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不要用那麼負面的情緒去看待一切




就像很多家裡有身心障礙小孩的父母親,
她們開始其實會怪罪這個孩子,
帶給他們很多負擔,造成他們很多損失。

可是也許因為一些不同的生命經驗,
譬如說接觸宗教、碰到不同的人的幫忙、

或者是去做諮商輔導等等,
家長再回過頭來看自己的孩子時候,
他反而會覺得,
其實他自己的孩子帶給他的這一段歷程,
是幫助他成長的一個助力。

他再回過頭來看這個過程的時候,那個評價就改變了。

所以也許這種孩子
有可能有一天他再回過頭來看自己過去的經驗時,
他也可以用比較正向的角度去看待,而不會像現在這樣。

現在他還小,
所以他不太可能用不同的觀點去看待他所遭遇的,
因此他會有很多的情緒、很多的怨恨。

他需要靠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不斷的幫忙,
讓他不要偏差得太遠,
甚至幫他有機會能成長到
可以反過來用正向的角度去看待那些經驗,
或者讓他至少可以逐漸的
不要用那麼負面的情緒去看待這一切。
但這是一個很長的歷程。

所以你現在能夠做的就是"給他一些正向的經驗",
讓他對於人生不要那麼的絕望。

依我在門診的經驗,
小孩子拒絕就醫,而被家人強制帶到門診的狀況,
通常是負面的印象多,
除非門診的醫師在處置上很小心,
避免造成孩子的壓力。

而如果門診的醫師
又只依父母的意見做處置或逕行開藥,
那恐怕就很容易帶給孩子傷害了。

因此輔導老師應該避免在親子的拉鋸中淌混水,
要保留可以繼續與孩子互動的空間。
如果也加入父母的立場,孩子恐怕會拒絕來輔導室的。

陳政雄、這一團的老師們
全文摘自以下網站
http://www.tap.org.tw/eletter/mag100/album02.html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爭強好勝也要有度, 否則遲早有一天會摔得不輕。



爭強好勝本是好詞,
上進心強也是父母表揚孩子時的高頻詞彙,
更有甚者,以孩子永爭第一為榮。
在家長的高標準嚴要求下,
有的孩子爭強好勝過了頭兒,
對強於自己的同學“羨慕嫉妒恨”,
對於這些過於希冀永保第一的孩子來說,
“不完美”、“
不如人”簡直就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當旁人不怕失敗一往無前時,
他們卻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
甚至邁不過去自己心中的這道坎兒。


長此以往,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必然下降。
專家指出,處處好強未必是好事,
家長的鼓勵教育也應該適時調整,
當孩子太跟自己較勁時,
當父母的應該適當給潑潑冷水。
爭強好勝過了頭 鑽牛角尖病不輕我們時常聽到太多的父母抱怨:
自己的子女寫作業做事情總是抱著
“差不多得了”的態度“窮對付”,
而不像有些孩子那樣“上進心強,追求完美”。


在大部分家長的眼中,
“上進心強”絕對是孩子毋庸置疑的優點。
可是,有這樣一群家長,他們發現,
自家孩子已不單純是好勝心強,永爭第一,
而是為此近乎於苛求自己,容不下一點瑕疵,
更不允許自己落於人後。
這樣的問題,並非僅僅出現在中小學生身上。
如果低齡的寶寶
爭強好勝有時還會讓大人覺著好笑,
那麼一旦進入學校,
這樣的孩子會表現得特別愛鑽牛角尖。
高二年級李老師說:
“這樣的問題大部分出現在尖子生身上,
尤其是前三名的學生,
他們已經被'捧'得很高,不允許落下。

班裡有個男生,
每次考試肯定
班裡第一,年級前三,
可有一次月考落到了班裡第七,
這孩子一宿沒睡,反复做著錯題,
第二天來上課時眼睛都熬紅了,
而且他連續三
天保持這種高度緊張的狀態。

我們老師看著不僅心疼,而且擔心,
但是無論如何勸說都沒用。
這孩子覺著只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

可是,爭強好勝也要有度,
否則遲早有
一天會摔得不輕。”過於好強留隱患 登高跌重難適應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誇獎也可能導致緊張和行為失當


如果孩子常被稱讚聰明,
那麼他很可能因不想冒險失去高分,
而不大願意接受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

著名的心理大師弗洛伊德認為,
人的本能分為兩大類:即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

其中死的本能,常常代表了一種破壞的本能。


許多孩子
經常會有針對家庭成員的破壞性願望,
比如他也許正在希望媽媽趕快消失,
當父母跟他說“你真是個好孩子”時,
他會感到無法接受,
因為他對自己的這些想法有
完全不同的看法。
為了顯示他的“真我”,
他只好不做“好孩子”,而表現出不端的行為。

“你是個好孩子”、“你真乖”
這樣判斷和評價性的讚揚,
有時會使孩子產生焦慮,助長孩子的依賴性,
對培養孩子自立、自我指導、自我控制的能力
以及不受外界看法
影響的品質沒有幫助。

當孩子幫助媽媽掃地後,說他辛苦了,
或者說地面看起來多乾淨呀,
這樣的評論才是平常的,自然的。


但如果誇獎孩子“你真是個好孩子。”
“你真是媽媽的好幫手”
“沒有你,媽媽該怎麼辦呢”
則可能讓孩子感到不安,
他也許覺得
自己離一個好孩子的標準還差得
遠呢,
接下來
他們可能會用
不端的行為表現來減輕自己的內心負擔。

稱讚就像青黴素,絕不能隨意用藥。

在對孩子進行誇獎時最重要的一條規則就是:
盡量多誇獎孩子的努力和成就,
盡量少誇獎他們的品性和人格。


對孩子付出的努力進行誇獎,
那麼他就會更加看重自己努力的過程,
學會面對艱難的任務堅持不懈。


而對品格的直接讚美,
如果沒有孩子的努力作為明確而充分的理由,
那就像建沙上的塔一樣沒有基礎。

與其說“你畫得真好”,
不如說,“你畫得很認真,我很高興”;
與其說“你真棒,數學考得這麼好”,
不如說“這次考試比上次進步了
”,

與其時時告訴孩子“你是個好孩子”,
不如讓孩子知道,
“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你,
你有你的優點和弱點,
強勢和不足,喜好和厭惡,
而且我知道你在努力進步
”。

