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逃學,怎麼會是孩子自願的呢?


不登校:無校可歸的孩子

逃學,怎麼會是孩子自願的呢?

我是沒用的嗎?我是因為做不到而很壞嗎?我是糟糕的孩子嗎?

成績不好的學生,一定是不愛讀書、愛玩 的孩子嗎?

成績不好就沒有生存的價值嗎?

幫助孩子,不是硬拉他進入我們的世界,而是設法進入他的世界……

讓不登校的孩子向你傾訴 他們心底的聲音……

作者:貴 戶理惠、常野雄次郎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 2009年05月05日

為什麼孩子會不想上學呢?
雖然不上學的孩子被學校傷害,
但是上學的孩子被學校和不上學的人兩邊傷害,
逃學的人靠著找到「不去學校」這種選擇
來進行對所有「忍耐著」去上學的孩子進行侮辱。

「明明不想上學卻忍耐著去學校」的孩子有多少呢?
讓沒有這樣做的孩子反而變 得很稀奇。
但是,因為社會上的人們
打從心底相信「孩子就應該去學校上學」,
所以不容許吵鬧著「不想上學」的逃學孩子,
因此強硬的孩子會 以發燒、嘔吐、下痢、
神經質等的身心症狀來迎戰。

父母深受震撼,哄騙、責罵、恐嚇、追趕、哀求、驚慌失措,
最後決定「孩子的性命比上學更重要」,這不是很白癡嗎?
原本一直覺得上學是理所當然的大人們終於注意到孩子的心,
允許孩子不上學。


我對於小學的校舍既沒有沉思也沒有感慨,
這麼平凡的建築物對我的人生並沒有任何意義,
我並不屬於這裡,所以我也不是從這裡展翅翱翔的。

「為什麼非得上學不可呢?」
直上了中學,這個疑問非但沒有消失,
反而在我心中愈來愈膨漲。
我一進校門就會特地將自我感覺給模糊掉,
因為我知道若以清明的頭腦來思考
「為什麼非得上學不可呢?」的話,
我就連一步都無法前進了。

為什麼就不能容許我自行逃脫呢?
為什麼要由什麼也不懂的老師和父母來決定我的人生呢?
在升學指導的紙上只有國立大學文組、國立大學理組、
私立大學文組、私立大學理組四個項目,
為什麼都不聽聽我的心願,
就理所當然似的以就讀大學為前提呢?」

「為什麼只以『大家都這麼做』
就要我做我討厭得不得了的事?
討厭的上課、討厭的 作業、討厭的例行公事,
明明知道對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
為什麼就不能容許我自行逃脫呢?」

大人討厭工作的話,辭職就好了,
若真的覺得不想幹了,自己隨性辭職就好,
而且忍耐著繼續工作的話
還可以領月薪及年終獎金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只要每天「混過去」就會有「做事」的感覺。

但是,孩子不能這樣,
孩子竟然有許多想做而不能做的事,
以及不想做卻不得不做的事。
我討厭學校、討厭老師、討厭大人,
我從學校得到的東西實在有限,
與我在學校失去的東西比起來,
那些得到的東西根本沒有任何價值。


學校嚴重傷害我,否定我,
直到我在這個世上找不到值得去的地方、值得做的事。
對我而言學校是不必要的,不是學校將我排除,
是我在我的人生中排除了學校,是我選擇了逃學。


終於在大學碰到好老師
我在小學時期雖然是個逃學生,
但是從中學開始都有持續到學校上課,
所以我知 道雖然說起來只是一句簡單的「學校」,
也有各式各樣的情形。

對我來說,小學是惡夢,中學像監獄,
高中雖然是個既無害也無益的地方,
但是大學很有趣,因為有那位老師。
內文請點:博客來網路書店


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Bubu



上個月在一場演講會後的提問討論中,

有位父親舉手問道:

「我有親子之間的時間管理問題。

雖然我們每天都幫孩子把時間分配好,他們也都知道幾點該做什麼,

但執行上總是無法穩定。

我的心情常常因為這樣而高低起伏,有時候覺得應該有耐心一點,

但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還是會發一頓脾氣。

生活好像永遠在這樣的模式中循環。」


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父母透過生活實例來陳述他們管教上的情緒困擾。

不過,我總是提醒大家,眼睛不能只盯著紛亂,看到一項解決 一樣。

我們是成人,擁有某種程度的分析能力與處事經驗,

面對生活中的教養問題,不只要自省,也要整理並類型化各種現象。

如果把不好好吃飯、不好好說話、不 好好做功課……

一個個羅列出來,當成許多個別問題來處理,

那麼,再簡單的生活也會因為這樣紛雜的思路而更加混亂。


我很謝謝這位父親的提問,他肯把自己的憂慮說出來,

使其他的父母有機會透過分享,

來整理或省視自己生活範疇裡的類似問題。


孩子能管理自己的時間,是父母最殷切的希望。

因為如果時間管理得當,代表生活中的平穩與紀律。

但是,時間管理是一生穩紮穩打的功課,

父母不應該把自己提升到「支配者」與「監督者」的角度,

而應該不斷的為孩子示範,

並與他們一起學習真正有效的時間管理。


我看過很多母親在孩子放學後,

放下自己該做的事,一心一意監督孩 子做功課。

為了怕他們搗蛋或不專心,大人就像警察般,

專門在一旁糾舉沒有按表操課的孩子,

或在孩子一寫錯答案時,就自動幫他們塗抹錯誤,指示改正,

這就是 我所謂的「監督者」。


而那份用來當作操課的標準時間表,

基本上也是由身旁的監督者所制訂,所以成人是「支配」者。

我仔細觀察過,從頭到尾,

孩子在時間管理上,並沒有真正的思考或自主權,

他們只不過是被要求去執行一份不停反覆的時間表而已。

我不覺得這樣的方式能引發一個人對時間的了解與掌握。


從我有記憶以來,媽媽就常告訴我,

她今天要做哪些事、她幾點到幾點要去哪裡、準備完成哪些工作;

因此,我很早就意識到成人的生活與時間是緊密連結的。

我不是從被要求而認識的,而是從看到、聽到去了解的。

母親與我一同做家事時,也告訴我,

她「打算」在幾點完成我們要做的工作,

然後「接下來」我們又要一起做 什麼;

其中,「打算」就是真實的計畫,「接下來」就是正確的時間感。


母親從不為我決定時間表,但常分享她的計畫,

因此,我在當母親的這些年,也從不為孩子管理她們的時間。


我學習父母,不間斷的為孩子示範我想做好時間管理。

每當我分享了自己一天的工作計畫後,

我會問孩子,她們一天的計畫 又是什麼?

