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以往亞斯伯格症患童 讓大眾誤解他們不需要幫助




亞斯伯格症更名 福利不減診斷速度快2倍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2/12/07

日前媒體報導亞斯伯格症將於明年5月更名消息,
引發許多病童家長擔心孩子的權力與福利將受損,
兒童青少年科醫師表示,
將亞斯伯格症與其
他型別自閉症統稱為「自閉症類群疾患」,
預計可加速2倍以上診斷時間,
讓特教老師能提早處理病童的困擾,
給予亞斯伯格症患童與其他
自閉症患童同等的服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政雄表示,
亞斯伯格症孩童因為腦部發展因素,導致社交互動缺損,
常不理會他人
,或做出不合宜的社交行為;
溝通能力缺損,可能會完全無語言能力,或出現不合宜的言語表達;
另外會侷限重複同一動作或特定興趣,甚
至排斥改變。

以往亞斯伯格症患童
因為部分能力高過其他自閉症患童,
容易讓大眾誤解他們不需要幫助,
常見患童所得到的服務遠低於疾病
診斷結果。


陳政雄醫師指出,
美國精神醫學會將於明年5月出版的
「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中,
將亞斯伯格症更名為「自閉症類群疾患」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許多家長誤以為這是把自閉症診斷位階拉高,
並去除亞斯伯格症,擔心會減少孩子的福利,
其實此一新的
診斷準則是將
典型自閉症、非典型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
以及亞斯伯格症四種障礙類別統稱為「自閉症類群疾患」。


陳政雄醫師進一步解釋,
將亞斯伯格症納入「自閉症類群疾患」後,
預期原本處於疾病邊緣狀態的孩子
更能及早診斷、接受更清楚服務。

往診斷時間為3個月至半年,
新準則公布後,可節省診斷孩子的次分類時間,
預計診斷速度能加快2倍,
如此醫師就能更快與特教老師確認,
 
讓特教老師能及早處理亞斯伯格症患童學習中的困擾。


陳政雄醫師說,明年5月正式公布新的診斷準則後,
台灣的精神醫學會也將陸續以此準則來使用,
精神醫學會已準備就緒,但同時必須配合
足夠的特教服務資源,
才能在快速診斷後立即得到特教服務的支持。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改革從評量做起


新竹市立光武國中國文老師張蔚雯
是個讓學生打從心裡佩服她學養、
也喜歡她上課風格的老師,
她說很多的老師都充滿教育愛,
不過課程要改變、要活化,
她認為關鍵在於評量的方式要改變,
才真的能落實讓學生學會「帶得走的能力」!
新竹市立光武國中國文老師張蔚雯笑說自己從小功課就不好,
生平考過最成功的一次考試就是教師甄試,
所以她非常了解學習成就低的學生的心理。
因為宗教信仰,她深信每個人都有自己要長成的樣子,
要發展的能力,而「帶得走的能力」就是她要教給學生的東西!

她認為改革的核心其實要從評量開始,
她笑說她今年43歲,
但現在評量的方式好像還是跟她念國中時差不多,
也就是評量改革的速度沒有趕上課程改革的速度,
課程進步很快,新的教學方式都會讓老師們躍躍欲試,
但評量沒有改變,卻讓老師們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她目前用的方式是在她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做改變,
像是課堂上的「形成性評量」,她就可以選擇用多元的方式,
像是可以用創作、分享、聆聽、重組概念,來看學生的進步,
但是課本上要傳授的知識,她絕對會教到位。

這樣的促動,
甚至激發出學校有老師提出是否能在「總結性評量」(月考)中,
也能給個小小的空間(像是5分),出個開創性、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
張蔚雯說,唯有從改變評量的方式著手,
否則學生不會去真正面對這個問題,也沒辦法學到「能力」,
但她也坦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為這樣的評量方式,需要和學
生、家長,
甚至其他老師做溝通,但是教給學生「能力」,
就是她堅持的核心價值!
作者: 林宜箴 |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針對身心障礙者,終身教育是一段持續成長的旅程




身心障礙者學不輟 (101年7月20日) 
文/邱志鴻 
就讀高職特教班的小華告訴老師,畢業後想上大學。
平時,小華喜歡拿著國文課本閱讀,
雖然他的認知能力與一般學生有段落
差,
但是他的學習精神值得敬佩。

老師告訴小華,職校教育是以訓練學生的職能為主,
主要是幫忙大家建立謀生技能,
以便日後找到合適的工作,自立更生;
老師建議小華,目前先專心學習某一種職業能力,
未來工作後仍有機會到大學夜間部修課,或是到社區大學進修。
現今大學設立普及,特殊學生也有升學機會;
社區大學的擴展,多元課程的規畫,
也為民眾開啟了終身學習的管道。

我國《特殊教育法》明列特殊教育階段分為
「學前教育」「國民教育」「高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及「成人教育」階段。
對於身心障礙學生的需求,以下介紹可提供資源的管道,讓大家參考。

知識學習
針對有高度升學動機的身心障礙學生,
家長和教師可以從他們過去學習歷程中,
找出他們的性向和優勢能力,並且儘早協助他們做升學準備。

關於平日的學習,教師可以透過校內資源班支援系統,
以及個別化教學模式,
來幫助學生強化國文、英文、數學等基礎學科的能力。
另外,
家長也必須陪伴孩子找出未來升學方向、適合就讀的科系,
在學習上持續給予正向鼓勵。

在高三階段學生,
可透過「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選招生」管道,
申請進入大學合適的科系就讀;確定學校後,
家長可聯絡該大專院校的資源教室,
請對方提供入學後的資源服務。


職業訓練
高職特教班以「職業訓練」為教學目標,透過學校系統化的教育,
培養特教學生有一技之長,讓他們畢業後能順利進入職場就業。


從學生高職階段開始,
學校教師就能提供社福團體資訊給學生和家長,
鼓勵參與社團活動,培養工作以外的興趣嗜好。

針對身心障礙者,終身教育是一段持續成長的旅程;
透過教師、專業人員提供相關資訊、資源,
以及家長的陪伴,讓身心障礙者在畢業後繼續學習,
這不但能夠提升他們的認知發展、職業技能、獨立生活等能力,
也有助於融入正常的社群生活。


全文請點以下網站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逃學(trauncy)、懼學(school phobia)、拒學(school refusal)




壹、拒學症的定義

拒絕上學的行為
可以稱為逃學(trauncy)、懼學(school

phobia)、拒學(school

refusal),
在此先說明上述三個名詞的定義。

不過,逃學、懼學、拒學三者的定義仍舊常被混淆,以下將三者的差異做一比較說明:


逃學

懼學

拒學
行為上的問題(對學校不滿、想到校外從事有興趣的事)。 心理上的問題(對學校的人事物產生恐懼、個人的焦慮)。 可能為行為或心理上的問題,但也或許是由心理問題轉變為行為問題,甚至兩者同時存在。
無身心症狀。 伴隨身心症狀的出現。 有或沒有身心症狀都有可能,但也或許會假裝身體不適。
通常出現在有行為問題的學生身上。 通常為品行良好、成績中等以上的學生。 可能是行為偏差或品行良好的學生。
逃學後很少待在家裡,大多是尋找外面的刺激。 不上課會待在家裡。 不上課會待在家裡或
外面。
通常父母疏於關心孩子,不知道孩子沒去上課,也不清楚他去哪裡。 通常父母對孩子的就學狀況有所了解,也知道孩子待在家中沒去上課。 父母知道孩子沒去上課,也知道他在哪裡,或者父母不知道孩子沒去上課,也不知道他去哪裡。
在DSM-IV中,屬於品行疾患的症狀之一。 在DSM-IV中,屬於分離焦慮的症狀之一。

日本的高木隆郎便將拒學症的臨床表徵/病程分為三個階段,

初期的徵狀較為輕微,到後期則越來越嚴重:
一、
心身症期:
初期的孩子通常會在要上學的早上出現各種身體不適的情況,
常伴有焦慮或情緒不穩,有時候也會在到校後才出現這些症狀,
回家後症狀會減輕,休息幾天後再度上學,情況還是一樣會出現;
有些孩子雖然願意到學校,但是會想依賴父母親在教室外陪同,
或是寧願到輔導室去,久了之後狀況會轉入第二期。

二、
抗拒易怒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通常會有連續一週沒有上學的情形出現,
而且不但會延續上一期的症狀,也會開始找藉口不想上學,
除了身體不舒服外,也會推說功課不如人或是其
他理由。
反抗的症狀通常也是大多出現在早晨要上學時,偶而也會出現在臨睡前,
這時候,家長往往會帶孩子去就醫,但是會發現他的身體狀況是正常的,
父母也會
想要藉著買禮物來誘發孩子上學的動機,
一開始通常會有效,但是之後效果也會逐漸減退。