這兩種讚揚之間有著微妙但卻重要的區別,
其中的分寸要靠媽媽根據孩子的情況來把握。

但總之,我們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
我們喜歡和欣賞他們的努力,工作和創造,
我們也能接受他們的局限和不足。

我們要通過我們的讚揚
讓孩子們對自己有一個現實的認識,
從而避免受到外界的評價性讚揚的壓力干擾,
這樣孩子才不會總是向其他人尋求認可。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對付孩子反抗情緒時應注意的問題


在對付反抗情緒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說話時注意用詞。
盡量避免使用命令的辭令,人們都不喜歡被命令、
被駕馭、被強迫或被規定做任何事。

有些字像“應該”、“必須”、“務必”、“一定”等,
都是激起反抗情緒的禍源,命令會引起抗拒的心理。
相反,應該以徵求同意的方式。
盡量使用“我們”,而不要使用“你”或“你們”。
千萬不要硬碰硬,
你最好說出你的道理、想法、觀念、意見、理想和問題。
盡量避免使用那些容易引起磨擦的文字,造成不愉快的關係。

2尊重反抗情緒。
為孩子的反抗情緒找出足以令人信服的道理,
而不要使他感到羞辱。

也許他們的反抗情緒只是為了讓自己覺得受重視。

當你面對唱反調的人時,
你可以向他表示:
“我尊重你的看法”,或“你盡量舉例說明”,
這樣你就贏了一大半,
你千萬不要說:
“你所說的
是兩碼子事,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
或者“你的觀點微不足道,這是不對的”。
千萬不要這麼做!

應該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意見,
尤其是將內心的感覺表達出來,
然後給予完全的重視和關心。

讓別人覺得他的反對意見是很獨特的見解,
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確與眾不同。

千萬不要說:
“那沒什麼,我們都是這麼想的。”
或“每個孩子的想法都一樣。”
不要過度表現出對事情了若指掌或經驗老道的樣子,
對別人的反對意見,
表現出不在乎或不
重視,這會激怒別人。

3避免發生口角。
在言語或行為上盡量避免爭執、
吵鬧或任何可能樹立敵意的情況。

這對一般人而言都是相當敏感的問題,
這是引起激烈戰爭的導火索。
如果想以“征服”任何事或任何人來平息反對的情緒,
而不試著以和平的方式來使之緩和,
結果將是適得其反,一點好處也沒有。

 
“征服”意味著衝突和使用權力,
在處理對立時,是很大的禁忌。
應該努力協調,贏得對方的合作,
幫助孩子做誠心的抉擇。

如果希望孩子接受你的想法和行為,
你就不應該否定他們的看法,
你必須經常表示同意,避免惡臉相向的情況。

千萬不要爭執。

如果你理直氣壯地與人爭執,
他們一定會拒絕去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情。

4不要迫使反抗情緒產生自衛。
一般人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時,
最普遍的錯誤就是
逼使別人不得不對自己的反抗情緒加以自衛,
也就是加強了反抗情緒的重要性。

把爭執的焦點擺在一邊,
當務之急就是不要迫使一個人鑽進這個牛角尖裡,
從而擴大了反抗的情緒。

5不要強調孩子的錯誤。
當面對反抗情緒時,
如果想盡辦法暴露他們的錯誤或缺點,
這實在是最大的錯誤。

當一個人提出反對意見時,
你的第一個反應就是:
“現在如果我能提出證據,
讓他沒有反駁的理由,
那麼我就可以說服這個人接受我的想法。”
這種情形好像是一
種競爭,有人贏,有人輸。

但是實際上,這並沒有好處。
當你證實別人的錯誤時,
你也可以同時確定他們絕對不會去做你叫他們做的事。

如果你希望能夠成功地緩和孩子的反抗情緒,
或使他們能夠接受你的意見,
那麼你就應該盡可能多方面幫助他們,
而不要扯他們後腿。


如果你毫不留情地揪出他們的錯誤,
就等於激起他們反對你。
事實上,所有的人際關係中都如此。
奇怪的是,絕大多數人卻都喜歡這麼做。
他們總是喜歡糾正別人,
甚至吹毛求疵,潑別人冷水。

這正是僵化人際關係的錯誤。

6發揮耐心,提出問題,並註意聆聽。
到目前為止,緩和反抗情緒最有價值的方法,
就是提出問題,並註意聆聽,而這兩者都需要耐心。

當你聽到孩子的反對意見時,要故作鎮定狀,
並表現出聽得津津有味的模樣,這確實不容易。

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都會迫不及待地予以辯駁,
而且大多數人也都認為,他們必須舉出事實“糾正別人”,
以及給這個持反對意見的人“洗洗腦”。

但是,應當暫時控制住這股衝動,
再想想為什麼別人會反對。
一般來講,
這也不過是做一項決定前的一種過程而已。

如果一個人說:“等一下,讓我再想一想。
你要求我改變,做我從來沒做過的事,
我不能這麼爽快答應你。”
這非常合情合理,所以拖延一點時間是必然的。
因此,提出問題和耐心的傾聽,
就是給予別人必要的喘息時間,
以便解除反抗的情緒。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ASD所有tempo....不能改變嗎?


