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正向思維可以超越文化差異

正向的情感給個體一個擴大自己世界觀是安全的訊息,


並因而能探索自我新的觀點。(Getty Images)

【大紀元5月1日訊】

(大紀元記者吳宇凡編譯報導)

長期以來,

科學家對於情感(emotion)和自我認知(identity)的

相互影響有著濃厚的興 趣。

最近,科學家研究文化對人類情感的影響發現

正向思維可以打破文化的差異,

而負面情感則會讓人固守在傳統文化的範疇裡。

心理學家發現,

人類承襲著世世代代文化流傳的影響,

某些特質顯得特別穩定和不容易改變,

這些一脈相傳的特質深深烙印在每個文化族群的心中。


然而,這些特質對個體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是否有可以超越的可能是心理學家想要一探究竟的地方。

例如,眾所周知,歐洲文化重視獨立和自主,

而亞洲文化注重群體性與和諧。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提供了心理學家測試的依據。



參與研究的自願者包含了不同國家的學生,



心理學家巧妙地透過不同的方法



讓他們的心情變好或是變壞。



例如一項研究中,



讓這些學生聽莫札特 (Mozart)的音樂時,



發現不論哪一族群,大家的心情都跟著愉快起來,



讓他們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v,瑞克曼式剝削,



房主對貧民窟房客 的剝削)的音樂時,



他們的心情都變得沮喪。




另一項研究中,



心理學家讓這些自願者口中含著筆。



有些用牙齒咬著筆,



強迫臉部的表情像是在微笑一樣。



而另一些人用嘴唇含著筆,



強迫皺起眉毛像不愉快的樣子。



藉此分別進行測試,衡量他們價值觀的強度。




還有一項測試,



心理學家提供自願者五支筆作選擇,



四支是藍色的,一支是紅色的。



測試的結果和文化差異的表現一致,


亞洲人,基本上會挑選藍色的筆,



因為亞洲人著重群體文化,



而西方人通常會選擇紅色的筆,



顯示西方人自我獨立的個性。




另一項實驗,



讓自願者想一想「我是誰?」



然後列出20個自我的描述。



這個結果和所有的測試相吻合。



當感覺心情好時,



無論是歐洲人或亞洲人



都能激勵他們探索和他們的文化規範不一致的價值觀。



昇華的情操甚至影響行為,



使得自願者超越自我的本性。




這些研究顯示,



人們在樂觀、愉快的時候,



在態度上就顯得比較大膽和勇於冒險,



也因此更容易打破文化差異的迷思。




也就是說,在愉快的心情下,



亞洲人會表現的更獨立一點,



而歐洲人會表現的更樂於群體合作。



 而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呈現相反的結果,



傳統文化的意識型態被強化了,


因而形成了



我們看到的歐洲人思維和東方人思維的差異。



研究人員表示,



情感在社交上佔了很重要的地位。



正向的情感



給個體一個擴大自己世界觀是安全的訊息,



並因而能探索自我新的觀點。


負面情感則正好相反,



它傳遞一個維持現況的訊息,



固守在舊有的嘗試過的事物或事實上。


研究人員總結道,



每個人的情感並不都如我們所願的那麼堅強和穩定,



我們的情感很可能都是變動的,隨著每個人的情況,



遺傳和心情不斷地在調整、重建。


因此,



如何讓自己時時保持正向的情感



對每個人來說也許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心理科學》期刊上。








1 則留言:

  1. 宋維村醫師表示as的特質之一

    例如:小時後老師罵他,或者是父母吵架,

    他腦子裡都是這些重複再重複的不快樂事情,

    類似這一些的固執,

    在現實生活中會有很強烈的干擾。



    和以上的研究相互印證

    負面情感則

    傳遞一個維持現況的訊息,

    固守在舊有的嘗試過的事物或事實上。



    引導孩子正向思考真的是刻不容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