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緊張 焦慮 壓力?丘彥南醫師
文質彬彬、一派親和的丘醫師,
帶來幾份樸素的手稿講義與個案的小詩,
文藝小品輕快地穿插在專業兒童精神醫學的講述中,
行雲流水地導出:
丘醫師個人儉樸生活的實踐與精神醫學臨床生涯的經驗分享。
環境變動和壓力臨界易焦慮
為什麼一個人會得焦慮症、 憂鬱症或嚴重的精神病症?
可能包括心理和生理的特質,
社會環境、家庭中不易察覺的病態因素與不良環境或壓力,
都會促使精神狀態失去平衡。
一個人長大的過程如攀登山岳,
會經過一些崎嶇的道路與大大小小的險阻,
教養的偏差、天災人禍都在一旁伺機而出,
這些環境的變動因素都是潛在壓力的來源。
兒童、青少年如果到了沒有辦法承受壓力的臨界,
內在無法解決的各種困擾情緒,
積累為焦慮、憂鬱或自我傷害、拒絕學習、攻擊衝動、
暴食、厭食、睡眠障礙或自我戕害的反應。
一個來接受治療的小學二年級小朋友,
症狀是反覆性的肚子痛、嘔吐,
甚至吐膽汁,經過各項檢查與相關評估,排除了肝膽問題,
事實上,他的生理病症反應來源於緊張與焦慮。
生活上的變動,學校發生的不如意、競爭壓力,
觸發了他的身心理病狀。
治療工作除了遊戲治療、提供藥物減緩緊張之外,
重要的是與父母進行支持性諮商的動作,
經過諮商治療,孩子的病症不再復發。
病痛來襲 衍生焦慮
病痛來襲,許多焦慮紛至沓來。
在醫院,「分離」焦慮的威脅比病痛威脅大,
醫院為了救命所作的一些隔離措施,造成患者與照顧者分離的焦慮。
在居家,對於慢性病兒童患者,「控制」能帶來一些安定感,
但潛藏的焦慮存在著,
一個糖尿病兒童患者不能吃蛋糕、巧克力,
要耗費很大的精神能量去控制。
一個青少年患者思想追求獨立而生理接受藥物控制,
許多親子衝突接踵而來。
我們在依賴「控制」的同時,
控制本身已產生了許多許多的焦慮。
「失落」伴隨病痛而來,焦慮也緊隨失落而至。
失去身體的某一部份、失去家人 或熟悉的友伴,都成為焦慮的源頭。
孩子與他的白血病友可能不約而同規律地在門診見面,
突然哪一位病友不再出現,
這時候父母與孩子都會燃生無法言喻的焦慮。
併發症的隱憂也在患者與家屬中環繞不去,
包括生理性與心理性的併發症。
另外還有醫療失誤或無法控制所造成的「創傷」。
這些潛藏的隱憂,像火山一樣隨時可能爆發出來。
社會的「污名烙印」也加劇病患及家屬的焦慮。
當一個孩子被認為得了傳染病,這孩子就已經被貼上了負面標記。
這個負面標記的重量, 也隨之衝擊著孩子母親,是不是照顧失當?
是不是家族的基因問題?
自責夾雜著憤怒,負面情緒循環滋生,
父母複雜的情緒也攪擾著小孩,對大人小孩同樣造成焦慮 的來源。
「死亡」是另一個與生俱來的焦慮。
面對死亡,不了解、害怕或對死亡的憧憬,
死亡之後有沒有另一個世界?
和社會人文信仰有直接關 係,死亡,是成了殭屍、是去了天堂?
不同的想像,引發深深淺淺的焦慮。
以儉樸生活營造健康的愛
降低孩子不當的緊張與壓力
外在環境焦慮無所不在,我們能做些什麼努力?
協助兒童青少年紓 解壓力、協助排除或減輕壓力來源、
動員強化支持系統、增強他個人適應壓力的方法,是給予孩子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真正尊重、接納孩子,適時給予意見,
鼓勵主動思考,幫助孩子培養自我判斷能力,
這個過程要注意個別差異,處理問題要保有彈性。
我以前治療過一個強迫症少年:
他內心不安,許多事情 不重複做不放心,
五次、十次還是不放心還是會去檢查,
透過長時間的療程抽絲剝繭,慢慢了解,
雖然爸媽只要他盡力就好,
但他認知的盡力就好,就是要做到筋疲力竭。
長期累積下來就受不了。
父母如果沒有細心跟孩子溝通,
容易產生這些扭曲誤解,有意無意造成壓力。
但小孩子其實也不是那麼沒有抵抗力,
他也會自己衍生出一些適應的方法,
例如有一個孩子在課堂上寫詩:
九十年十月廿三日星期二,晴。筆記忘了帶,手錶也忘了帶。
老師在台上 罵別的同學,好煩,所以寫詩。
這位老師沒有罵他,但罵別的同學時,其實也造成了這個小孩壓力。
因此寫詩,成了這孩子的出路。
如何增強個人因應能力?
不同年齡層孩子分內的事情讓他自己動手做,不要替他做。
不要替孩子背書包,他自己會背;
孩子會洗碗就讓他洗,不要擔心多洗一個碗會少 讀一點書。
孩子在適當的壓力下成長,可以增強因應的能力。
而家庭關係的穩定度、溝通順暢、大人情緒穩定,
是增強個人因應能力的基礎。
現代奢華浪費的生活形態,
可以說是造成神經系統不良、焦慮、壓力的深層因素,
人類文明演化越紛雜,強化物欲越擴張,
不知不覺,社會病了,人也捲入其中。
儉樸生活,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裡益顯珍貴。
儉樸生活擺脫物欲紛擾,清醒認識人的生命生理是有限的,
外界的發展與設計其實是我們生命所不能負荷的,
例如肝臟,吸 收太多無法排毒,神經系統超負荷同樣出問題。
從生理學角度來說,人的基本需求是一致的,心理變化的機轉也不變。
社會文明演變深深影響現代 人心理層面,
十多年前,心理疾病、憂鬱症、飲食症(如厭食、貪食)在台灣是少見的,
現在出現的比例明顯增多。
此時,共同營造健康的愛的社會,可以降低不當的緊張與壓力。
怎麼樣愛得適當?怎麼樣給予健康的愛?
愛是了解孩子的心靈,讓孩子能夠信任,愛要持續穩定,關注身心創傷。
培養孩子具有韌 性的心理健康,
有懂得愛、適當表達愛的能力,學習去幫助別人,有互相回饋愛的經驗。
我們大腦的演化有情緒面、有理智面,情緒面對人生存影響深遠。
試著了解我們的情緒、接納情緒,
讓情緒適當紓解、避免不當壓抑,身心自然和諧健康。
大紀元座談會系列文章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老子《道德經》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
回覆刪除(ㄊㄧㄢˊ)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雜阿含經》卷一也說:「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
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心不解
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
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總之一句話,人世間的七情六慾,就是苦的來源,就會讓一個人有焦慮症、憂鬱症,容易緊
張,常常覺得有壓力。因此鼓勵大家多多來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