仔細聆聽後,我或許會給一些建議或鼓勵,

也或許彼此有工作之後小小歡聚的約定,

然後我們就分頭各自努力去了,誰也不必監督誰。

因為我們都知道,

自己的時間要由自己好好管理,

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財產。


你也許要問,小小孩適合這樣做嗎?

我可以與你分享,這方式非常適合,也十分有 效;

我的孩子從兩三歲開始,到現在二十三歲了,

一直與我是時間管理學習上最好的夥伴。


國語日報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自我測試 記得牢/王秀園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有時懷疑媽媽在製造我時,是不小心,還是用心良苦,

在我的腦袋裡植下一個特別碩大的「為什麼」?


從小,腦子裡擠滿了疑問句,一不小心就冒出來湊熱鬧,

常常煩得媽媽要動用鍋鏟來下封口令;

問得老師神經打結,認定這個貌似乖巧的學生,

其實是個隱性的叛逆分子。



長大些,疑問句不減反增,只是遇到見多識廣的教授,

他們總能老神在在,泰然讚嘆的說:「這個問題問得真好!」

然後把燙手山芋丟給發問者:「自己多想想,試著找出答案。」




現在年紀老大,「為什麼」卻一點老化的跡象也沒有,

依然活力十足的在腦裡搧風點火,讓主人在自問自答中自得其樂。

因此,在自娛之餘,我也不忘娛樂班上用心學習的學生。

學生常常被困在問題中,當尋不到答案時,

免不了哀聲抗議:

「老師,你已經知道答案了,為什麼不直接跟我們說,

卻要我們一直想、一直猜,十之 八九都猜錯,很浪費時間吔!」




「可是,你們知道嗎?這種經過腦力激盪想出來的結論,

即使猜錯,卻是記憶最深刻、最有效率的學習。」


這時,學生們倒很有默契,每個人的頭上都冒出大大的疑問號,

問:「真的嗎?」
學前測試效果佳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實驗:

請參與研究的學生記住關聯性微弱的字彙組。



其中一組先提供一個字彙,

 例如:

星星(star),然後給八秒鐘思考,請學生猜出可能的配對字彙。

因為字彙之間的關聯極弱,絕大多數學生都猜錯。

接著,實驗者再給予他們五秒鐘,記 住正確的配對字彙,

例如:星星(star)——夜晚(night)。



另一組學生則給予每個字彙十三秒的時間來記憶。

也就是說,兩組學生學習記憶每組字彙的 時間都是十三秒。

實驗後立即測試,和過三十八小時後再測試,結果都顯示:

預先猜測答案的學生,記住的字彙明顯比另一組學生多出百分之十。




於是一群心理學家思考,

如果把這個字彙組記憶的方法運用在教室裡的學習,

結果又會如何呢?


這次他們運用接近一般大學研究學習的素材來做實驗。



首先把學生分成三組,

第一組在閱讀之前先進行小測試,

提問即將閱讀的素材內容,測試過後,再給予閱讀素材。

第二組得到的閱讀素材比較像教科書,

用不一樣的顏色、字體來標示重點,提示重要觀念,

同時還給予較長的時間來閱讀、記憶。

第三組則告訴他們,在他們閱讀過後,

要將學得的知識、概念教授給其他同學。



三組都完成閱讀以後,接著進行相關內容的測試。

實驗結果指出:第一組的測試結果與字彙記憶實驗相同,

比第二組學生的分數高出百分之十,

第三組學生的成績則 介於第一與第二組之間。


更專注釐清錯誤



為什麼有這樣的結果?


心理學家臆測:表現較佳的主要原因,在於學習前的測試中,

猜測所犯的錯誤會提醒學生閱讀時要特別專注於他不明白的內容,

弄清楚主要概念,釐清錯誤。




因此,心理學家提醒老師們在上課時,除了辛苦的為學生畫重點,

提醒考試該注意的內容,建議可以換個不同的教學法:

在教授一個新概念前,先問學生,激發他們思考,

即使猜錯也無妨,等腦力激盪後再教授,或許會讓學生記憶更深刻。




一般人在閱讀時,

可以先利用章節後所附的問題或自己設計問題來自我測試,

再閱讀課本裡的內容。



上網查資料之前,也可以先試著猜想這些專業知識、用語的定義,

再閱讀網路上所提供的資訊。



養成預先猜測、思考的習慣以後,你會發現,

良好的學習成 果原來來自於主動積極的知識追求。

資料來源:國語日報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特殊生性平教育策略

性教育是每個孩子成長階段必須面對的課題。

對身心障礙學生來說,這些議題非但不能忽視,反而格外重要。


身心障礙學生性教育依不同的障別及年齡,有不同的重點。

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說,

幼兒期的教學以生活認知為基礎,當兒童在認識性器官時,

師長要以學名引導,

儘量不要說「小 雞雞」或「屁屁」這種童稚的語言,

以免長大後接觸到器官的學名時容易混淆。



在生活上,有些家長會特別保護孩子,

但父母無法一輩子照顧孩子,所以應該學習適時的放手。

孟瑛如說,要讓孩子儘早脫離尿布,

並養成良好的清潔習慣,學習照顧自己。

她也提醒家長,當女生初經來潮時,應該特別關心,

並教導孩子使用衛生棉,為孩子記錄經期。


身心障礙學生理解力較弱,

教師在教導性教育的課程時,

可以用圖解或物品模擬的方式進行。

孟瑛如說,用娃娃充當人體是不錯的方式。


基隆特殊教育學校教學組長謝宜蓉表示,

她在教導男生清潔性器官時,

會拿原子筆充當生殖器,再教他們如何分段清洗。



有些孩子對性器官感到好奇而撫摸,

卻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適宜的。

孟瑛如說,

師長可以觀察孩子的行為,如果手習慣從褲頭伸入,

就儘量讓他穿較緊的褲子;