ASD這樣的孩子
如果他沒有辦法應付一些情境的時候,
他就會出現一些焦慮的症狀,
其中一個特別明顯就是強迫症,
強迫症就是一種焦慮症的現象。

不只東西要在固定的位置,
而且他的tempo、
要按他的步驟、他的順序、他的時間感等等,
沒有這樣他的整個人都會慌掉了,
他就沒辦法再繼續下去了。

ˆ◡ˆ這就是我兒子ˆ◡ˆ

我兒子所有tempo....都不能改變嗎?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下雨天.住院.....
任何不可預期的事,都會改變他的固定行程

這就是他沒有辦法應付情境的時候出現了
對,他會出現焦慮.忿怒和碎碎念的症狀

但這也是我的挑戰開始
我必須學會
1.最重要的一件事"接受他的情緒"
2.靠著向來親密的親子關係"安撫他的情緒"
3.讓他試著了解
不可預期的事是誰都不能改變的
"不是媽媽的阻擋"
4.陪他尋找替代方案,
是他可以接受,我能做到的

重要~讓他學到"面對.接受",
放下是需要更長時間的學習

總之,很多對孩子的教導
一定要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係基礎上
如果無法建立出良好的親子關係
不要怪自己,用時間去換取空間吧!

我要強調一點.我可以教導孩子去妥協
但是,我不會去改變兒子的tempo....
只要,不影響別人,
我仍尊重兒子用自己的方式過自己的人生

善意提醒
嚴重的情緒失控,是需要請醫師或用藥緩和(暫時性)
僅供參考~慰英

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


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孩子的話語權最容易被剝奪呢?


父母帶著孩子做客他人家中或出席隆重場合時,

最容易出現父母處處代孩子做決定的現象。


一位法籍太太多次接待過她的中國朋友,



她非常不理解

當她詢問小客人想喝什麼飲料,想吃什麼東西時,

她的中國朋友這樣替孩子搶答,


“哦,可樂傷牙齒,還是來一罐酸奶吧!”

“他這麼胖,怎能再吃曲奇餅,

還是來幾塊低糖全麥餅乾吧。”



法國太太再三用生硬的中文強調,



“我想知道寶貝的想法,是寶貝吃喝,

不是你來吃喝,你幹嘛要代他做決定?”



真相開講



在做客場合剝奪孩子的話語權的父母,

是把孩子的表現當作自己的臉面來操控,

而不是當作一個有獨立意願的人來尊敬。

其實,

讓孩子明白他的表現代表他自己的榮譽就夠了,

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零食和飲料,

只要他還有胃口“讚美”主人備下的美食就行;

孩子也可以

用一盒彩色曲別針跟主人家的孩子換一輛遙控翻斗車,

因為,孩子心目中的“佔便宜”和“吃虧”,

與玩具的價值無關;

孩子也可以接受主人準備的禮物,

只要他真心喜歡的笑臉照亮了主人的心願。


為什麼我們要教孩子壓抑自己的本性?



僅僅是為我們的家教增光添彩嗎?

多半,你給孩子多少信任,他就會給你多少臉面。


尊重孩子話語權的4 個原則


你要自己選擇,就要承擔自己造成的後果




如何既尊重孩子的話語權,又令他聽得進不同意見?

讓孩子對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是很必要的。
你的孩子也許非要買配色很糟糕的外套和皮鞋,

沒關係,給他買就是了,

到時小朋友的議論自會讓他明白

幾次下來,孩子自然就會接受你的
意見

盡量給孩子廣泛的“選擇域”,使他不覺被約束




給孩子話語權,並非被孩子牽著鼻子走,

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做“選擇題”的總框架,

提供最廣泛的選項,讓他自由發表意見,

但總的方向依舊在我們的掌握中。
就避免了“去與不去”的無謂爭論,

使民主協商的方式不會成為討價還價的源泉。


告訴孩子也要換位思考,尊重他人的話語權




做大的計劃,

如全家人的度假計劃、慶賀性質的就餐選擇時,

不妨開個家庭會議,

孩子也列席其中,發表自己的看法。
做出的計劃不僅滿足
孩子一個人的要求,


而是滿足所有人的要求,

如此兼顧眾人的話語權,也是給孩子做出榜樣:

提出自己的要求時也要顧及到周圍親人的感受。


如果孩子推翻了原計劃,

由此產生的問題讓孩子自個兒解決




孩子的計劃往往十分多變,

比如

孩子忽然不想參加家中親友組織的旅遊,

那麼一定要讓他自己去跟
親友說明,

爭取大家的原諒……
收拾殘局的難度有多大,

孩子自會明白下一次做決定時要有多慎重

不要支配孩子的人生


“爸爸,對不起,我北大畢業,但我沒能掙大錢、當大官。”

又到一年畢業季,近日,
北京大學未名BBS的匿名板塊上發出一個帖子,
題為“你們的父母也這麼想嗎”。
帖子作者在帖子中寫道:“本人,今年小碩畢業,
找了份起薪8000多元/月、年底會有些獎金的工作。
未來會有些許上升空間,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本來對
物質沒有太多期望,
但是我爸爸早就在親戚面前誇下海口,
大約是我每年賺上百萬毫無壓力之類……
知道我的offer狀況之後,更是對我惡語相加,
認為我
給他丟了臉……
打了好多電話騷擾我……
他還說北大的學生應該去當市長、省長……”

北京大學未名BBS的這則帖子引發北大學生和網友的熱議,
這大概也算中國式父(母)子(女)關係的一個縮影。


而在這其中,引發親子衝突最為根本的問題就是:
父母是支配型父母,而孩子卻是有著獨立思想的人!

其實,很多父母都會像發帖者的爸爸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他們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個月能賺上百萬的工資,
能當大官有大權,來證明孩子的“高學歷”、“高能力”、“高地位”,
來證明他們的孩子是秉承了自己
的優秀基因,
以此烘托自己的“成功”;給自己找到可以向他人炫耀的焦點,
讓自己的臉上增光添彩!