三、
退縮自閉期:
這時期的孩子已經是完全不想去上學,而且到了上學的時間,
也會躲在家中不想出門走動,
完全逃避跟外界的接觸(李啟澤、李孟智,1998)。

臨床表徵/病程會依學生的年齡而有所不同,
低、中年級學生大多只出現身體不適的徵狀,
但是高年級、國高中生除了身心症狀之外,
有些還會出現抗拒易怒、退縮
自閉的情形。
另外,病情嚴重度、病程進展快慢、
個人的認知和人格也會影響拒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臨床表徵
(陳映雪,1996)。

結論

家有拒學症的小朋友,必須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不要使初期的拒學情形愈來愈嚴重,
因而導致孩子的人際跟課業都一併低落。
但是拒學問題不是短期間可以解決的,
所以當孩子出現拒學行為時,
父母、教師必須給予長期的支持與協助,千萬不可責備孩子,
也不要忽視孩子的心理抗拒因素而要求他立即返校,
因為這樣有可能
會使得孩子更加排斥上學,並且增加問題的嚴重性。
此外,拒學症是一項團隊合作的輔導工作,
唯有醫療、家庭、學校三方面共同合作,才能讓孩子早日返校上課,

擁有正常的學校生活與人際關係。
而孩子重返校園之後,學校全體人員跟家長都必須要建立持續的支持與關懷,
讓孩子可以慢慢恢復對於上學的樂趣及信心。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特質與對錯




特質與對錯
作者:林金郎(台灣/ 文學作家)

我當作文老師經常面臨一個矛盾: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特色,確實很難,
也不該用優、缺點去劃分。


因為一旦給孩子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籤後,
便把大人的價值觀加諸小孩身上,
美其名是「社會化」,實者卻是「一致化」。
我從小叛逆,便是反對一致化制度的叛骨。

難道學生得獎就是證明教育成功嗎?
或者,只是這個學生的表現符合大人的期待?
所以,我一直到研究所畢業,
從來沒有拿過一張學業優良獎狀,
倒是服務優良獎拿過很多次。
我從小就喜歡幫助別人。


但,凡事果真沒有優、缺點或對、錯嗎?
比如:
愛講話的孩子,影響老師、同學上課不是缺點嗎?
喜歡交朋友不分好、壞人不是缺點嗎?

我想,
「開放教育」並非完全順著孩子的意思去做,
不加輔導,不明是非。
而是使用「啟發」代替「填鴨」的方式,
讓學生體悟做人處事的道理。

舉例來說,
學生犯錯,老師不該直接訴諸記過,
或用處罰方式告訴孩子,扎別人輪胎是不對的,
這樣反讓學生又產生「恨」。

但我們可能模擬現況讓他知道,
如果你心愛的東西被毀損了,會是什麼心情?
告訴孩子,失去「愛」,你是什麼感受?
前者是以恨與報復為出發點,
後者是以愛與保護為出發點。


所以,
我經常在課堂上跟學生演練「正反合」的思辨。
譬如「快與慢」,「快」有什麼優點、缺點?
「慢」有什麼優點、缺點?
別人會有什麼感受?
我們會有什麼感受?

透過不斷正反合的思辨,與對感受的體悟,
我們才會慢慢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
而這就是相對的「對」與「錯」。

只是,家長好似不太注重這個,
他們期待馬上製作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資料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Asperger.HFA?ref=tn_tnmn

天下父母心




dear慰英
真高興你能回信

每個人都不願意輸

都想做贏家

反問

如果沒有輸家哪會有贏家

輸贏的定義為何?

♫♪ •*¨*•.¸¸♥♥¸¸.•*¨*•♫♪

如我


我一直覺得婆媳關係中我是贏家


錯了


越到立仁臨終時


越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啊!!"


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能獲得關注


我贏了嗎?


也許贏了面子卻輸的體無完膚


一點都不好玩

♫♪ •*¨*•.¸¸♥♥¸¸.•*¨*•♫♪






我一直尊重他的特殊


說不擔心他的未來是騙人的


看著其他孩子都有"一般人的成就"


我何嘗不罪咎


安何嘗不難過

昨天他就和我討論到


他也想和一般孩子一樣念大學




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聽了真的難過


不過是一個想享受學校生活的孩子


這個大環境真的給了他們機會?


有人真的尊重他們的不同?

♫♪ •*¨*•.¸¸♥♥¸¸.•*¨*•♫♪




其實他念職校的這些日子


看到他有進步


他會幫忙煮飯


他會在出國時


記得幫無法成行的妹妹遍尋他想要的禮物


回來之後一直捶心肝說他沒買大號鞋子和衣服


他可以幫忙照顧家人(但別要求品質)



♫♪ •*¨*•.¸¸♥♥¸¸.•*¨*•♫♪


在學校


有孩子喜歡他尊重他


有老師賞識他


向他的英文老師就捉得住他


第一次參加商用英語考試就讓他跳級


(四級通常二年級才考)


還會問家長和孩子鼓勵我們參加第二回啊


老師連問都不問的就叫安 出來畫押簽名


簽了名安傻不隆咚的問老師是啥


老師拍拍安肩膀說


"考試!沒關係老師相信你可以,"隨即離開


就這樣又過了第三級


讓他嘗到讀書的甜頭


他知道他可以

反倒讓他願意學習



♫♪ •*¨*•.¸¸♥♥¸¸.•*¨*•♫♪


安的導師因為不了解AS


還自己特別去上課


還和孟瑛如老師求教


我只有感激


因為現在的我維生就不錯了


沒有要求學校太多


老師對孩子也不錯



♫♪ •*¨*•.¸¸♥♥¸¸.•*¨*•♫♪


我希望家長們能夠看得開


放得下


疼惜孩子饒恕自己





想念你和志鴻
摘自https://www.facebook.com/Asperger.HFA?ref=hl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別把自閉症當成過動兒





摘要
自閉症的情緒障礙

許多自閉症的小朋友
不是一般人想像的安安靜靜地蜷縮在牆角完全不理人,
相反的,他們常像個停不下來的小馬達,整天轉個不停。
他們似乎穿梭在人群中,
但與別人眼神的交會卻是短暫的。
他們非常的固執,如果不照著他們的意思的話,
常伴隨而來的就是哭鬧尖叫,甚至在地上打滾、撞頭。
自閉症小朋友在情緒表達及衝動控制上與過動症有些類似,

因此若不佐以其他症狀容易誤認為過動兒。

---------------------------------------------------
語言發展上的特色
自閉症小朋友的語言發展與智商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般來說語言會在兩到四歲間逐漸發展出來,
不過部分小朋友因為智商有較上的落差,
可能到六歲都無法發展出語言功能,
若是如此就要靠字卡等輔助工具進行溝通。
自閉症小朋友中有一群較特殊的我們特稱為亞斯柏格症,
他們初期語言發展也是較慢,不過一旦開始講話,
在短時間內詞彙大量的增加,而且變得一天到晚講個不停,
說起話來有時像個小大人,
甚至讓人家覺得他們的語言功能超越同儕。
不過仔細觀察他們的說話,雖然相當流暢且語法正確,
但是我們發覺他們常常重複相同的問題,
而且不斷發表自己感到有興趣的話題,
卻無法意識到對方毫無興趣甚至已經聽不下去了,
有一部分的小朋友雖然滔滔不絕,
但我們會發現他講的話語當時的情境沒有什麼關聯,
而淪為缺乏互動的自言自語。
---------------------------------------------------
人際關係上的困難與突破
事實上大多數自閉症的小朋友都非常熱情,他們不太會排斥別人,
甚至會很主動的要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
不過當我們仔細的問起來就會發現,他們常常會伸手去觸碰別人,
即便是陌生人也一樣,若有想要的玩具可能會出手去搶,
甚至生氣的時候會用力推其他的小朋友。
這一方面是他們缺乏語言溝通的能力,直接以動作表達他們的情感,
另一方面是他們缺乏與生俱來與他人相處的技巧,
常用一些其他小朋友不能接受的方式與人互動,
而造成人際關係上的嚴重障礙。
在人際關係上自閉症小朋友也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
常常好不容易教會某種情境應該如何應對,
但遇到其他類似的狀況他還是不知所措,
所以在訓練自閉症小朋友時,情境盡量的結構化,
不要臨時出現太多的變化,否則會造成他很大的挫折,
應該等到他能完全掌控這種情境後,再慢慢加入其他的元素。
---------------------------------------------------
特殊能力與興趣的控制與運用
如果只是背萬年曆或是記憶點無關緊要的生活瑣事,
的確有必要引導他們走出象牙塔擴大生活領域,
以免流於永無止盡的自我刺激。
有許多明星學校的資優生也會有自閉症的患者,
他們雖然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但對於某些科目具有特殊的天份,
在配上他們特有的執著
在學業上會有過人的表現,
「成功往往來自於不必要的堅持」!
有一個很有趣現象,
在法國有一位自閉症的小女孩,擁有過人的繪畫天份,
經過治療之後,她慢慢的恢復正常的生活能力,
但卻再也畫不出以往那種水準的畫作,
如果是您,您選擇哪一樣?
---------------------------------------------------

