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日 星期二

特殊孩子教養觀-另類媽媽挑戰學障

採訪/陳芸英

你相信嗎?
一個曾經有學習障礙的小孩,
一路念建中、考上臺大,
目前就讀臺大機械研究所二年級!

這個特殊的孩子叫做黃仰山。
仰山的媽媽是臺北師院附小的教務主任紀雪盡老師,
她用很「另類」的教育方式,
讓孩子從學障兒變成高材生。

◎多重障礙給予優勢能力引導
從事教學工作,媽媽很早就發現孩子的異常。
仰山念幼稚園時,不喜歡溜滑梯也不喜歡盪秋千;
上了小學,他喜歡聽媽媽講故事,
但不喜歡看書、念書,否則就放聲大哭。
 
當時學校的輔導室正建立「感覺統合障礙臺灣區常模」,
透過常模可以得知每個孩子異常與否,
媽媽就讓他參加檢測。
結果發現,
仰山有觸覺防衛、重力不安全症、
手眼不協調、眼球振顫和空間錯置等毛病。
 
聽到這些障礙別,
媽媽快暈過去了,她帶著孩子到處求醫。
當時,
曾去看一位把感覺統合障礙資訊帶回國的鄭信雄醫生,
他拿出鑰匙刮仰山的左腳,沒有反應,
刮右腳,會癢,這說明他左右兩邊反應不一。
醫生的證明反映在學習上,
他寫「陳」時,耳朵邊在左他寫到右,
18寫成81,b和d分不清;
手眼不協調導致他不會跳繩,動作不靈活;
眼球振顫使他的閱讀呈跳躍式進行,
第一個字念完跳到第三個字,
第一行讀完跳到第三行,
所以他沒辦法順利閱讀。
 
雖然仰山有這麼多的學習障礙,
智力測驗的成績卻發現他是個資優生。
媽媽稍稍鬆了一口氣,
心想,既然孩子智力沒問題,
何不找些方法幫助他克服障礙,
引導孩子的優勢發展。
 
媽媽知道治療越早進行,對孩子的幫助越大。
她與兒子一起參與「感覺統合治療」,
讓孩子在多變化的活動中,刺激腦幹。
除了密集做復健外,
還讓他學游泳,以放鬆肌肉張力,
學溜冰讓肢體協調,學捏陶刺激腦部發育,
一一針對他的先天缺陷做矯正。
 
仰山小五時,曾得到全臺北市風箏創作比賽特優,
媽媽發現孩子具有非常高的機械操作能力和創意。
而為了培養仰山的團隊概念,
媽媽從小就讓他參加合唱團;
到現在,仰山還是青韻合唱團的團員呢!

◎閱讀困難改變學困境

閱讀一直是仰山最大的障礙,
媽媽就從減輕視覺學習的方向著手。
她不讓孩子上補習班,
孩子看的參考書都是有答案的,
用意是讓他翻閱參考,
而不是讓他寫密密麻麻的題目。

國小課本字少,閱讀的困難度不大。
但上國中後,國文和英文就麻煩了,
仰山常喊眼睛不舒服。
媽媽把課文錄成錄音帶,
把「看」書改成「聽」書。

媽媽說,仰山其實很愛閱讀,
家裡有大量的百科全書,
包括繪本和圖鑑,
每一本課外讀物他幾乎都翻閱過,
只是愛看圖不看字。
 
他不愛看字也不愛寫字,
所以發明了一些符號代替文字。
他在寫家庭聯絡簿時,
畫了一堆的星星、圈圈、叉叉,
如果想看懂這些符號,
得翻到第一頁,因為他在第一頁,
就開宗明義的把符號代號簡單說明了。
 
不過,他的導師看到這些符號很生氣,
在聯絡簿裡寫了很多意見。
雖然爸爸認為他有科學頭腦,
媽媽也默默認同孩子的做法,
但,他們還是得和老師溝通。
爸爸媽媽認為,念書的方法很多種,
看是否適合自己而已。

◎數學三分媽媽鼓勵出國開眼界

仰山平常很少看書但上課用心聽講,
另一方面,由於念的是數理組,
注重理解性,用眼的地方比較少,
再加上隨年齡增加,學習障礙明顯減少,
所以功課不錯。
國中畢業後,他考上建中。
 