殊不知,這樣的父母太過於虛榮,
也許在他們的世界裡,放在首位的只是他們的面子;
他們很享受這樣以愛的名義,支配孩子人生的過程。

他們從孩子一出生開始,
就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孩子的學習、成長、工作乃至生活的全部,
都會按照他們所憧憬的目標去設定安排;
他們會以自我
為出發點,把自己的喜好、想法、態度,
強行的轉嫁給自己的孩子,一旦不如己願,
就會軟硬兼施的像孩子“洩憤”,
或是裝可憐示弱、或是無情地打罵孩子等;

他們會把“我這是為了你好”掛在嘴邊,
用這世界上最可怕的語言,來阻擋孩子反對的聲音,
阻止孩子反抗的行為……

其實,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如此行為​​,
可能會給孩子的一生,帶來難以磨滅的巨大痛苦,
甚至會改變孩子的命運。
孩子從小就在這樣支配權利的人際關係中成長,
使其思想和行為造成了嚴重的束縛,
自主性得不到尊重,沒有平等可言。

長期以往,孩子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和尊嚴,
更無法從自己生活中的痛苦中解脫,
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又得不到及時宣洩,
很容易會從一個受害者的角色,
演變成一個
像他父母那樣對待他人的人。

如果,我們真的很愛孩子,很希望孩子過得幸福。
那麼為了孩子,不要再做支配型的父母,
不要再去支配孩子的人生!

把孩子當作自由的個體,當作獨立自主的人,
去尊重、去對待吧。

也許這樣,孩子會感覺很幸福,我們也會感覺很滿足。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鑑定安置/不是讓孩子被標記/果範(國小資源班教師)







文/果範(國小資源班教師)

*媽媽的憂心

你家的孩子要上小學了嗎?你準備好了嗎?

對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上學是令人興奮的。

但是,有一群父母正擔心著,

我家的小孩和別人的孩子有些不一樣,

他也可以上小學嗎?要不要緩讀呢?

( j5 ^9 D3 k$ R# f) } 

當佳佳的媽媽,聽到幼稚園老師對她說:

「你要為孩子申請入小學的鑑定安置嗎?」

媽媽的眼眶頓時泛出淚光,是到了要做選擇的時候了。



活潑好動的佳佳,自小語言發展比別的孩子慢,

整天不停的動來動去,連喜愛的卡通也靜不下來看。

在幼稚園中,跟不上團體學習的腳步,

他總是依著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事。

旁人常說,長大了就好?真的嗎?

順其自然發展,就能達到一般孩子的水準嗎?



( j5 ^9 D3 k$ R# f) }媽媽擔心的是,

一旦參加身心障礙學生鑑定安置後,佳佳會被貼上標記?

學校會留下紀錄?

一旦佳佳上了特殊班,如果進步了,他還能轉讀普通班嗎?

媽媽的憂慮凝結成巨石,

直落落的壓在胸口,透不過氣,也無力移走。

媽媽心想:難道,才要上小學,就這麼難嗎?

那以後上國中、高中、大學呢?

天哪,誰來告訴我該怎麼做?



( j5 ^9 D3 k$ R# f) }

*鑑定安置的意義

現在的特殊教育已和二、三十年前不同了;

但現今的父母,腦海中仍留著自己成長過程中,

對特殊教育的刻板印象。

他們不想讓孩子上特殊班,怕孩子愈念愈笨。



在臺北市,

二十一世紀的特殊教育理念是,

為孩子提供一個量身訂做的特殊教育服務,

孩子需要什麼,便服務什麼。

申請參加鑑定安置,就是進入這一個服務體系 的第一步。

透過專業團隊的聯合鑑定過程,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

進而為孩子提供特殊教育的安置建議,

讓孩子在家長的同意下,選擇一個安心的學習環境。

( j5 ^9 D3 k$ R# f) } 

目前最常見的安置方式是,

讓孩子在原學區學校的普通班就讀,同時接受特殊教育服務。

障礙情形較嚴重的孩子,則安置在特殊班或特殊學校。

普通學校的特殊教育服務,

包括:

編班時留意孩子的特殊需求,對孩子的老師提供專業支援和訓練,

主動告知孩子應有的福利和提供一切必要的專業訓練,

教育指導,同時協助家長處理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等。

( j5 ^9 D3 k$ R# f) } 

如果,特殊幼兒沒有經過鑑定安置,以普通學生的資格進入小學,

就不能在第一時間接受合適的教育方式,往往錯失學習的黃金期;

等到嚴重的無法適應才開始求救,就太晚了;

這對孩子、家長和學校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

( j5 ^9 D3 k$ R# f) } 

真的,不要害怕孩子被標記。

試想,世上哪個人沒有被標記過?

高的人被叫成竹竿、喜歡念書的人叫書呆子……。

當孩子的語言、行為或學業表現,確實和同年齡 孩童有落差時,

就算不參加鑑定安置,還是會被同學和老師看出來的;

縱使,孩子不接受特殊教育服務,孩子的障礙狀況並不會消失。

可慮的是,多數的孩子會因為家長的退縮和掩藏,

而無法及時獲得協助,錯失學習的關鍵期,加速問題的惡化。



( j5 ^9 D3 k$ R# f) }

標記有它的正面意義,與其說是標記,不如更正面的說是「取得資格」。

孩子在身心發展上的弱勢,需要透過特殊教育服務和社會福利來補強;

參加鑑定安置,正可以取得接受服務和爭取權利的資格。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有時我們在溝通時

會不自覺地用一些『否定式』、『命令式』、

或『上對下』的說話方式


例如:

『你錯了,你錯了,話不能這麼說』


或是『唉呀,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這樣做不行啦

你怎麼那麼笨,跟你講你都不聽……



一般來說,人都不喜歡『被批評、被否定』

但是,有時我們在言談間

卻不知不覺地流露出『自我中心主義』和『優越感』

覺得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可是,有句話說:

『強勢的建議,是一種攻擊』


有時,

即使我們說話的出發點是良善的、是好意的


但如果講話的口氣太強勢、太不注意到對方的感受

則對方聽起來,就會像是一種攻擊一樣,很不舒服



所以,有時候我們的心中會有一種慨嘆

你知道嗎?

其實,我滿贊同你的想法,但我很不喜歡你『講話的口氣』


其實,我滿同意你的見解,但我很不喜歡你『講話的態度』

有時,我們會說:

『我這個人很理性啊,你看,我的門都是開的,

大家隨時都可以進來和我溝通啊』



可是,如果『我們的門是開的,心卻是關的』,

又有什麼用呢?