 如果手習慣從褲管伸入,就讓他穿七分褲及長褲,

減少穿短褲的機會。


和一般孩子相比,身心障礙孩子較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根據統計,身 心障礙學生遭遇性侵害的比例高於一般學童,

更有一半以上的加害者是親屬或朋友。


孟瑛如說,

身心障礙孩子時常不懂得拒絕別人,如果遭到性侵,

也不會大叫或閃躲,會覺得忍一下就過去了。



師長可以利用遊戲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導孩子保護自己,

或利用一些口訣,幫助孩子記憶,

包括「別人要我做, 我可以不做」、

「游泳時穿衣服的地方都不可以讓人觸碰」等。

她提醒家長,身心障礙孩子有時無法分辨兩性的界限,

所以在兒童時期就應該和手足分床睡。


此外,一般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對異性感到好奇,

渴望自己受歡迎、被喜愛,

身心障礙學生同樣也有這樣的心理狀態,

所以青春期面臨的兩性問題,也是家長及教師該留意的。


孟瑛如說,

身心障礙學生在青春期情竇初開,同樣會有蒐集明星海報,

偷偷愛慕同學的現象,卻容易遭到拒絕、被消遣嘲笑,

或成為霸凌的對象。

因此,她常常告訴學生:

「我們可以喜歡別人,別人可以不喜歡我們。」

「別人不會學習怎麼對待我們,我們要學習如何對待自己。」

讓孩子在兩 性相處上學習調適心情。


身心障礙孩子常無法判斷什麼是不該做的,

孟瑛如就曾遇過女同學被男同學要求

「把自己的身體充當生日禮物」的案例。

她強調,有時孩子會以為滿足他人的性慾,

可以提升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位,

所以培養孩子自主與自制,

並且學習對自己負責的觀念就很重要。


謝宜蓉則表示,

身心障礙學生在展現愛慕之意時,常常有些「太超過」的舉動,

例如心儀的對象走到哪就跟到哪,或緊貼對方,製造觸摸的機會。

「如果師長在場,在動作發生的當下,必須給予口頭勸誡,

並讓學生知道什麼才是合宜的友好表示,

例如有好東西和好朋友分享,

在掃除時間互相幫忙,或在課業上互相幫助。」


謝宜蓉說,

許多輕度身心障礙的孩子對性感到好奇,

師長就應該準備相關的教材幫他們解答疑惑。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會避免提及這樣的話題,

甚至禁止老師教導這方面的知識。

她強調,性教育的養成不能只靠師長,更需要家長的輔佐。

無論孩子的障礙多麼嚴重,

都會遇到生理上的反應,家長應該用健康的心態面對。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穿透憂鬱的內觀力量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穿透憂鬱的內觀力量
作者:馬克‧威廉斯、約翰、蒂斯岱、辛德‧西格爾、喬‧卡巴金
出版社:心靈工坊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穿透憂鬱的內觀力量

擺脫壞心情的8帖長效處方 
歐美頂尖科學家最新研發
生命的喜悅其實是很單純的
不要急,靜下心感受,憂鬱的雲霧自然會散開

事件和感受都是中性的;
如何去解讀它,才是決定心快樂或不快樂的關鍵

曾經陷入憂
鬱的情緒而久久難以快樂起來嗎?
請留意,內觀(Mindfulness),是一種簡單卻有力的方法,
能夠協助你覺察困住自己的想法和反應,
幫助你永久打破長期不快樂的循環模式。

在本書中,
四位傑出專家向你解釋為什麼通常我們一味試圖逃離負面情緒,
或只是拚命想著「如何重新振作起來」的方法,
反而會讓我們更
陷進憂鬱的深淵。

經由特別設計、結合東方禪修傳統及西方認知療法,
並能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深具啟發性的課程,
讀者可以學習到一套簡易而有效的方法,
幫助你跳脫包括反省和自責等容易導向絕望的心理慣性,
讓你能夠以更堅強的韌性來面對人生的挑戰。

「不論你是正與憂鬱奮戰,
或單純只是想要更加了解自己的心思與情緒,
你都會發現這本書容易理解而且受用。
憂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流行病,
我衷心期盼能夠看到這種實用的治療法獲得重視。」
--安德
魯‧維爾(Andrew Weil, MD),《八週讓你恢復健康活力》作者

「革命性……真正能助你達到情緒平衡的實用指南。
我誠摯推薦
這本書。」--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 PhD),
《EQ》作者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兒童情緒障礙 父母協助減壓

【聯合報/張傑文/永和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醫師】

情緒問題並非成人專利,
現代兒童因為家庭、學業等因素而飽受情緒困擾者,
愈來愈多。

情緒是對周遭事物的主觀感受,正向或負向,無所謂對錯。
很多時候,情緒的表現讓人無法接受,
是因為情緒引發了一些過度強烈的行為;
我們應將情緒和情緒的行為分開來看,
並適度的表達與發洩情緒,才是健康的。

女孩常以焦慮的形式表現,
男孩則多以行為問題表達。

探討兒童的情緒障礙時,
須先考量兒童天生的氣質及親子間的互動。

父母若碰到天生好帶的孩子,
多半可以相安無事,
孩子不易出現嚴重情緒問題;
但是,只要其中一方有問題,
例如小孩是磨娘精型的難帶寶寶,
或是父母的情緒容易焦躁的話,
孩子就非常容易出現情緒障礙。