全方位的治療團隊

自閉症的治療絕非是一位名醫獨挑大樑,
而是一個團隊整合性的治療,
沒有一個人能夠靠自己的能力給予自閉症小朋友全方位的照顧,
因為自閉症小朋友的治療需求是多方面的。

我們需要兒童心智科醫師及兒童復健科醫師做出正確的診斷,
語言治療師訓練語言的發展,注意力不足,
過動及社會互動的缺乏需要職能治療師的協助、
初期常有肌力不足的現象也得靠物理治療師的幫忙、
至於情緒的控制也有賴心理師的介入,
此外較重症的自閉症患者以後的安置問題也需要社工人員的幫忙,
只有結合大
家的專業才能給小朋友一個完整的治療。

(文◎中壢華興醫院院長‧前中華民國兒童療育學會理事長 陳銘德醫師)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讓自閉兒感受到外界的陽光與溫暖




養兒育女勞心勞力,
但只要看到寶貝天使般的笑靨,一切辛苦甘之如飴。
然而,萬一面對的是全無情感回報的自閉兒?……

三歲的小光光和媽媽進診察室已過了半個多小時,
連頭都不曾抬起來過,一直在角落裡玩弄著他自己的鞋子。

「唉!」媽媽歎了口氣,充滿了無奈與疲倦感:
「醫師,就是這樣,這孩子對外界一切的事物不聞不問,
兩歲了才開口講話,到現在也只會說幾個簡單的單字。

最教人傷心的是,
即使我們把他抱在懷裡,他始終就是那一號表情,
怎麼逗他,都不會有什麼反應!
他好像從來都不需要玩伴,
如果你強迫他和別人一起活動,或者打斷
他正在做的事,
拿走他手裡的東西,他可就要大發脾氣了……」



關懷自閉兒及父母
我很快就想到了「自閉症」的診斷。
自閉症是一種發病於嬰兒期或者兒童早期的精神疾病,
特徵是
(一)人際關係或社交行為障礙:
小孩對身旁他人的存在或他們的感覺毫無反應,
很少作勢要大人抱他,不會模仿別人的行為,
人家做什麼他全無興趣,不參加其他孩子的活動,
幾乎都是一個人自己玩,可說完全無法和其他人發展友誼。
(二)表達能力(語言及肢體),以及想像力的障礙:
病童很少開口說話,聲音、語調常異於一般小孩,言語的內容也很貧乏,
經常會有一些奇怪的語句用法,
譬如
該說「我」時卻用「你、他」來代替,甚至會答非所問。
講話時不看人,或者臉上毫無表情,難得有笑容,更別說配合的肢體語言了。
即使他能說得很清楚,這些孩子通常都不會主動和人家說話,
講話也都很簡短,而且很少從事有關想像力的活動,
例如:說或聽故事,扮家家酒,學習大人的言行或者模仿動物遊戲等。
(三)病童的興趣和活動的範圍極為狹窄:
他常對某些特別的事物有極強烈的興趣,一旦專注於其中,
對外界任何的變化刺激都毫無反應,對和他有關的事情的常規
會非常堅持,
例如穿衣服的順序、到哪裡去要走哪條路等,倘若大人忽略了平時的常規,
偶爾改變了某些做事的方法順序,便會令他非常生氣,
但他卻又無法用言語
清楚的表達,所以照顧者就得很辛苦的猜他的意思了。
(四)情緒不穩定:
病童常會尖叫、手腳亂揮亂踢、撕咬東西或因一點點小刺激就攻擊旁人。
有時對可能潛在的危險毫無警覺性,
如玩火、爬屋頂等,而大人制止他時,又會引起他大發脾氣。
一般人恐怕很難想像,這是什麼樣的孩子啊?
然而最難過,承受最大心理壓力的莫過於自閉兒的父母了,
怎麼想得到原本滿懷喜悅期待降臨的新生命竟是如此的冷漠,
無法感受父母對他的親情,更吝於對別人付出感情,
父母的傷心失望,非親身經歷者恐怕很難體會吧。

病因與迷思
關於自閉症有一個迷思,
大多數人會誤以為自閉兒常是數學、繪畫或音樂方面的天才,
尤其是十幾年前的電影「雨人」中的情景,
更容易讓觀者產生如此的錯誤印
象。
事實是自閉兒這些領域的活動表現相對於感情活動活絡許多而已。
自閉兒的家長假使懷抱這樣不切實際的期待,恐怕要失望了。

期待各方援手
自閉症的治療以特殊教育為主。
矯治的目標定在三大方向,
即促進正常發展、消除不適當行為及避免與消除刻板的行為。

然而自閉症的矯治十分昂貴,而且極度耗費治療者與父母親的心力。
經過行為矯正與特殊教育訓練後,多數的病童情況都能獲得改善,
然而經常看到的是,
他們在醫療機構學到的適當行為模式與情感表達,
回到家裡卻不見得能同樣表現
出來,
顯示出他們把學習成果推廣應用在不同情境的能力仍舊很差,
而且辛苦教育訓練得到的成績,過一陣子之後也有可能會退步。
這些情形會令父
母親有極深沈的挫折感,心力交瘁。

因此單獨由病童的父母或家庭來承擔艱辛漫長的矯治過程是極不公平的,
希望政府、醫療機構與社會福利團體都能伸出援手,
結合群體的力量來幫助這些少數先天不幸的病童與家庭,
早日為自閉兒封閉的自我世界開一扇窗,讓他們感受到外界的陽光與溫暖。
作者﹕李政勳  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轉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台北某明星國小老師投訴:我的學生是文盲



我的學生從小學畢業時,我不願給他畢業證書,
因為他連九九乘法都背不齊,
他的學科能力只有國小三年級程度,這樣去讀國中會很慘。
畢業典禮那天,我故意扣住他的畢業證書,他媽媽來找我,懇談了很久,
兩個人談到抱頭痛哭,卻對孩子的拒絕學習一籌莫展。

家長在市場擺攤,工作很忙,
小孩就放牛吃草,父母用錢打發小孩,有求必應,卻缺乏親情互動。
我曾經跟他說:「你如果一直考二十幾分,這樣沒辦法畢業!」
他說,姊姊也是考二十幾分,也畢業讀國中了,
他知道自己一定可以畢業,因為國小不會留級!
他對學習毫無動機和興趣,上課都在睡覺或鬧同學,
我寫過很多次聯絡簿,也打了無數通電話給家長、去家訪,
家長說她都知道,
小孩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送去安親班還被退貨,人家不收。
孩子就是不愛讀書,她也沒辦法。

學生跟我說,不讀書有什麼關係?
擺攤做生意、或當洗碗工也可以,為什麼要讀書?
他不是壞孩子,只是拒絕學習。
因為進度嚴重落後,上課幾乎都聽不懂,
我提報他參加學校攜手計畫,需要家長同意書,發了三四次,都沒有回應。
我猜他可能沒有交給媽媽,後來我想法子讓他答應參加。
結果,他在課堂上大發脾氣,還兇那個補救教學老師說:
「妳看過學生殺老師嗎?」把那個老師嚇得不敢上課,也不想再教他了。
他的程度有多差?
寫一句話十個字,大概會錯七八個字,我覺得他有閱讀障礙,
發過通知單給家長,希望送他去做資源鑑定。
可是,家長不願意,因為怕孩子
被貼標籤,甚至還會怪老師。
我們不能私下偷偷帶小孩去鑑定,這樣會被告。
甚至連學校輔導處都私下拜託我,
別再通報了,大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現在恐龍家長太多,認真的老師很容易被告,動輒得咎,
學校希望息事寧人,可是我真的不忍心眼睜睜看著小孩自我放棄。


老實說,小孩不笨,他們知道去資源班會被歧視,
我聽過其他孩子稱呼資源班的小孩是「資源垃圾」,
小孩不願去、家長不承認孩子有狀況,
一直拖,拖到最後就變成這樣:國小畢業,卻可能變成文盲。
而且還在台北市,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我相信這不是特例。

我認為特殊生鑑定必須落實,這要處理家長,
太多特殊生都是因為家長而延遲治療機會,孩子的時間就被浪費了。

如果老師可以透過通報,
讓學校強制對疑似可能有狀況的孩子鑑定,
透過社工系統介入,才是真正的保障學習權。

我很憂心即將實施的12年國教,因為基礎沒弄好,
如果國小都這樣,他一路讀到高中還是拒絕學習,不是很可怕嗎?
我認為12年國教須提早分流,
小學畢業就讓對學術沒興趣的孩子學習技藝。
我問過很多孩子,他們都願意去學一門手藝,
在學校打瞌睡的日子很難熬,老師和學生都很痛苦,
在教室當「客人」的感覺很
差,怎麼可能培養得出競爭力?

