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關懷情緒行為障礙生


行為問題 事後處理策略(99年10月1日)
文/林桂如
小宏從小就常常出現各種行為問題,甚至帶動同學起鬨或反抗,
教師的屢屢勸說或處罰,通常只能維持短暫效果,
到了隔天,小宏又故態復萌。

儘管傳統的處罰具有快速修正的效果,
但常無法有效遏阻行為問題再次發生。
在事後處理情障生的行為問題時,
宜運用最少干擾的替代原則與正向介入。

以下策略提供教師參考:
消弱和隔離
消弱:針對無傷害性,只為博取注意力的行為問題,
宜採取忽視、不理會的處理方式。
例如:忽略孩子在課堂上刻意扮鬼臉的行為。


隔離:隔離策略宜謹慎使用,並可配合使用其他增強策略。
方法如下:

非排除的隔離:撤銷個體所有正在進行的活動或使用材料,
剝奪所有人對個體的注意,但仍讓他留在原來的環境中。
例如:學生在桌面亂塗鴉時,將他的色筆沒收。

排除的隔離:將個體從有增強物的環境,移到無增強物的環境。
例如:學生亂塗桌面時,先將他帶離至輔導室。

自願的隔離:當學生有被激怒的前兆,可允許他先離開團體,
直到平靜下來再回到團隊,但需有人在其他區域監控他的行為。
例如:打躲避球發生爭執,學生作勢打人時,請他先到場外,
或到有其他教師帶領班級活動的範圍區冷靜。

反應代價和過度矯正
反應代價:指當目標行為發生後,剝奪一定數量的增強物,
以減少未來發生的可能性。例如:扣獎卡。

過度矯正:正面練習的過度矯正是要求個體反覆從事與目標行為相似,
但正面的行為。例如:小華愛講話,可以請他朗讀課文。

恢復原狀的過度矯正:個體的行為如果破壞了環境,他不但要恢復原狀,
而且要加倍改進這個環境。例如:小明亂丟垃圾,請他將教室環境打掃乾淨。

危機處理策略
為了維持校園的安全,
學校宜設置已接受危機介入技巧訓練的因應團隊,並做好準備與相關演練。
例如:如何短暫的制伏學生,直到學生冷靜下來;
或是將學生帶到安全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制伏不應被當作介入策略,制伏只有在危急時才可使用,
且在制伏或孤立學生時,務必給予學生冷靜下來的時間。

評量本位的介入
為協助情障生在普通班中的學習與適應,也可配合實施系統而全面的介入。
要點如下:

為學生的教育環境做改變,以防止行為問題的發生。
例如:降低造成行為問題的導因(如調整作業的難度、修正教學的進度等)。

教導學生替代問題行為的技能,或協助他們適應教育脈絡中的要求
(例如:當遇到挫折時,教導他可以請求休息一下;
或是以提示和鼓勵,教導他與同儕對話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調整「行為後效」作為學生表現正向行為,或減少問題行為的增強
(例如:當學生表現適當的行為時,提供讚美和注意;
要求學生在完成問題,或要求休息前,都必須留在坐位上)。

特殊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