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關係真誠安定,什麼都可以成為陪伴



口述/吳佑佑;文字整理/連芯

成長,即是逐漸脫離完全陪伴的過程
什麼是「陪伴」?這個議題其實有點複雜。
「陪伴」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陪在身旁的陪伴,是具體的「身體陪伴」;
然而,也有較抽象的就像我們常說的:我心與你同在
是屬於支持性的「情感陪伴」。

生命的成長是從完全依賴的嬰兒,
漸漸發展為能夠獨立照顧生活起居的個體。
就「陪伴」的角度而言,
成長,即是由照顧者時時刻刻的身體和情感陪伴,
逐漸縮短身體陪伴的時間,讓個體可以忍受分離與獨處。
就情感層面來說,
一個人也會隨著年紀的增長及個人情感發展成熟,
而能忍受孤獨。

以身體陪伴來說,
年齡愈小的孩子由於需要生活上的實質照顧,
身體陪伴是特別重要的,有人在旁打點一切生活所需,
孩子才得以維持生存。

就情感陪伴而言,
在幼齡孩子世界中,
同樣地,隨著孩子的成長,
開始接觸其他社會環境,
進入幼稚園與學校,就需與照顧者分離。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照顧者在身體或是情感陪伴的逐漸減少,
皆屬正常的必然現象。

一般人常有的疏忽就是將身體陪伴與情感陪伴混淆,
往往企望達至情感陪伴的效果,卻只提供身體的陪伴,
殊不知真正的陪伴,必須是心也需到場,
同時,也要照顧到對方的心。
「有心」的陪伴,才是有品質的陪伴。

倘若父母能在有限的相處時間內,
給孩子全心全意的照顧與關注,
並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刻給予支持,
孩子便會產生信任,
相信「只要我有需要,父母就會在」,
在心理上,
父母就像從未離開,身雖不常在,
孩子仍可以有很好的發展。

不過,究竟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陪伴?
這很難以確切的數值回答,因為陪伴的品質不同,
每個人對陪伴的需求也不同,都是受各別差異影響的。
有的孩子特別離不開父母,當他們進入新環境時,
容易緊張害怕,一旦與新環境中的大人建立起關係,
又變得特別黏人,持續相處一段時間後,
會讓人覺得壓力很大,想要逃開。
類似的問題不僅發生在孩童階段,也會延伸至成年期。

比方說,我們可以常在生活周遭看見某種類型的人,
需要時時刻刻與情人黏在一起,與情人分開時,
就需頻頻聯絡,非掌握對方的一舉一動不可。
相對於這種類型,另一種人則頗能面對獨處,
能改變方式安排自己的時間,當情人不在身邊時,
心裡會產生思念,卻不會不安,生活不因此而擾亂。

另外,也有些人會以疏離來表現,
這種情況特別容易在大小孩身上出現,
他們與人特別難建立關係,
在成年之後也很難建立親密關係。
這些需要與人緊密相連的孩子或成人,
是否因為生活中的陪伴不足,導致需要更多的陪伴呢?
是否只要給他們加倍的關愛,他們就能感到滿足?

在臨床上,這類狀況往往不是目前生活中缺乏陪伴,
而是生命中從未建立過一個安全的依附關係。
生命早期的安全依附關係,
來自於穩定的關愛與照顧,讓孩子發展出安全感,
得以在陌生環境中探索周遭的事物,
日後也易在生活中適度轉移情感,與他人建立起新的關係。

不安全的依附關係,起因於不穩定的照顧,
當孩子看不見父母時,
無法確定父母究竟是還會出現?
或是就此消失?心情上是緊張、患得患失的。
這樣的孩子,在日後的人際行為上
會出現極端黏人或極端疏離的反應,
兩者都是害怕失去眼前的人(不相信對方會一直存在);
黏人者是靠緊緊抓牢,以免對方消失,
疏離者則不建立關係、不投入任何期待,以避免可能的失落。

但若孩子是屬於不安全的依附關係類型,
不論是家長、老師或任何的照顧者,
都會感受到與這類孩子相處時很有壓力,
而孩子的人際交往也容易出問題,
不論提供再多、再適當、再有品質的陪伴,仍很難解決問題。

一般臨床上的處理方式是,
重新讓孩子在治療室裡建立一份穩定的依附關係。
治療師可以因固定諮商,提供孩子穩定、可預期的出現與支持,
並幫助個案瞭解他的問題。待有了好的經驗之後,
孩子便得以在成長階段中,運用適當的方式發展各種新關係。

在我的經驗中,
只要擁有一份真誠、穩固、充滿信任的關係,
「陪伴」的形式往往沒有限制,
一通電話、一封信,甚至是一張照片、一段回憶,
都可以靈活地成為一種陪伴,為寂寞的心帶來撫慰。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11年1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