就氣質的傾向來說,
每個孩子都可以用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
反應強度、反應閾、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
堅持度等九個向度來評估。

而孩子的個性 特質就像身材的高矮胖瘦,
有其與生俱來的部分,
對於比較不規律、適應度低、反應度強、情緒較負向、
或堅持度較高等較難養育的孩子,
父母親若能給適當的支持和協助,
就可減少孩子出現情緒障礙的機會。 
此外,
也可從情緒認知的發展與行為間關係看孩子情緒問題。

小小孩因認知能力尚初期發展,
不太能了解或覺察自己情緒,通常會用行為表現情緒;
待年紀漸長,逐 漸可以了解自己情緒,
甚至能說出情緒背後想法,
因此,面對情緒障礙時,
一方面要處理行為問題,
同時也要試著引導小孩從不同角度看待引起困擾的事情。

有些小孩鬧情緒並非真有情緒障礙,
而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或希望得到注意,
如果父母沒有發現問題癥結,
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增強孩子鬧情緒的行為。

一旦孩子出現情緒障礙,
應抱持尊重、了解、接納和關懷的態度,
試著減少孩子壓力的來源,
並協助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多讚美、肯定孩子。

有時候,小孩情緒問 題與家庭互動有密切關係,
需與父母討論如何改變互動的狀況,
甚至安排家族治療,必要時加上藥物治療。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自閉症患者遽增/伍來運博士


在國大任職高級講師的臨床心理治療師伍來運博士披露,

自閉症可依病情分為輕微、中度及嚴重組別,
是屬於廣泛性發展障礙(PDD)的其中一類。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簡稱為DSM-IV),
PDD有5個類別,除了自閉症,
尚包括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雷特氏症(Rett’s Disorder)、
兒童期崩解症及其他(待分類的PDD)。”

他說,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及待分類的PDD落在自閉症光譜,
其中自閉症位於中心,亞斯伯格症候群比較接近自閉症,
至於那些無法具體規類的自閉症傾向,則收納在待分類的PDD組別。

難懂答案真正意思
“雷特氏症及兒童崩解症看似與自閉症有關,
但是又有可能沒關係,因此不屬於自閉症光譜。
它們的病情只會惡化,從來不會好轉,
反之自閉症譜系障礙若能及早獲得治療,病情會有所改善。”

伍來運指出,
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系統失調造成的發展障礙,
主要表現在溝通、社交及行為上的發展遲 緩或缺損。

“自閉兒可能沒有語言或表達遲滯,有時還會重複某些詞彙,
有者長大後,雖然語言溝通有進步,
但很多時候都是機械式地以背書方式來回答問題,
他本身甚至無法良好地理解答案的真正意思。”

無法建立社交關係
他說,自閉症患者無法與他人建立社交關係,
對人沒有反應,而且沒有眼神接觸,這種傾向能在嬰孩時期被發現。
例如,襁褓時只顧玩自己的手腳、孩童時常會一個人躲在角落玩耍,
不會轉頭望望父母,即使外出也是各走各的,不會回頭找父母。

“在行為表現方面,
自閉症患者多數出現固定化、過度著迷及重複性的動作。
所謂的固定化是指當他 習慣從A到B,是使用直去轉彎的方式,
如果這時要他轉彎直去,他就會無法接受。
又或者當他在某處安定下來後,如果要他作出改變,
搬離到其他地方,他就會大 吵大鬧。”

伍來運披露,雖然醫學界尚沒有醫學儀器可以診斷自閉症,
不過集合面談、觀察、智力及適應行為測 試的DSM-IV,
是醫學界常用的自閉症評估方式。

自閉症或與多巴胺有關
臨床心理學博士伍來運披露,
根據研究,
自閉症可能和腦內分泌過多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
通常醫生會處方一種抑制多巴胺的抗精神病藥予嚴重的自閉症患者,
以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他解釋,多巴胺不足會引發柏金森氏症,
反之會導致患者出現妄想、幻聽、混亂或怪異的行為,
精神分裂症及自閉症就是其中的例子。
“資料顯示,長期服用多巴胺抑制劑,
會誘發遲發性不自主運動(Tardive Dyskene)副作用,
這是指服用者的臉部、眼睛或嘴巴等部位,
會不受控制地抽搐,不過此情形僅占少數。”

他說,自閉症患者也常會伴有癲癇症,
因此他們必須服食抗癲癇藥物。
根據資料,四分之一的自閉症 患者在青春期時癲癇開始發作,
病因不詳,但有人推測這和身體荷爾蒙變化有關。


男性也有責任顧自閉兒
很多時候,照顧特殊兒如自閉兒的責任,大都落在女性身上,
這讓忙於家務,甚至是事業的女性疲於 奔命,以致心靈生病。
身為一名男性,伍來運由衷佩服女性的偉大,
並遣責男性不應出錢了事,
反之應該為家庭賦予更多的愛心與關懷。

根據伍來運的診治經驗,
在10個特殊兒當中,
僅有兩名父親願意陪同妻子及孩子前來尋求協助。
“特殊兒的母親常向我投訴,
丈夫除了給錢,甚麼都不做,還要太太服侍他。
試想想,她又要做家務,又要照顧特殊兒,
還要侍奉下班後的丈夫,怎麼會不熬出病來?”