12年國教說要「成就每一個孩子」,
我很想知道,教育部要如何「成就」這樣的孩子?
<cite><abbr title="2012-12-03T20:58:45Z"></abbr></cite>記錄整理/記者廖雲章
摘自<cite>台灣立報</cite>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美醫學新手冊 不列亞斯伯格症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表示,
台灣版本仍未確定,將在明年3月開會確認。

這是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
「精神疾病之診斷與統計手冊」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近20年來首次大幅修訂,新的內容已在昨天通過。

新版手冊關係重大,
估計全球有數百萬兒童和成人會受到影響。
這本手冊對保險業者也很重要,
因為業者利用手冊來決定哪些醫療項目應該給付。
此外,
學校也根據手冊內容來決定如何分配特殊教育資源。

主持修訂小組的是
匹茲堡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卡佛(David Kupfer)。
他說,修訂的目的不在於擴大精神疾病的適用範圍,
而是要確保罹患精神病的兒童與成人可以獲得精確的診斷,
以便給予最適當的治療。

在修訂的內容當中,
引發最多討論的是如何界定不同程度的自閉症。
有些人士反對廢除亞斯伯格症的診斷。
罹患亞斯伯格症的人往往智力過人,
對特定主題的知識非常淵博,
只是欠缺人際關係的技巧。

有些亞斯伯格症患者的家人反對做任何改變,
唯恐他們患病的孩子會因這個診斷廢除而失去特別的服務。
但專家說,廢除這項診斷不會影響病童的教育權益。

新修訂的手冊增列
「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而精神病領域許多專家已經在使用這個名詞。
亞斯伯格症將不再使用,而是併到ASD這個類別當中。

自閉症狀嚴重、經常不講話或不與人互動的孩子,
還有症狀較輕微的孩子,都將納入ASD這個新的類別。

對於嚴重而且經常性的發脾氣,
新修訂的手冊有個新的診斷,
叫做「干擾性情緒失調症」
(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 DMDD)。


反對者說,
這項新的診斷會使發脾氣情況正常的孩子被視為病童,
支持者則說,
這有助於解決太多小孩被誤診為罹患躁鬱症
並且因此被施以強力精神病藥劑的問題。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我不是不想上學:拒學孩子的內心世界


作者:吳佑佑醫師(宇寧身心診所院長)
內容簡介



吳佑佑醫師常常跟拒學孩子說:「你可以放棄學校,但不可以放棄自己。」
常常跟家長說:「你可以放棄孩子不回學校,可是你不能放棄孩子本身。」
因為沒有上學不代表沒有人生。


1 媽媽,我不要去上學:淺談拒學拒學與逃學不同。
拒學的孩子沒有明顯的反社會行為,
而是單純不願意去學校、害怕上學。
家長通常知道孩子沒去上學,知道孩子人在何處。
逃學的孩子則不一樣,
一群人相約跑出去玩,很少待在家裡。
他們不會害怕學校,而是不喜歡學校。

2 請不要離開我: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是孩童拒絕上學最常見的心理症狀,
在年齡越小的孩子身上越容易發現。
有分離焦慮症狀的孩子,
會害怕離開依附的對象,關心依附對象的動態。
為了不離開依附對象,當不得不與依附對象分開時,
會情緒緊張,抱怨身體不舒服。

3 擔心到破表:焦慮症
治療過程中,除了幫助孩子認清自己不合情理的想法,
同時也需要教導他放鬆或處理焦慮不安的技巧。
有的孩子可能因有過創傷經驗,以致無法處理壓力或焦慮。

4 害怕在心口難開:選擇性不語症
有的孩子能夠承擔較大的壓力或焦慮感;有的孩子卻不能,
任何拒學孩子,背後有其原因,通常跟焦慮有關,
對選擇性不語症孩子而言,公開說話就是其最大的焦慮源。

5 星星兒悲歌:典型自閉症
很多沒有口語的自閉兒,
在繪畫上有傑出表現,可以鉅細靡遺地畫出事物的細節;
有的在記憶上表現相當優秀,可以記得所有的火車時刻表。
如果透過自閉症患者學會的溝通方式和他互動,
你會發現他們在智能上是沒有障礙的。

6 完美的靈魂不允許被汙衊:亞斯伯格症
家中有這群超級固執、不善解人意、難變通的孩子,
身為父母者經常是焦慮著苦無對策。
不了解的人往往誤解是教養上的問題,
其實,固執與堅持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若能善加利用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優勢,就能製造雙贏的局面。

7 情緒牢籠:躁鬱症 & 憂鬱症 (黃琦芬)
躁鬱症又稱為雙極性情感疾患,除了躁症發作之外,
還有另一個極端症狀,叫做鬱症發作。
憂鬱症又稱單極性情感疾患,與躁鬱症同屬情感性精神疾病的一員,
處於躁鬱症鬱期的孩子,跟憂鬱症的孩子同樣會情緒低落,
對於自己向來感興趣的事情變得不再想要做。

8 無止境的循環:強迫症 & 厭食症 (姚怡君)
由於強迫症與腦部神經傳導之血清素有很大關係,
所以藥物反應對某些孩子來說效果不錯,服藥後多半症狀減輕;
焦慮不安的症狀減輕後,接下來才能和個案談其他問題,
如進行行為治療、心理分析等。

9 是真實還是虛幻:精神分裂症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
即使症狀已經不明顯,仍建議繼續服藥。
如果沒有規則服藥,只要有一個小小的起伏,
可能影響整個學期甚至一學年的學習。
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初次發病,
影響一、兩年之後,就很難再回到學校。

10 歷劫歸來憶難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性壓力症候群是指一個人身歷其境,
或者親眼目睹重大災難事件之後所產生的持續性情緒反應。
這些災難事件會讓人產生極度的恐懼及無助感。
年紀小的孩子難以用口語表達自己的害怕,
但可觀察到躁動不安、哭鬧、退縮等行為表現。

11 灰姑娘上學去:以童話故事為媒介
我跟小南說:
「如果妳願意乖乖去上學,扮演學生的角色,家事就由祖母來做。
如果不願意自己上學,
那就和祖母一起待在家裡做家事,妳就從學生變成『灰姑娘』」。
兩個禮拜後,祖母笑著對我說:「灰姑娘去上學了!」

12 「專心」不見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在兒童發展階段常見的疾病。
孩子的行為表現與管教失當或者社會環境縱容並無關係。
歐美各國重要醫療、心理以及教育團體,
已將此病視為一種生理功能受損的疾病,
它與大腦內的腦神經內分泌化學失衡相關。

給家長、老師及孩子的話:不放棄人生,永遠有贏面。
摘自http://www.lppc.com.tw/ch/CH2/2818/MD/MD938226.html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協助高職自閉生未來能順利轉銜適應社會生活




小強(化名)是自閉症學生,
被安置在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習。
他喜歡與人互動、談話,
但也常因表達不當,與教師、同學發生衝突,
甚至興起休學念頭。

小強對學校課程興趣缺缺,
特別是需要付出體力的職業技能學習,常藉故請假。
對未來生涯規畫,他沒有明確的想法,
但可以確定的是:他想早日離開學校。

自閉症學生的行為問題,
常令學校教師感到苦惱,但不可否認的,
每個階段他們都會面臨社交人際和情緒的問題,
因為這就是自閉症主要的癥狀。

因此,教師最好針對常見的問題,擬定行為介入方案。

針對「行為發展」部分,教師可以使用行為契約,
透過口語和圖象文字等約定,搭配正向增強行為的支持系統,
引導個案在結構化的環境中學習。

針對「社會發
展」部分,應教導自閉生人際互動技巧,
包含察覺他人的情緒、解讀想法,以及合宜的表達友誼,
並透過社會支持(同儕接納)環境的建構,協助他融入班級生活。

另外,教師必須強化「溝通」教育。
個案會使用高層次口語詞彙,卻讓對方無法了解意涵,
因此,須教導他視場合使用合適的言詞,
並透過自然互動的機會,協助個案釐清思緒,
學習管理情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為協助高職自閉生未來能順利轉銜,適應社會生活,
必須審慎評估個案的轉銜條件,
除了要考量個案人際互動所需的支持特性,
以及障礙類型帶來的影響外,
更要提供成功經驗,協助他找到性向,建立自信。

在學校生活方面,導師可先與個案溝通,
達成努力「完成三年課業」的共識,
勉勵適應學校生活,
並協調其他任課教師根據個案狀況給予彈性評量。

在升學評估方面:教師分析學習狀況後,
如果覺得個案無法適應大學生活,
可鼓勵他到社區大學或社福團體進修,
選讀動漫、音樂或繪畫等有興趣的課程。

在心理關懷方面,
個案在校期間除了持續提供輔導支持外,
導師和家長也要與醫院密切合作,
掌握個案就醫的情形,以商討未來轉銜目標。

在就業方面,由於自閉生易與人發生衝突,
獨立就業(競爭性就業)恐怕有困難,
因此建議以工作隊或庇護工廠的方式,
結合支持性的就業環境來提供機會。

在福利服務方面,
轉銜計畫應註明自閉生和其家庭需要的服務,
並轉介社工,代為尋找合適的資源。
另外,應整合提供個案的服務記錄,以利評估成效。


轉銜教育 文/邱志鴻
資料來源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

請不要再用考上哪間大學或熱門科系來評斷學生



前陣子參加一場精神分析的大眾講座,在帶入主題之前,
講師花了一番工夫向聽眾解釋目前的「十二年國教」,
總歸的意思是,
現在高中入學管道增加了,希望考慮
能力更多的面向。
但是學生的壓力(或者說是父母的壓力)卻不見得因此而減少。
是否現在的孩子要進排名前幾名的學校,
得經過更多的算計
(思考哪一種入學方式
最有力)或是更需要三頭六臂的父母?

