致孩子的人際跟課業都一併低落。
但是拒學問題不是短期間可以解決的,
所以當孩子出現拒學行為時,
父母、教師必須給予長期的支持與協助,千萬不可責備孩子,
也不要忽視孩子的心理抗拒因素而要求他立即返校,
因為這樣有可能
會使得孩子更加排斥上學,並且增加問題的嚴重性。
此外,拒學症是一項團隊合作的輔導工作,
唯有醫療、家庭、學校三方面共同合作,才能讓孩子早日返校上課,

擁有正常的學校生活與人際關係。
而孩子重返校園之後,學校全體人員跟家長都必須要建立持續的支持與關懷,
讓孩子可以慢慢恢復對於上學的樂趣及信心。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特質與對錯




特質與對錯
作者:林金郎(台灣/ 文學作家)

我當作文老師經常面臨一個矛盾: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特色,確實很難,
也不該用優、缺點去劃分。


因為一旦給孩子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籤後,
便把大人的價值觀加諸小孩身上,
美其名是「社會化」,實者卻是「一致化」。
我從小叛逆,便是反對一致化制度的叛骨。

難道學生得獎就是證明教育成功嗎?
或者,只是這個學生的表現符合大人的期待?
所以,我一直到研究所畢業,
從來沒有拿過一張學業優良獎狀,
倒是服務優良獎拿過很多次。
我從小就喜歡幫助別人。


但,凡事果真沒有優、缺點或對、錯嗎?
比如:
愛講話的孩子,影響老師、同學上課不是缺點嗎?
喜歡交朋友不分好、壞人不是缺點嗎?

我想,
「開放教育」並非完全順著孩子的意思去做,
不加輔導,不明是非。
而是使用「啟發」代替「填鴨」的方式,
讓學生體悟做人處事的道理。

舉例來說,
學生犯錯,老師不該直接訴諸記過,
或用處罰方式告訴孩子,扎別人輪胎是不對的,
這樣反讓學生又產生「恨」。

但我們可能模擬現況讓他知道,
如果你心愛的東西被毀損了,會是什麼心情?
告訴孩子,失去「愛」,你是什麼感受?
前者是以恨與報復為出發點,
後者是以愛與保護為出發點。


所以,
我經常在課堂上跟學生演練「正反合」的思辨。
譬如「快與慢」,「快」有什麼優點、缺點?
「慢」有什麼優點、缺點?
別人會有什麼感受?
我們會有什麼感受?

透過不斷正反合的思辨,與對感受的體悟,
我們才會慢慢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
而這就是相對的「對」與「錯」。

只是,家長好似不太注重這個,
他們期待馬上製作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資料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Asperger.HFA?ref=tn_tnmn

天下父母心




dear慰英
真高興你能回信

每個人都不願意輸

都想做贏家

反問

如果沒有輸家哪會有贏家

輸贏的定義為何?

♫♪ •*¨*•.¸¸♥♥¸¸.•*¨*•♫♪

如我


我一直覺得婆媳關係中我是贏家


錯了


越到立仁臨終時


越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啊!!"


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能獲得關注


我贏了嗎?


也許贏了面子卻輸的體無完膚


一點都不好玩

♫♪ •*¨*•.¸¸♥♥¸¸.•*¨*•♫♪






我一直尊重他的特殊


說不擔心他的未來是騙人的


看著其他孩子都有"一般人的成就"


我何嘗不罪咎


安何嘗不難過

昨天他就和我討論到


他也想和一般孩子一樣念大學




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聽了真的難過


不過是一個想享受學校生活的孩子


這個大環境真的給了他們機會?


有人真的尊重他們的不同?

