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6日 星期五

回歸主流 可以更務實/廖宏翊

將原本安置於特教班或是資源班的特教生安置回普通班,

叫做「回歸主流」。

「回歸主流」可能是往後教育的趨勢,

但是真正在推行上,可能會遇到不少的問題。



第一:普通班家長立場:

家長認為普通班老師因為要照顧特教生,

可能會忽略了其他普通生的學習權益。



第二:普通班老師立場:

一個班上可能原本有三十個學生,

如果安置一個特殊生,

即使班上因而減為二十八人,

老師很可能還是認為一個特殊生

相較於兩個普通生的問題行為更多,

責任更大。



第三:普通班學生的反彈:

學生會認為特殊生與他們不同,會排斥,

這樣一來,反而造成特殊生在人際溝通上產生問題。



第四:學校的立場:

學校如果大部分班上都安置有特殊生,

勢必在學校管理上會增加許多問題。



其實,「回歸主流」在實務面上,

站在第一線的老師所扮演的角色就顯得舉足輕重。

現今國小基層教師大部分都有修習「特殊教育導論」,

以對特教生有更多的了解。

但是這少少的三個學分,

真的對老師會有多少幫助呢?我不得而知。



我念特教系四年,

尚不敢說自己對特殊生的教育有多透徹、深入的了解,

更何況是只有三學分的課程。



因此如果「回歸主流」是未來走向的話,

不管是師院課程或是教育學程的未來老師,

都必須要修習「特殊教育」的相關課程,

而且絕對不只是三學分就可以打發的。



「回歸主流」的用意相當值得稱許,

但是必須在普通班老師、學生、家長,

以及特殊生都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



另外,對於特殊教育的宣導也絕對是必須的,

透過特教宣導,

才有辦法讓大家了解特殊教育的意義以及理念盤為何,

進而去接納、推動,

讓特殊生也能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受教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