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亞斯伯格症兒童輔導策略及案例研討/陳政雄醫師


 "歡迎引用陳醫師回應請註明"


(講師:陳政雄醫師/2010.03.24)紀錄者:Diego老師
1.1943年提出自閉症一詞,1944年提出亞斯柏格症一詞。
近20年來,ASD診斷增加了10倍(相關診斷擴大了)。

然而精神分裂症的盛行率為百分之一、

憂鬱症的盛行率為百分之十,不太有增加的趨勢。

 2.典型自閉症:不理人、常躲起來、不看人、不跟人溝通。

 3.從自閉症中再分出亞斯柏格一詞,

有上述行為,但部分功能較好(例如口語部分),

和一般孩子相比, 功能較差,早期認定為是高功能自閉症。

4.目前的ASD診斷有:

自閉症(主要接受特教服務)高功能自閉症、亞斯伯格症
(脾氣很大、很壞,小時候看不出來,很活潑,

甚至愛跟人接觸),

後兩類兒童有輔導諮商需求,但兩者輔導方式與重點不同。

5.自閉症的面向:

(1)人際關係困難:

不理人、孤僻、沒興趣加入團體、感官敏感度高。

讀心的能力(語言、肢體、情境)有缺陷,

沒有能力理解自己錯在哪裡,

但是與人接觸的特質可以被教導或訓練。

2)固著、常同性:

重複不太有功能性的 行為,

對物理性的特質特別敏感、覺察。

例如手不斷搖晃,以便觀察光影變化、

喜歡每天看同一班火車進站。

這樣的特質對家人會造成困擾。

固執與常同行為的區辨:

固執是堅持有功能性的事情,常同行為是做無功能的事。

功能高的自閉症兒童較少有常同行為,

輔導策略是從常同行為中,增加兒童有興趣項目的廣度。

3)口語溝通障礙:

鸚鵡式學話(與他人 互動時會出現的行為,

可能會持續到小學或中學,甚至年紀更大。)

但是高功能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

可以與人一來一往地對話。

自閉症患者的語言只在表達需求, 而非情緒表達,

不會修正語言的內容,不在乎要透過語言表達情感,

所以不會看人講話,不把語言當成情感交流的工具。

6.亞斯伯格症:

典型亞斯伯格症會對社會不滿而想舉發,

但是沒有報復的心態,

亦即是脾氣暴躁的自閉 症,但是心地不壞。

 7.亞斯伯格正與高功能自閉症在表達方式上的差別:

(1)亞斯伯格症:

有與人接觸的需求,口 語會惡意批判,

感官知覺敏感但不會逃開,會開口罵人。

(2)高功能自閉症:事實的陳述,較乖和 聽話。

8.亞斯伯格症的輔導策略:

1)三種大腦裡的盒子:

潘朵拉的盒子

(裝壞的特質,容易增加)、特異功能、

潘朵拉妹妹的盒子(好的特質,少得可憐)。

壞的進來快,好的進來少。

增加好的特質,才可能讓孩子改變。

輔導者可運用 各種輔導學派的工具,

增加好的心理與人格特質。

(2)跟亞斯伯格症的兒童說教,孩子無法了解,

應該要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

大方向:和孩子一起做他有興趣的活動。

(醫生認為沙箱遊戲有助於紓發情緒,

但不適合做行為改變。)

(3)亞斯伯格症是先天性的原因造成, 無法痊癒,
只能改善與人相處的適應力,讓生活無礙即可,

用藥主要在控制或延宕情緒。

30 則留言:

  1. 大腦的三個盒子需要解釋一下,否則大家會看不懂

    其實這是我自己想的例子,主要是用來幫助當天聽講的國小輔導老師容易理解



    每個人都有一種功能力,可以將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鉅細靡遺的記錄起來

    這種現象與飛機上的黑盒子很類似

    也因為這種功能力的作用,需要有大腦參與才能表現

    因此就方便的 說為大腦的三個黑盒子



    第一個黑盒子 我將其稱為潘朵拉的盒子

    大家知道潘朵拉的盒子一打開,世界就會充滿邪惡與罪行

    因此這一個大腦的黑盒子,就是專門記錄不好的特質

    這些特質包括心理的、情緒的、想法上的

    任何日常生活行住作臥所發生過的種種

    都隨時會被記錄起來

    而且這些特質會累積

    累積的越多,就越容易表現出不好的特質:衝動、暴躁、易怒、對人不滿、咒罵等等

    但是這個盒子的內容,容易進、不容易出



    大腦的第二個黑盒子,我稱其為特異功能盒子

    也就是儲存特殊能力的

    例如學者症候群,白痴學者或者天才、資優生等的能力

    這種特異功能黑盒子,不是每個人都有,也不是所有的高功能自閉或AS的人都有

    有沒有這種特殊能力,與是不是有身心障礙無關

    因為是與生具有,因此不是可以培養的

    透過很多訓練學習所教出來的,是技巧,是技術

    將來可以成為一位匠師,但不會是大師、天才

    大師、天才是與生具有的,就是因為有這個特異功能的黑盒子的緣故

    或者也可以說,每個人其實都有這一種黑盒子

    但大部分的人其特異功能黑盒子內是空的



    第三個專門記錄好的特質的黑盒子

    我稱之為潘朵拉妹妹的盒子

    為何會取這一個名稱?

    因為演講當時剛好想到童話故事灰姑娘

    灰姑娘的姊姊對她很壞,因此就順口說裝好特質的黑盒子是潘朵拉妹妹的盒子

    這一個大腦黑盒子專門裝好的心理特質

    包括情緒、想法、感受等

    剛好與潘朵拉的盒子所裝得內容是相反地

    但這個黑盒子的記錄不容易進(但也不會容易出)

    同樣的其內容記錄也會累積

    累積越多,就會表現出更多良善的特質

    回覆刪除
  2. 特異功能的黑盒子,是一出生就決定了

    出生的時候有記錄,成長過程就會慢慢表現出來

    如果是智力正常、沒有身心障礙的孩子

    就會成為天才、資優生

    如果是有發展遲緩的狀況的話

    就成為學者症候群所談論的現象

    天才或資優生,因為其智能及理解事物的能力是正常的

    因此就能將其特殊能力加以發揮運用

    但自閉症或其他身心障礙而具有特殊能力者

    他們的智力及理解能力無法去支配運用其特殊能力

    因此就只能隨機的、反射式的表現出來

    或者有父母親可以協助,作他的經紀人,讓他的特殊能力有表現的機會



    那麼,其他兩種大腦黑盒子呢?

    其盒子內的記錄,是不是出生後才開始記錄?

    不是!每個人出生時,這兩個盒子內就已經有很多的記錄

    因此,你如果照顧過小孩,就會知道小孩子一出生就有其特殊的脾氣與特質

    小的時候稱為天生氣質,慢慢長大過程中就稱為人格特質

    潘朵拉盒子的勢力強的小孩

    成長過程容易表現出不好、惡劣的特質

    也很容易累積這種特質

    相反地,潘朵拉妹妹盒子的勢力強的小孩

    成長過程就會比較良善、體貼、不會惹事

    也容易學習累積這一方面的特質

    那有沒有兩種力量勢均力敵的人呢?

