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我的資優班(7)(8)游森棚老師
第7頁
孤獨的靈魂
「你怎麼知道?」
陳媽媽瞪大眼睛看著我,眼神大驚訝。
「我只是懷疑。這個星期觀察的。」我說。
「老師,你太可怕了。
沒錯,我們去看過醫生,霆羽是有亞斯伯格症候群。」
陳媽媽早就知道了。
但她顯然不預期有老師會懂,當然也不喜歡公開。
我掙扎著要不要寫下這一段回憶。
相繼三年之內,高我們一屆的資優班走了兩位學生。
一向堅強的導師,全校都非常尊敬的一位同事,
在辦公室同仁的懷抱中幾近崩潰。
告別式中,我們所有人都沈默。
學長班承受的巨大衝擊,
不在其中的人沒有資格做任何評論。
而我們,小一屆的學弟班,
說沒有陰影籠罩著我們,那是假的。
「老師……」家長會中,家長欲言又止。
「班上都還好。有狀況的話,我會通知大家。」我告訴家長。
「唉。」我們也只能嘆氣。
家裡有情緒激動的資優生,父母真的很辛苦。
家長會結束,陳媽媽走過來。
「老師,拜託你特別照顧。」
「我會。我們都小心。」我說。
霆 羽其實我並不真的擔心。
回憶高一開學的第一個星期的第一次家長會,
我就私底下跟陳媽媽說,
霆羽很可能有輕微的亞斯伯格症候群 (Asperger’sSyndrome)。
這是完全不影響智商的輕微自閉症,
而且對特定的領域特別有感覺,通常是數學或藝術。
而事實上,有非常多高創造 力,
卻完全沒有社交能力的科學家和藝術家,
咸信都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
順手拈來就是一堆,莫札特、貝多芬、梵谷、納許……
「你怎麼知道?」陳媽媽瞪大眼睛看著我,眼神大驚訝。
我真的擔心的是家銘。
說實在家銘是我在班上唯一擔心的學生──
他也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特質,而且比霆羽更明顯。
但是家銘來自非常平凡的中層家庭,沒有任何的奧援。
資優班的學生因為自身的成長經驗,
對於特別的同學會比較親切。
同學相當努力,多跟他說話,體育課打球時多把球傳給他,
分組時和他一組。
然而「亞斯伯格症候群」和「有可能出事」又是兩碼子事。
亞斯伯格症候群缺乏社交能力,仍然可以悠遊自在。
霆羽和家銘固然令我擔心,和會出事八竿子打不著邊。
會出事的是另一種典型,簡單來說就是有一個結打不開。
這個結可能是有形的現實問題,也有可能是無形的哲學思考。
然而,真正有完美主義,
而思考到「孤絕」程度的,班上目前看來是沒有。
在這一點,我是喘了一口氣。
第8頁
事情發生後,外界充斥著各種評論。
然而熙攘的聲音也是一種教育,教導學生這個社會的觀點是多元的。
也教導學生在喧囂的聲音中,如何心平氣和,如何自處。
然而,
把原因想當然耳化約成
「課業壓力」、「同儕競爭」、「教育失敗」,
都只是事後試圖說服自己和炒作新聞的方法。
這三個原因,說實在,相信我吧,在建中資優班都不存在。
特別是我們看到「課業壓力」不免都露出微笑,
那完全是外行人的話。
真正的原因,也許只有一個人知道。
但是,「只有一個人知道」──這就是關鍵所在。
資優生的個人風格特出,展露出來的面貌也各式各樣。
極端內省又完美主義的資優生,
標準極高,自有一套看待世間的邏輯。
內心深處的想法,外人真的難以明瞭,也難以進入。
因此一旦遇到危機又鑽入死胡同,往往就是最危險的一群。
「資優教育」是嚴肅的課題,
但是「資優」這兩個字現在已經被完全濫用。
底下談的是真正的資優教育理論。
資優生的情緒類型非常多種,無法一概而論。
但是「過度激動」的特質是常見的。
「過度激動」可以是心理過度激動(講話快,冒險性,神經質),
感官過度激動(對五覺敏銳,不能忍受不完美),
智能過度激動(渴望知識,好問,好批判,反抗權 威),
想像過度激動(想像力豐富,做白日夢,注意力不集中),
情緒過度激動(對於人際關係敏感,關心人和社會,
對外界事件感受強烈而複雜,
嚴重者可能導致 胃痛、憂鬱等身心症狀)。
所以,家裡有個資優生,父母親很辛苦。
國家要關心資優教育,
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樣的學生需要特別的引導。
在資優教育的理論裡,「重要他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
資優生在成長的過程中,
會認定一個(一些)對他們來講是最重要的人。
但是問題是,
「重要他人」的選擇權和決定權完全是資優生自己,外人無法干涉。
「重要他人」也許是父母,也許是師長,也許是同儕。
對於難得讓人進入內心的資優生,
這些「重要他人」才是他們在意的,才是他們偶爾傾吐的對象,
才是讓內心世界偶爾敞開的機會。
一個「重要他人」可以改變許多許多事。
電影「心靈捕手」中,劇中主角隱藏自己的心結,
用武裝起來的刺和嘲弄的心態面對外界。
這部片子把這類型資優生的心理拍得深刻而淋漓盡致。
得費爾茲獎的教授明明看見男主角的資質,
卻打不進他的心裡。
即便是主角的哥兒朋友、女朋友,也一樣被排除在外。
這些,都不是他認定的重要他人。
這是主角的心路歷程:
從沒有人能和他心靈共鳴,變成沒有人了解他,
變成他不想敞開心,變成他一個人。
愈加封閉,愈加扭曲,愈加孤獨。
孤獨的靈魂之所以孤獨,
就是沒有人可以了解靈魂深處的掙扎。
真正的解放,需要契機。
最後主角在心理學教授面前決堤,我也在電影院中痛哭流涕。
因此,
如果您恰巧可以是某個資優生的「重要他人」,
請陪著他成長,陪著他,走過這一段狂飆的青春。
希望這樣令人難過的事,不要再發生。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789866745027-8.php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我們家族中有一位男孩
回覆刪除認識他的時候,他唸小學五年級
從小學到國中,只有一個問題困擾他
"常常不想到學校上課"
他--是一位非常沉默的孩子
今年要考高中了
我第一次單獨面對他
他依舊沉默,只聽我說,偶爾會陷入他自己的思考中
他第一次基測沒有去考
原因:慰英阿姨說如果還沒有準備好,就不要考
到了第二次基測
媽媽對孩子說:
我覺得你應該準備好了,可以去考了嗎?
孩子點點頭,就去考了
成績:388分(沒有加分)
這應該也是一位在等待"心靈捕手"的孩子
我們常說:要以台灣為榮,是不是可以改成--
--孩子,台灣以你為榮--
孩子雖然,你依然在和上課做拉拒戰
我沒有答案可以給你
希望你有自己的應對之道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