♫♪ •*¨*•.¸¸♥♥¸¸.•*¨*•♫♪




其實他念職校的這些日子


看到他有進步


他會幫忙煮飯


他會在出國時


記得幫無法成行的妹妹遍尋他想要的禮物


回來之後一直捶心肝說他沒買大號鞋子和衣服


他可以幫忙照顧家人(但別要求品質)



♫♪ •*¨*•.¸¸♥♥¸¸.•*¨*•♫♪


在學校


有孩子喜歡他尊重他


有老師賞識他


向他的英文老師就捉得住他


第一次參加商用英語考試就讓他跳級


(四級通常二年級才考)


還會問家長和孩子鼓勵我們參加第二回啊


老師連問都不問的就叫安 出來畫押簽名


簽了名安傻不隆咚的問老師是啥


老師拍拍安肩膀說


"考試!沒關係老師相信你可以,"隨即離開


就這樣又過了第三級


讓他嘗到讀書的甜頭


他知道他可以

反倒讓他願意學習



♫♪ •*¨*•.¸¸♥♥¸¸.•*¨*•♫♪


安的導師因為不了解AS


還自己特別去上課


還和孟瑛如老師求教


我只有感激


因為現在的我維生就不錯了


沒有要求學校太多


老師對孩子也不錯



♫♪ •*¨*•.¸¸♥♥¸¸.•*¨*•♫♪


我希望家長們能夠看得開


放得下


疼惜孩子饒恕自己





想念你和志鴻
摘自https://www.facebook.com/Asperger.HFA?ref=hl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別把自閉症當成過動兒





摘要
自閉症的情緒障礙

許多自閉症的小朋友
不是一般人想像的安安靜靜地蜷縮在牆角完全不理人,
相反的,他們常像個停不下來的小馬達,整天轉個不停。
他們似乎穿梭在人群中,
但與別人眼神的交會卻是短暫的。
他們非常的固執,如果不照著他們的意思的話,
常伴隨而來的就是哭鬧尖叫,甚至在地上打滾、撞頭。
自閉症小朋友在情緒表達及衝動控制上與過動症有些類似,

因此若不佐以其他症狀容易誤認為過動兒。

---------------------------------------------------
語言發展上的特色
自閉症小朋友的語言發展與智商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般來說語言會在兩到四歲間逐漸發展出來,
不過部分小朋友因為智商有較上的落差,
可能到六歲都無法發展出語言功能,
若是如此就要靠字卡等輔助工具進行溝通。
自閉症小朋友中有一群較特殊的我們特稱為亞斯柏格症,
他們初期語言發展也是較慢,不過一旦開始講話,
在短時間內詞彙大量的增加,而且變得一天到晚講個不停,
說起話來有時像個小大人,
甚至讓人家覺得他們的語言功能超越同儕。
不過仔細觀察他們的說話,雖然相當流暢且語法正確,
但是我們發覺他們常常重複相同的問題,
而且不斷發表自己感到有興趣的話題,
卻無法意識到對方毫無興趣甚至已經聽不下去了,
有一部分的小朋友雖然滔滔不絕,
但我們會發現他講的話語當時的情境沒有什麼關聯,
而淪為缺乏互動的自言自語。
---------------------------------------------------
人際關係上的困難與突破
事實上大多數自閉症的小朋友都非常熱情,他們不太會排斥別人,
甚至會很主動的要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
不過當我們仔細的問起來就會發現,他們常常會伸手去觸碰別人,
即便是陌生人也一樣,若有想要的玩具可能會出手去搶,
甚至生氣的時候會用力推其他的小朋友。
這一方面是他們缺乏語言溝通的能力,直接以動作表達他們的情感,
另一方面是他們缺乏與生俱來與他人相處的技巧,
常用一些其他小朋友不能接受的方式與人互動,
而造成人際關係上的嚴重障礙。
在人際關係上自閉症小朋友也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
常常好不容易教會某種情境應該如何應對,
但遇到其他類似的狀況他還是不知所措,
所以在訓練自閉症小朋友時,情境盡量的結構化,
不要臨時出現太多的變化,否則會造成他很大的挫折,
應該等到他能完全掌控這種情境後,再慢慢加入其他的元素。
---------------------------------------------------
特殊能力與興趣的控制與運用
如果只是背萬年曆或是記憶點無關緊要的生活瑣事,
的確有必要引導他們走出象牙塔擴大生活領域,
以免流於永無止盡的自我刺激。
有許多明星學校的資優生也會有自閉症的患者,
他們雖然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但對於某些科目具有特殊的天份,
在配上他們特有的執著
在學業上會有過人的表現,
「成功往往來自於不必要的堅持」!
有一個很有趣現象,
在法國有一位自閉症的小女孩,擁有過人的繪畫天份,
經過治療之後,她慢慢的恢復正常的生活能力,
但卻再也畫不出以往那種水準的畫作,
如果是您,您選擇哪一樣?
---------------------------------------------------