不過,高一第一次暑假作業考,
仰山數學只考三分,
下學期,仰山遇到前所未有的低潮,
他的成績滿江紅。

一般父母遇到這種狀況,大都送孩子進補習班,
但是媽媽選擇讓他出國,
「當你覺得念書很痛苦的時候,就先脫離課本吧!」
媽媽為孩子的學習打開另一扇窗。
 
仰山一走出德國法蘭克福機場,
看到滿街是式樣新穎的汽車、機車、腳踏車,
他興奮的從萊因河畔打電話回家,
描述他的所見所聞。
媽媽覺得出國的決定做對了。
 
回國後,
他開始編織到德國念機械的夢想,
啟動他學習的潛能。

大學聯考,他以第一志願考上臺大機械系。
大一暑假,當他知道臺大跟德國不萊梅大學是姊妹校時,
決定申請成為交換學生,暑假到不萊梅大學修德語;
大三升大四時,
臺大甄選五名交換學生到奧地利,他又被錄取。
此外,他也主動參與大陸採礦團到德國
參觀全世界最大礦場的活動,也協助翻譯工作。
這些歷練,讓仰山的國際視野更加寬闊。
 
回國後,
以甄試進入臺大機械研究所就讀;
一路走來,
沒有人知道他曾經是個多重學習障礙的孩子。
一路陪伴、協助他的媽媽說,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本書,看你如何把他讀懂」。
她的閱讀方法是先保留書中美好的部分,
如仰山的創意﹔
比較奇怪的部分,
則陪著仰山一路探索下去,
最後她發現「仰山」是一本好書。

2 則留言:

  1. 採訪/陳芸英



    仰山能從學障兒變成高才生,

    家裡的奶奶和爸爸功勞也不小。

    剛開始知道孩子是學障兒時,

    媽媽非常焦慮,到處找醫生求助。

    爸爸就問她,

    「你的焦慮對孩子有沒有幫助?

    如果焦慮和不焦慮都無法改變事實,

    你選擇哪一個?」

    她才放下焦慮,積極找方法。

     

    奶是個樂天派的人,

    小時候仰山常會撕書本、撕月曆,

    媽媽很緊張,

    奶奶反而說:

    「也許孩子覺得撕紙的聲音像音樂哩!」

    她告訴媳婦:

    「每一個孩子都是慢慢成長,慢慢完美的。」



    受婆婆的影響,

    媽媽的觀念也變得很另類。

    仰山念國小時不愛寫作文,

    媽媽就跟老師打商量,

    「作文的部分就不用嚴格要求他了,好不好?」

     

    仰山的學習異於常人,

    所以他也有異於常人的浪漫。

    例如整理外掃區,

    一般同學都是把樹葉集中起來倒進垃圾桶裡,

    他則買一把剷子,在外掃區挖一個洞,

    把樹葉埋起來當堆肥。

    媽媽覺得:

    「仰山很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也允許他有這些想法。」

     

    仰山從國小到高中,

    每換一位老師,媽媽都會登門拜訪,

    把孩子的問題跟老師溝通一遍,

    媽媽不希望用成績給孩子壓力,

    只要孩子人格健全發展就好。



    這個開放家庭順著孩子的發展,

    不刻意改變他的行為,仰山反而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回覆刪除
  2. 芸英媽媽:



    我真的很佩服你 你是一個很棒的媽媽 給你鼓鼓掌

    你真的很棒 我相信你這一路來 走的一定很辛苦

    但同時也很有學習 並且一點都沒有後悔生了這個孩子



    我住在加州矽谷 我的兒子 今年九歲 五歲被診斷為高功能自閉症

    我也是從他三歲就奮鬥到如今 還在奮鬥當中

    雖然它是音樂天才 彈得一首好琴 但是在學習社交上面

    還是有很多的困難



    我讀到你文章之後 我非常感興趣 你過去的點滴和突破點的發生

    因此有一些的問題想要問你



    你是如何幫助他學習九九乘法表?

    我兒 敬華 他的腦子無法變通 要他背表格 他無論如何都適用推算的

    就如亞斯伯格在數學障礙的症狀之一



    這些孩子在學習的 第一印象很重要 也非常的根深蒂固

    因此他首先學到的是加法 所以當老師教他們乘法 說明時 肯定也是用加法來解釋

    因此 他的根深蒂固加法 已經無法改變 所以無法強迫他去背表格



    第二個問題就是: 當時上了建中之後 他到德國去 讀的是什麼學校?

    難道在一個外語的環境底下 他可以沒有問題的學習嗎?

    還是那裡有特殊學習的環境讓他可以學機械工程呢?



    謝謝你的回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