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傑絕對不是愛惹事生非的壞孩子,他只是會犯一些小毛病。
例如,把聯絡簿、作業、課本留在家裡,忘記帶到學校去;
同樣的,也會忘了把作業帶回家寫。
他有時候也會忘了把功課寫完,
有時更離譜的忘了該寫的功課有哪些。
當然,免不了也會忘了帶橡皮擦、鉛筆盒、便當、雨傘、外套……。
上課前三分鐘的開場白,
再來就隨著他豐富的思緒四處漫遊了。
考試時,小傑不是看錯題目、答錯題,就是把加法當減法計算,
抄寫功課時,也會莫名其妙的漏抄一
大段……
在這個講求競爭力的二十一世紀,
少了一根筋的心不在焉先生和小姐們,
令父母師長擔心又著急。
其實,類似的行為表徵可能有許多不同的成因。
水面上看似面貌相同的冰山,可能由不同的形狀堆砌而成。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
有哪些潛藏因素造成孩子心不在焉呢?
我從身邊友人和平日協談諮商的對象中,
發現許多的心不在焉先生和小姐
"都是等待發掘和培育的愛迪生、愛因斯坦"。
這些天資特別聰穎、腦筋轉得特別快、吸收力特別強的孩子,
對於淺顯而沒有挑戰性的課程,
往往只能勉強維持五分鐘的熱度,
就把思緒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在腦內鑽研思考或是神遊太虛。
也極有可能像愛迪生一樣無法適應,在傳統的教育體系裡掙扎。
可是,對他們感興趣的領域,卻有著無比的狂熱和堅持,
會自動自發的努力收集資料,專心鑽研,
在某些領域獲得遠超過別人的知識。
很可惜許多家長往往忽視了孩子這些特別的天賦
,只是不斷強化孩子在校令人失望的表現,
抑制孩子往他天賦卓越的領域去發展,
以為這種鐵腕政策可提升孩子的學業成績;
可是,許多孩子的遭遇告訴我們,
這是個傷害最大,也最不智的教養方式。
孩子求知的興趣受到遏止,
不僅失去生命中點燃熱忱的動力,
更失去一個建立自信的機會。
本來想要戒除他心不在焉的毛病,
結果反而換來孩子上課情緒更加低迷,
學業成績與自信心更加低落。
要減輕他心不在焉的現象,
讓他轉移注意力關心一下學校的功課,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在天賦卓越
的領域中自由發揮,
讓他的長才可以得到完全的舒展。
在他喜愛的領域中得到的肯定,
不但提升了他的自信心與自我評估,
也安定了他自由奔馳遊走的心。
往往奇蹟似的,
他也會勉強自己耐著性子去面對學校課業,
逐漸的往好的方向發展,達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過去幾個月看過這個專欄的讀者,
都知道情緒的腦子無法紓解情緒時,
我們用來思考、規畫、學習的前額葉,
也無法發揮原來揮灑自如、指揮若定的功能。
因此,腦子也沒辦法專注在課業上的學習,
或是注意到生活裡許多重要的環節。
如果你家裡或是班上的這些心不在焉先生和小姐,
是最近這幾個星期或幾個月裡才逐漸呈現漫不經心的強化現象,
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深入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
生活。
先去了解他的內心世界、心裡的衝突與掙扎,
陪著他一起面對挑戰,教導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靈活運用EQ
小祕方來紓解他的情緒。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適當的處理與紓解後,
前額葉就可以恢復原來的運作功能,
孩子也自然而然向心不在焉的現象說再見咯!
(四)孩子有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困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