全方位的治療團隊

自閉症的治療絕非是一位名醫獨挑大樑,
而是一個團隊整合性的治療,
沒有一個人能夠靠自己的能力給予自閉症小朋友全方位的照顧,
因為自閉症小朋友的治療需求是多方面的。

我們需要兒童心智科醫師及兒童復健科醫師做出正確的診斷,
語言治療師訓練語言的發展,注意力不足,
過動及社會互動的缺乏需要職能治療師的協助、
初期常有肌力不足的現象也得靠物理治療師的幫忙、
至於情緒的控制也有賴心理師的介入,
此外較重症的自閉症患者以後的安置問題也需要社工人員的幫忙,
只有結合大
家的專業才能給小朋友一個完整的治療。

(文◎中壢華興醫院院長‧前中華民國兒童療育學會理事長 陳銘德醫師)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讓自閉兒感受到外界的陽光與溫暖




養兒育女勞心勞力,
但只要看到寶貝天使般的笑靨,一切辛苦甘之如飴。
然而,萬一面對的是全無情感回報的自閉兒?……

三歲的小光光和媽媽進診察室已過了半個多小時,
連頭都不曾抬起來過,一直在角落裡玩弄著他自己的鞋子。

「唉!」媽媽歎了口氣,充滿了無奈與疲倦感:
「醫師,就是這樣,這孩子對外界一切的事物不聞不問,
兩歲了才開口講話,到現在也只會說幾個簡單的單字。

最教人傷心的是,
即使我們把他抱在懷裡,他始終就是那一號表情,
怎麼逗他,都不會有什麼反應!
他好像從來都不需要玩伴,
如果你強迫他和別人一起活動,或者打斷
他正在做的事,
拿走他手裡的東西,他可就要大發脾氣了……」



關懷自閉兒及父母
我很快就想到了「自閉症」的診斷。
自閉症是一種發病於嬰兒期或者兒童早期的精神疾病,
特徵是
(一)人際關係或社交行為障礙:
小孩對身旁他人的存在或他們的感覺毫無反應,
很少作勢要大人抱他,不會模仿別人的行為,
人家做什麼他全無興趣,不參加其他孩子的活動,
幾乎都是一個人自己玩,可說完全無法和其他人發展友誼。
(二)表達能力(語言及肢體),以及想像力的障礙:
病童很少開口說話,聲音、語調常異於一般小孩,言語的內容也很貧乏,
經常會有一些奇怪的語句用法,
譬如
該說「我」時卻用「你、他」來代替,甚至會答非所問。
講話時不看人,或者臉上毫無表情,難得有笑容,更別說配合的肢體語言了。
即使他能說得很清楚,這些孩子通常都不會主動和人家說話,
講話也都很簡短,而且很少從事有關想像力的活動,
例如:說或聽故事,扮家家酒,學習大人的言行或者模仿動物遊戲等。
(三)病童的興趣和活動的範圍極為狹窄:
他常對某些特別的事物有極強烈的興趣,一旦專注於其中,
對外界任何的變化刺激都毫無反應,對和他有關的事情的常規
會非常堅持,
例如穿衣服的順序、到哪裡去要走哪條路等,倘若大人忽略了平時的常規,
偶爾改變了某些做事的方法順序,便會令他非常生氣,
但他卻又無法用言語
清楚的表達,所以照顧者就得很辛苦的猜他的意思了。
(四)情緒不穩定:
病童常會尖叫、手腳亂揮亂踢、撕咬東西或因一點點小刺激就攻擊旁人。
有時對可能潛在的危險毫無警覺性,
如玩火、爬屋頂等,而大人制止他時,又會引起他大發脾氣。
一般人恐怕很難想像,這是什麼樣的孩子啊?
然而最難過,承受最大心理壓力的莫過於自閉兒的父母了,
怎麼想得到原本滿懷喜悅期待降臨的新生命竟是如此的冷漠,
無法感受父母對他的親情,更吝於對別人付出感情,
父母的傷心失望,非親身經歷者恐怕很難體會吧。

