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給自閉兒的父母們帶來一份信心
姜文淑
對照近日數起母親殺死自閉兒的慘劇,
我們不禁要問:家有自閉兒......
究竟是上蒼為這些父母刻意安排的生命試煉,
抑或是遺棄了他們.... ?留給這些父母終生不可承受之重。
8 `1 B4 U! h. r* x- i. }
自閉症症候群(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在DSM-III-R被列為廣泛性發展性疾患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PDD)的一種,
且發展疾患中最複雜的疾病 (Morgan,1988)。
是一種因神經系統失調影響到大腦功能而引致的終身發展障礙。
8 `1 B4 U! h. r* x- i. }
症狀在三歲前出現,
患者分佈在全球, 不分性別、種族或社會經濟地位 。
特徵為 [社交互動能力缺失 ]、
[言語和非言語溝通失常 ]、
[行為、興趣和活動重複或有限]。
每二十分鐘,就有一個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
每一個孩子參雜著共同和不同的症狀。
8 `1 B4 U! h. r* x- i. }
自閉症症候群孩子的父母是產生心理疾患壓力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特別是在第一線上照顧孩子的父親或母親
(Bouma & Schweitzer, 1990; Milgram & Atzil, 1988) 。
經統計分析,對孩子得了自閉症的父親或母親而言,
感到較高壓力的自閉症兒童行為前五項為:
(1) 不易學習認知課程。
(2) 不易和外人建立互動關係。
(3) 不易使用口語與人溝通。
(4) 多動行為。
(5) 不易變化遊戲方式。
自閉症兒童的行為愈嚴重,父母親的教養壓力愈大。
8 `1 B4 U! h. r* x- i. }
父母親親職角色適應困擾較高的項目為:
(1) 我想教他但不知從何來做起。
(2) 照顧他要擔很多心,常令我消沉、憂煩。
(3) 我常覺得照顧他的瑣事太多,無法負荷。
(4) 經常帶他往來醫院 (學校 ) 家庭之間,令我疲憊。
(5) 他特殊的生活習慣,使我在照顧時有無力感。
這些都是一種負面的、嚴重的、影響廣泛的、
長期的甚至可能會持續終身的慢性壓力。
種種長期的壓力如果不能藉由適當的引導協助,
最終將致使父母產生崩潰的現象。
8 `1 B4 U! h. r* x- i. }
今天好友Elvis說了一段話:
「我想,
知道家中有自閉兒的第一個反應是:怎麼會是我遇到的?
接下來就是該問如何去接受承受。
用愛足夠嗎? 如果愛用盡了呢?
這往後的歷煉會比釘十字架更難承受嗎?
自閉兒給我們的啟發又是甚麼?
我們以自己的想法期望加諸於他的是否又不實際?
也許我們終其一生無法明白他內心的世界,
但我們終將明白體認別人所無法用言語體會的。
只有愛他會是起點,也是終點。
全心全意地接受現有的,就當成是一次生命探索的旅行。」
8 `1 B4 U! h. r* x- i. }
在此僅代表[自閉症症候群及學習障礙關懷協會]
向所有家有自閉症症候群及學習障礙孩子的父母提出呼籲:
1、不是你(妳)的錯,不是孩子的錯,只是運氣不好。
2、每二十分鐘,就有一個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
所以你不是唯一的落難者。
3、有任何需要請與協會聯繫
所有自閉症候群及學習障礙孩子的爸爸媽媽.....你們要堅強!
孩子也許因為沒有理解能力,無法創造出邏輯性思維.....
也許不會說話但....他們絕對有感受。
永遠不要放棄
不要放棄孩子.....也不要放棄自己!8 `1 B4 U! h. r* x- i. }
引用http://www.newsgogo.com/contentvideo-100155-4126.html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兒童自閉症專家獻5招
回覆刪除2010-08-16
兒童自閉症,又被稱為兒童孤獨症,它是一種廣泛性的發育障礙。
自閉症通常在三歲以前起病,迄今為止,自閉症的病因尚未明瞭,
但已有研究發現:
兒童自閉症是與基因遺傳高度相關的有生物學基礎的疾病。
儘管目前我們尚無立竿見影的特效治療方法,
但對自閉症卻並非無招可用,
積極治療仍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與生活品質。
下面五招將有助於您決勝兒童自閉症———
第一招:早期發現 細察蛛絲
兒童自閉症在發病以前往往沒有顯著的異常特徵,因此容易被家長忽視,
但這並不意味著自閉症不能早期發現。
如果孩子在兩歲前出現以下情況,
就需考慮請專業人員進一步評估和密切觀察了:
對語言逗笑缺乏反應,卻對音樂特別敏感,喜歡看廣告;
對普通玩具缺乏興趣,卻對某些非常規的玩具物品非常著迷;
喜歡來回奔跑或旋轉,不會與人玩互動遊戲;
與人缺乏視覺接觸,呼之無反應;
不會主動用食指指物,有需要時即抓著別人的手拖向需要的物品;
直到18個月還不會叫爸爸媽媽。
第二招:主動出擊 無須等待
有些家長雖然覺得孩子有問題,但往往希望只是暫時問題;
有些家長甚至相信開口越晚越聰明,採用消極等待法;
有些家長則帶著孩子輾轉各大醫院,尋求名醫確診,
結果往往錯失早期最佳治療期。
其實對自閉症患兒,兩歲至三歲的早期干預對預後影響十分顯著。
因此,如果懷疑存在自閉症或其他發育問題的兒童,
主動出擊是制勝的重要法寶。
家長應積極尋求早期治療干預。
第三招:多管齊下 綜合治療
自閉症沒有單一特效的治療方法,多管齊下的綜合治療已被廣泛認可。
其中訓練教育是首選的方法。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問題是語言落後,只要進行語言訓練即可,
其實語言的發育與運動和認知等其他功能的發育密切相關,
訓練方法也應綜合兼顧;
其次,自閉症兒童的刻板特徵使得其習得技能很難泛化,
需要在不同場合對其進行訓練和教育,使其適應不同的要求;
對於出現自傷、攻擊、興奮躁動、睡眠障礙等症狀,
可由專科醫生處方藥物治療。
但對一些未經科學驗證的方法不宜盲目採納,
以免給兒童帶來不良影響。
~承上~
回覆刪除第四招:全面評估 因能而異
自閉症的治療應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而採用不同治療訓練方法,
即使是原理相同的治療方法,實施時也需根據發育狀況加以調整。
同一個患兒,在不同的發育階段,應採用不同的策略,
因此特別強調個體化的訓練。
全面評估往往是了解兒童特點、選擇有效治療的基礎。
如發育水準未滿三歲的患兒,應以個別訓練為主;
發育水準已經達到四五歲的患兒則應以集體教育配合個別訓練。
定期進行復評對調整治療訓練方法十分必要。
第五招:巧妙安排 堅持制勝
由於自閉症是發育性障礙,不會自然痊癒,
治療的效果往往是在訓練的過程中逐漸顯現的,
而且隨著兒童的成長,對功能的要求也會逐漸增高,
不同階段有不同目標,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有些家長捨棄自己所有生活,全身心投入,希望立即見效,
結果往往自己身心疲憊,訓練也難以堅持,效果難盡如人意。
因此,我們建議家長要先學會接受現實,
在做好長期作戰準備的前提下,和專業人員一起,
分階段規劃治療計劃以及家庭的安排,
爭取獲得較多資源的支援,
給自己和家人留下一點自由空間,
使家庭仍能成為快樂的基地,
這樣生活和治療才可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