我是在聯考制度下長大的小孩,當年國中升高中,
除非是能力超級優異,真的是資優班中的資優生,可以跳級或保送外,
大家都是透過考試升高中的,雖然有「一試
定江山」的壓力,
但是沒有錢買參考書或補習的同學,
憑藉同學之間參考講義的交換或是彼此的討論,
也是有機會考上前三志願的高中。
上了高中之後的世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今年暑假,憑藉著臉書和網路強大的威力,
接近三分之二的高中同學不僅在臉書相會,
大大小小的聚會也相當熱鬧。
離高中畢業快廿年,這時候的相遇讓大家有許多感慨。
H君說,當年許多功課比較好的同學,
反而沒繼續深造,而是選擇從商或走入家庭;
而在班上排名中後面的同學,
卻陸續拿了碩士、博士,有幾位已經在大學任教了。
W君的功課當年是前面的幾位,更是班上的數學高手之一,
她笑笑說:「對呀!當年進了大學,
我就跟自己說,這輩子我再也不要念需要考試的書。」
有的同學繞了一大圈,大學時因為分數排名,念了沒興趣的科系,
畢業後工作一段時間,毅然決然轉換跑道,去念自己喜歡的領域。
也有不少同學,念的雖不是師範學校,
但因為修了教育學程,分別在國小、中學當老師。
班上同學有進房仲和保險業的,也有投資餐廳的,
也有畢業後便結婚生子,協助先生打拼事業的「老板娘」。
更有許多的同學往海外發展,
美西、美東、新加坡、澳洲、香港…相當精彩。
當年多位畢業直接去念音樂的同學,
現在反而沒有留在舞台上,多是投入「家庭」事
業,
而幾位念念不忘音樂的同學,
倒是在工作之餘參加了就近的合唱團。
也有一些同學跟我一樣,練了多年的合唱,
到了大學說什麼也不想再參加合唱團。
默默數來,恐怕超過半數以上的同學,
現在工作的領域跟大學所學大不相同。

廿年後大家的發展,絕非當年教我們的老師所能預料的。
我們當年的導師恐怕想不到,
班上誰後來進了學術領域,誰竟是畢業後便轉身投入家庭。
當年,我們是很特殊的一班,現在看來,還是覺得如此。
很多同學都相當有個性,努力尋找自己追求的目標與生活。
當年的我們在師長的眼中恐怕是難搞的,
為了希望有自己期待的畢
業旅行而無視校方的「道德勸說」
(當年我們希望和男校的同學合辦畢業旅行,
這在廿多年前幾乎是需要革命的),
但也因為有自己的想法,廿年後的我們聚首時,
不僅可以欣賞其他同學的成就,也能珍惜自己目前擁有的生活。


我一直希望有機會跟當年的老師說,
請不要再用考上哪間大學或熱門科系來評斷學生,
更多的能力和潛力是跟考試和唸書不直接相關的。
人生際遇的廣度與變化,往往在預料之外。

文/昱捷診所 黃梅芳
資料來源http://www.tap.org.tw/article.html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教育部臺參字第 1010214785C 號
令修正發布全文 17 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第 1 條 本細則依特殊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五十條規定訂定之。
第 2 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所稱專責單位,
指各級主管機關所設具有專責人員及預算,負責辦理特殊教育業務之單位。
本法第七條第三項所稱修習特殊教育學分三學分以上,
指修畢由大學開設之特殊教育學分三學分以上,
或參加由各級主管機關辦理之特殊教育專業研習五十四小時以上。

第 3 條各級主管機關依本法第八條
每年定期辦理特殊教育學生狀況調查及教育安置需求人口通報後,
應建立及運用各階段特殊教育通報系統,
並與衛生、社政主管機關所建立之通報系統互相協調妥善結合。
各級主管機關依本法第八條規定出版之統計年報,
應包括特殊教育學生與師資人數及比率、
安置與經費狀況及其他特殊教育通報之項目。
第一項特殊教育通報系統之建置及運用,
得委託或委辦學校或機關(構)辦理。

第 4 條 依本法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
於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之特殊教育班,
包括在幼兒(稚)園、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
專為身心障礙或資賦優異學生設置之特殊教育班。
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規定,
於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設立之特殊教育學校,
包括幼兒部、國民小學部、國民中學部、
高級中學部及高級職業學校部專為身心障礙學生設置之學校。

第 5 條本法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所定集中式特殊教育班,
指學生全部時間於特殊教育班接受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
其經課程設計,部分學科(領域)得實施跨班教學。
本法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二款所定分散式資源班,
指學生在普通班就讀,部分時間接受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
本法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三款所定巡迴輔導班,
指學生在家庭、機構或學校,
由巡迴輔導教師提供部分時間之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
本法第十一條第三項所定特殊教育方案,必要時,得採跨校方式辦理。

第 6 條本法第十五條所定特殊教育相關人員,
包括各教育階段學校普通班教師、行政人員、
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及助理人員。

第 7 條本法第二十三條第一項所稱結合醫療相關資源,
指各級主管機關應主動協調醫療機構,
針對身心障礙學生提供有關復健、訓練治療、評量及教學輔導諮詢。
為推展本法第二十三條第二項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直轄市、縣(市)
政府應普設學前特殊教育設施,提供適當之相關服務。

第 8 條本法第二十六條所定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應具備特殊教育之專業知能,
指應修習第二條第二項所定特殊教育學分三學分以上。

第 9 條本法第二十八條所稱個別化教育計畫,
指運用團隊合作方式,針對身心障礙學生個別特性所訂定之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計畫;
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學生能力現況、家庭狀況及需求評估。
  二、學生所需特殊教育、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
  三、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達成學期教育目標之評量方式、日期及標準。
  四、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行政支援。
  五、學生之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
  前項第五款所定轉銜輔導及服務,包括升學輔導、生活、就業、心理輔導
  、福利服務及其他相關專業服務等項目。
  參與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之人員,應包括學校行政人員、特殊教育及相關
  教師、學生家長;必要時,得邀請相關專業人員及學生本人參與,學生家
  長亦得邀請相關人員陪同。

第 10 條前條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學校應於新生及轉學生入學後一個月
  內訂定;其餘在學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應於開學前訂定。
  前項計畫,每學期應至少檢討一次。

第 11 條本法第三十條第一項所稱高等教育階段特殊教育方案,指學校應依特殊教
  育學生特性及學習需求,規劃辦理在校學習、生活輔導及支持服務等;其
  內容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依據。
  二、目的。
  三、實施對象及其特殊教育與支持服務。
  四、人力支援及行政支持。
  五、空間及環境規劃。
  六、辦理期程。
  七、經費概算及來源。
  八、預期成效。
  前項第三款特殊教育與支持服務,包括學習輔導、生活輔導、支持協助及諮詢服務等。

第 12 條前條特殊教育方案,學校應運用團隊合作方式,
整合相關資源,針對身心障礙學生個別特性及需求,訂定個別化支持計畫;
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學生能力現況、家庭狀況及需求評估。
  二、學生所需特殊教育、支持服務及策略。
  三、學生之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

第 13 條依本法第四十一條對於身心障礙之資賦優異學生或社經文化地位不利之資
  賦優異學生加強輔導,應依其身心狀況,保持最大彈性,予以特殊設計及
  支援,並得跨校實施。

