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8日 星期四

高中職的身心障礙學生

個別化教育計畫 適性學習



文/陳芸英



即將升上高中職的身心障礙學生,

都已於七月十五日完成報到手續,

也大致了解新學校的環境,

而真正的新挑戰將在開學後陸續展開。

曾擔任國中特教老師,

現任士林高商特教老師的葉書宏,

對於新同學面對新環境,有期許也有叮嚀。



多元化評量 不以分數為成績標準



一般高中、職可分三大類,

公立高中大部分以升學為取向,

內容是國中課業的延伸和擴展;



高職的課程比較多元,有經濟、會計、工業技術等;



另一類是綜合高中

高一與普通高中相同,

高二以後就該思考學業性向和職業性向,

作為高三之後的選擇。



葉老師帶高職新生時經常被問:

「是不是應該到外面補習?」

她認為,

身心障礙同學的身體和心理負擔比一般同學重,

補習的意義不大;

況且高職的新課程是從頭開始,

勸家長和同學不必過度擔心,

只要跟著老師的腳步慢慢學就可以。



此外,高中(職)採取「學年學分制」,

沒有「留級」,類似大學學制,只是必修課比較多。

如果某一學分沒修過沒關係,有補考和重修機會,

只要到高三學分數足夠,就可以拿到畢業證書。



對於身心障礙的高中職同學來說,

六十分不一定是及格標準,

老師可以透過「個別化教育計畫」討論同學某一科的狀況。

如果這同學數學特別差,

可以針對他的情況,以四十分作為及格分數,

法令上也同意老師針對身心障礙同學這麼做。



在成績評量部分,

老師也鼓勵家長到校開「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

讓老師清楚同學的學習困難,

家長也可以了解孩子最後的成績評量標準是多少。

評量的方法是多元的,不一定要用紙和筆來考試,

同學平常的學習態度和平時成績也是考慮的重點。



克服恐懼 勇於嘗試 



另外,請假單的處理方式,國、高中也不一樣。

高中以後必須自己填寫請假單交給導師,

導師簽名後再親自交給「教官」,

但很多同學對「教官」的既定印象是嚴肅的、恐怖的,

不敢面對教官。



高中職身心障礙的同學比較常出現憂鬱症或躁鬱症,

在青少年階段正好是發病的高峰期,

而因為吃藥或情緒的關係,

常常會遇到身體不舒適需要請假的情況。

一般導師都會准假;

但請假有一定的流程,

很多同學在交請假單給教官時就心生恐懼。



「我曾用一種方式,就是私下打電話給教官,

告知某個內向害羞的同學待會兒會拿假單過去,

請教官務必和顏悅色,因為他很緊張,

但我希望他自己完成請假手續,幫助同學克服恐懼。」

後來她陪該同學去,

教官果真和藹可親,也拉近教官和同學的距離。

葉老師的作法,也許可以提供給其他特教老師參考。



學習自我管理主動請求協助

 

在心理上,高中和國中的生活形態很不一樣。

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家庭聯絡簿」,

這表示,高中已經是個學習自我管理和時間規畫的階段。

高中的學習環境比較開放,

老師不像國中老師那麼採取「緊迫盯人」的態度;

老師對於需要協助的同學,

可能會利用中午吃飯時間

一起吃飯或者放學以後找時間談天,

用比較輕鬆的態度解決同學的困難。



對於同儕間的相處,由於高中生比較成熟懂事,

相對的容易接納身心障礙的學生;

對於比較內向或適應力比較差的同學,

老師也會安排有愛心的同學坐在旁邊擔任小義工,

協助他提早進入狀況。

不過,葉老師鼓勵身心障礙的同學

「帶著微笑,主動開口請同學幫忙」。

她相信一般同學一定非常樂意伸出援手。



葉老師曾經遇到一個肌肉萎縮的同學,

舉手投足各種行動都很不方便,

例如「轉身拿書包裡的書」這個很小的動作,

對他就很困難,

所以這個同學拜託老師讓班上每天的值日生協助他

把上課的課本放到桌上。

葉老師聽了這同學的請求後,覺得應該還有更好的方法。

她建議這同學不妨主動開口對旁邊的同學說:

「×××,可不可以請你幫我把書包裡的××課本拿出來?」

她相信被要求的同學一定非常樂意幫忙,

這方法比老師規定來得好。



身心障礙同學長期以來都扮演「接受者」的角色,

葉老師說,她在士林高商三年的教學經驗顯示,

「懂得感謝」的同學與其他同儕相處得比較愉快,

而這也是課堂外很重要的學習功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