    當然有,但應該為數不多



    因此,如果用大腦的黑盒子來說AS與 HFA

    特異功能的有無並沒有區分的意義

    而AS是:潘朵拉盒子勢力 > 潘朵拉妹妹盒子勢力

    HFA則是:潘朵拉妹妹盒子勢力 >潘朵拉盒子勢力

    從兩者勢力的差別,必較可以區分

    但勢力差別的程度有多大,我也不知道

    因為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還沒有科學性的研究

    但你慢慢照顧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就會知道兩者的勢力相差程度是多大了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是出生時就已經有好壞勢力的差別

    那與基因遺傳,或懷孕時的營養、胎教有沒有關聯?

    答案是沒有!這一些因素應該都只是間接因素,不是直接因素

    那這種差別會何會出現?可以避免嗎?

    我可以解釋為何會出現這種勢力差別

    但不是科學性的資料,不提也罷

    至於如何避免?

    我目前所知道的答案是結婚後不要生育小孩

    回覆刪除
  3. 特異功能黑盒子的記錄,不是出生後不斷訓練、栽培的結果

    但是如果在孩子出生後加以訓練培養

    也不是完全對孩子沒有幫助

    如果孩子有那一方面的興趣,雖然不至於到資優或天才的程度

    讓他有訓練學習的機會

    或許可以是他這一生的一技之長

    或許可以是他紓解壓力的休閒活動

    不是完全都沒有幫助

    但是,不要把培養特殊能力當作家長自己努力的方向

    常常會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勞無功

    或因此破壞親子關係



    而其他兩種黑盒子的記錄,則是家長們可以努力的目標

    那當然就是要增加好的勢力、削弱壞的勢力

    這個原則適用在任何人身上

    但是身心障礙的孩子,因為理解能力及智力較差

    因此容易累積不好的勢力,不容易累積好的勢力

    因此自己的小孩是不是處在這種情勢

    就有分辨的必要

    意思是說,小孩子是不是自閉兒

    需要去弄清楚

    但是要不要再去分高功能或亞斯柏格?

    可以說有必要,也可以說沒有必要

    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力不好或能用在孩子身上的時間不多

    那就將自己自閉症的小孩當成是AS來教養

    如果你的時間夠用,也有興趣來學習不同的知能

    那去區分高功能或亞斯柏格,可以讓自己游刃有餘,甚至可以幫助其他家長



    由於高功能與亞斯柏格兩者先天的特質差異很大,因此在教養上也有很大的差別

    在自閉兒的處置上,目前有很多策略被提出來

    基本上都可以使用

    但是要掌握一個原則

    那就是要增加好的勢力、減少不好的勢力

    任何教養的策略,只要依於這個原則,就是好的策略

    如果沒有依於這個原則來執行,任何策略都會失敗

    也就是說,你會看不到孩子的進步

    甚至孩子越長大,壞的行為越多



    由於AS的孩子先天的壞的勢力很強

    改變的困難度比較高

    因此如果你很早就知道,就可以有心理準備

    不會越做越挫折,甚至責怪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家長

    針對這一種小孩(不一定只是AS,有情緒障礙或行為問題的也一樣)

    要注意親子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不要因為管教問題,或日常生活規範問題

    而破壞與孩子之間的和諧

    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家長自己要控制情緒

    要能作到不會被自己的孩子惹毛

    不會因為被惹毛而情緒失控

    這樣才能維持好的關係

    也才能增加這一類孩子好的勢力

    因此你可以去修身養性,可以去參加讀書會,可以借助宗教的力量

    只要能讓自己作到不被孩子惹毛、發火

    回覆刪除
  4. 我在前面說過

    潘朵拉的盒子內所裝壞的特質,容易累積,卻不容易清除

    因此要增加潘朵拉妹妹的盒子好的勢力的力量來抗衡

    不要一開始就將目標設定在減少壞的勢力

    因為這樣作會很辛苦,看不到成效之後你會很容易就放棄

    先設法增強好的勢力,等到好的勢力強大,可以與壞的勢力抗衡之後

    要來減少壞的勢力就會比較容易

    因此,如果能及早知道自己的孩子是AS

    就能夠有心理準備,可以自己規劃需要去學什麼

    自己需要作那些調整

    學校的老師又應該做什麼調整

    老師又該如何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

    都可以在孩子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時

    就事先溝通清楚

    讓孩子所處的環境

    包括在家裡,在學校

    都可以增加好的勢力,而不會累積壞的勢力

    孩子在成長過程之中,就會比較平順

    回覆刪除
  5. 潘朵拉的盒子內那些壞的紀錄

    不一定是為非作歹或作奸犯科的壞

    但這一些犯罪行為的出現

    確實與壞的勢力太強有關

    這些不好的特質,涵蓋的範圍很廣,包括:

    貪心,愛發脾氣,傲慢看不起人,不明事理,疑東疑西對人不信任,聽不

    進好的意見,喜歡自以為是,自作主張。也包括犯錯了死不承認,沒有慚

    愧心,沒有羞恥心,或這容易因循,敷衍了事。只要你想得到的,不好的

    或被他人討厭的特質,都涵蓋在內。在這一些不好的特質中,有些只是讓

    人討厭,不會想與他接近,但有些則容易引發暴力攻擊或犯罪行為。當然

    還是要決定於不同特質的勢力大小。



    潘朵拉的盒子內這些壞的紀錄或勢力

    不是以道德規勸或嚴刑重罰可以去除掉

    要看什麼對象

    一般的孩子,心性不太壞的孩子

    他犯錯之後受到你的指責時

    他會有羞愧心,會有罪惡感

    因此這種方法是可以產生防非止惡的效果

    對高功能自閉症的孩子也會有部份效果

    但是這種方法對AS的孩子就會有問題

    因為當他做了一件別人都認為是不對的事情時

    他並沒有這種認知,他也可能不覺得自己有錯

    他會認為應該如此

    因此當你看到他作這些事情之後,劈頭就要教訓他或指責塌他時

    所引發的,就會是他的怒氣

    如果你因此而被他的反應惹毛發火時

    那就真的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種現象其實是會增加他壞的特質的勢力

    而不會讓他變好

    因此出發心是想指正他讓他變好

    但結果就是讓他壞的勢力更增加

    反而會越來越難教,關係也越來越惡劣

    這恐怕是很多家長都經歷過得夢魘

    因此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處理他所出的狀況

    至少要提醒自己不要把情勢引導成不好的局面

    如果你可以心平氣和的面對他,甚至可以和顏悅色的面對他

    那就試著去瞭解他的邏輯,為甚麼會這麼作的邏輯

    再看看這種歪理要如何破解

    或者問問其他家長的經驗

    不管如何,不管事情會拖多久

    都要維持對他一致的態度

    回覆刪除
  6. 譬如有家長提到阿媽與孫子的例子

    阿嬤希望減輕母親的負擔,因此告訴孫子

    自己一個人沒有伴,希望孫子回阿嬤家陪伴她

    目的是要讓母親可以休息

    沒想到這個孫子竟說出大人都意想不到的話

    他覺得自己一個人很好,不會有壓力

    為什麼會覺得孤單,甚至需要小孩子去陪伴?