病因與迷思
關於自閉症有一個迷思,
大多數人會誤以為自閉兒常是數學、繪畫或音樂方面的天才,
尤其是十幾年前的電影「雨人」中的情景,
更容易讓觀者產生如此的錯誤印
象。
事實是自閉兒這些領域的活動表現相對於感情活動活絡許多而已。
自閉兒的家長假使懷抱這樣不切實際的期待,恐怕要失望了。

期待各方援手
自閉症的治療以特殊教育為主。
矯治的目標定在三大方向,
即促進正常發展、消除不適當行為及避免與消除刻板的行為。

然而自閉症的矯治十分昂貴,而且極度耗費治療者與父母親的心力。
經過行為矯正與特殊教育訓練後,多數的病童情況都能獲得改善,
然而經常看到的是,
他們在醫療機構學到的適當行為模式與情感表達,
回到家裡卻不見得能同樣表現
出來,
顯示出他們把學習成果推廣應用在不同情境的能力仍舊很差,
而且辛苦教育訓練得到的成績,過一陣子之後也有可能會退步。
這些情形會令父
母親有極深沈的挫折感,心力交瘁。

因此單獨由病童的父母或家庭來承擔艱辛漫長的矯治過程是極不公平的,
希望政府、醫療機構與社會福利團體都能伸出援手,
結合群體的力量來幫助這些少數先天不幸的病童與家庭,
早日為自閉兒封閉的自我世界開一扇窗,讓他們感受到外界的陽光與溫暖。
作者﹕李政勳  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轉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台北某明星國小老師投訴:我的學生是文盲



我的學生從小學畢業時,我不願給他畢業證書,
因為他連九九乘法都背不齊,
他的學科能力只有國小三年級程度,這樣去讀國中會很慘。
畢業典禮那天,我故意扣住他的畢業證書,他媽媽來找我,懇談了很久,
兩個人談到抱頭痛哭,卻對孩子的拒絕學習一籌莫展。

家長在市場擺攤,工作很忙,
小孩就放牛吃草,父母用錢打發小孩,有求必應,卻缺乏親情互動。
我曾經跟他說:「你如果一直考二十幾分,這樣沒辦法畢業!」
他說,姊姊也是考二十幾分,也畢業讀國中了,
他知道自己一定可以畢業,因為國小不會留級!
他對學習毫無動機和興趣,上課都在睡覺或鬧同學,
我寫過很多次聯絡簿,也打了無數通電話給家長、去家訪,
家長說她都知道,
小孩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送去安親班還被退貨,人家不收。
孩子就是不愛讀書,她也沒辦法。

學生跟我說,不讀書有什麼關係?
擺攤做生意、或當洗碗工也可以,為什麼要讀書?
他不是壞孩子,只是拒絕學習。
因為進度嚴重落後,上課幾乎都聽不懂,
我提報他參加學校攜手計畫,需要家長同意書,發了三四次,都沒有回應。
我猜他可能沒有交給媽媽,後來我想法子讓他答應參加。
結果,他在課堂上大發脾氣,還兇那個補救教學老師說:
「妳看過學生殺老師嗎?」把那個老師嚇得不敢上課,也不想再教他了。
他的程度有多差?
寫一句話十個字,大概會錯七八個字,我覺得他有閱讀障礙,
發過通知單給家長,希望送他去做資源鑑定。
可是,家長不願意,因為怕孩子
被貼標籤,甚至還會怪老師。
我們不能私下偷偷帶小孩去鑑定,這樣會被告。
甚至連學校輔導處都私下拜託我,
別再通報了,大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現在恐龍家長太多,認真的老師很容易被告,動輒得咎,
學校希望息事寧人,可是我真的不忍心眼睜睜看著小孩自我放棄。


