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亞斯柏格症與注意力缺乏動症研習




發表人:李素婷老師      

發表日期:2010-05-21   

研習主題:亞斯柏格症與注意力缺乏動症

一、研習名稱:亞斯柏格症與注意力缺乏動症

二、研習地點: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三、研習內容及講師:劉明麗、楊孟珠老師

四、研習內容及心得:

寒流來襲的今天要上陽明山研習真的有百般不願意,

一到山上看一看溫度計只有6℃,

心中頓時懷疑著:「何苦啊我?」

不過當我踏進研習中心的演講廳時卻發演現異常的溫暖,

因為講廳坐得滿滿的沒有虛席,

原來今天的講座是

明湖國小的劉老師也就是「亞斯柏格症20問」一書的作者。



劉老師帶領我們來認識亞斯柏格症,

亞斯柏格症的特質是與生俱來的,不是教養造成的,

他們通常極度自我中心、人際互動障礙、

雙向溝通困難、思考固著、感官及動作困難,

但智力正常或優於一般人、有良好的記憶力、

會使用大量詞彙、對特殊領域有深入的知識、

對藝術或空間有特殊的天分;



若班上有亞斯柏格症的學生時我們可以:

1.設定合理的期待、營造正向互動的經驗

2.適當物理環境的安排

3.教學活動結構化

4.善用視覺提示:例如給予提示排預告下一個活動

5.給予必要的提醒與限制

6.運用代幣制度

7.空間時間的安排

8.特珠教育課程的安排



當我老師的我們覺得有壓力時可以

1.勇敢說出來—“有沒有人啊?!

2.校園團隊的運用—學校行政、輔導及特教形成團隊

3.收集成功的經驗—閱讀相關書籍、訪談有經驗的老師

4.尋求支援—學校特教師、輔導老師、校外資源



班上若有亞斯柏格症時我需要做班級宣導嗎?

該怎麼做?

老師告訴大家首先徵求家長同意,

若家長不同意,可將其放大成班級公約

例如:上課發言要舉手,一節課只能發表幾次;

宣導方式應與特教、輔導老師溝通;

亞斯柏格症學生不一定要在場;


宣導內容包括介紹特質、互動方法

(例如:問亞斯柏格症的同學:你是不是要跟我玩?)



亞斯柏格症會發生的狀況如:

1.說話太直接。

我們要在班上跟孩子宣導亞斯柏格症的孩子說話太直接,

請大家不要介意,因為亞斯柏格症只是說實話,

私下教導亞斯柏格症學生行為的結果、下次該怎麼做。



2.容易跟同學起衝突:

事件發生中—冷靜,同理學生的感受,

使用亞斯柏格症可以理解的詞彙,報告老師處理,

(例如老師說:

很好,你會來跟老師說,這件事很重要我要好好處理。)


事件發生後—秉持中立而協助的態度,

不要責備,直接說出事件造成的結果。

事件發生前:

觀察先兆行為、隔開易衝突的同儕、

學習適當的社會技能、指派其做事



3.被欺負:

事件發生中—報告老師立即處理。

事件發生後—分開談、安排與家長的面談、輔導加害者、告知懲罰。

事件發生前:發展同儕支持網路、教導as學生因應技巧。

4.很難融入同儕活動:

同儕做調整—班級氣氛營造、看好孩子、

看孩子的好、孩子越看越好、給同組孩子額外加分、減少摩擦機會 。

5.同學經常抱怨:

老師親自處理,直接提供學生選擇,

將抱怨者變成協助者、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6.上課不聽講:

觀察他有沒有注意到指令、提醒、請同學講述重點、

尊重孩子獨特的特質、訂定簡單的上課規範。



7.上課插嘴—

說明上課規範、先寫下來下課來問、環境調整及預防、調整教材

8.不寫作業--

簡化減量其作業、 與家長有一致性的要求、提供範例、分斷完成

以上這些都是亞斯柏格症學生最常有的狀況,

班級級任老師應與特教老師、家長密切合作,

與家長溝通時先說明孩子的好,

告訴家長假如家長接下來可以做些什麼,會讓事情變得更好。

最重要的是老師一定要冷靜、正向、彈性、堅持。

1 則留言:

  1. 台大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丘彥南醫師

    目前亞斯伯格症診斷出來後尚無對應的治療法,

    只能在生活中不斷地提醒和接納。



    而患者的發展曲線也有個別差異,

    有些在小時候很嚴重,

    長大後會稍微改善,

    有的則相反,越大越無法溝通。



    一般而言,

    當環境中出現挑戰,問題就隨之顯現。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