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淺述可改變學生行為之六種策略




沈鶴子

理學自西元一八七九年已邁進了研究個體的行為,

近百年來研究對象

更由個體意識的領域進而發展至研究個體行為的改變;

他們藉由動物實驗歸納出的許多學習理論為基礎,

研究出有效的改變人類個體行為的技術,

包括良好行為的增進及不適當行為的矯治或根除。

當今的小學教育,


教師們所面對的一群活潑學生也因個體生長與成熱的不同,


加上後天學習環境的迥異,


也就會出現許多受歡迎的行為或應改變的行為。


雖然心理學家所研出的行為改變原理或策略


是針對智能不足兒童及精神病患,


但有些策略卻很適合應用於學校的一般兒童。


茲略述於後



一、積極增強:


對個體的受歡迎行為,給與他所喜愛的獎賞(正增強物),


用來加強受歡迎行為再度的出現或持續保持,


進而養成良好的行為或習慣。


如成績考查成


  績優良或有進步得到獎狀、獎品的鼓勵,


讓學生感受到成就的喜悅而願意繼續保

        持好成績而不斷的努力。



(一)連續增強:學生一有受歡迎行為出現立即給與獎勵增強。


不受時間、次數的限制。



(二)間歇增強:對於學生好的表現不是每一出現即給與增強。



a、固定比率增強:


按件計酬的方式,規定累積多少次數了給與獎勵增強。


如為對幾題給一增強物,積滿幾點換一獎品等。


b、不固定比率增強:


施給增強物也以反應次數為準,但所依據的反應次數並未固定。


如約定答對五題給一顆糖,但在小明答對三題時,


老師可認為題目較難就給增強物,或者在六題時再給增強物。


因為比率不定,學生要有耐心的認真下去。


效果較固定比率好。



c、固定時距增強:


以固定的工作時距分配增強的分量,


即每當學生在特定時間內有預期的表現,即給增強物。


如老師要不守秩序的小明安靜的坐在位置十分鐘即給一顆糖,


小明做到了就給一顆糖。



d、不固定時距增強:


每一次增強物的施給,以不固定時距為準,隨時變化,


有快有慢,讓學生時時努力才不會錯過報償機會。


如老師要小明安靜坐在位置上,「平均」每隔十分鐘給與增強,


所以老師可以在七分鐘時或十五分鐘等不定時給,


如果小明要想得到他喜愛的獎賞就要好好的安安靜坐在位置上。



以上四種的增強方式,


以不固定方式較固定方式效果較佳,


在欲鞏固學生的行為習慣時應可採用,


但是:


不固定增強方式使用的時期


要在好行為習慣發生後期實施,便其根深蒂固。


千萬不要在好行為表現才開始即使用。


二、消極增強:


透過厭惡刺激(負增強物)來強化受歡迎的行為


或藉停止不喜歡的厭惡刺激引誘受歡迎的行為出現,


進而養成良好行為的形成。


如小華愛捉弄鄰座同學,


教師限制他二天的下課時間之自由,


但他可找適當機會幫忙鄰座同學或主動做班級事務,


得到部分下課時間的自由。


亦即給與將功贖罪機會,促使改過自新。



(一)逃離制約:


使用厭惡刺激,引發受歡迎行為出現。


如上美勞課時,有新舊剪刀供學生使用,


小明總是搶新的,引起大家不滿。


於是:


小明伸手拿新剪刀時,


老師立刻用棍子敲其手或用尖物刺痛他的手,


小明怕痛,不得不拿舊剪刀使用,幾次以後,小明習慣使用舊剪刀。


此法需使用到厭惡刺激,故受人道主義者批評。


我們要小心運用或不用



(二)躲避制約:


當學生聽到某一特定信號後,立即表現受歡迎行為,


即可免承受厭惡刺激。


如學生在課堂上寫老師出的練習題,老師巡視排行間


發現小明有錯誤的地方,馬上給予提醒,


小明得以及時發覺而改正,免受老師以紅筆打X扣分。


小明免受厭惡刺激而有好成績,


對自己增加信心,更喜歡寫練習題。


三、處罰:


學生表現不正當行為時,


直接施給厭惡刺激或剝奪其正享用的正增強物,


使不受歡迎行為減少或消滅。



(一)懲罰:


學生出現不受歡迎行為時,立即施給厭惡刺激。


小明交不出回家功課,被打手心。


此法也用到厭惡刺激


但並沒有能將不受歡迎行為改變為受歡迎的功效,


也就讓各界人士皆認為不宜使用之。



(二)隔離:


學生不受歡迎行為出現時,


立刻撤銷他正享用或將享用之正增強物。


如全班觀賞卡通影片時,小明作弄同學,


老師發現後即刻要他站在門外,剝奪他看他愛看的卡通影片,


促使他不受歡迎行為不再出現。



(三)訓斥:


學生不受歡迎行為出現時,老師出聲恫嚇,


讓他減少不受歡迎行為出現。



隔離與訓斥二種方式,消極性較強,


所以:老師施用此種方法後,


應及時讓受處罰學生能有受歡迎行為表現機會,


藉機給與正增強。



四、消弱:


經由增強所遞加的某一行為出現率,


可能因該增強效果的終止而遞減,


此種現象為行為的消弱。


學生的不受歡迎行為亦可藉消弱的原理使之改變。


小明的成績不算好,常在課堂上扮鬼臉、推擊鄰座同學、


搶拿同學簿本、敲擊桌面等現象,


老師一發現,生氣的大叫小明,引得全班同學目光集於其身,


小明笑了,因他的技倆得逞,


那麼:他的行為不獨無法改善進而變本加厲。


如果老師裝作沒看見,不對他的行為多加注意,


利用隔離策略,並日進一步安排給小明有良好行為的表現機會


適時施給正增強,這樣一來,


不僅小明的不受歡迎行為可望由消弱的策略得以改善,


更可能有受歡迎的行為出現。


五、類化:


利用「愛烏及屋」、「杯弓蛇影」等現象之原理,


改變或支持學生的行 為。


例如:小明很喜歡聽老師講故事,


無形中他願意親近老師,


最後成為老師喜歡。


好的行為習慣可望借由老師的鼓勵養成。



 又如:


小明看見老師,喊了一聲早,


老師馬上回答,小明你早,你真有禮貌,順手摸摸小明的頭,


小明受到這樣的增強以後,下次再碰到其他的老師也會打招呼。


如果每個碰到小明的老師都能施給正增強,


小明的好行為習慣就會鞏固。



六、逐步養成:


在發展一段新的行為過程中,


連績分段增強與終點行為最接近的一串反應,


並逐步消弱先前發生而目前已不關緊要的分段反應,


一直到終點行為建立為止。





1 則留言:

  1. 以上是目前特殊教育常使用的策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