老實說,小孩不笨,他們知道去資源班會被歧視,
我聽過其他孩子稱呼資源班的小孩是「資源垃圾」,
小孩不願去、家長不承認孩子有狀況,
一直拖,拖到最後就變成這樣:國小畢業,卻可能變成文盲。
而且還在台北市,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我相信這不是特例。

我認為特殊生鑑定必須落實,這要處理家長,
太多特殊生都是因為家長而延遲治療機會,孩子的時間就被浪費了。

如果老師可以透過通報,
讓學校強制對疑似可能有狀況的孩子鑑定,
透過社工系統介入,才是真正的保障學習權。

我很憂心即將實施的12年國教,因為基礎沒弄好,
如果國小都這樣,他一路讀到高中還是拒絕學習,不是很可怕嗎?
我認為12年國教須提早分流,
小學畢業就讓對學術沒興趣的孩子學習技藝。
我問過很多孩子,他們都願意去學一門手藝,
在學校打瞌睡的日子很難熬,老師和學生都很痛苦,
在教室當「客人」的感覺很
差,怎麼可能培養得出競爭力?

12年國教說要「成就每一個孩子」,
我很想知道,教育部要如何「成就」這樣的孩子?
<cite><abbr title="2012-12-03T20:58:45Z"></abbr></cite>記錄整理/記者廖雲章
摘自<cite>台灣立報</cite>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美醫學新手冊 不列亞斯伯格症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表示,
台灣版本仍未確定,將在明年3月開會確認。

這是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
「精神疾病之診斷與統計手冊」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近20年來首次大幅修訂,新的內容已在昨天通過。

新版手冊關係重大,
估計全球有數百萬兒童和成人會受到影響。
這本手冊對保險業者也很重要,
因為業者利用手冊來決定哪些醫療項目應該給付。
此外,
學校也根據手冊內容來決定如何分配特殊教育資源。

主持修訂小組的是
匹茲堡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卡佛(David Kupfer)。
他說,修訂的目的不在於擴大精神疾病的適用範圍,
而是要確保罹患精神病的兒童與成人可以獲得精確的診斷,
以便給予最適當的治療。

在修訂的內容當中,
引發最多討論的是如何界定不同程度的自閉症。
有些人士反對廢除亞斯伯格症的診斷。
罹患亞斯伯格症的人往往智力過人,
對特定主題的知識非常淵博,
只是欠缺人際關係的技巧。

有些亞斯伯格症患者的家人反對做任何改變,
唯恐他們患病的孩子會因這個診斷廢除而失去特別的服務。
但專家說,廢除這項診斷不會影響病童的教育權益。

新修訂的手冊增列
「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而精神病領域許多專家已經在使用這個名詞。
亞斯伯格症將不再使用,而是併到ASD這個類別當中。

自閉症狀嚴重、經常不講話或不與人互動的孩子,
還有症狀較輕微的孩子,都將納入ASD這個新的類別。

對於嚴重而且經常性的發脾氣,
新修訂的手冊有個新的診斷,
叫做「干擾性情緒失調症」
(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 DMDD)。


反對者說,
這項新的診斷會使發脾氣情況正常的孩子被視為病童,
支持者則說,
這有助於解決太多小孩被誤診為罹患躁鬱症
並且因此被施以強力精神病藥劑的問題。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我不是不想上學:拒學孩子的內心世界


作者:吳佑佑醫師(宇寧身心診所院長)
內容簡介



吳佑佑醫師常常跟拒學孩子說:「你可以放棄學校,但不可以放棄自己。」
常常跟家長說:「你可以放棄孩子不回學校,可是你不能放棄孩子本身。」
因為沒有上學不代表沒有人生。