在特殊兒教育路上,
伍來運常常就是母女或母子一起輔導,
這是因為這些攜同孩子前來治療的母親,
長期在沒有家人的支持下孤軍作戰,
因此接二連三地患上了憂鬱症。


“男性們請記得,金錢固然重要,
但是太太也需要噓寒問暖,
其實只要改變一些小動作,
例如幫忙太 太掃地洗碗,
而不是只賴在沙發看電視節目,
即有助於打造家庭溫暖。”

父母配合教導改善更快
語言治療師李主愛披露,
自閉症患者一般上都有語言溝通障礙,
例如無法說得清晰、不自覺地模仿
他人言語以及極少的語言表達能力。

她以第二個特徵為例,
指出自閉症患者會不斷重覆一些字眼。
“譬如當他們在電台聽到
‘我愛你’這 3個字,他就會模仿,
無時無刻重覆或到處和人說這句話,
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是甚麼意思。”
她指出,語言治療主要集中在3個部份,
即讓發音更清晰、增加認知能力以組成有意思的句子,
最後就是提昇他們的社交能力。

“自閉症患者常常會發出一些怪異的聲音,
例如‘啊……’,這些聲音是沒有意思的,
這時語言治療 師會儘量配合這些聲音,
找出相近的字眼,讓他們採用,
以逐漸摒棄這些沒有意思的聲音。”

詢及自閉兒若沒有接受語言治療,長大後會否變成啞巴時,
語言治療師李主愛表示,她尚未看過類似文獻,
不過沒有受過特殊訓練的自閉兒依然會發出聲音,
但是卻有很嚴重的語言缺失問題。

她強調,
自閉症患者越早接受語言及行為治療,病情越能獲得改善。
如果過了發育時期才求助,效果當然不比前者好。
“孩童時期,大腦還在發育,這時若能採取一些干預手段,
確實能把主宰大腦的語言及行為線路良好 整合,
不然等到根深蒂固時再補救,已太遲了。”

她提醒,
若要改善自閉兒的語言能力,
單靠語言治療師也不行,父母須在家教導孩子。
畢竟孩子上課 的時間有限,他們大多時候都在家,
這時父母的關懷及努力就很重要了。
  
光明日報/良醫‧報導:唐秀麗‧2010.04.06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焦慮身體化症狀-談兒童的情緒障礙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臧汝芬

最近在兒科會診,接觸到一些胸悶、肚子痛的兒童,
他們因肚子痛經過各大醫院小兒科的身體檢查,
卻發現檢查結果完全是正常的,
此種焦慮身體化(Somatization)症狀表現之小病患為數不少,
故在此針對兒童的情緒障礙做一介紹。

我們知道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分三部份,
一部份是遺傳基因,天生氣質,生產過程因素,
一部份是個體之狀態,譬如 心理、生理狀況;
另一部份是大環境因素,譬如家庭氣氛、學校的配合、社區大環境的契合。

在兒童的心理疾病中,
情緒障礙(Emotional disorders)是很常見的,
尤其是女孩,
多以焦慮的形式表現,
男孩多以行為規範障礙來表達。

當我們以心理疾病形成原因來探討兒童的情緒障礙時,
必須先回到
兒童的氣質與父母給予孩子的過多要求與壓力來考慮。
普通一般的父母碰到好帶的孩子,
大致上這孩子不會出現嚴重的情緒問題,
頂多是在孩子生大病或家庭有特殊災難時,
出現某種程度的適應障礙症而已。

但是,如果一個普通父母碰到一個磨娘精型的難帶孩子,
或是一個正常小孩碰上一位情緒易焦躁的父母,
那麼,孩 子非常容易出現情緒障礙(Emotional disorders),

試想像一位權威主義型的父母,
給孩子的感覺是疏離、冷酷、被控制感,
孩子容易出現自責、悲傷、不快樂、
自卑、害羞、易哭鬧、畏縮的情緒障礙,

或者一位情緒不穩、易責打孩子的父母,
他的小孩在長期的忽略、責打、否定之狀況下,
出現另一種形勢的的情緒問題,
即叛逆、失控、衝動、暴力、偷 竊、說謊等問題,
我們知道雖然他表現暴力,其實孩子的心理是不平靜的,
孩子心想,
「反正我做什麼,你都罵我,那麼我又何必去表現呢?」

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的焦慮狀態,
潛在的焦慮可以身體化的症狀表現出來。

譬如有學習障礙的小孩,會在每天早上起來,
要上學前表示肚子痛,焦慮的身體化症狀,
包括心悸、呼吸困難或呼吸加速,
出汗、手抖、肌肉緊繃、噁心、
拉肚子、頭痛、頭暈、昏倒,胸悶、 胸痛。
心理上,小孩會覺得害怕、緊張、惶恐感。
在行為上會出現過度反應或拒絕反應,
在處事上會出現在勉強的狀況下完成一件事或乾脆草草了事。

一般出現身體化症狀之病患,
大多是先在一般內科,到處看診,
一家換一家,始終檢查不出所以然來。
最後在偶然的 情況下,才轉給專家診治。

過度的醫院流竄(Doctor shopping)
其實對此種身體化症狀的病患之病情是不好的,
因為到處看病只會讓病期延長,加強病患的生病角色,
而無法去了解身體化症狀之後的潛因或焦慮因素。

家族治療大師米扭錢(Minuchin,1975)
曾針對此種病患的家庭背景作過研究發現,
這種身體化症狀之家庭互動有四大特徵,
即過度保護、僵 化的溝通,刻意避免衝突,界限不清楚,

譬如父母本身有童年焦慮症或是過度擔心兒童的健康或安全,
故無形中助長加強孩子的依賴心理,
而孩子無法形成自主能 力,
可能父母會限制孩子參加外面的活動,
刻意要求全家凝聚團結,
或者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階段(Transition time)
無法調整自己去配合孩子的成長;
或者父母在婚姻關係上有裂痕,不求解決,
而儘管要求子女改變來彌補婚姻中的缺陷感,
因為他們害怕去面對裂痕而使婚姻破裂,
所以家庭衝突永遠存在,只是隱藏在某一角落而已,
也難怪生活在其中的孩子會出現許多身體化的症狀。