    我相信一般的家長,直覺的反應就是

    這個小孩實在沒有良心,竟然如此無情

    如果在這種思惟之後,開始覺得傷心,覺得難過

    恐怕就很難避免不對這個小孩說出一些他根本聽不懂的話

    再情緒一點的,就會開始指責小孩、抱怨或怪罪

    哭得傷心難過、呼天搶地



    問題是,自閉症的小孩,不管是高功能或亞斯柏格

    他們的邏輯思惟就是如此

    或者說,他們心智功能運作的模式,就是被設定成如此

    (不要問我是誰設定的,我也不知道)

    因此,不要去怪罪小孩子沒有良心或無情

    因為他們的心智程式中沒有其他不同的情境模式

    生氣或怪罪,是因為大人對他們不瞭解

    或者給予不實際的期待

    才會產生這種落差

    知道之後,你就可以釋懷,甚至都能預期他們會如何反應

    知道之後,也才有可能去思考如何破解他們的模式



    自閉兒的這種特質,與好或壞無關,只是一種先天性的模式

    或者說就是自閉兒的困難/障礙所在

    但就算是如此,我想也沒有家長會願意認命,完全不管

    因為這種邏輯思維會造成他們未來適應社會的困難

    因此,總該設法破解吧

    但該如何破解呢?我試著說說我的看法



    一個作法就是不需要告訴他理由

    把回家陪伴阿嬤變成一種例行公事

    或者就是直接告訴他

    爸媽假日有事,因此必須要將小孩寄放到阿嬤家

    當然如果阿嬤家就有吸引孩子的事物

    這種作法比較容易成功

    萬一沒有,設法找一些事情讓他在阿嬤家時可以做

    免得在不同的環境中會不知所措



    對高功能的自閉兒,也可以告訴他

    因為自己太忙,請孩子幫忙假日時代替媽媽去陪伴阿嬤

    要記得,不是要他去陪伴阿嬤

    而是幫媽媽一個忙,去陪伴阿嬤

    這一招對亞斯柏格可能沒有效,因為他們比較不會把關係放進考量之中

    因此,如果你跟AS的孩子關係很好

    這一招或許有成功的可能

    另外一個可能是用條件交換

    AS的小孩比高功能孩子貪心,會想要什麼

    但他們會想要什麼,可能差異性會很大

    要不要與他們條件交換,可能需要謹慎的斟酌

    很難在這裡說一個通則

    回覆刪除
  7. 因為亞斯柏格的孩子很理性

    因此我建議從小在照顧他們的過程中

    不要給予太多,適度就好

    甚至比適度再少一點,就好比他只是寄住在你家裡

    親戚家的小孩

    這樣子的關係,或許可以在他成長的過程中

    以對他好一些,給他一些福利、小惠,來交換他對事情的妥協

    不要試圖以強勢的態度或手段來壓制亞斯柏格的孩子

    會兩敗俱傷

    而是要儲存籌碼,作為與他交換、讓他願意退讓或妥協的條件

    這方法聽起來似乎有些感傷與無奈,但我覺得這是目前為止想得到的方法

    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家的AS越來越社會化

    你如果對他太用感情,你自己可能會被傷得更重



    孩子如果能情緒穩定,能被團體接納

    那才是真正的為孩子著想

    他與你能不能有親密感,那應該不是最優先的考量

    尤其是在面對AS孩子時,如果能相敬如賓

    也不見得不好啊!

    當然在這整個過程中

    你自己的情緒平穩、能心平氣和的去與他折衝

    才是這些方法成敗與否的關鍵所在

    回覆刪除
  8. 我前面說過,潘朵拉妹妹的盒子中所儲存的記錄

    也就是好的特質的勢力,比較容易增長

    因此要優先從這裡下手

    但這意思並不代表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很多孩子,例如AS常常會作出許多讓人生氣的事情

    因此家長要心平氣和、不被惹毛就是一個難關

    就算你作得到,也還要面對老師質疑你對孩子太放縱

    也還要擔心其他的家長群體抗議

    因此要讓自己情緒穩定很難

    要讓其他的人情緒穩定更難

    當然這一點是可以透過IEP會議或個案會議來完成

    但也要碰運氣能遇到有善心又專業的特教老師

    這一點,坦白說,我不太樂觀

    但家長也不要氣餒,只要你心存良善,就可能會有貴人出面幫忙

    依我個人參加個案會議的經驗

    你要先確定特教老師真的瞭解你的孩子

    再來就是要確定任課老師瞭解你的孩子的問題

    如果他們並不瞭解,作為家長的你就需要先教育他們

    告訴他們AS是怎會回事,會有什麼表現

    當然這一點如果讓其他的專業人士來溝通

    效果可能會更好

    但你未必遇得到貴人

    因此還是要有自立自強的心理準備

    充實自己的知識與專業瞭解

    和善的告訴老師們,書上所說的內容

    避免用強勢的態度與學校老師們溝通

    他們會刻板的認為,這個家長也是AS

    那就達不到效果了

    也不要只是一味的求饒

    說來說去都只是孩子很可憐、很無辜,請老師體諒

    這樣子通常不會有效

    尤其如果孩子的情緒情為一再重複時

    清楚具體的指出孩子的困難何在

    請老師提出專業上的對策

    必較能夠聚焦在問題的解決

    而不是彼此的情緒互相交火

    會把事情越搞越糟

    回覆刪除
  9. 好的特質的累積,有幾個決定性的條件

    一個就是要以身教來示範與傳達

    第二個就是,當你在教導他的時候,心裡面是善意的

    舉個例子來說吧

    早期的家長遇到孩子在學校犯錯,一定會親自帶著孩子到學校找老師

    在孩子面前親自向老師道歉

    他們不會先探究孩子是否被冤枉

    他們相信老師

    但現今的家長,到學校去是找老師理論,甚至指責老師

    如果你家小孩常會有這種狀況,不管他是情緒障礙或AS

    建議你接到老師的抱怨時

    不管如何,設法空出時間

    帶著孩子親自向老師道歉

    或向其他被影響的同學道歉

    AS的孩子可能不會順你的意思

    不承認自己有錯,不願意道歉

    即便他是如此,你還是向老師或同學道歉

    或許你會質疑,萬一孩子被誤解?被冤枉?或者道歉就是承認自己有錯?