因此,在溝通時,必須注意到對方的感受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我尊嚴感的需求』



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讚美、被認同、被附和

而不喜歡被否定、被輕視

所以,即使雙方意見不同

但必須做到『異中求同、圓融溝通』,

『有話照說,但口氣要委婉許多』


中國人造字很有意思,

想想『我』這個字,是哪兩個字的組合呢?


是『手』和『戈』



「我」字,竟然就是「每個人手上都拿著刀劍、武器」

所以每個人都常做「自我防衛」,來保護自己

但是,在溝通時,

人除了防衛自己之外,也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


善用「同理心」,也學習控制自己的『舌頭』

『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一句漂亮的話;

也在必要的時候,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


因此,我們必須學習

『不要急著說、不要搶著說,而是要想著說』

絕對不要『逞口舌之快』而後悔



因為說話是沒有『橡皮擦』、沒有『立可白』的,

不能再把話擦掉呀




另外,職場溝通中

我們必須學習『情緒忍受力』和『挫折容忍力』

因為,『脾氣來了,福氣就沒有了』



在我們碰到棘手的問題時,必須先靜下來、勿衝動行事

也學習『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免得事情愈弄愈糟糕


有句話說:

『生命的長度是上帝所給予的,

但生命的寬度卻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的確,我們雖然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

但我們可以控制生命的『寬度』

我們都可以在工作中,學習做更好的溝通

使人際關係更圓融,也使生命過得更漂亮、更有意義,不是嗎?

http://assist.tceb.edu.tw/5362p.htm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分享一則ASD孩子的話


起因:老師因有事,這段時間常會調課

ASD孩子面對一次又一次突然的改變課程,

一忍再忍之下對老師說:

老師你不來上課,你不想教下去了嗎!

(這是ASD孩子的忿怒,無辜的老師)

感恩高中組家長分享




我們ASD孩子

對生活時間中已安排好的事,

比較缺乏變通的能力和認知

也就是不知"無常"為何?也不接受"無常"



雖然這群ASD孩子有正常的智力

但是心智上就是有天生的缺陷

所以在生活和學習上會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



很多人不明白,就很容易責怪"家教不好"

其實,我們家長和孩子都很努力在生活中學習



但如同一個天生沒有右手的人

你無法讓他生出右手

只能找出替代功能協助,但只是"替代"



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土地,

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

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穫;

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穫。



ASD孩子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慢慢的成長

家長則是孩子最重要的播種子的人



我不奢望孩子會有多大出息和偉蹟,

但至少孩子應有同情心、愛心,

並能成為一個受社會接受的人。



✿•.✽共勉之. 慰英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有效地驅動人的行為:是內在動機,還是外在控制?





雖然《義務教育法》有明確的規定,

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免試就近入學,

不得通過考試或測試選拔錄取學生,

但“小升初”的考試仍然屢禁不止,

或有變通的“推優入學”制度,造成教育的不公平。



許多家長,從孩子一入小學就開始為“小升初”做準備。

哪怕是反對應試教育的家長,也頂不住這種升學壓力。



應試教育摧毀了孩子們的童年,

使孩子從小厭學,

這已經是被我們的社會普遍承認的事實。



但是,仍然有些人認為,這樣的嚴格訓練,

有助於孩子們從小打好基本功,

在未來的競爭中先聲奪人。真是如此嗎?



心理學實驗證明:考試會讓人越學越笨

實際上,最近幾十年國外的一系列教育學研究

和心理學實驗證明,以考試為中心的學習方法,

會讓人越學越笨。



美國心理學家Richard Ryan和Wendy Grolnick

曾經對小學生做過一次實驗。

孩子們被隨意分成兩組,

閱讀適合他們年齡的兩篇短文。



一組孩子被告知,讀完後將有針對性的測驗、打分。

另一組孩子則沒有這種負擔,可以隨興閱讀。

專家們事後對兩組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學習過程進行檢測,

結果發現:隨興閱讀的孩子,

比起為了考試而閱讀的孩子來,

對文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深入得
多。



一周後再進行考察,

發現兩組孩子對所閱讀的文章都忘記了許多。

但是,為考試而閱讀的孩子

忘掉的東西比起另一組孩子來要多得多。



另外一位心理學家Edward L. Deci

在1969年還進行了一次略為抽象的心理實驗。

他把隨意選出的大學生分成兩組,

玩一種叫Soma的積木遊戲。

這種玩具可以拼組成不同的形狀,

玩到復雜時非常具有挑戰性。

兩組學生要花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按照規程玩這種玩具。



第一組被告知,

他們每按紙上的圖案拼組成一個形狀,

就能掙一美元。

另一組學生則沒有任何獎勵。



半個小時一到,主持實驗的人告訴大家:

“請等一下,我出去幾分鐘印出有關問卷,請各位填寫。”

但他出去後並非印製問卷,

而是通過秘密觀察孔看看屋裡的動靜。



結果發現,

拼組一件能掙一塊錢的學生,基本就不接著玩兒了。

而那些沒有掙到錢的學生,許多反而是欲罷不能,

用這些積木堆造成許多意想不到的形狀。



有效地驅動人的行為:是內在動機,還是外在控制?



心理學家把這些實驗結果歸結到一個問題:

是什麼能有效地驅動人們的行為?

是內在動機,還是外在控制?