另外,焦慮也會以另一種強迫症的方式表達出來,
生活中,我們不可否認某一些儀式化的動作或習慣,
的確可以減輕焦慮感。

當焦慮在完美主義者身上出現時,當他發現自己不夠好,
不夠完美時,為了解除或中和焦慮,
會出現某些反覆性或儀式化動作來逃避焦慮,
一般此種強迫症 易發生高年級兒童或青少年,
一般易發生在安靜乖巧,有點完美主義者身上,
有時會同時合併有焦慮、憂鬱等症狀。

以下就兒童的情緒障礙,一一列出目前精神疾病之分類:
焦慮狀態.畏懼症.懼學症.分離焦慮症.過度焦慮症
強迫症.轉化症.解離症.身體化症.
適應障礙症合併焦慮症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小孩有情緒障礙,請不要猶豫,
可以找兒童心理科的專科醫師診斷與輔導之。

一般的處理方向有
一、 減少壓力來源:對於懼學的孩子,
父母要了解孩子與老師,同學的互動,
如何用行為增強的方法來減低孩子的拒學傾向。

二、 個別輔導:試讓孩子想想,怕什麼?焦慮什麼?
並教導孩子如何處理焦慮感。

三、 父母諮商:了解父母與孩子的互動,
是否孩子過度依賴或父母過度保護,
是否父母自己處在焦慮狀態中。

四、 家族治療:如果身體化症狀嚴重,
一個接著一個出現,不易改善,須考慮見全家。

五、 藥物治療:對大孩子的強迫症,
嚴重的焦慮狀態可考慮用藥。
原則上除非是某些特殊的疾病,
譬如過動兒,為了加強孩子注意力而開藥,
否則兒心科醫師不會輕易給小小兒童開藥,
請父母不必過份惶恐,而儘量避免看兒童心理科。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心,無法審判 -十七歲自閉症少年的審判實錄/佐藤幹夫

心,無法審判 -十七歲自閉症少年的審判實錄

作者:佐 藤幹夫

譯者:王 蘊潔

出版社:台 灣商務

出版日期: 2009年05月01日




二○○五年二月,大阪的一所小學發生了一起校園喋血案。

加害人是一名十七歲少年,經過兩次精神鑑定,

都診斷少年在人際關係和社會性方面具有「障礙」。




 筆者從二○○五年十月十八日第二次公開審判開始採訪這起事件,

辯護人在法庭上讀了以下這封信。



老實說,我對你恨之入骨,巴不得殺了你,

 但即使這麼做,也無法消除我們的痛苦,

更無法恢復原來的生活,我丈夫也不可能回到我身邊。

你能夠瞭解我們的痛苦嗎?你為什麼要殺了我的丈夫?

我一輩子都不 會原諒你。



加害人,也就是那名少年在少年觀護所寫下了這段文字。

「角色交換書信法」是一種以加深內省為目的的治療法,

這封信就是少年在接受這項治療時所寫下的。

正如大家所見,是站在被害人家屬(妻子)的立場所寫的。



少年從國中二年級夏天開始長期缺課,

之後直到畢業為止,都 曾踏進校門一步。

他雖然進入了函授制的高中,但很快就退學了。

他上了補習班和升學輔導班,獲得了大學檢定資格,

但他在十四歲到十七歲期間失去教育機會

"成為他成長過程中一個很大的不利因素"。



乍看之下,

似乎可以認為這名少年如同以上這段文章中所寫的,

深刻瞭解被害人家屬的心情。



看 完這段內容後,再來看一下少年和辯護人之間以下這段對話。



辯護人: 你現在仍然有這封信中所寫的心情嗎?

告:    現在……,沒 有……嗯,

              最近我比較沒有深入思考被害人對我到底抱有什麼感情。

辯護人: 你之前曾經說,你父親希望你好好思考整起事件,

              所以在看守所期間,每天都 在思考這件事。你是怎麼思考的?

被告:  說是思考整起事件,但其實只是回想之前想過的事。

辯護人: 你是怎麼想的?

被告:  通常我 從五點半左右開始思考,至於思考方式,

              首先會稍微想一下鴨崎老師和他的眷屬,以及其他被害人,

              之後再考慮對我的所做所為的評價,

              然後,再比較深入地考慮家屬和被害人的事,

              最後再考慮我的家人。通常都是用這種方式思考。

辯護人: 在少年法庭開庭前,檢察官曾經告訴你,

              被害人家屬因為痛不欲生,導致外貌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你聽了以後有什麼打算。

被告:  檢察官當時是說,只要看一下照片,

              就可以發現家屬的外貌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所以,我就想要看 一下照片。

辯護人: 最後,你沒有看家屬的照片就來出庭,

              親眼看到家屬後,你有什麼感想?

被告:  比我想像中更瘦。

辯護人: 你有什 麼感想呢?

被告:  什麼感想?

辯護人: 你看到他們很瘦的樣子,有沒有什麼感覺?

被告:  我不記得了。



請將這段對 話和前面那封信比較一下,

是否覺得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很大的落差?



那封信的內容可圈可點,

專家甚至會認為「寫得太好」才是問題所在,

但少年在法庭上陳述,當父親要求他好好思考整起事件時,

他首先「稍微」思考一下被害人,然後再「深入思考」,

接著思考一下對自己所做所為的「評價」,

最後再思考自己的家人,這是他的思考方式。



這種「思考方式」應該是少年被要求好好思考整起事件時,

絞盡腦汁才想出的方式,然而,還是令人感到很不自 然。

通常,要求別人「好好思考」就是「好好體會一下」,

那名少年應該回答的不是思考的「形式」,而是思考的「內容」。

然而,少年的回答始終停留在「形式」 上。

讓人忍不住想要問他,稍微思考一下後再深入思考的結果是什麼呢?



