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我的孩子該不該吃藥?-王秀園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每次演講、教課,學生的提問談不上無奇不有,但也令人眼花撩亂。

歸類、整理以後發現,有關注意力的問題高踞榜首,

緊追在後的也與專注力有關——「我的 孩子該不該吃藥?」

這個只有醫師有資格回答的問題。



學生們提問的次數太頻繁,引起我一探究竟的好奇,

問:「你們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上課或讀書不專心?」

「就是讀書時坐不住,不是一下子喝水,就是上廁所。」



「對呀!明明在寫功課,還聽音樂,怎麼可能專心?」



「就是呀!不但聽音樂,還可以邊吃東西邊搖頭晃腦又抖腳,

同時做那麼多事,怎麼可能專注?」



「還有,背書、做功課時,看著天花板發呆。」



「跟人說話時,都不看對方的眼睛,心根本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大夥兒愈說愈起勁,我只好換個方向問:

「你們覺得怎樣才算專心呢?」



有人說:「就是可以靜靜坐在書桌前,眼觀鼻、鼻觀心的讀書。」



「無論旁邊的人做什麼事,他都可以不受干擾。」



「可以字體工整的把功課寫完,不會錯字連篇。」



……



我在他們的心情分享裡,好像也摸索出一些端倪。



西元一九九九年,

哈佛大學西門(Daniel J.Si-mons)和查布里斯(Christopher西F.Chabris)

兩位心理學教授對班上學生說:

「現在要進行一個小實驗,即將播放的影片 裡,

有兩支正進行激烈球賽的球隊,

你們要算出穿白色T恤的球隊共傳了幾次球。」



雖然球賽戰況激烈、混亂,但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算出來的數字自信滿滿。

這時,兩位心理學教授問:

「看完影片後,你們對片中出現的黑猩猩有何看法?」



全班學生你看我、我看你,陷入一片茫然。

這時,教授按下重播鍵,當影片播出幾秒後,

原本靜默的教室,突然傳出笑聲,

他們「終於」看到一隻大猩猩大搖大擺的穿過戰況激烈的籃球場,

站在場中央誇張擊胸。



但這群智商屬於佼佼者的學生中,有大半數人卻「視而不見」。

這些人是不是都有注意力不足、無法專注的問題;

還是人們的意圖、需求、期待會影響專注的 重點?

而人類的腦到底是如何決定哪些事物該注意,

哪些事物又在選擇「專注」的過程中輕易被忽略?





早在一八九○年,著名的心理學家詹姆 士(William James)就指出:

人的有意識專注力是有限的。

因此,我們注意到的事物,其實都是經過選擇注意後的成果。

詹姆士和研究人員嘗試說明人是如何選擇專注的對 象:

一種是外在事物「自己製造機會」,引起人們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例如:萬綠叢中一點紅;寧靜中響起一陣暴雷聲;花香中傳來惡臭。



另一種是因為預期效應,

 強迫腦子在環境中刻意搜尋預定目標的專注,

例如:

在混亂的檔案匣裡找到重要文件;

在一片嘈雜聲中能聽到彼此的交談內容。

期待、意圖的影響力



腦神經科學家發現,當人們聽到被指定的預期聲響時,

會引發腦內高頻率伽瑪波運作,

其他聲響則沒在腦內激發出相同效應。

腦內是否激發出伽瑪腦波運作,是判定人們是否專注的指標。





家長眼中注意力不足的孩子,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他們注意到的事物比同儕多。

問題出在他們不知道把專注力放在該注意的重點,

因而遺漏重要的學習內容,忽略了必須記住的要項,

產生了大人口中「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藥物治療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素很多:

有可能是家長、老師壓根兒沒想到的過度聰明;

也許是沒有學習策略,無法抓住學習重點;

或是有父母沒有覺察到的生理因素,例 如過敏;

也可能是課程枯燥,或是老師授課方法與孩子學習風格不相容;

也可能是生活環境的衝突、磨難,產生了情緒困擾,

這些都可能讓孩子在課堂裡反映出種種學習困擾。





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心急亂投醫,

往往忽略從環境裡找出癥結,

運用行為、認知治療、情緒教育、增強學習策略等方法,

來幫助孩子克服行為、情緒、學習的困難,

而直接進入藥物治療這個依然充滿爭議的療程。



當「孩子該不該吃藥」這個大問題在研究學界還眾說紛紜之際,

專家學者建議:未來須制訂更嚴謹的鑑定準則;

用藥須更審慎,並且從少劑量開始試用,

觀察孩子 用藥後在學校與家裡行為的改變;

在用藥和換藥期間,須定期檢測血液裡服用藥物的濃度,

以免為了想快速解決目前的小困擾,反而埋下未來更大困惑的種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