二十世紀上半期美國的心理學,

大致被斯金納所代表的“行為主義”所主宰。

其核心理論是:

人的行為是被環境的“強化效應”所塑造的。

你的某種行為一旦受到環境的懲罰,

你就本能地迴避這種行為。

相反,你的某種行為一旦受到環境的獎勵,

你就會重複這種行為。




通過考試、升學等各種獎勵機制激發學生努力學習,

也建築在這一理論的基礎上。



戰後美國心理學的主流,則推翻了這種行為主義的統治,

“積極心理學”由此崛起,並深刻地影響到了教育領域。



從“積極心理學”的立場看,

“行為主義”的環境強化論,

著眼於外在控制,避而不談內在動機,

或把內在動機簡化為對外在控制的反應。



上述這些心理學實驗證明,

人的動機一旦被簡化為對外在控制的反應,

人就變成了一個被動的動物,

即使自己希望達到外在的期求,也往往力不從心。




而從外在控制中獲得充分自由的人,

則有更多的自主性,更可能被內在動機所驅動,

結果達到一種高度警覺、好奇、興奮、

乃至狂喜般的昇華境界。



孩子的天性本來就具有高度的創造性。



就像玩那組積木,他們可以不停地玩下去,

乃至不去吃飯,不肯按時睡覺。

這種“貪玩“,

屬於主動的行為,是人類創造性的基礎。




但是,以考試和升學為核心的教育系統,

則徹底摧毀了這種主動性。




我在美國長大的女兒,沒有“小升初”的壓力,

到十歲時居然連乘法口訣也不會背。

朋友聽了吃驚、搖頭,我們則不以為意,

只是告訴她:

現在是記住乘法口訣的時候了,

否則一些數字遊戲都無從下手。

後來我們搬家,她進了一所頂尖的公立學校,

因為數學不行,開始時還需要特別幫助。



如今她滿了十一歲,

兩個多月的暑假本準備徹底“放羊”,

反正她沒有課就在計算機前寫小說。



但看到她對數學已經發生了興趣,

就讓她上了一周兩次的“俄羅斯數學”班。

第一天開課,我們事先連學費也沒有付。



第一堂課完了以後,

媽媽趕緊問:“你喜歡嗎?

想上這個班嗎?”女兒興奮地直說喜歡。

這樣我們才付了學費。



過去,我們早晨醒來下樓,

總看到女兒在那裡寫小說。

現在一覺醒來,則經常發現她在演算數學。

她現在的程度,肯定和國內“小升初”、

“奧數狂”中的孩子相距甚遠。

但是,人生長著呢。

只要她有這種內在的動力,

早晚會追上來,而且會學得更好。



當孩子從早晨一睜眼就要準備考試、

滿足大人的要求時

她或他的內心世界就變得越來越枯萎,

漸漸喪失了原創能力。

我們整個社會、整個文明,都要為之付出代價。


文/薛涌


不一定,聊得來就是同一類人!


不一定,聊得來就是同一類人!

同類聚在一塊討論問題的時候是不是覺得聊得特起勁,
覺得不單是對方說的話非常對自己胃口,
連自己也變得妙語連珠。
一場高談闊論下來,自我滿足大升,自信倍增,
對同類的認同感更深。
其實這是虛假同感偏差在培養自我認同感呢。

虛假同感偏差又叫“虛假一致性偏差”,
指的是人們常常會
高估或誇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為的普遍性。
當遇到與此相衝突的信息時,
這種偏差使人堅持自己的社會知覺。

好比當你喜歡玩某款遊戲或喜歡穿某個牌子的衣服,
你就會不自覺地以為這款遊戲很受歡迎,
這個牌子很多人喜歡。

人們總是無意間誇大自己意見的普遍性和觀點的準確性。

如果你認為公車上不讓座的人該打,
此時看到某篇評論的觀點與自己相一致,
那寫這篇評論的人就是同類。

同類人數有稍微的增加
都會令你更加認定不讓座該打是對的,
是主流觀點,即自己的觀點與社會主流一致,
從而產生自豪感和滿足感還有加深自我認同感。

這樣的認同偏好會干擾人對實際情況的認識和判斷,
使得思維狹隘,帶來選擇錯誤。

"嚴重的虛假同感偏差會造成是非不分"

一位ASD孩子的生活記事





有天放學搭公車回家時,

不巧搭到載滿乘客的公車.



上車後這孩子就想

如果他再站到走道,那上下車的人將更難行.

決定就站在接近車門口和第一排座位的位置.

如果遇到有人上下車,他就不會阻礙到.



誰知一位老人家就開始不停數落"我們這孩子".

孩子很生氣

但礙於穿著制服不能丟學校的顏面和老人家爭論,

索性就故意站到老人旁邊.



誰知老人仍繼續不停數落這孩子

陸續有人下車,

這位老人家有位子坐還叫這孩子坐他旁邊

但是繼續不停數落,直到老人家下車



這時我們這孩子就開始追問司機先生:

我有錯嗎?

還好司機先生告訴孩子:你沒錯,

那位老人家我們司機都知道他總是這樣

旁人也告訴孩子:你沒錯,你很棒



就這樣一直追問到最後一站才下車

一下車,這時才發現搭錯車了



一回到家就對家人說以上的過程

附加~

還好他們說我沒錯,

否則我就會到家再發脾氣

(家人也鬆了一口氣)





(北部)亞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閉症之家長會

家長委員張慰英記錄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父母該如何培養子女的抗壓力?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該如何培養子女的抗壓力?

對每個人來說這些的確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覺得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自信心的培養是很重要的,

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應付、克服種種的障礙。



在教養上很多事情 不要過分安排,

一個每次都考第一名的小孩他就一定有自信嗎?



我想不一定,

因為他能考第一名可能都是照著父母親的安排去做,

這樣的結果不一定能增強孩子的自 信。



要讓孩子自己去做、鼓勵他自己去嘗試,

並對於他的嘗試給予適度的肯定,

不要常常挑剔他、天天罵他,

或是經常拿他跟別人比較,

這樣有時候反而會降低他的 自信心。



有些人能力很強,但是沒有自信;

有些人能力沒有很強,但卻充滿自信,

我想後者的抗壓力會是比較強的。



這裡不要誤解成罵小孩就會減低他的自信,

應當 糾正的錯誤還是要糾正,

只是不要是情緒化的謾罵,而是合理的責備。

有自信的人挫折容忍度就比較好嗎?


這絕對會有關係的。


有自信的人遇到挫折、遇到壓力的時候,


對自己不會喪失信心,比較不會被這些障礙壓垮,


不會一下子就放棄自己、自暴自棄,


相反的容易作正向的思考,尋找好的策略。




兒童期與青少年時期是學習的重要階段,


人們總認為學習是與智力大有關係,


就您長期從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工作的經驗來看,


人的情緒與學習之間有關聯嗎?


