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為何還是沒辦法帶好特殊需求的孩子?王上榕





文/王上榕

學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

特殊教育課程,是針對特殊需求學生所進行的適性教學。



但在教學現場,即使已經取得學前特教老師證照,

對各類障別孩子的狀況有基本了解,

遇到特殊幼兒時,老師仍往往感到不知所措,



多半須由孩子的行為表現及與孩子的互動來重新學習。





過去,幼稚園曾使用一份

「幼兒特殊篩檢表」為幼兒進行篩檢,表中包括發展及動作方面。

老師為孩子做測驗,無論孩子通過與否,都會將結果呈現給父母。





但是孩子能否通過測驗項目可能因素很多,

除了孩子可能真的有該方面的問題外,

也有可能因為生活中欠缺相關經驗,導致動作上的不熟悉;



因此,測驗結果或許很重要,



老師如何看待測驗的結果更重要!





謹慎細心的老師會讓未通過的孩子有半年學習機會,

之後再讓孩子複檢,如果結果還是一樣,

才下「孩子可能有問題」的判斷;



否則即使自認對孩子相當了解,

光憑一次測驗未達成就斷言孩子有問題,



似乎評估有欠周延,傷害了孩子,也得罪了家長。





幼教老師在確定孩子有問題後,

即使手中有許多測驗表與追蹤紀錄等證明,

要請家長,帶孩子去做相關檢查,卻不得不承認,

無論老師的態度多麼委婉,

多數家長聽到自己的孩子有問題,仍相當反彈。



即便老師發現了孩子的問題,家長的逃避,


還是讓孩子失去接受進一步專業評估的機會。





無怪乎常聽到幼教老師無奈的說:

「我們能做的,是將觀察到的事實和測驗的結果呈現給家長,

其他的就只能在班上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孩子了。」





臺灣的狀況,

讓我想到幼教課程

常提到的美國有名的「Head Start」啟蒙計畫。



雖然對象不是針對一般所認知的特殊幼兒,

但同樣是針對具有特殊需求的孩子。





美國考量移民者的經濟問題,

為社經地位較為弱勢或處於文化不利地區的孩子,

實施以教育為主軸,

並結合家庭親職功能與衛生營養的補償教育方案。





「Head Start」實施至今成效相當好,



原因在於提供全面性的服務,



充分得到家長的參與和家庭的支持,



能夠符合地方性需求,有良好訓練和技藝的支持等。





反觀臺灣,



許多方案、計畫都有「Head Start」的影子,



辦理的效果卻不如它來得成功,



內政部為協助


外籍配偶、低收入戶、單親、原住民等弱勢家庭兒童,

於九十三年頒訂

「外籍配偶及弱勢 家庭兒童學前啟蒙服務計畫」,



但結果仍是傾向於問題的輔導(例如:語言、識字),



對於整體提升家庭功能仍極少著力。





為此,我們得到一個啟示:孩子的生活是不可切割的,



唯有為孩子的整體生活環境進行規畫,



也就是考量學校、家庭和社會整體,





才能為特殊需求的孩子創造更多的可能。





幼稚園的特殊教育問題也是如此,


為什麼家長不願意承認孩子有問題?





為什麼幼教老師往往認定疑似有問題的孩子,

最後確認就是有問題?





為什麼在老師告知家長孩子有問題後,

親師間的關係變得緊張、猜忌?





幼稚園老師修習過特殊教育導論等特教課程,



為何還是沒辦法帶好特殊需求的孩子?





筆者認為,這些問題乃牽一髮而動全身,



唯有透過與特殊幼兒相關的整體考量與規畫,



這些多年來存在的棘手問題,才有解決的曙光。





教育部特教小組、國語日報聯合製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