也許檢察官告訴他,

死者家屬因為痛苦不已,連外貌都發生了變化,

所以 希望他可以設身處地,徹底反省自己的行為。

少年想要親眼看一下家屬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才提出想要看他們照片的要求,

但檢察官可能他的這種態度,認為他毫無悔意。



當辯護人問他親眼看到家屬時有什麼感想時,

他回答「比我想像中更瘦」這句話也答非所問。

辯護人問他的「感想」是「有什麼感 覺」。

然而,少年對於這個問題,回答的卻是他看到的「事實」。

當辯護人繼續問他「有什麼感覺」時,他回答「我不記得了」。

這句「我不記得了」應該可以解釋 為「不知道」。

為什麼不知道?

原因就在於這名少年在「感覺」體驗方面有障礙。


作者簡介


佐藤幹夫(SATO Mikio)


   一九五三年出生於秋田縣,批評雜誌《樹陣營》主編,自由記者。


  著有《自閉症審判──小貓熊帽男的「罪與罰」》、


《少年犯罪嚴懲化之我 見》(合著)、


《刪除刑法第三十九條!是非論》(合著)、


《缺陷論》和《「心」在哪裡出了問題?》、《誰破壞了「心」》等。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小孩3歲不會叫媽媽,怎麼辦/江長奇.許雅雯


【文/陳佑容】

露露是家中的心肝寶貝,平時父母忙工作,

只有假日才能抽出一點時間陪她。

一直以來,父母都覺得與露露互動良好,比手畫腳樣樣行。

可是直到3歲,媽媽開始覺得奇怪,為什麼露露還不會開口說話?

只停留在咿咿啊啊的階段,當露露覺得不舒服時,

只會發出「啊、啊……」的聲音,

用眼睛表達需求、用手勢表示想法……媽 媽開始擔心,

露露是不是啞巴?還是生病了?




其實,露露不是罕見個案,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許雅雯表示,

據統計,「台灣約有7%兒童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學習經驗被剝奪 孩童有口難開



兒童之所以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障礙,原因多種,


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技術長江長奇歸類,


可分產前、產中、產後。


產前是因先天基因問題,造成認知缺乏;


產中,則是受到母親直線感染,侵犯腦部,


造成腦膜炎或腦性麻痺等問題;


產後,主要是後天經驗被剝奪,如隔代教養或外籍配偶等。



若孩子的神經結構完整,語言發展遲緩非疾病引起,


多半屬於過渡狀態,並非永久性,父母不需過於擔心,


只要盡早發現與治療,痊癒的速度會很快。



另外,許雅雯也說明孩子在1~6歲時,應有的語言發展進度:



1~2歲:單字期,能說出爸爸、媽媽、車車、燈燈等單字。


2~3歲:說出簡單的句子。


3~4歲:說出較完整的句子。


4~5歲: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


5歲:說出複雜或不常用的語句。


10歲:說出成人語句。



孩子若2歲還不會說話,父母應多加注意,


只要懷疑孩子有語言的障礙或互動有困難,


甚至與同齡孩子比起來較為遲緩,就可盡早就醫,


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其實,小孩的彈性極大,早點發現、早點治療,進展會很顯著。



孩子語言發展慢 該到哪求助?



當家中孩子語言發展太慢時,父母應帶他去哪一科檢查?


其實,現在許多醫院都設有早期療育中心,


且專為兒童早療設計單一窗口,無論起初看哪一科,


都應回歸至早期療育治療體系,


因為發展遲緩並非單一原因造成,


需做完善的檢查,追根究柢找出原因。




早期療育團隊包含:


小兒科、耳鼻喉科、眼科、兒童心智科、復健科、社工及個案管理師等,


醫療團隊不會只關注在語言上,還會考量是否有其他相關問題,


進行多重評估、對症治療。


最後,若排除器質性原因(由疾病引起的語言遲緩),


治療語言功能的部分會回歸到復健科,


讓醫師和語言治療師,


先評估語言輸入、處理、 或輸出等問題後,才安排療程。 



訓練孩子語言 遊戲學習,效果最佳



除了定期進行語言治療外,


父母在家也可自行做道具,或以遊戲做治療。


許雅雯指出,可視不同情況、不同個案對症處理,


像自閉症孩子,就要藉由鼓勵開口的方 式,


先瞭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模式,且避免責罵,以免讓孩子退怯。



此外,她還建議,從遊戲中帶入教學,效果會很好,


像父母可利用說故事比賽或故事接龍等,鼓勵孩子說話。


江長奇也補充,可用視覺來帶出語言,


例如:使用圖卡 或故事書來增進孩子的語言能力,


或利用符號表讓孩子可以抓音。


但切記,要依據孩子的程度與能力因材施教,千萬別想一步登天。




若想增進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


江長奇認為,父母不妨從孩子出生,就開始訓練語言能力。


因孩子的眼睛發展是從黑白到彩色,


可先利用聲光玩具吸引注意力,給予 刺激,藉此教導他們發音。


比如:將家中常出現的物品製成圖卡,讓孩子練習找東西,


學習圖片搭上實體,培養觀察、比對、表達能力。


若是年紀較小的嬰兒,則可 使用坊間販賣的布書,


父母也不用擔心孩子流口水或啃咬書籍。



大人常對孩子講娃娃語 增進互動與表達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講話大舌頭、表達不清,與舌繫帶有關,


