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強迫症的孩子怎麼教-邱志鴻




文/邱志鴻(99年2月21日)特殊教育

「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為神經官能症,是焦慮症的一種。

患者會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擾,

在生活中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

強迫症起因於腦內基底核或血清素分 泌的異常,

常發生於青少年時期,可能與妥瑞症一起出現。

在新修訂的特殊教育法中的「情緒行為障礙」,也包括強迫症學生。


                                       

強迫症的孩子 通常有高智商和自省能力,

他們知道自己所出現的想法和行為是無意義的,

可是就是無法用意志消除心中的焦慮,使得生活和學習產生問題。

他們可能會花許多時間 不停的洗手、反覆檢查門窗或開關門;

在學習時也因回憶或聯想恐怖的畫面,

或懷疑自己是否聽清楚,造成注意力不能集中和學習中斷。


                                       

面對強迫症孩子,

除了配合精神科醫師的藥物治療和心理醫師的認知行為治療外,

以下方法提供父母和師長參考:




●早期發現,及早就醫:

當孩子出現強迫性思考和行為,並產生情緒波動,

進而影響生活和學習時,應及早帶孩子就醫,

不要害怕看精神科會被貼上標籤,

這如同感冒一樣,有病就要找醫生治療。


                                         

●引導孩子認識症狀和克服方法:

可以透過書籍,如《腦袋不聽使喚怎麼辦?》、

《強迫症的孩子怎麼教》和相關精神醫療網路資訊,

幫助孩子認識強迫症,以及克服的方法。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害怕和誤解,也能將孩子導向正向的療育生活。


                                         

●觀察孩子服藥的情形:

通常藥物的治療需要幾個月時間,使用的劑量要按照醫師的囑咐。

協助孩子按時用藥,並觀察服用藥物後改善的情形,

以及所產生的疲倦或生理副作用,做為就醫參考。


                                         

●協助孩子接受認知行為治療:

強迫症患者所接受的心理治療為認知行為中的「暴露/不反應」法,

就是引導孩子暴露在害怕的情境中(如碰髒東西),

練習延緩 時間反應或不進行反應。

在治療過程中,可協助孩子完成心理醫師所交代的作業,

確實記錄生活中所產生的焦慮想法和強迫行為,

並練習使用呼吸法緩和情緒。


                                         

●陪伴孩子進行健康的休閒運動:

運動和微笑是最佳良藥,

父母和師長可以陪伴孩子走出自我封閉的空間,

從事跑步、打球、聽音樂或閱讀等活動,

促進身心健康,也有助於放鬆自我、減輕焦慮的產生,

以及在團體活動的友伴關係中得到支持力量。


                                         

●鼓勵孩子接納自我,專注於當下:

採用源自日本的「森田療法」,

不斷鼓勵孩子接納自己現在的樣子,

了解情緒和思緒的波動,讓它們順其自然的出現和消失。

 並引導孩子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所做的事情,

把心力放在生活和學習,

讓強迫症所造成的焦慮感逐漸降低,找回健康正向的生活。

4 則留言:

  1. * 強迫症英文縮寫為OCD

    * 強迫症為焦慮疾患的一種

    * 強迫症主要包括2種核心問題: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

    * 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如同連體嬰一般,常常前後伴隨出現、形影不離。

    回覆刪除
  2. 我的孩子得了強迫症,我哭了,他是那麼的懂事體貼,從此我的脾氣改了,不再那麼的歇斯底里。我回想兒子童年時對他

    瘋狂的謾罵,我那時憂鬱症已很嚴重,但沒有就醫,我知道是因為我的關係兒子才生病,我一回想起小時候對他凶的模樣

    就充滿自責和愧疚,難過得哭了。

    回覆刪除
  3. 樓上的媽媽你很棒

    且你可以說的出來

    幫你加油

    回覆刪除
  4. 我也有同樣的情形

    國小一年級

    對小朋友特別兇

    硬要他特別好

    現在想起來覺得很無知

    可能那時有憂鬱症自己也不自知

    現在已經高二

    功課一踏糊塗

    我覺得他自己應該對自己負責

    總往想好的地方

    自己就會很快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