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也會有,只是表現的方式不一樣。
年紀很小的孩子比較不會用言語來表現,
他就會用行動來表現對某些事情的害怕或逃避,
譬如說晚上不敢上廁所、
幼稚園的小孩不想上學哭鬧與親人發生分離焦慮的情形。
年紀大一點焦慮的事物就不一樣,
可能是人際關係、兩性關係、社會議題……等等。
舉例來說,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又稱做懼社交症,
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恐懼或焦慮的精神疾病。
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與難堪。
有些患者對參加聚會、打電話、到商店購物……等等都感到困難,
甚至不敢到公共場合吃飯。
一般
人對參加聚會或其他會暴露在公共場合的事情也可能感到輕微緊張,
但這並不會影響到他們出席。
真正的社交恐懼症會導致無法承受的恐懼,
嚴重的案例裡,病患甚至會長時間的把自己關在家裡,無法繼續學業。
焦慮症可以用藥物治療,用抗焦慮藥物去平衡腦中過度活躍的部份。
另一種是認知行為治療,找出生活中的壓力源,調節壓力,
學習放鬆技巧,減輕壓力,調整價值、信念及思考歸因,減少焦慮之產生。
考試焦慮症也相當常見,
有病患焦慮的原因是因為害怕考不好家長會生氣、體罰,
或是被拿來做比較,沒面子。
他們想得太多、太快了,往往中間就會產生邏輯的謬誤,
比如說考不好就等於沒有好學校唸,
那就等於找不到好工作也就不會有好的收入,
所
以自己就無法照料父母,大家會失望…等一連串想法,
其實很多時候結果並不是都是如他所想的,
我們會協助他去回想是否所有的經驗都是如此,
因為人的思緒很多
時候會有選擇性的偏差,
他會特別放大某一個經驗,所以我們會協助他整理思緒,
讓他知道並不是每次考壞的結果都是這樣,來減輕他焦慮的程度。
本文經丘彥南醫師同意轉載自健康醫療資訊網
社交恐懼症和自閉症一樣嗎?
回覆刪除不一樣。
自閉症是從小就有跟人互動、溝通的障礙,
再加上一些比較執著特殊的特性。
而拒社交症往往不是從小就有的,
而是到了青少年的階段,這些焦慮的狀況才顯現出來。
懼社交症患者不同於自閉症,
他是具有跟人溝通互動的能力,
但是擔心面對人的時候說錯話、
出糗、遭受批評……等,
因而產生焦慮。
摘自丘彥南醫師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