對此,許雅雯澄清,舌繫帶並非造成語言遲緩的絕對原因,


小孩無法說出完整句子,常要考慮的是認知功能、聽力異常等因素,


她也看過不少剪了舌繫帶後,仍無法痊癒的案例。



再者,她也強調,父母並非只重視孩子的生理成長,


更要注意功能發展,在適當的年齡發展適當行為。


特別在孩子成長之際,互動與刺激很重要,


父母或照顧者要多與孩子對話、互動,別只是寵溺體貼,


讓他習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自然而然,


孩子沒有表達的需求和慾望,


也失去練習講話的機會,更難學習獨立。




江長奇也補充,幼兒在6個月後就會模仿學習,


此時父母及照顧者扮演重要的角色,需給予孩子足夠的刺激。


建議每天至少花1~1.5小時完全陪伴孩子。


而在選擇保姆時,也要選能陪伴孩子,


讓孩子可與人充分互動的環境。



另外,他也提醒,父母必須視孩子的能力來與他互動,


依孩子的狀態設計適合的遊戲,別一開始就給孩子太難的東西。


遇到孩子沒有回應時,父母別太過於挫折,


不妨用聲音、圖片吸引他的注意力,而且多多使用牙牙語與孩子互動,


在寓教於樂的情境下持續學習,相信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慢慢往前進步。







【更多精采完整內文請見《大家健康雜誌


訂閱《大家健康雜誌電子版》】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學障學生在國中/任真




文/任真

案例一:國中一年級女生

個案在班上安靜,不與班上同學交談。

上課時雖然看起來很認真聽講,但好像並沒有聽進去。

作文不會寫,數學成績只有十幾、二十分;

很多事情教了很久還是不會做;

自我清潔能力不太好,因此身上常有一股異味。

同學都不願與她接近,所以老師一直以為她是自閉。

7

由於該生家中姊姊也就讀同一所國中,

做事靈巧,功課也不錯,


所以老師們對該生的表現非成詫異。


由於這一屆的國一學生是常態編班,又有三節自習課,


老師 與該生接觸的時間較多。


在老師的鼓勵下,


學生的開始在溝通能力上有進步,聯絡簿內容也增多。


導師發現該生若被責罵表現便會退縮,


老師也就多運用鼓勵方式。


7


案例二:國中二年級男生


能仿寫,但不能自己念課文或作文,美術工藝尚可,自己也會燒菜。


但學業成績大概位於全班倒數五名內。


國中一年時因常態編班老師,尚有時間幫個案練習、 指導。


二年級實施學科能力分組,該生被編到B組;


上午上課時間都在B組班,因為該B組班中行為偏差學生較多,


班上上課秩序不佳,該生在混亂中也跟著玩、 鬧,


行為也開始出現偏差。


偶爾也會跟著其他同學欺負更弱勢的同學。


7


經導師與家長聯絡後,得知該生妹妹在學習上也有同樣情形。


媽媽因該生去補習效果不彰,所以辭職在家教導該生。


母親覺得該生成績不理想,


可能跟該生經常轉學以致學業上的學習銜接不上有關,


既然學習成果不佳,以後就跟父親一樣當廚師便好。


7


案例三:國中三年級男生


不識字,但可仿寫,書寫能力連自己的基本資料都無法填寫,


只會寫名字、阿拉伯數字及住址。


罵起髒話十分流暢,工藝作品很好,手十分靈巧。


和同學相處和睦,班上同學都會幫忙他。


因母親不識字,老師原先懷疑是否為缺乏文化刺激。


因為國中三年級,尚採能力分班制,該生因成績不佳被分到後段班。


後段班教室秩序本已不易控制,


所以該生學業表現並未被任課老師給予特別輔導。


7


老師的想法


上面三個案例是筆者所服務之台中縣某國中的實例。


這三個案例經學校呈報教育局後,經台中縣特教課派心評老師鑑定後,


確定此三例均為中度學習障礙學生。


但是筆者相信,本校學障學生的人數絕對不只此三例。


然而以目前國中之教學制度,事實上老師很難去發掘班上的隱性特殊學生。


因為國中採分科教學,


而各科老師在教育學程中並未接受到有關學習障礙的觀念,


以致老師們對學習障礙瞭解不夠,


而分科教學使得導師們僅能就本身任教科目


(或其他老師有特別反映時)有所瞭 解。


7


這三個個案均是在導師為國文老師的班級發現,其來有自


(其他科的老師不一定會注意學生的讀寫問題,


而非任導師的國文老師,又可能對班上的學生不是這麼 關心)。


筆者相信,仍有許多學習障礙學生存在後段班或B組班中沒被發現,


即使被發現,也受限於老師本身的學養與、時間、體力,無法給予適切的輔導。


7


因此,筆者在此呼籲在國中、小學的師資培育養成學程中,


放入學障相關課程,並對現職的國中、小教師以調訓的方式,


宣導正確學習障礙觀念,


使得學習障礙的孩子能提前在小學包班制的教學下被發現,


並給予特別的輔導、適切的評量方式,建立完整的輔導計畫。


而在學生進入國中後,施以延續的教學。


7


特殊教育必須有延續性,不至於 使新接手的國中老師在認識不清下,


重新摸索方向,延誤對學障生的幫助。


綜而言之,宣導學障觀念、培訓專業輔導的師資、


以適切的特殊教育安置學習障礙學生,應是教育主管機關之當務之急。


作者為國中普通老師班兼國文老師導師。

本文轉載自1999年4月中華民國學習障礙協會出版之《學習障礙資訊站》第6期

自閉症的歷史痕跡




自閉症在美國的來龍去脈

蔣伯川博士

威斯康辛大學



自閉症的歷史痕跡 

1943
-Leo Kanner 自閉症定義

1944
-Hans Asperger 高功能自閉症

1965
-Bernard Rimland 創立美國自閉症協會

1968
-自閉症類分為精神分裂-DSM II

1971
-Bruno Bettelheim冷如冰霜 的母親 refrigerator mother”

1980
自閉症不是精神分裂 DSM III

1994﹕艾斯伯格症加入ASD –DSM IV





大眾認識與病例明顯增加

*過猶不及?

*DSM-IV 擴大定義

*明顯減少的負面印象 (stigma)




*大眾傳媒與網絡之影響鉅大









現行的自閉症介入





*應用行為分析 (ABA)


*分段嘗試訓練 ( DTT)


*關鍵行為訓練 ( PRT)


*機會教育 (Incidental teaching)


*社交故事 (Social Stories)


*地板時間 ( DIR/Floortime)


*感覺統合 (Sensory Integration)


*卡對換系統一( PE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