第 14 條特殊教育學生已重新安置於其他學校,原就讀學校應將個案資料隨同移轉
  ,以利持續輔導。

第 15 條本法第四十三條第二項所定設有特殊教育學系之大學校院得附設特殊教育
  學校(班),包括附設或附屬二種情形,其設立應經專案評估後,報主管
  機關核定。
  前項附設或附屬特殊教育學校(班),其設立規模及人員編制,準用特殊
  教育學校設立變更停辦合併及人員編制標準之規定。

第 16 條各級主管機關依本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所建立之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網絡,包
  括為協助辦理特殊教育相關事項所設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其成員由主管機
  關就學校教師、學者專家或相關專業人員聘任(兼)之。

第 17 條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家長要知道的事身心障礙學生之教育需求





特殊教育的意涵與目的
換言之:即「帶好每位學生」
並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
任何人都應該享有
接受符合其能力發展的受教權(科貴美,民87)。

所謂特殊教育
即是以各類特殊兒童為對象的一種教育措施,
且「特殊教育法」第一條即說明特殊教育目的
是為使「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之國民,
均有接受適性教育之權利,
充分發展身心潛能,培養健全人格,
增進服務社會的能力」。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目前國際思潮的主流,
亦即是回歸主流的概念,
也就是將特殊兒童
回歸到普通班的「正常社會」學習。

強調的是和諧性的融合,
係指從接納→關懷→包容→互學對方優點
→適當糾正彼此的缺點→融合,
培養兒童健全人格,使其能力得以充分發展,
日後得以各發揮所長,亦能相互扶持
(鄭昭雄,民88)。

此種教育方式的優點
即讓特殊兒童即早與一般兒童接觸,學習社會化,
值得一提的是:
並非每一位特殊兒童都適合接受融合教育,
也並非每一位普通班老師都適合教導特殊兒童。
實務上,特殊兒童被安置在普通班內,
有許多運氣的成分在內,
有的學生被安置在熱忱、細心、
負責及專業的導師班上,
受到包容與照顧,
在快樂中學習與成長;
也有的特殊兒童被安置在冷漠、忽視,
甚至於排斥的級任導師班級中,
其境遇是可想而知的。

此外,在融合之時設備、
無障礙環境等均需有配套措施,
否則特殊兒童仍然無法接受品質良好的教育。

個別化轉銜計畫
所謂個別化轉銜計畫(Individualized Transition Program,簡稱 I.T.P.)
係指執行一項
讓身心障礙學生離開現在的學習環境,
做好準備進入上一級學校或就業的計畫,
包括各種適當的介入與提供的訓練,
可協助學生
從學校進入上一級學校或職業生活的適應。

1. 普通班教師的反對:
國內外研究指出國小教師
對融合教育之態度偏向支持,
但真正願意接受融合班級的意願低落,
這也是理想與現實面的考量。

2. 特殊教育教師的顧慮:
特殊教師對本身的角色定位問題,
特殊教師與普通班教師的專業知能相衝突,
往往會造成溝通協商的困擾。

3.學校行政體系的支持:
研究指出融合教育的困擾
是學校對於融合教育相關的措施並不瞭解支持,
造成了學校推動上的困難。

4.
家長的顧慮:
身心障礙者家長擔心子女能否受到適當的教育,
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成長,
相對的,
普通班家長亦會顧慮
教師是否因為特殊學生而忽視了教學的品質。

5.學生的顧慮:
國內外許多研究中指出,
普通班學生對於
身心障礙學生的接納態度並不一致,
且會因為障礙的類型與程度有所不同,
而身心障礙者
亦會擔心自己是否受歧視或學業是否跟得上的顧慮(Lieberman,1992)。

6.個別化教育計劃的落實問題:
Baker Zigmond 1995)研究指出,
許多普通班教師
並未為班級中身心障礙學設計個別化教學方案,
亦未採個別化的補救教學。

7. 相關專業的服務問題:
融合教育一直強調
需要一個專業團隊的資源輔導系統,
但在整個運作下亦可能產生以下的問題:
專業團隊是否能即時的支援;
專業團隊中是否有明確的權責; 
是否能適當的整合意見;
是否有長期性的
負責專業團隊的意見、執行、評估與追蹤
( 胡永崇,民90)。

8.教學職責的承擔風險: 
對於融合教育的權責劃分不清楚,
普通教師與特殊教師之間的合作,
教師與學校行政人員的溝通等事宜。
若沒有提供適當的協助,
這些學生極容易成為教室中的「 客人」。

所以,普通班教師應做到:
1.致力於適應學生的個別需要:
當學生在某方面偏離常態時,
教師應採取變通的、彈性的、適應的、
給予特別注意的措施。
唯有教師注意到學生個別的需要,
特殊教育才算真正落實。

2.評量學生學業能力及其障礙:
雖然學校輔導人員及
特殊班老師會給予學生實施標準化測驗,
仍要求每位老師
都能評量學生在教室內之行為表現,
教師要能真正地說出
該生會做什麼、不會做什麼。

3. 多重評量:雖然學生受到評量,
被認定為疑似特殊兒童,
教師仍應請各類專業人員再加以評量,
予以確認,並在普通班上做各類調適措施,
使之能在普通班學習。
若仍然失敗,才轉入特殊班。

4.參加特殊兒童鑑定會議:
對特殊兒童的鑑定,要組成鑑定小組,
其成員包括心理學家、醫生、社工,
教師宜做好準備,
共同參加特殊兒童鑑定會議。

5.參與撰寫個別化教育方案(IEP):
為自己的學生撰寫IEP時,
要與學生家長及其他老師開會
共同研商教導該生的方案,
俾使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

6.與家長或監護人溝通:
教師要把學生的學習問題、
安置狀況、進步情形,
設法和家長或監護人溝通,
取得有關學生狀況的共同了解。

7.與專業人員合作:
無論在鑑定或增進特殊學生能力的服務上,
教師都不宜置身事外,

教師不但要和各種專業人員合作,
心理學家、諮商人員、

物理治療師及各種專業人員,
都倚賴老師對學生能力及缺陷的了解,

作為評量處置的依據。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欲達此理想就得實施個別化教學,
不應該只考慮老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
而也應該考慮學生需要什麼,老師來教什麼。
也就是說針對學生個別發展階段的需要

實施的教育才能真正受用。

希望每個老師都具有教導特殊學生的能力,
而非將特殊學生丟給特殊教育老師。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教育應該不一樣




教育應該不一樣
作者:嚴長壽
出版社:天下文化

在學業上得不到肯定的學生,
在現行體制下很容易被老師、被學校放棄,
而被人放棄的孩子容易自暴自棄。

其實,每個人的才智各有所長、
開竅早晚有別、天賦各勝擅場,
而天性不適合傳統教育學習方式的孩子,
便逐漸遭到邊緣化,像瑕疵品一樣報廢。

難怪有一年大學入學測驗,
一位考生在國文卷子上寫著
「我的人生在國中就已經失去」。

教育必須是為學生照亮未來的探照燈,
而非重複過去的後照鏡
教育不應是倒滿一壺水,而是點亮一根蠟燭!

第1章醒醒吧!家長盲點一: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是沒有安全感?還是虛榮?
盲點二:繼續膜拜不合時宜的升學主義
盲點三:要孩子追逐「速利」「速成」「齊一」「從眾」的人生
盲點四:要孩子爭捧鐵飯碗

教育資源過於集中,社會走向強者益強、弱者益弱
考試是假性平等,重要的東西不能量化
過於單一的教育目的曾深深令我自卑
父母不放手,小孩不放膽

延伸思考: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要考公務員

第2章老師可以更勇敢一位傷心母親的來信
學生和老師都被「標準答案」給集體綁架了
老師也被體制霸凌,不快樂的老師比比皆是
當老師要以關說和賄賂謀職,校長到議會鞠躬罰站,
教育者何來尊嚴
莫忘為師初衷

從威權到啟發:只有當學生的伯樂,師生才會都快樂

把舞台留給學生
從現實中發現問題,尋找活的解答
陪學生冒險,教他踏實築夢
教學技巧時時勤磨練
問題學生是環境有問題,不是學生有問題
老師的力量最微小、卻也最巨大

延伸思考:每個人才智殊異,標準答案扼殺創意
全文請點以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3804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禁閉隔離的懲罰方式不足促使孩子自我反思



當孩子犯錯時,不少學校或父母會採取
一種自認為比較溫和的懲罰方式—禁閉隔離,
以促使孩子自我反思。


其實,儘管身體上沒有受到傷害,
但那種情感的隔離、被拒絕的感受,
一方面會使孩子在強制中形成背離與對抗,
另一方面會使孩子產生恐懼、不安,

甚至敵視心理。
然而,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
他們不能表達憤怒,
害怕會招致更為嚴重的懲罰,
於是便會本能地採取自我保護

"壓抑自己的情緒反應"。


可是,
這種所謂的自我保護

最多只能暫時把憤怒壓抑下去。其結果要累積的憤怒一次性爆發,
如平時看似聽話、很乖的孩子,
做出令周圍人都難以理解的事情;
變得萎靡不振,通過消極的方式表達憤怒,
如在處理事情時,

