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柏格的孩子很理性
因此我建議從小在照顧他們的過程中
不要給予太多,適度就好
甚至比適度再少一點,
就好比他只是寄住在你家裡親戚家的小孩
這樣子的關係,
或許可以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以對他好一些,
給他一些福利、小惠,來交換他對事情的妥協
不要試圖以強勢的態度或手段來壓制亞斯柏格的孩子
"會兩敗俱傷"
而是要儲存籌碼,
作為與他交換、讓他願意退讓或妥協的條件
這方法聽起來似乎有些感傷與無奈,
但我覺得這是目前為止想得到的方法
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家的AS越來越社會化
你如果對他太用感情,你自己可能會被傷得更重
孩子如果能情緒穩定,能被團體接納
那才是真正的為孩子著想
他與你能不能有親密感,
那應該不是最優先的考量
尤其是在面對AS孩子時,
如果能相敬如賓也不見得不好啊!
當然在這整個過程中
你自己的情緒平穩、能心平氣和的去與他折衝
才是這些方法成敗與否的關鍵所在
適度的照顧是指:
物質層面上給與日常生活所需,
不要因為孩子是身心障礙而覺得應該在物質上給予補償
這樣反而會養成他們貪心的習慣,
你也會少掉許多交換的籌碼
心理層面上,不要覺得孩子很可憐,
而對其行為以過度保護的心態來理解,
過於不忍心其實會讓孩子變得驕縱,
反而更不利於管教與人際關係的培養
身心障礙的孩子當然需要訓練其獨立生活的能力
但其成長的進度要如何拿捏呢?
我覺得父母要依憑良心
不能因為比輸別人而要求
不能因為覺得丟臉沒面子而要求
不能因為大人的需要而要求
當然如果你沒有把握自己有沒有憑著良心在做
可以請其他人幫你看看,
多與有經驗的人討論也是一個方法
吳佑佑醫師表示
回覆刪除人都是社會的動物,
需要有情感回饋時再做出反應和付出,
而在教養自閉症兒童時,情感的回饋較弱,
所以教養者的挫折感滿大的。
教養自閉兒是一條長期抗戰且艱辛的路。
"亞斯柏格的孩子很理性
回覆刪除因此我建議從小在照顧他們的過程中
不要給予太多,適度就好
甚至比適度再少一點,
就好比他只是寄住在你家裡親戚家的小孩
這樣子的關係,
或許可以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以對他好一些,
給他一些福利、小惠,來交換他對事情的妥協"
可是對當娘的來說談何容易,
從出生...,不,我懷疑自娘胎就開始了"亞斯柏格特質"
總是要胎教吧?
再來嬰兒時期各方面的刺激與測試
包括視力,聽力....太多了,
陪他認知,教他說話,
做娘的哪一樣不是想盡辦法
為了讓他更有"進步"而怕自己做的不夠?
或者等到他過了某種階段,
具備一些能力之後就可以這樣做了,
陳醫師:
做娘的也清楚不能給太多的時候就已經給了,
至少在情感上。
家長其實都會有一種擔心
回覆刪除怕會輸在起跑點上
因此就盡其可能的給孩子各種資源
卻很少去想到導致揠苗助長現象的可能性
其實我一直覺得一枝草一點露
只要家長不是刻意的忽略
依照可信任的專家的意見去做就可以了
我在門診常常給家長一點點的建議
但家長常常會懷疑,這樣足夠嗎?
也因此常常會自行增加許多他們認為可以給的
但往往不一定更好
也常常就不會再回來門診找我討論
這種家長,只能說沒有緣份
不會怪他們擅自主張
畢竟天下父母心
如果能好好聽可以信任的專家的建議
其實對家長與孩子都會比較好
人世間的事情有很多無法說清楚的變化
只要心存良善,相信可以信任的人
這樣的人通常都會比較有福報
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需要學習適應大環境
回覆刪除時 間:94年7月2日
潘兆萍理事長
有些家長覺得自己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要跟自閉症的孩子劃清界線,
但是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還是有他的固著行為,
我們有一個高功能的孩子,
別的家長聽到他講話有條理及應答十分禮貌,
心裡都會羨慕的不得了,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這樣。
他在我們這邊上班,有一次,
他這樣跟我說:「我在這邊幫理事長工作,
但是我希望如果有機會,理事長能幫我介紹到文山啟智中心上班。」
我一開始以為他喜歡去特殊學校上班,
但是到最後我才了解,原來是因為他的固著性,
他非常喜歡寒暑假,到了寒暑假他就想要放假。
但是我常常跟他講:「你已經畢業了,也開始上班了。」
我這樣跟他說,但是他還是覺得寒暑假更為重要。
所以我們就達成一個協議:
他利用週末來上班,並把加班的時間累積,變成補休,
這樣他就可以放一個長假去美國。
我覺得這些孩子,就如同剛剛吳佑佑醫師所講的,
因為他們有某些方面的障礙,所以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但是我覺得這個孩子其實是可以教的,
只要是給他一個正常的環境,他是可以學習的。
問題就在家長本身覺得孩子非常的棒,
