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幫助孩子因應青春期~周怡敏




教育e週報  第417期

他正在「轉大人」~幫助孩子因應青春期~

【文:臺北市天母國中輔導主任周怡敏】


說到青春期,各位家長會聯想到什麼畫面呢?

是一張和父母爭吵而脹紅的臉?

強調自己已經長大卻東西亂丟、只愛上網的倔強少年?

還是親切有禮幫做家事、主動學習、自律自重的穩重孩子…




沒錯,這都可能是青春期孩子的樣貌,

有時叛逆、渴望獨立卻還找不到方向,有時無厘頭卻又體貼可愛,

這個階段充滿無限可能,卻也是最考驗親子關係的時期,

如何協助孩子在此階段順利發展,

不但對孩子的未來有關鍵性的影響,

對整個家庭發展也十分重要,

在此讓我們一起來思考家長可以如何幫助孩子。



青春期的身心理發展重點

隨著小學的畢業,孩子的成長也來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一個人的發展歷程中,

國、高中階段正好是介於兒童和成年之間的青春期,

台語用「轉大人」來形容這個階段我個人覺得十分傳神。




進入青春期第一個發展重點就是生理變化,

第一性徵和第二性徵的日漸成熟,

使得男生和女生的特徵更明顯,

孩子在這個階段

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並更加關心自己的外貌和性別的議題。



而在心理的發展中則是尋求對自我的認同、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但因孩子對自己也還在探索中,

很多似是而非的想法或見解都不太成熟,

卻又振振有詞堅持己見,

呈現出來常常是對自己不瞭解、對未來不確定、對愛情很疑惑、

對流行很敏感、對價值很混淆、情緒表達不純熟,

這些不但困擾著父母親也同樣困擾著他們自己。

因此協助孩子因應身心理的變化,

接納他的不確定性和情緒的變化,

並且鼓勵他持續探索、提供相關資訊等作法,

可以讓孩子感覺被接納並增進其對自我的掌握。

   


協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

青少年的生活以學習為最主要的核心,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上學,

因此校園生活的適應與成就往往就是孩子自我認同的舞台。



國中的課程內容比小學更深更廣,所需要運用的能力也更多,

若只沿用小學的學習習慣是絕對不夠的。

因此每日規劃學習的時間,

內容可以是事先預習、事後複習、

寫作業、閱讀課外讀物、資料蒐集與整理等,

由一、二年級慢慢培養每天都讀一點書的習慣,

不但可以累積自己的知識,

對日後三年級繁重的功課和考試也較能適應。



學習是一件複雜的學問,

孩子往往只會坐在書桌前卻不知道怎麼做才可以把書讀好,

因此父母需要觀察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並教導之,

包括協助孩子整理一個乾淨清爽的讀書環境、

規劃可行且具有彈性的讀書計畫、善用零碎時間、

了解自己的學習特性與困境並加以因應、

鼓勵孩子懷抱對知識的好奇與探索、

面對學習上的挫折勇於挑戰等等。



教育學者Bloom曾經提到認知的學習有六個層次,

分別是知識(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

運用在學習的現場上就會發現有的學生很會背誦但是不會應用,

小範圍的理解可以,大範圍的比較和綜合有困難。



這就是孩子在認知上的發展有其差異性,

因此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從旁觀察孩子的學習特點,

或者在每次的考試後和他討論考好考壞的原因,

從中檢討可以改進的缺點和繼續保持的優勢能力。



良好學習態度的培養和知識的豐厚都需要一點一滴的累積,

國中階段若能建立自動自發的學習態度並且懷抱求知的熱情,

未來孩子到哪裡唸書父母都可以很放心。



傾聽、鼓勵與親子對話是陪伴良方

青少年本來就是狂飆期,這階段的孩子開始變得被動,

需要大人主動的關心、鼓勵和傾聽,

因此保有對話的習慣和親子共處的時間,

家長才有辦法瞭解孩子的世界發生什麼事,也才能知所因應。

原來若有固定的對話習慣最好,沒有的話則可先隨機安排,

例如接送的路上、假日的家庭出遊、

一起運動、吃飯、看電視等都是機會,

讓孩子的心門願意打開,再慢慢形成一種習慣。



而對話的重點在於傳遞關心和鼓勵以及瞭解孩子的想法和狀況,

多一點傾聽、少一點指責和說教,

如果有刻意想談的主題則不妨先思考一下,

想好如何開始和可能發生的狀況,

如此一來也可以避免無謂的情緒出來干擾對話的進行。



溝通之前需有正確的認知:

目的在於瞭解彼此的想法,而不在於要對方聽自己的。

很多家長常急著指責孩子錯誤的部分卻忘了聽聽他們的理由和想法,

一旦說多了孩子就不想聽了,

「我早就知道他們要說什麼了」、「說來說去還不是那一套!」

於是孩子和我們漸行漸遠。


在我們與孩子相處的經驗中,父母若能理性的和他們對話,

他們往往願意聽從父母的分析與建議,

原因很簡單:「他們說得蠻有道理的。」



國中正在預備人生未來的能力

現今孩子的世界和以往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迥然不同,

孩子面對的環境比以往更複雜,所受到的誘惑與挑戰更多,

此階段需要父母提供更多窗口和方法來幫助他們因應生活的考驗,

舉凡建構正確的價值觀

讓孩子不至於迷失在物質的追求和同儕的盲目附和;

給予家事參與的機會以培養生活技能和自我照顧的能力;

適當營造機會讓他們與現實社會有更多的接觸與瞭解;

容許挫折和困境的存在並學會和失敗做朋友;

體驗匱乏的感覺而懂得等待、愛人愛物等等,

都是需要學習的生命議題。



從某個角度來看,要恭喜各位家長「您的孩子長大了」,

國中階段面臨各種狂飆期的議題,

但也正是累積能力、開創與突破的階段。

也因為要預備未來的成人生活,

因此在這個階段需要培養許多能力以因應未來的考驗。



根據心理學家的說法,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在尋求自我認同,

發展好的孩子將因為更了解自己、

找到自己的定位繼而喜歡自己,

發展不好的孩子則容易產生自我混淆的困擾,

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不喜歡自己。



所以不管是怎樣的孩子,他們都在面對成長中的重要階段,

因此,如何協助孩子,讓他有理想的表現,

並且保有和樂的親子關係是我們為人父母需要學習的。



生命的體驗與學習是一個長期發展的歷程,

家庭也在因應孩子的成長而調整,

夫妻彼此溝通相互支持,給予孩子信心和鼓勵,

雖然是叛逆的青春,也會有燦爛的笑容。



4 則留言:

  1. 用假設看世界 青少年叛逆根源-渡若飛

    青少年的思維特色是想像事物可能性的能力極高,且不限於現實情況。

    他們樂於認為凡事皆有可能,沒事是必然的,甚至不可能的事也有可能。



    因此,他們積極地投入「假設的想法」(hypothetical thought),

    來推斷某論點能或不能反映現實時,會有什麼後果。

    例如:

    如果貓大過老虎,和

    如果老鼠大過貓,

    那麼老虎是不是比老鼠小?



    面對如此違反常理的問題,如果是小孩都會說「不」。

    這是因為他們見過老虎和老鼠,

    所以就算論點在邏輯上是成立,

    也不能影響他們對真實的老虎和老鼠在體形分別上的肯定。

    但是,

    青少年認為答案是「是」,

    原因是他們明白「如果」的意義是什麼。



    「假設的想法」轉化了青少年對世界的理解方向,

    但又未必是較好的方向。

    由於這種想法,在反映嚴重的事情時,往往令事情變得複雜,

    原因是實在有太多的假設要考慮。

    有時,他們甚至以手頭上僅有的資料來旁敲側擊事情的結論。



    青少年經常不確信何謂「那就是恰當」,

    但卻看到什麼是「錯」。

    成長中的青少年一般都喜歡批評多於建設,

    然批評本身卻能顯出他們推理力的提升。



    與小孩不同,青少年不接受現有的條件,

    不認為「事情就是如此」,

    而是清晰地用假設性的想法去批評「事情是什麼」;