藉故拖延或出現莫名其妙的錯誤。

當遇到孩子犯錯誤時,
做大人的首先
要有允許孩子犯錯誤的心理準備,
然後和孩子一起去面對,
如讓孩子認識到這個錯誤的危害性在哪?
它是什麼原因產生的?
這其中要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
要給他們說話的機會。
除了分析錯誤發生的原因外,
更應該和孩子一起去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法。


同時,要給孩子一個界限,
比如哪些事情是孩子應該完成的,
哪些事情是孩子不可涉足的,
以便讓孩子明白生活中的一些規則。
當然,
這一切最好是通過大人自身的典範和行為去影響。

我不是天生會當媽




我不是天生會當媽
作 者:王麗芳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

別人用打罵才有辦法讓孩子懂的,
我選擇帶著孩子親身去體認,去學習,去瞭解,
幾次之後,孩子自然就懂了。
說再多次,不如讓孩子自己動手體驗一次,
原來,這才是教養真正的面貌。

學習當媽媽,先從「認真對待」開始

當孩子哭訴自己被其他小孩欺負時,
別為了顧及在場的對方父母而對孩子說:
「沒關係,人家他又不是故意的。」
孩子也有選擇朋友的自由,
更需要父母教他如何選擇朋友。

當孩子受到他人的錯誤對待時,
勇敢為孩子殺出一條血路吧!
不要讓孩子因為你的懦弱或面子,
付出心靈受傷的代價。

用心瞭解孩子的需求,
千萬別對孩子的哭鬧回以:
「哭什麼哭,再哭就打你喔!」
孩子也需要大人教他去認識與面對自己的情緒。

不要動不動就罵孩子「你壞壞」,
如此只會讓孩子對自己抱有負面觀感,
喪失自信的光采。

教養,是一段不停學習的過程,
孩子學習成長,父母學習正確對待孩子。
我們都不是天生會當媽,
我們都需要放下父母角色的包袱,
蹲下身來,和孩子一起再成長一次。

教養觀念是對是錯很難說,
我們都在學習瞭解孩子與自己心中的奧妙。

我不是一個完人,
我只是一個在孩子與自己的成長過程中
不斷跌倒又爬起來的媽媽;
現在的我終於懂了,我不是天生會當媽媽,
我只是比別人幸運,
一路上遇到許許多多的貴人與天使孩子。

我也終於能夠理解,

我的父母也不是天生會當父母,
他們只是用他們當時最大的努力,
用那時的我無法理解的方式,愛著孩子。

我的父母跟我,都不是天生會當父母。
我們都只是用著孩子不一定看得懂的方法,

努力著。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敢問路在何方?




比爾·蓋茨在一次應邀參加的畢業典禮上,
對即將走出校門、踏入社會的青年一代,
給出了十一點頗具啟發性的人生忠告。
可謂肺腑之言,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1.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需要去適應它。

2.這個世界不會在乎你的自尊,
它期望你能先有所成就,
然後再去強調自己的良好感受。

3.剛走出校門時,
你不可能馬上擁有百萬年薪,
更不可能成為某家公司的副總裁,
還擁有一部汽車,
直到你通過努力
將這些都掙到手的那一天為止。

4.如果你覺得學校裡的老師過於嚴厲,
那麼等到你有了老闆的時侯再回頭想一想。

5.在快餐店裡賣漢堡包並不會有損你的尊嚴,
你的祖父輩對賣漢堡包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
他們將這稱之為“機遇”。

6.如果你一事無成,這不是你父母親的過錯,
不要將你應當承擔的責任轉嫁到別人的頭上,
而要學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7.在你出生之前,
你父母的生活並不像現在這般的乏味。
他們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是因為這些年來
一直在忙著為你支付開銷、給你洗衣服。
因此,在對父母喋喋不休之前,
還是先去打掃一下你自己的房間吧。

8.學校或許已不再分優等生和劣等生了,
但生活卻並非如此。 
學校會不斷地給你機會讓你進步,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9. 人生不是學期制, 人生也沒有寒暑假。
走出學校後,
沒有哪個老闆會有興趣幫助你發現自我,
你必須依靠自己來實現。

10.電視中的許多場景絕不是真實的生活 。
現實生活中,
每個人都必須埋頭去做自己的工作 ,
而不是像電視中的那樣天天泡在咖啡館裡。

11.善待你所厭惡的人,
說不定有一天你會為這樣的人工作 。

讓孩子知道他不是世界的中心




在《快樂的孩子》(A Happly Child)一書中,
法國心理學家迪迪埃·普萊克斯爭論說,
讓孩子快樂的最好方法是讓他感到受挫。

 
“並不是說你不讓他玩耍,或者不去擁抱他們,”
 普萊克斯說,
“當然必須尊重他的感覺、

他的節奏和他的獨立性。
簡單說,
這個孩子必須在很小的時候

就開始學習他不是世界的中心,
而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
有一件事讓我驚訝於
法國人對孩子行為的期望是如此不同。
當我在海濱小城度假時——
就是我看到所有法國孩子

都能在餐廳快樂地吃飯的那個地方
我帶小豆豆逛商店,
商店裡掛滿了各色的水手條紋T恤衫。

小豆豆立刻開始把它們拉扯下來。

我呵斥她住手,可她根本不聽。
對我來說,作為一個學步兒,
小豆豆糟糕的行為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我很驚訝售貨員非常不悅地說:
“我從來沒見過這種孩子。”
我趕快道歉,然後離開了這裡。
沃爾特·米舍爾說,
向小孩子投降,是進入一個危險循環的開始:
“如果孩子發現當他們被告知要等待,
而他們大哭後,媽媽就會過來,

等待也就結束了,
那麼他們
很快就學會不去等待。
因為拒絕等待、大叫、哭鬧,
並繼續自己的行為,反而能得到縱容。”
法國父母不會介意每個孩子有自己的脾氣,
但他們普遍認為,

任何健康的孩子都有能力不去哭鬧,
當聽到大人說“不”的時候不會崩潰,
而且通常不會糾纏不休
或者扔東西。
法國父母更傾向於
把孩子的任意要求叫做心血來潮
"一種一時衝動的迷戀"。

法國父母對此會毫不猶豫地說“不”。

 
“我認為法國女人
比美國女人更早地理解孩子會有要求,
而這些要求是不現實的。”
一位同時接收法國和美國孩子的兒科醫生告訴我。
一位法國心理學家寫道,
當一個孩子有了心血來潮的要求
比如,他的媽媽帶著他去逛商店,

他突然要求買一個玩具
這位媽媽應該保持絕對的平靜,
溫柔地
解釋說今天沒有買玩具的計劃。

然後她應該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通過講她自己人生的故事,

來繞開這個心血來潮的要求。 “關於父母的故事,永遠都能讓孩子感興趣。”

這位心理學家說道。
 
(看到這個觀點後,每次一出現狀況,
我就對西蒙說:“快講講你的人生!”)
這位心理學家說,在這個時候,
母親可以通過和他擁抱,
或者看著他的眼睛來和孩子保持緊密的溝通。
但她必須讓他明白,
“他不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重點是不能讓他認為自己是權力中心,

可以為所欲為” 。
法國父母不會擔心讓孩子受挫就會傷害他們。相反,他們認​​為如果孩子不能妥善應對挫折,
才是毀了他。


他們把應對挫折當成一種人生的核心技能。
他們的孩子需要學習這種能力。
如果父母沒有教孩子這一點就是失職。
那位保姆勞倫斯說,
如果在她做飯的時候一個孩子要她求抱抱,
“那​​就要向他解釋,

'我現在不能抱你',然後告訴他為什麼” 。
勞倫斯說她有時也無法做得很好,
但她會保持鎮定,
然後讓孩子抒發自己的失望情緒。


 
“我不會讓他哭8個小時,但我會讓他哭一哭,”
她說,“我會向他解釋我不能這麼做的原因。”
這種情況在她同時照顧幾個孩子時會經常發生。
 
“如果你正在忙一個孩子,而另一個需要你,
如果騰得開,我當然會抱他。
但如果不行,我會讓他哭一下。”
法國人那種
“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應該等待”的觀念,
源於早前一段法國育兒的黑暗時期,
那時大人要求孩子安靜並且順從,
同時也源自一種觀念,
那就是即使是
嬰兒也具有學習能力。

基於這種觀點,
小豆豆只要抽泣我們就餵奶的做法,
其實就是把她看作了小小吃奶癮君子。
反之,期望她變得更有耐心,就是在尊重她。
摘自生活心理學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同理,不是認同對方的道理,
而是認同對方的感受,接納對方的情緒。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三字經》
  
