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緒,基本上是一種生理狀態的表達
<生理狀態> <心理上> <行為上>
不舒服→→沒有安全感、受威脅、厭煩感→→生氣、打人、哭泣
至今所知,人類幾乎所有的行為都由腦部控制,情緒亦是。
當情緒不愉快時,很容易在行為上以不適當的方式表現出來,
如打人、哭泣、摔東西等, 久而久之就成為習慣,
習慣變成自然,這也是神經網路的變化,
所以會變成一種神經上的記憶,相對地很難控制。
所以人要先了解自己的情緒,
要先瞭解外在(環 境)的訊息或內在(身體)的狀態,
是如何引發自己的情緒。
2.情緒,稍加處理就是一種認知狀態
曾有研究:A、B兩組人,
分別打了略會引起身體興奮感的藥劑,
再放入快樂群與氣憤群的群眾中,
結果,A組人以為這藥劑會使人快樂,B組則反之。
人對自己的身體生理狀況不了解時,
很易受自己對外在環境的主觀解釋而影響情緒。
人們對自己的情緒敏感度不夠是一種常態,
不易察覺自己的情緒是生氣?厭 煩?不安?或被威脅?
只知心情不好,卻不見得知道影響自己情緒的真正原因為何?
針對此,教導『情緒』與『感覺』就像教加法、教物品的名稱。
孩子3-4個月 大時就可以教他情緒,為情緒命名。
例如:在某情況中,孩子生氣了,可以在情緒發生同時,
告訴他:「你現在在生氣喔!」
讓孩子知道自己情緒狀況,並使孩子了 解情緒語言的表達。
若孩子無語言能力,當他生氣時,
可以給一張畫有黑圈圈的圖卡,表示該圖形即是生氣的意思。
又若孩子的優勢能力在聽覺,
可以給予一個聲 音,配對當時的情緒。
也可以製作一張情緒表,
如:何時不安?煩躁?受威脅?
將不好的狀況列出,刺激(情境)情緒反應做成記錄。
有些身心障礙者因額葉深處受傷或發展緩慢,
在情緒的控制上也較薄弱。
協助其紓緩情緒之方式有:
(1) 給予適當的聲音和觸覺-藉由感覺增加其感受
(2)促進延宕行為-促使其不當行為能延後出現。
另外,應使孩子了解其行為,加強其對行為的知覺。
孩子的行為動 機,處於未知覺的狀況,
因而在行為有預兆前,讓孩子覺知自己的行為,
漸漸地,孩子會了解其行為的原因。
(3)目的的延宕-當心情低落,覺得怒氣要爆發的時 候,
不要一直保持該信念,要延宕其信念,
如孩子生氣欲打人,在將動手前,
雙手按住孩子雙肩,壓一下,看一眼,再壓一下,
再看一眼,
即在第一個動作第二個動作間,插入另一個動作,
以中斷負面情緒的延伸。
總之,以孩子的優勢能力,考慮給予可接受的刺激,
並使用這些刺激來統整孩子內在情緒,
讓孩子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況。
3.情緒具有社會互動的意義,而這也是一些能力的組合
自閉症或相關症候群,因為其先天的神經系統的問題,
有無法與他人共享情緒的基本障礙。
有些孩子無法適度地以視覺來搜索他人臉上的情緒訊息。
有些孩子,腦子不 夠複雜去瞭解溝通環境或人際社交活動的複雜度。
這些理由都使其情緒『看起來』怪怪的,
讓大人也無自主地選用『怪怪的』情緒去面對他們。
家長或老師要以自己為鮮活的、時時刻刻的社交教材,
讓自己的情緒給情緒穩定狀況下的孩子知道
(他情緒不穩定時,連處理自己都不夠),
包括:情緒告知、情緒共 享、情緒交換。
建議是,我們可以自快樂與放鬆的情緒開始,
如:開心地一起玩,雖言語無法溝通,
但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現在的愉快心情,交融彼此的情緒。
這往往是一個老師或家長能否處理孩子情緒的關鍵,
甚至是能否繼續珍愛孩子、與孩子共同奮鬥下去的基本條件。
相反地,相處時的焦慮、生氣、無助情緒都是大敵。
人們對語言情緒的了解,不止是語言本身,
而往往是音調、語氣、聲調的消息比內容重要,
所以音調本身會傳遞情感,需注意這一點。
4.自我監控的功能與效能感:
這是一種『我為主宰』的感覺。
一個人自己作自己情 緒的主人,駕馭自己的情緒,
體會『我為主宰』的心情,那麼障礙就不會讓他太遺憾了。
實際上,人並不需要太複雜的主宰感,
經由自己努力的簡 單事情的完成,都可以產生這種愉悅,
而且還可以增加自我控制的效能感。
作者: 郭乃文 是台大心理系學士、碩士與博士
摘要:陳士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