    我覺得事情的釐清,可以在道歉後,私底下再與老師瞭解弄清楚

    帶著孩子向別人道歉有幾個目的



    第一就是以身示範,如何處理與他人之間的衝突。

    向別人道歉並不代表自己有錯

    即使孩子沒犯錯,但他對別人發脾氣或打別人就是不對

    因此可以清楚的表達

    因為罵人或因為打人而道歉



    第二就是避免孩子認為,只要認為自己沒錯

    就可以據理力爭,與他人衝突

    即使對方是長輩或師長也不在乎

    我覺得在處理常常與他人衝突的孩子時

    教養上的考量不能有太多對不對的思惟

    尤其是AS孩子

    他會學習你如何與老師折衝的作法

    你太據理力爭,他會更坐實自己原本就死不認錯的特質

    因此寧可受點委屈,也要先為了孩子發飆或造成老師煩惱而認錯道歉



    當然,AS的孩子可能回家後會跟你鬧

    質疑你為什麼莫名其妙的道歉

    或者認為自己沒錯,為何要道歉

    遇到這種情況,我覺得不需要跟他講道理

    不要想企圖說服他你的觀點

    只會成為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你只要心平氣和的告訴他

    因為他的發脾氣或打人或讓老師煩惱

    就是不對的事情,就必須向對方道歉

    說完你也不需要問他同不同意(因為他一定不會同意)

    也不需要他回應你

    就直接離開現場,去作你自己的事情

    放他自己一個人獨處

    要讓他一時之間不會與你接觸

    如果你發覺他會跟在後面要跟你理論

    就假裝要上廁所,躲進房間或浴室不要回應他

    再偷偷地觀察他的情緒反應

    回覆刪除
  10. 他應該會很生氣,或可能做出一些挑釁你的事情

    但不管如何,記得要心平氣和的處理

    如果可以不回應他,就不用回應

    讓你剛剛所說的話,再他心理面發酵

    這樣才會產生效果

    如果他糾纏著你,情勢讓你不得不回應

    你不需要與他長篇大論

    只要態度和悅,但又堅定,語調平緩的告訴他

    我認為如果造成他人的困擾,就應該要道歉

    這時候你就得變成自閉兒

    不管他如何挑釁,就是重複作這一件事情

    要壓抑自己想與他說理,或企圖說其它的話的衝動

    持續的重複同一個觀念,對他才能產生效果

    這裡還是要提醒一點

    不能因此被惹毛發火

    回覆刪除
  11.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一直對著自閉兒重複說同一句話或一個觀念

    聽起來並不難,但是如果你嘗試作過

    你會知道並不容易

    自閉症的小孩子之所以能重複一直講同一件事情

    是因為他無法理解也難以體會別人所表現出來的反應

    或者說別人的反應他能不被影響,不會覺得尷尬或奇怪

    但是如果你自己一直重複說同一件事情

    那你自己就會先覺得很奇怪,會很尷尬,你會講不下去

    即便你的對象是自閉兒



    因為在正常人的心智模式中,不會以這種模式來應對別人

    (有一種情況時會出現這個現象,很氣憤而一直以大聲量想壓過對方或威

    脅對方時)

    但是你如果想處理你家的自閉兒

    尤其是好奇的高功能與難纏的亞斯柏格

    你就得練就這一招

    雖然不習慣,但只要多練習,就會成為自然

    (但不要習慣到平常時也拿出來用)



    你如果重複講同一件事或同一個觀念

    高功能的孩子通常不會生氣

    他會覺得奇怪,因為與他原先的預期不一樣

    有些孩子會因為不知所措而不再追問

    但有些會因為不知所措而繼續追問

    但通常不會因此而發飆

    只要你持續耐著性子、和顏悅色的告訴他

    當然如果能夠語調柔軟,那就更好了

    但是不讓自閉兒繼續追問,其實並不是處置上的主要目標

    主要的目標應該是逼迫自閉兒改變話題,

    問別的事情,展開不同的話題

    讓他學習在社交互動上可以具有問不同問題的彈性



    因此,如果你家小孩在你重複說同一句話之後開始沉默

    你可以追問他

    還有沒有別的問題想問

    如果他還回應不來,就告訴他

    那下次想到別的問題再來問媽媽

    然後你就離開去作你的事情

    不要因為捨不得他的不知所措而留在現場一直等著他回應

    他會更加的不知所措

    回覆刪除
  12. 而如果你家小孩在聽到你重複說同一句話

    或同一個觀念之後的反應

    是轉到別的話題上時

    你就得結束這個策略而去回應她的新問題



    但是這種現象並不代表他對於道歉這件事情已經理解而釋懷

    他可能是在遇到你的回應時不知所措

    而他的不知所措的焦慮並沒有讓他沉默



    反而是讓他又提出另一個問題,甚至是另兩個、三個問題

    這個時候的孩子其實已經開始焦慮不安了



    你如果一直回答他,你會開始不耐煩

    而你的不耐煩又會讓他更焦慮

    反而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因此如果他跳問了三個問題,那就得準備結束

    否則他的焦慮會沒完沒了

    你的不耐煩也會開始浮現



    為什麼是三次?這是我自己想的

    中國人常說無三不成禮

    家長禮讓孩子三次,先禮而後兵



    當你打算結束時,他一定會想再追問

    你就得和顏悅色、表現出很抱歉的感覺

    告訴孩子你必須去做哪些事情

    告訴他等下次有空時,再來回答他的問題

    這樣你就可以離開現場



    再暗中觀察孩子的情緒反應

    我們期待的是,孩子在這樣一次一次的經驗中

    他包容自己不舒服情緒的能力越來越好



    因此如果你離開之後,孩子開始出現一些情緒時

    不要急著回來安撫他,與他妥協

    只要他沒有做出傷害破壞的行為

    就繼續忍住想介入處理的衝動

    他自己會逐漸平復的



    而也只有透過這種過程

    孩子挫折忍受的能力才會逐漸增強

    為了孩子好,這種辛苦家長應該試著去承擔

    回覆刪除
  13. 但是AS就不會這麼容易了

    他會因為你道歉而發脾氣

    也會回家後繼續跟你理論,質疑你為何這麼作

    更會因為你一直重複同一句話而被你惹火

    但是為甚麼我會建議這種作法呢?