IQ是一種能力的指標,這種能力往往是一種優勢,


IQ高的人學習一些東西的基本能力是比較好的,


學習知識性或是 比較複雜的技巧能夠比別人還快,


比起能力弱的人,他是比較容易建立自信的。


若是沒有好的學習環境,產生了情緒的問題,


常常會壓垮這種優勢,讓他的IQ無法 穩定的呈現。


所以才會有很多高智商低成就的問題。


相對而言,IQ沒有很高的人,


在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之下,


有一個較佳的情緒之下來做學習,


往往就會有不錯 的表現。


eenius22刊‧

感謝台大醫院‧丘彥南醫師同意轉載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認識特教溫馨提醒10個重點




什麼是IEP

所謂IEP就是(individual educational program)

個別化教育計劃。

老師在擬定教育計劃前,

必須先蒐集學生資料,

如家庭環境、學習能力、語言人際發展、優弱勢能力等,

再依其特殊需求,

由導師、家長、資源教師、

行政人員及專業團隊共同擬定學習目標及計劃。

IEP教育計劃必須經家長同意後才能實施。

同時IEP也是提昇學生整體發展的多元服務計劃,

它必須由多位教育相關人員共同擬定,

而非單一個人可決定。



2.個案管理師的功能

每一位資源班的學生

都有一位最了解他的個案管理老師。

個案管理老師主要工作是負責統整孩子的學習需求,

為孩子做完整的學習規劃。



3.個案管理老師的工作

1.負責與個案的家長和老師聯繫

2.蒐集整理個案的基本資料、輔導紀錄和學習檔案

3.個案IEP的設計和會議召開

4.和導師協調個案課程內容及課表

5.和資源班任課老師溝通上課內容及目標

6.個案的行為輔導及突發狀況處理



4.個管老師就是授課教師嗎

個管老師負責孩子課程與輔導的整體規劃,

但上課就不一定是個管老師了。



5.資源班的課程是如何安排的

資源班的課程都是依學生需求而設計的。

先由個管老師蒐集資料--

與家長和老師溝通,並且入班觀察。



課程出來後,

各個管老師必須

先跟學生原班老師敲定可出班時間,

才能排出一份讓各班導師滿意,

又不致讓授課老師課程衝突的課表。

課表出來後,

各授課老師才能依據學生需求與特質,

設計符合個別需求的課程目標與內容



6.資源班是不是特教班

雖然同屬特殊教育的一環,

資源班和特教班在型式及性質上多有不同。

特教班是集中式的教學模式,

學生大部分的教育活動都在特教班內進行,

是一種限制較多的教育安置。

而資源班的學生仍在普通班就讀,

只是部分時間依個別需求接受資源班服務,

是一種限制較少的安置。



7.孩子會不會被貼上標籤

如果孩子在行為或學習上出現嚴重的問題,

即使不上資源班,

仍會被同儕或老師貼上無形的標籤。



與其擔心標籤的問題而漠視孩子遭遇的困難,

讓孩子長時間面對挫折與排斥,不如及早面對。



資源班適時的介入,

協助家長和老師處理孩子的問題,

也許可以將行為問題減緩或改善。



8.課程的安排會不會影響正常的上課

除非是認知課程,

排課時也盡量以不影響一般上課,

維持原班課程的完整性為原則。



若一定要排抽離式課程,一定會徵得導師同意。

導師在原班就會儘量調整課程,或安排小老師,

讓資源班學生在抽離課程後仍能順利參與原班課程。



9.孩子到資源班上課一定會進步嗎

到資源班上課,因為採小組教學,

有更充分的時間,仔細的了解孩子的困難所在。

會給予老師和家長一些處理策略。

提供相關的訊息, 尋求更豐富的資源。



10.一但同意入班就要持續到六年級嗎

特殊教育本來就充滿彈性和個別性,

只要需求改變,服務也將改變。

當孩子有明顯進步,

經老師、家長評估不再需要資源服務,

我們會很樂意的安排孩子回歸。



只要學校召開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

委員們同意回歸安置,

孩子就可以不用再到資源班上課了。

轉銜脈絡思考 促成亞斯柏格生正向學習





轉銜脈絡思考 促成亞斯柏格生正向學習

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的教育方案,或個別化的轉銜計畫,

都與學生日後的發展和生活息息相關,

因此在規畫時,教師除了要著眼於學生個人的能力、特質外,

家庭、學校及其他相關的支援網絡,也要一併納進來思考。



生態轉銜的概念與規畫

規畫身心障礙學生的銜接計畫時,

應特別重視每個教育階段的「脈絡影響」(the influence of contexts)。

所謂的「脈絡」是指「各個生態系統之間的連結」。

例如:國中階段可喻為一個生態系統,高中、高職階段是另一個生態系統;

當前一個生態 系統的組成分子,變成下一個生態系統的一員時,

就會帶動兩個生態系統間的互動。



在轉銜過程中,除了學生本人外,教師、家長等彼此間也會產生相互的影響,

而這個互動的脈絡會隨著時間持續變化,因此絕對不是一個靜態的歷程。

所以,當身心障礙學生面臨轉換環境的重要時刻,

兩個生態系統的教師、家長,都必須嚴陣以待,協助他們順利過渡。



以亞斯柏格學生為例,他們普遍的弱點是:

比較不會因地制宜,

很容易將前一個學習場域的習慣原封不動的套在下一個學習場域裡,

以至於入學初期往往衍生許多 適應不良的現象。



因此,細緻的個案轉銜計畫,

不但能幫助亞斯柏格生獲得「事先模擬」的機會,

並培養必要的「先備技能」,使他們在步入新的學習歷程時,

能夠 獲得正向的生活經驗,縮短磨合期,順利往下個階段開跑。



未來學校生活的心理地圖

對亞斯柏格或自閉症的學生而言,

舉凡必須具備的基礎學科能力(語文、數理),

以及涉及問題解決、自我監控、時間管理、社交互動等各項能力之外,

「對學校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影響個人轉銜成效的重要關鍵。



以小木(化名)為例,當他被安置到高職後,

本來隨機編班被編在「1班」,沒想到開學後的班級變成「2班」。

小木認為這是學校的疏失,因而不願到2班上課,

也不肯與2班的導師接觸,致使兩班師生都為了這件事而延誤上課。



後來,經過輔導教師、家長與教務處的溝通協調後,

小木終於願意離開1班到2班上課,

但心中卻烙下「學校強迫學生換班級」的惡劣印象。



因此,國中師長在輔導身心障礙學生轉銜到下一個教育階段前,

最好儘早和未來安置學生的學校聯絡,進行適當的導覽與認識;

其次,要取得新生相關的書面資料,

例如:學生手冊、參考行事曆與過去的課表等,

以便當作他們認識新環境、新規則的重要資源。



另外,面對新環境可能發生的變動,

亞斯柏格青少年的心中常產生許多恐懼與焦慮,

例如:上學路線、採購午餐,以及校園安全等問題,

所以師長最好適時引導他們發問,提出擔憂,

並以「事先模擬」或「請求協助」的策略來因應,

以便協助他們建立未來學校生活的心理地圖。



成功的轉銜計畫 理性思考基本條件

許多亞斯柏格或自閉症的青少年,在學習上往往展現了單一興趣,

例如繪畫(特別是汽車、飛機等)、工藝或電腦的操作等,

因此,在選擇安置學校時,

這些優勢就成了師長協助他們考量的重要參考依據。



以阿明(化名)為例,他從小愛玩汽車模型,

平日除了以操作各式遙控汽車當休閒活動外,

還很會繪製精細的汽車造形。國中畢業後,他最想就讀高職汽車科。



然而,汽車科的學習科目有大量的機械原理和電學知識,需要稍強的數理能力,

而在工廠實習要搬動輪胎機件、拆卸零件、使用千斤鼎等,

因此良好的體適能是必 備條件;

此外,工廠內機械運轉有時十分快速,有時會發出巨大聲響,

整個空間飄散著特殊的機油氣味,這些都是念汽車科必須一併評估的面向。



阿明的身材瘦弱,對聲音十分敏感,因此初步評估他不適合念汽車科,

反而是以繪製機械圖表及電腦繪圖為主的製圖科比較適合安置他。

但如果阿明一定要就讀汽 車科,那麼除了必須加強他的數理能力和肌耐力外,

特殊輔具的提供,例如:

使用足以降低音量的耳塞、控制轉速的裝置等,就必須特別列入個別化教育計畫中。



高中職的師長也是促成不同教育階段轉銜「無縫接軌」十分重要的工程師。

因此,在學生進入校園前,可以先為他們準備一份「核心能力清單」,

以便國中端的教師在事前提供詳細的檢核表參考。



在開學之前,高職師長甚至可以實施職業能力評估,

讓學生實際接觸並操作工廠的各式機器,以便了解學生的興趣與能力的適配程度。

給孩子的心情療癒

<h1 style="margin-bottom:20px;">

</h1>
哭是好事,堅強會壞事,請你務必容許孩子脆弱,允許孩子傷心











給孩子的心情療癒:真正的堅強,從痛快流一次淚開始
<h2>
</h2><h2>傷心都是百分百,沒有減半的憂傷</h2>

「我因為沒有鞋穿而哭泣,

後來遇見沒有腳的人,才明白自己有多幸運。」

這句格言教導孩子要懂得感恩與珍惜。

令人遺憾的是,當我們遭受傷痛時,往往誤了這句話,

以為我們必須想想那些痛苦比我們大、比我們多的人,

這樣才能減輕自己的傷痛。


所有親身經歷的傷心,都是百分之百的打擊,

沒有所謂減半的哀傷,這點對孩子尤其明顯。

我們都見過玩具被奪走時,孩子撕心裂肺嚎哭的悲傷模樣,

那種情緒反應很激烈,眼淚也很真實。

當你開始運用一些觀念,

幫助孩子處理生活中無可避免的傷痛時,

請記住,永遠不要比較損失的輕重,

也永遠不要比較或忽視孩子的感受。

本書的宗旨,就是教你如何行動,

以及該如何運用這些行動幫助你的孩子。

但在此之前,我必須先幫助你看清落實這些行動的障礙。

管教孩子 不要有情緒性語言



身為家長的你是否常常對於管教孩子的方式感到頭疼呢?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告訴你,
管教孩子的時候,把握很重要的一個原則:
不要有情緒性的語言!
就算孩子要接受處罰,也是因為他的錯誤行為,
而不是因為他惹你生氣而處罰他。

王宏哲在書中提到,不要講出你做不到的處罰,
與其用「你再不乖就把你丟掉」這種沒效果的恐嚇性語言,
還不如實際一點,直接警告他說:
「你再不聽話,等一下
就不能看卡通!」
或是:
「你再不吃飯,我就要把你的戰鬥陀螺沒收!」
這種看起來比較輕的處罰,
在孩子心中反而是比較嚴重而有效的,
因為那才是他有感覺的處罰。

但是你可能會說,要是真的把孩子的玩具沒收,
孩子卻鬧得更大、哭得更兇,怎麼辦呢?
難道要索性還給他嗎?當然不是!

孩子如果哭鬧得更厲害,表示把他玩具沒
收這招是有效的;
這時候,你不要理他,要是他再鬧,就再沒收他第二顆。
可是他還是會想挑戰測試你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你會不會,敢不敢真的去執行?

只要你堅持下去,不要只罰一次,不要看他更鬧,你就退讓,
第二次、第三次都一樣,
孩子就知道你是玩真的,這樣,你就成功了。

王宏哲補充,當你執行處罰,而孩子卻因此哭鬧得更厲害的時候,
你最好趕快離開現場,不要跟孩子處在同一空間裡,
因為孩子知道父母終究會心疼、心軟而讓步,
就被他看破手腳,很快破功。
<cite>優活健康網</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