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兒童心智評估與診斷的迷思




張麗滿臨床心理師

晚婚及家庭少子化是現今社會趨勢,

也因此父母通常有能力也更捨得在孩子教養上投注心力及經費。

細心的父母為了提昇親職能力,努力查詢研讀、充實相關知識,

因此「照書養」或說「照網路養」,幾乎是新手父母必經之路。



隨著知識的普及,父母看了書或報導後懷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問題,

好像是遲緩兒、自閉兒、過動兒、亞斯伯格症…,

因此就醫、尋求評估。

然而,評估之後就能解答家長的疑慮嗎?

 以下就來談談家長們常問的、關於評估與診斷的困擾。



Q: 評估之後就一定能確定診斷了嗎?

A: 其實不盡然。因為臨床實務上有其限制:

(1) 評估效度的限制:

行為評估結果的推論有效度,

十分倚賴資料來源的可信度與資料間相符的程度。



母親抱怨說孩子坐不住、動來動去、學不會,

但奶奶可能會說媽媽要求太高、太緊張,

小孩子都是這樣、沒什麼,因而兩人提供不一致的訊息。

所以就醫評估時,若能盡量具體釐清事實,

在不同情境中由不同人評估也能獲得一致的結果,則較容易確認診斷。



(2) 診斷標準的限制:

診斷疾病若能以明確或量化的標準來定義,

則只要病狀符合或施行相關檢查驗證,即可以確認診斷。

例如:以聽力檢查確認是否聽力障礙;以染色體檢查確認是否異常。



然而,就兒童精神診斷而言,雖然國際上已有慣用的診斷標準,

但精神狀態與行為評量無可避免涉及個人主觀心証,

例如:DSM-IV(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

診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採用

[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不適當地活動量過度]等許多行為準則。



專業人員是否有足夠的背景知識與臨床經驗,

及是否採用適當的行為參照標準,皆影響其個人對於症狀的判斷。



(3) 不同的診斷可能涉及相似的行為特徵,

例如自閉兒可能十分過動、難專心;

癲癇兒童可能有衝動、過動或自閉特徵;

過動兒或聽障兒若合併智能障礙,則在發展早期也容易出現自閉特徵。

這些狀況都會使確認診斷的難度提高,

尤其合併多重問題時更不容易鑑別。




Q: 為什麼不同醫院,或同一家醫院的不同醫師、心理師或治療師,

對孩子的診斷不一樣?

 有人說他自閉、有人說他過動,也有人告訴我他正常、不用過度擔心。

A: 承上所述,臨床評估與診斷的確有其限制,

因此,若孩子的特徵越是符合某診斷的典型、越是嚴重,則越容易確認診斷;

反之,則容易落入診斷與否的灰色地帶。



另一方面,不同專業人員對於告知診斷的態度與時機可能抱持不同的想法,

醫病溝通的技巧也大不相同。

態度較嚴謹保守的專業人員在面對非常焦慮的父母時,

為了避免父母心理反應過大,可能會決定慢慢透露,

藉由多次觀察或完整評估後再解釋並告知診斷。



另外,面對某些教養方式極端不適切或是對孩子問題怠慢輕忽的父母,

專業人員為了掌握時機,

有時可能不得不對父母來個當頭棒喝並曉以大義。



這些不同的溝通風格作法,很難說誰對誰錯,

專業人員在當下也不見得能即時了解父母就醫的想法,

以及其是否已經有心理準備孩子可能會得到一個診斷。



舉例來說,有些父母因為孩子不會說話而就醫,

心想可能就是語言發展遲緩,但專業人員發現其實是自閉症;

然而對父母而言,自閉雖然不是陌生的名詞但卻是想都沒想過的事,

可想而知父母獲知診斷後會有多驚嚇與不安。



許多父母會換一家醫院看、尋求第二意見,

將心比心,我們可以理解也不反對,但父母切記:

(1)據實以告,最好提供之前的評估報告書作參考,

可避免重複的檢查評估


(2)若只為了要找到一家醫院說孩子沒問題(或有問題),

因而不斷換地方就醫,甚至隱瞞相關資訊,

可能因為家長逃避的心態而延誤孩子早期療育的時機。

刊載於聯合報

6 則留言:

  1. 早期療育 追蹤有必要

    張麗滿 臨床心理師

    現在許多家長都聽過早期療育,幼教老師也會主動建議一些孩子就醫,

    但有時候醫生也看了、評估也做了,為什麼只是要家長回去再觀察,

    過一陣子再來追蹤?



    有些家長聽到「再觀察」、「再追蹤」,可能會覺得鬆了一口氣,

    以為這表示「沒問題、不要緊」;

    有些家長可能感覺無奈或著急,覺得怎麼得到一個更不確定的結果。

    其實,聰明的家長應該要進一步問清楚下次再觀察追蹤的原因及重點為何。

    回覆刪除
  2. ~承上~

    無論是否已經確認診斷,都可能採取再觀察/再追蹤的處置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情形:

    (1) 家長可能對嬰幼兒發展的認識不足,

    缺乏其他兒童作為比較參照的標準,

    或是本身對孩子的敏感度不足,

    因此產生不適當的期待或過度擔憂。



    建議再觀察或許是提醒家長不要操之過急,

    需耐心等候孩子達到生理的成熟並有生活經驗的累積。

    例如:

    ‧晚說話。

    如果語言治療師評估後認為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家長則不用太緊張。

    ‧說話不清楚。

    一般說來,某些構音(例如捲舌音)需要等孩子大一點才說得準。

    ‧沒有日期時間觀念、不會算術。

    如果孩子對於日常生活中較具體的快慢早晚、數量多少、大小、

    相同一樣等都還是糊理糊塗,

    那家長就先不要急著要求孩子理解時間、空間、符號運算等抽象概念,

    等孩子認知成熟度夠了,教起來事半功倍,孩子學得也有成就感。

    回覆刪除
  3. ~承上~

    (2) 若是評估時發現孩子可能因為生活環境中的學習刺激不足,

    或是照顧者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探索與練習嘗試的機會,

    則會建議家長改變部分教養方法,

    或讓孩子先上學一段時間後再追蹤孩子的發展及進步的潛力。



    (3) 一般孩子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某些讓大人困擾的行為,

    例如吸手指、不能吃的東西也放進嘴巴咬、搶玩具、挑食…,

    就醫後通常會建議家長一些行為處理技巧,

    因此需要回家實行一段時間後,

    再追蹤問題行為出現的時機、頻率、持續時間及嚴重程度是否改善。



    (4) 問題雖然實際存在,但在某些情況下,

    等待是為了選擇較適當的治療時機。

    例如:

    ‧嬰幼兒營養與體重都已足夠,

    或兒童肢體骨骼發育達一定程度時才進行手術

    ‧孩子能被訓練,不會亂扯破壞時,

    才能配帶眼鏡或助聽器來矯正視力或聽力

    ‧等孩子說話多一點,

    詞彙與句子表達更豐富時,再矯正發音不清楚的問題



    (5) 不論是在醫療、教育或社會福利方面,都會有資源供不應求的時候,

    雖然每個家長都愛子心切,都希望為孩子爭取到最好的,

    但餅就是那麼大時,

    也只能綜合考量孩子問題的嚴重度、急迫性、治療成效等因素,

    依據公平合理的原則來分配資源,或是協助資源轉銜。



    也因此,治療專業人力與空間不足時,

    雖然孩子評估後需要治療,但可能只先列入等候名單,

    藉著輪替方式,

    每個孩子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先暫停數個月或半年,

    讓等候名單中的孩子排上來。



    所以,如果家長能配合如期回診,

    不但可以追蹤孩子發展情形,在未來資源可得時,

    也有機會即時獲得相關資訊。

    刊載於96年1月26日聯合報

    回覆刪除
  4. 寶寶和別人發展出的關係

    聯合報╱張麗滿/台大醫院復健部臨床心理師

    照顧小寶寶的日子裡,除了打理吃喝拉撒睡之外,

    最愉快的部分莫過於漸漸感受到長大的孩子可以認得人、

    逗弄會笑、喜歡跟人玩。



    在寶寶學會說話前,主要照顧者通常也可很快猜到孩子的需求,

    因為寶寶用不同的聲音及非語文的方式來表達感覺。

    這種親子互動就是最早期的人際關係,也是寶寶社會化的開始。



    人際需求高的孩子,喜歡有人陪伴、抱著哄、跟他(她)說話,

    簡單說,就是醒著時比較黏人,也比較會注意看大人說話的表情動作。

    孩子再大一點,還喜歡挑特定的照顧者抱,

    換了人不見得能哄得住呢,這表示已認識且記得這些大人的不同了。



    除了黏著大人之外,只要有適當的機會,

    孩子會開始喜歡有「孩子伴」在身邊,也更愛在「小人國」裡觀察模仿。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從出生開始至三歲可以和別人發展出什麼樣的關

    係:



    一歲前

    自發主動地對人笑,被呵護安撫時表現出恬靜愉悅。

    會發出聲音吸引大人注意,有視線接觸,會伸手討東西。

    跟大人說話會盯著看,當大人轉頭指別的方向時也會跟著轉過去看。

    聽到自己的名字會注意(如會抬頭看人、高興回笑或晃動肢體、直接舉手

    回應)。

    面對熟悉或陌生的人會有不同反應

    (如遇熟人會主動伸手要抱,遇陌生人會轉頭縮回照顧者身上)。

    聽懂「不可以」(例如會縮手、暫時停下來、看著人、撇嘴、哭……)。

    喜歡學其他人的動作(如大人鼓勵時孩子也會跟著一起拍拍手)。

    回覆刪除
  5. ~承上~

    一至二歲

    可以短時間自己玩、探索環境、自己找樂趣。

    可以認出鏡子裡或相片/影片中的自己。

    會以自己的名字自稱

    (如媽媽問誰要喝ㄋㄟ ㄋㄟ,孩子會答名字或其他暱稱)。

    遊戲中模仿大人的行為(如媽媽往前丟球,孩子看了也會跟著丟)。

    願意幫忙把東西(如尿布、糖果紙)拿去垃圾桶丟掉。

    會指著東西或書上的圖片等大人告知那是什麼。

    會對著人叫「媽媽」、「爸爸」,大人有回應時會很高興。



    二至三歲

    喜歡在有其他小孩的地方玩。

    喜歡看別的孩子怎麼玩,可能只是在旁邊看、有時跟在後面跑來跑去,

    即使不懂玩法也會動手搞破壞。



    會保衛自己的東西(如奶嘴、玩具、推車),不隨便給人用或拿走。

    開始玩家家酒(如拿湯匙餵熊熊吃)。

    象徵性地使用物品(如拿個長積木貼近臉頰當電話筒)。

    可以加入簡單的團體活動(如與其他孩子站在一起,

    等大人說「預備起」之後才開始賽跑)。



    知道有男生女生的差別(如會回答自己是女生,

    指另一個小孩說是弟弟,也會說媽媽是女生、爸爸是男生)。

    回覆刪除
  6. 請問六歲的自閉症兒童若要做聽力檢查,會優

    先使用哪一種聽力檢查方法做聽力檢查嗎??

    OAE?VRA?CPA?BOA?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