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父母該如何正確對待孩子太過任性的行為




有的父母常抱怨自己的孩子脾氣怪,犟得很,


不讓他做的事偏要做,要不就哭啊,鬧啊......


這些是否孩子任性呢?


孩子生下來猶如一張白紙,孩子任性的確很常見,


但並非天生,主要是由於教育不當引起的。




順從與反抗


孩子在3歲之前,一般都比較順從,父母說什麼,就聽什麼;


父母說這些東西不準碰,他就不碰。


這樣的孩子常會得到父母、親友的讚揚:「這孩子真聽話」。




接近3歲時,父母直覺感到孩子開始變了,


變得不那麼「聽話」了。


這時,正是孩子形成獨立性和任性的開始,


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變化,並注意教育引導。


信任自己,信任別人,對事有獨立性,這是性格中很重要的品質,


這種品質在很小的年齡階段就已開始萌芽,


而且跟以後的性格形成密切相關。




心理學家曾分別挑選了100名3~5歲反抗性強和


100名幾乎看不出反抗的兒童,


並對這些兒童進行追蹤性研究。


研究發現,這批兒童到青年時,原來反抗性強的一組對像,


有84人意志堅強,有主見,


能獨立地分析和判斷事 物並作出決定;


而原來「無反抗性」的一組人,


只有26人成為意志堅強的人,其餘的人相對顯得碌碌無為。





任性的行為界限


孩子有天生的好奇心、模倣性,生活上常有這 樣的實事:


2歲左右的幼兒自己拿著匙吃東西,


吃得狼藉不堪,還把瓷匙敲碎;


人沒有掃把那麼高,卻拿著掃把掃地,


父母剛把垃圾掃攏,寶寶卻把垃圾掃開。


像以上行為,可能遭到父母責罵,


其實,這正是孩子錶達主動性、獨立性的行為,並不是任性,


父母不但不應該責罵,還應該給予鼓勵、表揚和引導。





有的孩子被嬌養過甚,吃東西挑東挑西,


父母給他吃茶葉蛋,他非要吃攤販賣的醬燴蛋;


父母特地再給他燒了醬燴蛋,他又非要吃茶葉蛋。


有的孩子在吃飯時邊吃邊玩,當父母收起玩具時,


就賴在地上打滾。像這種行為,就屬於任性了。






如何糾正孩子任性


對孩子的任性行為,必須糾正。


第一家長應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行為界限,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要讓孩子明白,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並鼓勵他堅持執行。


不能總跟孩子說:「就今天這一次啦」、「下不為例啦」。


對孩子超越行為界限的事,決不能遷就,


否則,只會嬌慣孩子,助長孩子的任性毛病,以後難以改正。


還須注意的是:父母必須一致。




          第二,在孩子任性時,


父母要善於把孩子的興趣引開去,以轉移他的任性。


例如,孩子進入超市,吵著要買糖果,看見氣球,又鬧著要氣球,


此時,父母可設法讓孩子去觀察某一事物,


使他忘掉剛才哭喊著要的糖果、氣球。





第三,父母要注意教育方法,


要有耐心。當孩子哭鬧時,父母可採取漫不經心的態度,


讓孩子感到,他的哭鬧嚇唬不了誰,讓他漸漸安靜下來。


有的孩子自尊心太強,


父母可適當給他一個「臺階」,幫他「收場」,


然後再通過「擁抱- -對視- -談話」的方式進行教育。




         擁抱,可使孩子感受到,雖然他做了錯事,父母還是愛他的,


使孩子對父母不產生抵觸情緒。


對視,可讓孩子從父母的眼神中,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和對他任性的不喜歡。


談話,要簡短明瞭,使孩子在保持自尊心的前提下,


明白自己錯在哪,今後該怎麼做。



文章來源: 天下寶貝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