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我要看到才能懂

文/曾意清



「他總是堅持度不夠,做事丟三落四。」



「他總是想做什麼就去做,衝動而缺乏思慮。」



「他總是不夠專心,常常在狀況之外。」



「他總是固執不知變通,無法接受新的改變。」



「他看起來像是聽懂了,為什麼行為表現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事實上,大部分的特殊孩子在學習上都具有特殊的感官需求,

傳統式的教學形態往往是聽覺式的,

教師採用反覆說明、口語提示和肢體協助等方式

來協助孩子理解和執行工作。

然而,對許多依賴視覺學習管道的孩子來說,

由於其生而具有的學習困難,

像是:短暫的聽覺記憶、直覺式的衝動行為、

注意力的缺陷、訊息處理的困難,或是溝通能力不足等,

採用一般的教導方式,

仍不足以協助其發展學習或社交技能,


所以需要額外的視覺支持和協助。



視覺式策略是一種普遍的生活習慣



視覺式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之中隨時隨地被應用著,

請試著回想下列的情景,是否讓你覺得很熟悉?



1.在你的工作臺上是否有一份行事曆,

好提醒你隨時記得重要工作?



2.在你的冰箱上是否曾貼著一張等待假日採買的購物清單?



3.你已經知道想吃什麼了,

是否還是會指著餐廳菜單上的照片來向侍者點餐?



4.你在組裝新買的家電時,

是否仍須一步步對照說明書來操作?



5.你是否曾經在牆上貼著標語,


隨時激勵自己努力工作,或是提醒自己不要和上司頂嘴?



6.在面對困難的社交情境以前,

你會不會先擬妥講稿或寫下說明的重點,以確保自己言之有物?



我們常用這些視覺策略來組織自己的生活,

提醒我們與人溝通的技巧,以及自我管理。

幸運的是,我們無須特別訓練就自然的採行這些有效策略,

然而,對許多特殊兒童來說,聽覺式的學習已是困難重重,

但又無法自行發展出適當的補救策略來協助自己,

對他們而言,學習是否成了弱勢能力的不良循環?



什麼是視覺式指導策略?



視覺式指導策略是指一種利用視覺的工具,

作為教學和環境的提示,

協助學生有效的接收、處理、分析和理解四周環境的訊息。

本專欄將介紹的視覺式的教導策略


不只是運用圖片、照片或文字來溝通,

還包含了一系列特別針對特殊需求兒童,

所發展出來的專業技巧,

應用的範圍涵蓋了溝通、社交、自我管理、遊戲技能和認知課程,

將逐次深入的介紹設計和應用的細節。



哪些孩子適用視覺式指導策略?



視覺式的溝通其實是完整溝通的一部分,

對所有的學生來說,視覺式的指導方式提供了更完整的訊息和協助。

而特別依賴視覺式學習的特殊兒童,

則可能包括了:

自閉症光譜障礙兒童、注意力缺陷的兒童、聽覺障礙的兒童、

特殊學習障礙的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

和具有訊息處理困難的發展遲緩兒童。



視覺式指導策略有哪些優點?



聽覺的訊息是無形而稍縱即逝的,

依賴視覺學習的兒童往往對環境中潮來潮往的複雜訊息,

無法即時掌握,他們對處理視覺訊息則比較擅長,

因為這些訊息不會變動得太快。


因此,視覺式的指導策略具有下列的優點:



1.提供學生可理解的、須注意的細節:

視覺的畫面較容易同時呈現複雜的線索。



2.提供具體的提醒:

可提示學生該做些什麼?該說些什麼?



3.減少對口語或他人協助的依賴,以增加學生的獨立性。



4.當學生需要時就可以得到提示,便於複習和反覆演練。



5.當學生熟練技巧之後,也容許逐漸減少提示的方式和數量。



將視覺式的指導策略應用在較特殊班級之中,

不但可使所有的孩子受益,

也能兼顧不同學習形態兒童的需求,

這些孩子或許無法大聲說出:「我要看到才能懂啊!」

教學者卻可以敏銳的為他們開啟另一扇有效的學習之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