    第一,重複一個正確的觀念,AS才有學習的機會

    而且只有他想跟你吵架時候,他才會專心聽你說話

    因為他想挑你的毛病



    結果你一直說同一個觀念,說類似的話

    他一定會很生氣,因為他挑不到你的毛病

    他也沒有遇過這種狀況

    因為一向是他故執,別人莫可奈何

    他沒料到你有這一招,不知所措

    因此一定會惱羞成怒

    而一般人遇到AS的不講理時

    會試圖使用許多不同的觀念來說裡、或指責

    問題是一般人在那種情緒之下,常是口不擇言

    邏輯前後錯亂

    這就給AS鑽漏洞的空間

    而這種情況他可以應付的得心應手

    因為幾乎自小不管在家或在學校都在接受這種訓練

    唇槍舌戰的經驗



    當你不管他如何挑釁都不會上當

    依然重複說同一件事情時

    他的大腦無法有別的心思

    他只有聽你重複說同一個觀念

    雖然他並不願意聽

    但一直重複就會有印象

    他的潘朵拉妹妹盒子就會自動紀錄起來



    因此,保持心平氣和很重要

    這樣才不會被惹毛

    才不會因此而開始像機關槍一般,又說了一大堆話,講一大堆理

    又讓你家的AS找到可以鑽的漏洞,可以攻擊的點

    就又回到原來沒有效率的溝通模式了



    這麼建議的第二個原因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

    通常的情境是家長受AS小孩的氣,被他們欺負

    家長幾乎沒有還手的空間

    長此以往,小孩會越加變本加厲,毫無忌憚

    用這一個方法可以讓他沒有著力的空間

    讓他知道遇到了對手,才不敢太囂張

    也可以讓他嘗嘗他的模式所帶來的苦惱

    這麼作倒不是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而是讓他也有苦惱的經驗

    這種經驗對於日後要與他溝通時,可以派上用場



    AS孩子應該有能力分辨經驗與感受

    但是他可能很少經歷過父母或其他與他相處的人所經歷的

    因此他無法想像那種感覺的不舒服

    如果他使用不恰當的態度來質問父母時

    所得到的回應是會讓他感覺到不舒服的經驗的話

    他會本能的調整自己使用這種態度的頻率



    當然,當孩子是使用適當的態度來理論時

    就不能再用這一招

    而是要用平時的態度來溝通

    給他正向的經驗

    這樣好的勢力才會逐漸增加

    而壞的勢力才不會被你不知情的增強

    回覆刪除
  14. 適度的照顧是指:

    物質層面上給與日常生活所需,

    不要因為孩子是身心障礙而覺得應該在物質上給予補償

    這樣反而會養成他們貪心的習慣,你也會少掉許多交換的籌碼



    心理層面上,不要覺得孩子很可憐,

    而對其行為以過度保護的心態來理解,過於不忍心其實會

    讓孩子變得驕縱,反而更不利於管教與人際關係的培養



    身心障礙的孩子當然需要訓練其獨立生活的能力

    但其成長的進度要如何拿捏呢?



    我覺得父母要依憑良心

    不能因為比輸別人而要求

    不能因為覺得丟臉沒面子而要求

    不能因為大人的需要而要求



    當然如果你沒有把握自己有沒有憑著良心在做

    可以請其他人幫你看看,多與有經驗的人討論

    也是一個方法

    回覆刪除
  15. 因此,當小孩子回家告訴你

    老師當著全班同學說他是小一小二,長不大的孩子

    因此要求全班同學忍讓孩子或不要理他的時候

    你應該要摸著良心來看孩子的經驗

    通常如果我在門診聽到這種事情

    我會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這麼說,確實不恰當

    這時這一位小朋友就會覺得遇到知音

    反而是家長不知所措



    事實上,老師這麼說確實很傷人

    因此孩子拒絕去學校是很合理的反應

    而其實媽媽應該要看到的是

    孩子沒有因為老師這種話語而當場發飆

    他是回家後要求媽媽去學校討個公道

    媽媽應該要看到孩子是很有風度的君子

    即令孩子不提出要求,也應該主動表示要找老師瞭解溝通

    更何況是孩子都主動要求?



    有一些自閉兒的邏輯性很強

    因此不要鄉愿的認為

    即便老師說話傷人,也一定是自己的孩子闖禍,老師才會這麼說

    自閉兒是不會接受這種邏輯的

    在他們的世界中,黑白分明

    不會為了人情而不分是非

    因此家長要公平,不能偏袒老師

    不能因為擔心你說老師不對,孩子會形成對老師的偏見

    我覺得這種邏輯性很好的自閉兒

    不至於會這麼是非不分



    因此,家長可以把孩子惹麻煩與老師說話傷人兩件事情切割來看待

    這是自閉兒的邏輯(其實是正確的)

    家長如果想教他們,也該使用這種邏輯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

    老師如果講了這些話,確實是不恰當

    媽媽找個時間去問老師弄清楚

    家長只要先針對老師的話回應孩子即可

    不要牽扯到孩子一定惹了什麼麻煩

    不要轉移焦點

    否則孩子會對你的能力懷疑而失去信心

    再說,他也未必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麼事情

    老師才會講那些話

    家長一直追問,他可能真的不知道



    最好的作法就是找老師問清楚,包括老師說的那些話

    確定他沒有假傳聖旨,也沒有誤解他人的話語

    等到事情的來龍去脈清楚之後

    再來追究相關人的責任



    如果老師真的說了那些話

    應該設法讓老師知道這麼說對孩子已經造成了傷害

    如果不好直接對老師說

    可以請特教老師幫忙來作這一件事情

    說這話的老師如果願意表示歉意,那當然很好

    但如果他也是死硬派的,那至少你知道孩子的處境

    就可以慢慢作一些規劃來因應

    回覆刪除
  16. 如果孩子確實是惹了一些事情,譬如咒罵老師

    那麼回家就該跟小孩好好理論

    把理論的焦點放在這一個事情就好

    不要翻舊帳、扯進別的事情

    孩子會無法理解

    即便他的邏輯性很強,也無法接受你牽扯到其他的事情

    其實這種情緒一般的小孩子也有

    但很奇怪,家長就是喜歡牽扯過去的事情

    親子溝通常常就會因此而僵住



    會這麼要求的自閉兒,通常要求的是一個理

    他希望父母知道他的委屈

    而不是希望老師被懲罰

    這通常是高功能孩子的表現

    如果是亞斯柏格,他大概會吵著要報復老師

    或者回家仍然不停的咒罵老師

    不太可能會說出理性的要求

    家長瞭解這一點

    也可以同理他受到人格污辱的委屈之後

    再來教導他可以大肚大量,原諒他人的過錯

    就比較可以成功



    我想,教導自閉兒常常要因勢利導

    要善用發生的事件來作教育的工作

    這當然就得靠家長們敏銳的心思

    與對自己孩子特質的瞭解

    當然教育的對象也包括學校的老師

    很多老師對這些孩子真的不瞭解

    因此孩子的委屈與不滿

    其實是該去同理的

    回覆刪除
  17. 昨天下午看門診,一位媽媽帶了小六的孩子來

    幾年前別家醫院診斷是AS

    媽媽覺得醫院好像只能提供診斷

    其他問題幫不上忙

    因此之後未再就診,也沒有接受其他資源協助

    是因為孩子在學校的行為困擾了許多人

    老師才建議媽媽帶孩子就醫,目的是手冊



    這個小男生造成的困擾是人際關係上的

    他喜歡問一些問題:

    人的身上體溫為什麼不同?

    為什麼這裡的溫度與那裡的溫度不同?

    死人的溫度是幾度?