    想像事情的「如何能」、「如何會」及「應該會」。



    他們認為在一個認同公正、誠實、肯定人性不可侵犯的世界裡,

    有假設想法是最佳的思維。



    14歲的青少年已發展出稱為「演繹推論」的思維模式,

    它最初由一個概念或前提開始,繼而利用邏輯來抽出具體的結論;

    此種模式是透過邏輯步驟,

    把一般的語句、前提或道理的特點演繹出來。

    「演繹推論」是一種由上而下(top-down)的思維過程。



    相反,在學齡時期的小孩,

    他們的思維模式是「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這種模式的思維過程由下而上(bottom-up),

    它是將自身經歷和累積的事實去協助他們對事物作出想法或結論。



    至此,我們不難明白青少年(例如眾80或90後的年輕人)

    為何會表現激進、每事批判、不肯妥協、行為叛逆的心理原因。

    回覆刪除
  2. 孩子獨立才能更好面對人生起伏

    (大紀元記者李青清澳州編譯報導)

    經常讚揚能夠增強孩子自尊心的理念受到了質疑,

    教育界人士主張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

    應該讓孩子體驗失敗並從中吸取教訓。



    如今父母為孩子做的太多,反而讓孩子們缺乏適應性並且無法承受失敗。

    有些孩子甚至在課堂上都不敢舉手因為怕自己說錯。



    新的研究顯示那些出生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

    進入職場後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

    他們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卻不能找到工作。



    研究認為這和父母的教育有關,因為父母為孩子做的太多了。

    澳州校長們主張那些對孩子期望過的高直升機父母

    (「 直升機父母」是形容對孩子十分關切,

    並且積極參與到孩子生活中每一步的家長。),

    別給孩子太多壓力要他們取得成功,

    這讓孩子們無所適從,同時不敢面對挫折。



    澳州悉尼一中學校長凱福德(Rod Kefford)博士指出:

    「我們正在培養患得患失的學生,教育質量也必將承受因此帶來的後果。」

    今天的老師們不會過多批評學生,而家長們總是把孩子們保護的很好。

    但是在60年代,老師會直言不諱的指出孩子的不足。

    回覆刪除
  3. ~承上~

    凱福德博士說:

    「後來有人發明了自尊心的概念,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個最有害的教育理念。

    我們不敢做任何傷害孩子自尊心的事,

    但是這恰恰讓我們無法有效的培養孩子的性格。



    如果我們真想提高孩子的適應力,

    讓孩子體驗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學習過程就是不斷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凱福德博士同時指出,

    學校應該讓孩子有面對失敗的信心才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我們讓孩子避免失敗的行為其實反而讓他們在人生路上有所欠缺。」



    有研究表明,

    80年代和90年代後出生的人進入職場後有優越感,不喜歡多付出。



    由美國聖地亞哥大學特文戈(Jean Twenge)教授帶頭的一項研究指出,

    「80年代和90年代後出生的人喜歡優越的工作,

    不想過多付出但是卻想報酬豐厚。

    當他們在工作中不順利的時候,往往選擇退出。」



    特文戈教授表示: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能自理,父母覺得替孩子做事可以幫助他們,

    但是恰恰相反,孩子們反而變得不獨立。」

    回覆刪除
  4. ~承上~

    如今父母和老師都會鼓勵孩子說他們與眾不同或者是他們可以夢想成真。



    儘管這樣的鼓勵可以增強孩子的自尊心,

    但是專家們認為,讓孩子增強自尊心的同時,

    別讓他們過高的估計自己的能力。



    特文戈教授指出:

    「感覺自己與眾不同也意味著對自己期望過高,

    父母或許認為自己的孩子是與眾不同,

    但是其他人卻可能不會這麼認為。

    這個落差會讓進入社會後的孩子感到很難適應。」



    「可憐天下父母心」,

    父母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不妨也讓孩子獨立一些

    更好的面對人生中的起起伏伏。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7/31/n2981913.htm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