1 媽媽,我不要去上學:淺談拒學拒學與逃學不同。
拒學的孩子沒有明顯的反社會行為,
而是單純不願意去學校、害怕上學。
家長通常知道孩子沒去上學,知道孩子人在何處。
逃學的孩子則不一樣,
一群人相約跑出去玩,很少待在家裡。
他們不會害怕學校,而是不喜歡學校。

2 請不要離開我: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是孩童拒絕上學最常見的心理症狀,
在年齡越小的孩子身上越容易發現。
有分離焦慮症狀的孩子,
會害怕離開依附的對象,關心依附對象的動態。
為了不離開依附對象,當不得不與依附對象分開時,
會情緒緊張,抱怨身體不舒服。

3 擔心到破表:焦慮症
治療過程中,除了幫助孩子認清自己不合情理的想法,
同時也需要教導他放鬆或處理焦慮不安的技巧。
有的孩子可能因有過創傷經驗,以致無法處理壓力或焦慮。

4 害怕在心口難開:選擇性不語症
有的孩子能夠承擔較大的壓力或焦慮感;有的孩子卻不能,
任何拒學孩子,背後有其原因,通常跟焦慮有關,
對選擇性不語症孩子而言,公開說話就是其最大的焦慮源。

5 星星兒悲歌:典型自閉症
很多沒有口語的自閉兒,
在繪畫上有傑出表現,可以鉅細靡遺地畫出事物的細節;
有的在記憶上表現相當優秀,可以記得所有的火車時刻表。
如果透過自閉症患者學會的溝通方式和他互動,
你會發現他們在智能上是沒有障礙的。

6 完美的靈魂不允許被汙衊:亞斯伯格症
家中有這群超級固執、不善解人意、難變通的孩子,
身為父母者經常是焦慮著苦無對策。
不了解的人往往誤解是教養上的問題,
其實,固執與堅持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若能善加利用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優勢,就能製造雙贏的局面。

7 情緒牢籠:躁鬱症 & 憂鬱症 (黃琦芬)
躁鬱症又稱為雙極性情感疾患,除了躁症發作之外,
還有另一個極端症狀,叫做鬱症發作。
憂鬱症又稱單極性情感疾患,與躁鬱症同屬情感性精神疾病的一員,
處於躁鬱症鬱期的孩子,跟憂鬱症的孩子同樣會情緒低落,
對於自己向來感興趣的事情變得不再想要做。

8 無止境的循環:強迫症 & 厭食症 (姚怡君)
由於強迫症與腦部神經傳導之血清素有很大關係,
所以藥物反應對某些孩子來說效果不錯,服藥後多半症狀減輕;
焦慮不安的症狀減輕後,接下來才能和個案談其他問題,
如進行行為治療、心理分析等。

9 是真實還是虛幻:精神分裂症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
即使症狀已經不明顯,仍建議繼續服藥。
如果沒有規則服藥,只要有一個小小的起伏,
可能影響整個學期甚至一學年的學習。
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初次發病,
影響一、兩年之後,就很難再回到學校。

10 歷劫歸來憶難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性壓力症候群是指一個人身歷其境,
或者親眼目睹重大災難事件之後所產生的持續性情緒反應。
這些災難事件會讓人產生極度的恐懼及無助感。
年紀小的孩子難以用口語表達自己的害怕,
但可觀察到躁動不安、哭鬧、退縮等行為表現。

11 灰姑娘上學去:以童話故事為媒介
我跟小南說:
「如果妳願意乖乖去上學,扮演學生的角色,家事就由祖母來做。
如果不願意自己上學,
那就和祖母一起待在家裡做家事,妳就從學生變成『灰姑娘』」。
兩個禮拜後,祖母笑著對我說:「灰姑娘去上學了!」

12 「專心」不見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在兒童發展階段常見的疾病。
孩子的行為表現與管教失當或者社會環境縱容並無關係。
歐美各國重要醫療、心理以及教育團體,
已將此病視為一種生理功能受損的疾病,
它與大腦內的腦神經內分泌化學失衡相關。

給家長、老師及孩子的話:不放棄人生,永遠有贏面。
摘自http://www.lppc.com.tw/ch/CH2/2818/MD/MD93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