    這是他在學校一直一直重複問他的同儕

    (我相信也包括問老師)的問題

    也是一進診間,跟我完全不相識的情況之下

    劈頭就一直問的問題

    媽媽顯然有些不知所措

    我想他在外面可能因此受過很多委屈

    以及不明究理的人會給他的白眼與抱怨



    我沒有回答他,我心裡想

    這麼深的問題,老師都回答不了了,何況是小六的同學

    我相信一般人聽到這位自閉兒的重複問題

    一定會很煩,一定會認為無聊

    把自己的功課管好,把日子過好

    像別的小六生一樣就好

    幹嘛滋生那麼多事

    自認懂自閉症的,會認為沒錯,典型的症狀

    連一直問的時候都不會與人眼神交會

    也不會等待他人給他的回應

    診斷沒有問題



    我知道他的問題很深,不容易讓一位小六生理解

    因為前一段時間,為了寫佛教臨終儀軌相關事情的文章

    為了說明死後要助唸八小時

    這之間不能去碰觸或刺激亡者

    必需要瞭解人死亡之後的八個小時之間

    身體體溫的變化

    這部份屬於法醫學的範疇,我自己都不瞭解

    而網路上查找得到的資料也不多

    因為經歷過這個過程,我可以理解這位小男生

    問了一個很專業、很難簡單回答的問題

    我知道答案,但很難用他能理解的方式回答

    恐怕也不會是能讓他停止發問的作法

    回覆刪除
  18. 人類的心智功能到底是如何的運作

    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因為心理治療、精神疾病、特殊教育甚至是情緒教養等議題

    都涉及到對心智運作的瞭解

    如果無法知道其運作原理

    而只從觀察到的現象來提出解決的策略

    通常會是事倍功半乃至徒勞無功

    而如果從比較現實的角度來說

    對心智功能的運作有一些概念

    也比較能想出如何幫助自閉兒的方法

    或者必較可以理解別人所提出來的建議



    前面文章中建議的

    對自閉兒重複說同一句話這件事情

    只要你嘗試去做幾次,很容易會熟練

    但是前面一再提到的不能被惹毛、發火這一點

    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很多家長很努力的去看這一些情緒教養的書

    也很認真的參加研習、工作坊

    但可能到頭來的感覺都很類似

    在參加的過程中覺得信心滿滿

    回到家中要實際運用

    會覺得自己所擁有的,好像只是紙糊的刀劍

    中看不中用



    之所以會如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這一點不是指家長們

    而是寫書或開工作坊的專家們

    西方人所發展出來處理情緒、教養情緒的策略

    使用了許多轉移、忽略的方法

    但轉移、忽略的作法,只能有短暫的效果

    因為意識心的你,在認知上瞭解必須這麼做

    但是潛意識的你,卻還沒有認同

    當這種兩衝突打架的時候,幾乎都是潛意識你獲勝

    結果就是:

    平常還可以作到控制情緒

    一旦遇到某些情境刺激,怒火中燒氣昏了頭時

    就渾然忘我而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是很多人共同的經驗

    也是很多人覺得很難做到的事情

    這一點其實我不是不知道

    但如果想幫自己的小孩

    不管是情緒障礙或AS

    這一個能力真得很重要

    因為一旦你的心能平穩、平靜下來之後

    智慧才有機會出生

    智慧出生之後,才能想出解決許多狀況的方法

    這是佛經上所說的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道理

    也是儒家經典《大學》所說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道理

    回覆刪除
  19. 一般人的心,就像「心猿意馬」這句成語所說的

    是像西遊記中的孫行者般

    相當的不穩定,也相當的散亂

    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的每一天

    從早上睜眼起床到晚上閉眼睡靜

    你的心是可以常常保持平穩、平靜

    還是意念紛飛,始終沒有停下來過

    大家似乎都習以為常,以為既然每一個人都如此

    那應該就不會有問題

    然而大家都不知道

    為什麼醫藥這麼發達、飲食營養這麼好

    休閒生活這麼充實、便利

    心理諮詢治療這麼普遍的年代

    心理疾患的病人這麼多

    憂鬱症、自殺問題越來越嚴重呢?



    憂鬱症要如何防治,自殺要如何防治?

    情緒如何可以保持平穩,抗壓如何可以增加?

    煩惱如何才能減少,小孩子情緒教育如何執行?

    這種種的問題,正困擾著這個年代的現代人

    身為自閉兒的家長當然無法例外

    甚至處境比一般人更險峻

    因為家長們承擔了更重的壓力



    面對這些狀況,大家會寄望於精神科

    寄望於心理師、諮商師

    以為有藥物、有心理治療

    應該就可以保平安

    但我相信有許多家長都讓孩子服用過藥物

    也都讓孩子接受過心理治療

    效果如何家長其實心知肚明

    說句坦白話,對自閉兒而言

    固執行為可能使用藥物會有部份效果

    但脾氣暴躁、發脾氣部份

    藥物效果並不好,反而有時會有反效果



    許多家長會接受建議,讓孩子接受心理治療

    目的是要處置其愛發脾氣的問題

    但是效果我其實是持保留的態度

    針對愛發脾氣、很暴躁的自閉兒

    我逐漸會建議家長看中醫、服用中藥

    目的是要調整體質改善過敏問題

    也會建議飲食中多增加綠色蔬菜、五穀雜糧

    少吃油炸、過甜的東西與飲料

    如果天氣轉熱之後,煩躁現象增多

    則可以給孩子喝黑麥汁

    或者煮麥茶當飲料

    補充B群維他命,降火氣

    (大賣場都有,好市多更便宜)

    當然,孩子如果願意喝仙草茶、青草茶也可以



    但儘管如此,其實我也知道這一些建議治標不治本

    只能讓孩子稍微改善,家長的壓力減緩

    但不是根本的方法

    孩子脾氣如果能改善,不代表孩子就不會帶給家長煩惱

    真正能讓家長煩惱減少,能讓家長在面對孩子時不會輕易投降

    能讓自己面對發飆的孩子時不會被惹毛、發火

    還是得設法讓自己的心定下來

    甚至也設法幫助自己的孩子讓心定下來

    回覆刪除
  20. 我覺得要談身心障礙孩子的管教

    或者是如何去處理身心障礙孩童的脾氣暴躁

    家長應該要將心比心

    不能期待孩子作到

    連自己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尤其是在面對AS的小孩子時

    他們對這一點會很敏感

    也會很在意公平性

    對他們而言

    父母在工作上的不愉快

    應該要找公司老闆去發

    回家把氣發洩在小孩身上

    一般小孩子會忍受,會小心迴避

    因為小孩子知道你們是一家人



    但是AS小孩會覺得不公平

    因為對他們而言

    家長只是名字叫做「父母」,卻可以供給他們生活所需的大人

    除非你能教育AS的小孩建立起家人的觀念

    否則你永遠會為了這種事情而傷心難過

    但他們就是如此

    他們一出生,心智運作的模式就被設定成如此

    但慶幸的是,這個部份是可以被更新的

    是可以將設定的模式改變的

    但要作到這一點

    家長自己的心要能定下來

    不會情緒失控

    再來就是我前面談到的

    要增長潘朵拉妹妹盒子內好特質的第二個要件

    你始終要保有善意的心

    即便你家小孩正指著你的鼻子破口大罵時

    回覆刪除
  21. 當你在告訴AS的小孩一些事情時

    你是反對他或站在他這邊

    他會很敏感的覺察到

    因此如果你告訴這一個AS青少年

    夢境是假或不可以無理對人謾罵

    他的直覺反應是你在反對他

    你說的話有沒有道理,他完全不會在意的

    因為他的怒氣已經生起



    但是如果你告訴他必需要由媽媽來罵那個女生

    他感覺到的是你認同他

    同樣的,你說的話有沒有道理他也注意不到

    他會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

    然後回家告訴媽媽

    醫師要媽媽到醫院去責罵那個女生

    如果,這個AS青少年是你家小孩

    他回家之後這麼告訴你

    你要如何回應他呢?