情緒是人與生俱來的遺傳,

它有正面,有負面,
就像世界由陰陽組成一樣,
正面和負面情緒,
也只是像一個硬幣的兩面而已,
它只是一個客觀存在著的事實,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都是一個人當下的真實狀態而已。

關於“情緒”emotion,
這個詞,有解釋說它來源於“動作”motion,
“運動”movement,情緒是無法恆常的,
它們移動,因此它們才是情緒。

在我們的身心中,每個時刻,
總是持續不斷地從一個情緒轉移到另一個情緒,
情緒本質上就是流動的。

很遺憾的是, 多少年來,
我們的教育都在教導我們,
消極的負面的情緒是“不好的”,
我們必須為我們有那些不好的想法感到羞愧,
我們根本不應該那樣想。

更加可怕的結果是, 
我們絕大部分人在這樣的教導下,
已經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是什麼了,
明明想哭,還要面帶笑容,
明明生氣,還要表現的很平靜,

明明恐懼,還要擺出無所謂的樣子……

  
“魚兒會游泳,鳥兒會飛翔,人會感知。
我們有時開心,有時不開心,
但是,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會有這樣的時刻:
我們感到憤怒、恐懼、悲傷、開心、
貪婪、內疚、渴 望、不屑、喜悅、厭惡。

儘管我們無法隨意地選擇這些情緒,
但是,倘若我們知道它們是什麼,
我們就可以根據
自己的意願選擇何時以及如何表達出來,
這是問題的關鍵。

許多人被教育得不知道
自己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當他們感到憎恨時,
被告知說那隻是不喜歡而已;
當他們感到害怕時,
又被告訴說沒什麼好害怕的;
當他們感到痛苦時,
教育建議他們要微笑著勇敢面對。

我們中的許多人
被勸誡在不開心的時候要強作歡顏。
在以上的這些矯飾中我們真正該做什麼呢?說實話。
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孩子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

對孩子來說,知道他怎麼想,
遠比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想要重要。

當他確確實實知道了他內心的真實感受,
那麼他的內心就不太可能覺得“一團糟”。
”吉諾特

當孩子不開心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辦法很簡單,同理孩子不開心的感受,
表達出你對孩子的理解,這就夠了。

 
一個正在情緒當中的人,
是無法聽進任何道理的,
當自己的傷心、憤怒有人接納時,
抗拒也自然就會減少,
這些就算是用在成人溝通上也是如此,
試想一下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經歷,
一定有類似的。

當孩子情緒宣洩出來,
感受到被父母接納和認同後,
才能夠聽見你所說的道理和建議。

埃里克,九歲,怒氣沖天地回到家裡,
他的班級本來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
他的父親決定用一種新的方法。

以前他總是說一些讓事情變得更糟的話:
“天氣不好,哭是沒有用的。
以後會有玩的時候。
又不是我讓它下雨的,
你為什麼要沖我發火?

 
但是,這一次,
埃里克的父親沒有這麼說,
他心裡想:
我的兒子對錯過了野餐反應很強烈,

他很失望,
他用怒氣向我表現他的這種失望,
我可以幫助他的,
只要對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

於是他對埃里克說:
“你看上去很失望。”
埃里克:我當然很失望了。
父親:你已經準備好了一切,
該死的卻下雨了。
埃里克:是的,正是這樣。
這時,出現了短暫的沉默,
然後埃里克說:
“哦,不過,可以以後出去玩。”

他的怒氣看起來消失了,
在下午餘下的時間裡,他都很合作。通常,只要埃里克生氣地回家,
一家人都會心煩,
遲早他會激怒家中的每個成員,
直到深夜他終於睡著了,
家裡才能重回寧靜。

這個方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它在哪些地方產生了作用?當孩子處於強烈的情感中時,
他們聽不進任何人的話。
他們不會接受任何意見或安慰,
也無法接受任何建設性的批評。


他們希望我們能夠理解他們心裡在想什麼,
希望我們明白在那個特別的時刻他們的心情。
而且,他們希望不用完全說出自己的遭遇,
我們也能夠理解他們。

他們的情緒只會透露一點點,
我們必須猜出剩下的部分。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身心障礙福利爭取真的是條漫漫長路



以下是很值得深思的問題,但是沒有標準答案
 
引述《xihong (迎風而立)》之銘言:
 說真的我也覺得 我有必要唸大學嗎?
 若不是有這個特殊管道還能考到師院嗎?
 如果當年以一般生身分去考聯考 
 我大概只能考上私立大學
 拼一點的話 或許有前段私立的學校
 如果是這樣 那我還需要唸大學嗎?

 那時候的我是否也只是落入要唸大學的迷思而已 

 而沒想到大學那麼多但好壞素質落差很大
 只是就我所見
 目前台灣的聽障生透過特殊管道進入大學後
 適應良好的良好 中間的中間 適應不良的不良
 有點兩極化的狀況

 我個人是覺得
給予特殊管道比較像是事後補救的方式
 畢竟學習資源落差是從小累積到大的
 如果可以的話
 不是從小就開始落實
給予協助資源之類的方式豈不是更好
 小時候基礎打的夠堅實
 往後仰賴特殊管道或其他方式的情形也許就越低
 這樣豈不是更好?
 身心障礙學生有沒有必要唸大學?
要看這個國家教育資源、社會風氣、
國民素質等等各項條件而定,
沒有一定的答案。

考上大學是一回事,
怎麼讀大學卻是另一回事,
雖然政府還無法更進一步協助
身心障礙學生可以真正學習,
學歷不足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找工作一定會吃虧,
而且是雙重吃虧(身體及學歷都吃虧)
長期找不到工作
勢必淪為社會基層造成國家社會家庭的負擔!

 http://www.ptt.cc/bbs/sp_teacher/M.1224945814.A.D01.html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不分類資源班排課原則



不分類資源班排課原則

1. 請依據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原則

2. 如果學生有情緒人際問題,
務必安排「社會技巧」課程。
如果學生有學習策略問題,
務必安排「學習策略」課程。

3. 資源班除了國、英、數基本學力補救教學外,
應考量學生的現況提供適當的發展性課程,
如社會技巧、生涯教育、學習策略、問題解決訓練、
生活教育、社會適應、職業教育、溝通訓練、
定向行動等課程。

4. 請依據學生的需求與程度開設或調整課程,
並把開設或調整課程的節數與理由納入
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紀錄或特教教學研討會會議紀錄中。
不要把資源班搞得像「補習班」!

5. 抽離是指學生在班上跟不上進度,
需要到資源班接受適合其程度的課程教學。
此種方式要做到「完全抽離」,盡量不要「部分抽離」,
因為學生無法同時處理兩種教學進度(普通班和資源班)。
舉例:國中國文,學校排定一週五節,
那麼就要完整的把五節課抽出。

6. 外加是指學生在班上可以勉強跟上進度,
需要加強學習策略或其他適應技能,
則利用早自修、第八節、空白課程、週會、
聯課活動、班級活動等,請勿用午休。

7. 抽離+外加是指學生除了跟不上原班進度外,
還需要更多的教學節數才能成功學習。
所以需要上面兩種方式,
例如一位學生國文的程度相當低,
需要完全抽離5節,還要外加早自修2節。

8. 補救教學小組人數以4-6人為最佳。
盡量不要只有1-3人。

9. 叢集編班:
為了使資源班的課程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務必協調達成。先決定需要抽離的學生人數(如6人),
再將學生編入2班,(每班各3人)。
依據就讀普通班
身心障礙學生安置與輔導實施要點第七條之規定:
「各校於身心障礙學生新生入學,經提出證明後,
可免參與常態編班抽籤,
並應協助安排學生至適當教師之班級。」
因此,請各校務必利用「特教推行委員會」
安排學生班級與導師人選。

10. 叢集編班完畢,請與教務處協調區塊排課,
使兩個班抽離的科目區塊是一樣的,
以做到「完全抽離」。
如決定要國數一起抽離,則兩班的國數區塊要相同。

11. 區塊排課:通常會2-3科一起抽離出來上課,
兩科所形成的課程區塊,可讓排課擁有很大的彈性,
例如衝堂時可以考慮原班上數學,資源班上國文,
但是國數兩科在資源班與原班的總節數是一樣的。

12. 學生在資源班上課時數,
以不超過其在普通班上課總時數的二分之一為原則。

13. 注意一天之內不要重複太多節相同的課程,
除非此課程需要兩堂課才可以完成一次教學,
如作文課。

14. 要實施新課綱時,課程務必依據學生的需求,
最好包含生活管理領域、職業教育領域、
社會技巧領域、學習策略領域、定向行動領域、
點字領域課程、溝通訓練領域課程、
動作機能訓練領域課程、輔助科技應用領域課程。

15. 若要實施新課綱,
請上網研讀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
網址:http://www.ntnu.edu.tw/spc/drlusp_1/ho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