所以心理產生了盲點,想要跟自閉症劃清界線,
但是實際上這些孩子在現實環境中還是有困難的。
我自己以家長的身分來講,
自閉症就是一種症狀,高功能、低功能、或是中功能的,
可能家長本身的期待會不一樣,
但是根本上我們要教的
"就是讓我們的孩子能在現實的環境中適應"
孩子要給他一個機會,而不是要保護,或是讓他有些區隔。
今天座談會的主題是亞斯伯格症,
也希望能讓這個族群的家長能正視其問題。
管教不等於控制.包容不等於縱容
回覆刪除Kevin摘錄自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會訊《牽引》第253期
從了解AS到接受AS,中間勢必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
前幾天,同時有兩個家長打電話給我的母親,
希望能夠尋求一些協助。
很湊巧的,
這兩位家長(以下我簡稱為甲、乙)雖然分屬面對AS態度的兩個極端,
最後卻幾乎面對了一樣的狀況。母親放下電話,五味雜陳。
甲家長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名需要被幫助的AS,
在電話中不斷向母親詢問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正常」;
乙家長則是在自己的孩子惹麻煩時,不斷為孩子跟學校
辯護,在電話中一直強調孩子需要「更多的」幫助。
有的AS家長則完全「放縱」孩子的行為,
並以「亞斯伯格」作為藉口,要求學校
或者是其他單位做出完全的讓步,
渾然不顧自己的孩子在求學過程中的種種脫序行為,
究竟給別人帶來了多大的困擾。
這些家長並不知道,這種做法不但無法真正的幫助孩子,
甚至在無形中壓縮了AS在社會中的生存空間。
拿著醫生開立的手冊,肆意向學校永無止境的索求,
間接使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在取得手冊上變得困難重重。
這兩種極端,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著想,
只是何其不幸,用這樣的態度去處理事情,
往往會帶給旁人與孩子更大的痛苦與阻礙。
不論過度的放縱或是過度的管教,
都不是對AS最適當的處理方式,
所有家長必須認清一個事實:
社會沒有義務無條件對你的孩子妥協,只有認清這一基本概念,
家長才能正確的對應每個AS的適性需要,提供他們適當的幫助,
並且管理其不當的行為。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小碩媽曾分享--
回覆刪除孩子在學校求學的態度,家長的理性.體諒
能讓學校和老師感動,轉被動為主動協助
這就是三贏
提供參考
亞斯柏格的孩子很理性
回覆刪除因此我建議從小在照顧他們的過程中
不要給予太多,適度就好
不要試圖以強勢的態度或手段來壓制亞斯柏格的孩子
"會兩敗俱傷"
而是要儲存籌碼,
作為與他交換、讓他願意退讓或妥協的條件
在這整個過程中
你自己的情緒平穩、能心平氣和的去與他折衝
才是這些方法成敗與否的關鍵所在
~老師講的話要聽~
我就是那種在陳醫師門診聽得糊塗不開竅而離開門診的家長
感謝神!讓我有獨立成長的空間去學習
孩子的爸調大陸工作、長子拒絕照顧弟弟的後半人生
所以警覺一定要給AS孩子學習適應大環境的機會
4年了,我和孩子花非常多的時間在討論:"如果是你,你會怎麼
樣?"
(當然是傾聽他的陳述之後)
昨天他說不喜歡改變路線時,我回:
"好吧!那你可能要在大太陽下等我十幾廿分鐘吧,因為你不改變,
我只好繞路了。"
最後他改變路線和我會合,但臉很臭!
(我邊騎摩拖車邊緊握他環抱腰間的手,笑說:我兒子又贏一次
了)→我們約定要勝過先天的不足。
我的做法和睿有點相似-----給他一個他更不想要的選項。
回覆刪除例如:他不想上學,我就告訴他,家裡剛好要大掃除,他就留在家跟我"一起"大掃除吧!
雖然他的臉也是很臭,但他也學會妥協了!
多聽陳醫師老師的話,不要期待會有立即成效
回覆刪除不要誤會睿的教育成功,AS已脫胎換骨了
今天我想要在連絡簿上寫上陳醫師老師的話:(以下)
不要試圖以強勢的態度或手段來壓制亞斯柏格的孩子
"會兩敗俱傷"
請導師轉答新任課的歷史老師
因為新學期的歷史老師耳聞我家AS很愛發問
不待狀況發生,她即已當眾宣布我兒只能問3個問題
所以上週的歷史課每堂都見老師在數1次、2次‧‧‧
我家孩子倍覺羞辱
所以上週暑期的最後一堂課歷史課,孩子決定用瞪老師的方式來
宣告抗議
這次的分享我們當然還是站在彼此的立場去感受對方的想法
孩子覺得他無法接受歷史老師這樣不顧顏面的做法
他決定~
開學後親自找老師談,要老師站在他的立場想
他要要求老師課堂上就講正題,不要製造氣氛講雙關語
(孩子聽不懂台語和雙關語)
我打電話給導師
導師是甫畢業的大美女
她說她剛帶班的時候因特教組先警告她有個難搞的傢伙
再加上我兒情緒是寫在臉上的→臭臉
所以她很怕那張臭臉
但
時間久了,臭臉反而成了導師瞭解我兒當時的情緒指標
她覺得有臭臉也滿好的
但是新歷史老師很嚴厲
我兒最好不要臭臉相向
她會在開學時協調溝通
所以,導師的協助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