    回覆刪除
  22. 自閉兒或是AS個案

    他們的想法常常是天馬行空的

    而之所以會覺得是天馬行空

    是因為你對他們並不瞭解

    因此當你希望他寫字的時候

    他卻一再問一些你覺得不相關的問題時

    你可不要輕率的就想忽視他的問題

    尤其是他對你的忽視完全不買單時

    你可能要好好思考

    他為什麼會持問這些事情



    自閉兒的思考模式,就像國旗的國徽一般

    是往外面四方放射的

    只是人類的念頭不會只放射出12道光芒

    而是像太陽的輻射光線一般

    無量無邊無法計數的



    如果你是站在太陽的外面

    隨時要去捕捉太陽所放射出來的光線

    你一定會疲於奔命

    因為你無法知道下一道光芒從哪裡射出來

    等你看到一絲線索而要跑過去時

    下一道甚至下一百道光芒也開始在放射了



    因為你是站在外面看

    因此你會覺得每一道光芒的軌跡

    好像彼此是不相關聯的,天馬行空的

    那是因為你站在太陽的外面



    但是如果你站在太陽的中心

    你就會發現,所有的光芒都來自同一個太陽核心

    而不會覺得這些光芒互不相干

    你也不需要為了捕捉這些光芒而疲於四處奔命

    你只要站在原地,優雅的轉個身

    你就能輕易的掌握每一道從太陽中心所放射而出的光芒

    而之所能如此

    就是因為你站在太陽的中心

    回覆刪除
  23. 潘朵拉妹妹的盒子所存放的

    都是好的、良善的記錄

    但是與潘朵拉的盒子內

    不好的、邪惡的勢力相比

    簡直不成比例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的人

    好習慣不容易養成

    壞習慣一學就會

    任何人都是一樣的



    但是,好的勢力的累積

    卻不是用道德規勸或知識的教導就可以達到目的

    所以,雖然知道酒駕是違法的行為

    也可能害人害己

    但還是有很多人喝完酒依然會逞強駕車

    最好的方法就是存心良善的教導



    認知式的教導,就好比是將一張紙沾上口水之後

    貼到牆壁上

    乍看之下是黏住了

    但等到口水乾掉,紙張就會脫落

    而心存良善的教導

    就好像將紙張塗上強力膠之後貼到牆壁上

    即使強力膠乾了,紙張還是牢牢的粘著



    當孩子表現良好,或你心情不錯時

    要心存良善的去教導小孩都不是難事

    但家長所遭遇的

    常常不是這種理想情境

    因此家長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緒

    尤其是面對小孩在發飆的情境時

    不能心平氣和的循循善誘

    你就不太可能期待看到他的改變

    因此,不管你要依於佛教的慈悲為懷

    或者依於基督教神愛世人的精神

    或是煎法的愛的教育都可以

    只要能說服自己必須這麼作

    而且每一次遇到狀況時不斷的叮嚀自己一定要作到

    那麼,孩子就會慢慢的累積好的勢力

    脾氣與行為就會逐漸改變

    回覆刪除
  24. 我始終相信,對人的教養

    包括對自家小孩或對自己難以溝通的丈夫

    都需要以身作則,言教重於身教

    對AS的小孩更需要如此

    問題是,我們都是平凡人,都有情緒

    尤其是每個人都受到程度不等的壞的勢力在影響

    因此我們的心情常會波動起伏

    我們的念頭常會天人衝突

    即便你能讓自己不作惡、不傷害他人

    還是會有自己的陰暗面、自己的煩惱



    難以教養的小孩就像一塊冰

    或者就像童話故事中寒風中的旅人

    只有太陽能融化這一塊冰

    也只有溫暖的陽光能讓寒風中的旅人

    將自己身上的厚重外套脫掉



    這種能力需要去練習,才能慢慢的累積也增長

    這也是潘朵拉妹妹的盒子內

    好的記錄的一部分

    你可以試著在日常生活中開始做下列的事情

    也試著影響或帶領你家的小孩做同樣的事情



    第一,可以多做善事,幫助別人

    可以將發票捐出來,或者有機會就捐款賑災,幫助老弱婦孺

    或者去當義工、志工,去安慰那些需要安慰的人



    第二,將自己及小孩日常的生活作息維持規律性

    凡事忍耐,凡事包容,不隨便發脾氣,不惡言傷人

    即便是對方的過錯時,也是如此

    響應保護地球活動,做資源分類回收,開始素食



    第三,對於他人施加於自己或小孩身上的不合理

    能夠隱忍、理性的去面對與處理

    也教導小孩如此去面對

    吃虧就是佔便宜

    老天爺永遠都會幫助心地良善的人

    斤斤計較來爭取權益,不一定會有好的下場



    第四,對於有益的事情,例如上面所說的這三件事情

    不管如何都要堅持作到

    不輕易替自己找理由來開脫

    也告訴孩子同樣的理念

    但是當小孩子做不到時,要多加以包容

    做得到時則多加以鼓勵

    回覆刪除
  25. 第五,學習讓自己心定下來的方法

    也帶領孩子去接觸能幫助其心定下來的方法

    讓心定下來有一個原則,包括了三種要素

    緩慢、持續、單調

    只要能包涵這三種要素的活動

    就能幫助一個人心慢慢沈澱下來

    因此看電視絕對不符合

    玩電腦上網、玩線上遊戲或掌上遊戲也不符合

    激烈、競爭的運動也不符合

    性情不定、沒有規律性的父母也不符合

    而瑜伽、太極拳、抄寫經書、讀經課則符合

    慢走、打毛線、摺紙也可以符合

    輕聲細語、溫柔軟語的父母也符合

    只要依於這三個原則去想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幫助一個人心定下來



    第六,隨時學習新知

    但新知不是指最新的科學研究或學術理論

    那些對家長而言幫助不大

    新知是指能讓自己確實作到我前面所說的這些事情的方法

    新知是指能增長自己這些能力的方法

    新知也是能削弱潘朵拉的盒子之勢力的方法

    更是能增加潘朵拉妹妹的盒子之勢力的方法

    這六件事情應該不難

    只要自己說服自己

    為何需要這麼做的理由

    然後就當成每天刷牙洗臉的例行公事去做即可

    回覆刪除
  26. 寫到這裡,大腦的三個黑盒子

    也差不多說明解釋完了

    也該告一個段落了

    最後剩下來的

    就是我自己提出來一個問題

    看看有沒有家長願意試著說說自己的想法

    回覆刪除
  27. 也有人把「白目」當作一項社交互動障礙的指標

    但事實上,有許多小孩子都是白目的

    例如過動的小孩子會白目

    學習障礙的小孩子也會白目

    當然AS的更會白目



    但是過動的小孩子的白目

    是因為對周遭環境訊息的變化不在意、漫不經心

    或者太容易被環境中的訊息干擾

    而出現不適當的社交互動

    這種小孩知道自己的行為不恰當

    也瞭解其行為後果

    但就是容易忘掉

    會一而再的重演同樣的戲碼

    你會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而學習障礙小孩的白目

    則是因為他的學習管道上的落差

    導致在訊息的接收上出現了問題

    一般人會認為沒有問題的情境

    他們卻會出現困難

    一般人認為該理解的話語或指示

    他們聽完或看完之後,歧視還是莫宰羊

    問題是這樣的小孩又不敢表示自己不懂

    可能太沒有自信、可能怕被罵

    因此就會用混水摸魚的心態

    企圖矇混過關

    因此如果將那些他該學習瞭解的指示或作為

    讓他清楚瞭解之後

    他就不會再出現白目的行為

    而一部分的學障生也會合併專注力的障礙

    因此也會像過動兒一樣

    因為對訊息的處理有障礙

    而出現不恰當應對的現象



    但是,有一些過動的孩子的白目

    卻是明知故犯

    因為他覺得很好玩,他覺得別人的反應很好玩

    因此會一再重複某些行為

    這種情況很容易可以覺察出來



    而AS的白目,並不是因為他不理解那些指示

    也不是因為他在社交情境中

    被太多訊息混淆

    而是在他的思惟模式中,就已經被設定必須要如此

    就像水往低處流,往上丟的球一定會再落下一般

    就是一種慣性,一種堅持

    而這種堅持並沒有理由,沒有個人利益或他人利益

    純粹只是一種堅持



    因此AS的小孩不是不知道

    在社教情境中該如何表現才恰當

    但是一旦在情境當中時

    那種堅持就會自動化的出現

    除非有其他人在旁邊阻止他這麼做

    否則他自己是很難與那種慣性對抗的

    陳政雄 於 May 7, 2010 07:39 AM 回應

    回覆刪除
  28. 其實很容易情緒激動就打人的小孩

    還有情緒障礙的小孩,

    當然包括了ADHD.AS的小孩與其他有情緒障礙的小孩



    之所以很容易打人或攻擊

    是因為在與環境溝通時遇到障礙

    也就是說,

    一旦不愉快的情緒無法順利表達出來時就容易會暴怒攻擊

    因此,口語溝通有障礙的小孩也會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但為什麼其他孩子比較不會形成這種刻板印象呢?



    我想可能是因為

    當情緒過去時,其他的孩子可以解釋說明當時的狀況

    比較容易獲得周遭的人諒解



    但情緒過後去問AS,應該會碰一鼻子灰,問的人自討沒趣,

    反而會被他們的態度惹惱,於是就新仇加舊恨

    AS就一直背這個黑鍋了



    說AS的小孩壞,其實也不太正確

    應該說,AS的小孩比較不信任他人,對環境沒有安全感

    因此會帶著敵意、挑釁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如果與他們接觸的人不了解,也沒有心理準備

    那麼所出現的互動一定是很悽慘的



    因此,教導AS 的子信任感與安全感很重要

    而這種能力的教導需要家長或老師以身作則

    或者說要能作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當他罵你的時候

    即使你知道他所說的話沒有一句是正確的

    不會因此而生氣,也不急著會想制止或糾正他

    就耐著性子聽他說完

    等他說完了,再來和他一一澄清



    當他惱羞成怒摔東西或想打你時

    制止他所可能造成的破壞或傷害

    但不更進一步的想教訓他或修理他

    等到他可以自制,不會想破壞或攻擊時

    再瞭解發生了什麼事



    如果他已經學會與人溝通

    試著瞭解發生什麼事

    但不管他是否受了委屈才氣憤

    他最終都必須要因為破壞攻擊而道歉

    否則就給他軟釘子碰冷處理,不理會他



    如果他還沒有學會與人溝通

    等他可以自制時就冷處理,不理會他



    一直到他感覺到你不理會他時的不舒服

    又開始想鬧情緒時

    你可以告訴他

    如果他向你道歉

    就恢復關係,恢復邦交



    而如果他又要發脾氣

    冷戰時間就會延長

    讓他學習去作一個比較合乎社會規範的選擇



    其實身心障礙兒童的父母

    也都是可以積功德與造業的

    就看自己用什麼心態看待了

    陳政雄 於 June 8, 2010

    回覆刪除
  29. 我覺得同理心的能力應該每個人都有

    包括自閉兒在內

    但是這種能力的展現就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同理心無法表現出來可能與「關係」有關

    也就是說,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會影響彼此之間同理心的展現與否



    最有名的例子應該是像陳進興這一類的重大罪犯

    當他們在犯案過程中對待受害者

    甚至在被抓之後面對群眾的反應

    你很難幫他找到一絲一毫對人的同理心

    但是當他面對自己的小孩、妻子、妻舅時

    你又很難說他是冷血動物



    這種現象,恐怕只有一種解釋

    那就是他們是有同理心這種能力

    但是要不要展現出來

    就看彼此的關係如何

    對這些重大罪犯而言

    與他們具有特殊關係的人

    他們是具有同理能力,可以感同身受的

    但是面對受害者時

    那種關係就好像小孩子玩殺怪獸電玩遊戲一樣

    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



    就譬如你每天看電視新聞

    幾乎天天都有世界各國水災、土石流的報導

    也幾乎都有傷亡

    但是大部分的人看過之後,都不會當一回事

    心地良善的人會有些難過

    但大部份的人就當成一件新聞



    但是如果報導的是北二高往基隆路段的走山事件

    或者是小林村的土石流事件

    甚至就是你家附近的土石流事件

    你很難無動於衷,很難不感同身受

    很難不感到當事人的痛苦

    因為這一些人與你的關係不一樣

    而如果罹難者碰巧是你認識的人或就是你的親朋好友

    那麼,會是什麼結果

    大家應該會很清楚



    因此,我覺得自閉兒的不能同理他人

    應該是對他人的關係沒有建立起來

    也就是說,用系統理論的觀點來看

    彼此之間的位階關係不清楚

    因此他的同理能力的展現就有問題

    一旦自閉兒對他人的位階關係清楚了

    或者與不同的人之間的親疏關係清楚了

    他就可以適時的表現出同理的能力



    可是我想,對關係的搞清楚

    應該就是自閉兒的罩門

    就像很多其他不是自閉兒,但也很白目的小孩子

    恐怕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

    只是教其他小孩子搞清楚關係比較容易

    教自閉兒搞清楚關係比較困難

    陳政雄 於 June 6, 2010 04:29

    回覆刪除
  30. 亞斯柏格的壞

    是你觸犯了他所認為該遵守的正義時

    他會將你批評得一文不值,不管你是誰

    但要說亞斯柏格的孩子會去殺人放火或為非作歹

    我覺得他們沒有那種膽量



    國外曾經發生過大學炸彈客的案件

    有人說他是亞斯柏格症

    但我個人是質疑的

    或許他是一個妄想症的精神患者而已

    但資料不夠,只能猜測

    我個人覺得

    亞斯柏格確實脾氣很壞,不講人情

    但沒有膽量去犯罪

    即使有觸犯法律的情況

    也多半是意外,弄巧成拙

    陳政雄 於 April 15, 2010 08:39 PM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