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從「人類的生存法則」認識"心智理論"




大腦守則2:大腦也是演化的產物


課程名稱:心理學


指導老師:吳慎慎教授


小組成員:白芷君 林宜秀 徐淳濃




前言


像人類身體如此弱的物種,為何能統御世界?


我們沒有銳利的爪子攻擊敵人,沒有厚重的皮毛抵禦寒冬,


也沒有強有力的肌肉展現力量;


究竟我們的優勢從何而來?究竟我們如何征服世界?


幾百萬年前,地球氣候發生變化,食物來源因而中斷,


我們的祖先被迫從樹上下來進入草原,


在金髮女孩效應(Goldilocks Effect)下,為了適應不穩定的生存環境,


為了通過天擇殘酷的篩網,我們演化。






我們捨棄增加肌肉這個選項,選擇 增加大腦神經元,變得更聰明。


透過演化,我們的大腦發展出許多能力,如雙重表徵能力、符號推理能力等;


這些特質使我們有別於其他動物,發展出語言、工具、 藝術等高智慧文化。


人類的大腦,歷經數百萬年設計出三個不同部件的腦,


我們也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團隊合作的概念,


此概念體現於人類獨具的心智推理能力中。


據科學家估計,曾在地球上生存過的生物99.99%都 已滅絕,


我們何以成功延續基因存活至今?


這一切,都要從「人類的生存法則」談起。






人類的生存法則


     1.金髮女孩效應


人類的史前歷史大部分發生在熱帶雨林氣候下,隨著時間的改變,


地球除了亞馬遜河和非洲的熱帶雨林與我們祖先生活時一樣,


其它地區隨著不同的時間變得炎熱或嚴 寒。


約在一千萬年前,氣候開始漸漸不穩定,生存條件隨之改變,


物競天擇,生存困難的物種因而滅絕。


這樣的生存環境雖然改變強大,但人類在適中的氣候存活了下來,


此現象被稱為金髮女孩效應






     2.直立行走


人類在金髮女孩效應下存活了下來,演化過程中,


一個隨機的基因突變使我們直立行走,人類的生活於是大大地改善:


我們能行走到更遠的地方覓食;能站得比較高,視野變得較遠;


最重要的是,兩隻腳比四隻 腳行走更節省卡路里!


我們把節省下的能源從肌肉移至大腦,


因此只佔身體2%的大腦,耗損掉總能量的20%。






     3.心智理論


生活改善之後,


我們的祖先選擇了團體合作以增加力量、克服生存困難。


為了使合作過程順利,為了達成共同目標,


我們被迫觀察蛛絲馬跡、察言觀色,


我們必須看穿別人的動機、預測別人下一步的行動。


這種推理心智狀態的能力,稱為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


心智理論為人類所獨有,需要極高的智慧,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而此項優越的能力,


與人類統治地球直接有關。









     4.發展大腦


人類能統治地球是因為夠強壯嗎?


不。為了解決在不穩定的戶外環境中的生存問題,


我們放棄增加肌肉,選擇增加大腦神經元,


變得更聰明以通過惡劣環境的挑戰。


我們的頭部隨著大腦演化逐漸變大,


由於骨盤及產道的寬度固定,為了繁衍順利,


我們必須在頭部能勉強擠進產道前將胎兒產下。


事情總有一體兩面,


其所帶來的壞處是童年期很長、


大腦在子宮外完成發展期間容易受傷、生殖能力晚現等等。





4 則留言:

  1. 心智理論的重要性



    1.社會互動行為的先決條件

    2.幫助了解人的世界:了解心理→解釋行為→預測行為

    3.對語言解碼→回應、修正溝通

    4.建立社交資料庫



    心智理論的發展



    18個月:假裝性的遊戲,心智理論的前兆。

    假裝性遊戲(扮家家酒)有不同程度:

    自閉症兒童缺乏假裝性遊戲。



    2-3歲:了解與區分不同的心理狀態。



    3-4歲:了解初級錯誤信念( first-order false belief )。

    有學者譯為「第一順位的錯誤信」念或「第一順位的角色取替」。

    『同理心』可視為『角色取替』的一部分。



    6-7歲:了解次級錯誤信念( second-order false belief )。

    有學者譯為「第二順位的錯誤信念」或「第二順位的角色取替」。



    7歲以後:發展更高層次的心理能力。

    回覆刪除
  2. 心智導讀教學的內容:



    1.因情境引起的情緒:

    藉由老師敘述圖片的內容,

    要兒童說出或指出故事主角的情緒,

    包括高興、難過、生氣和害怕。



    2.因想望引起的情緒:

    藉由老師敘述圖片內故事主角

    想要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及故事的結局,

    兒童必須依據主角的想望

    是否被滿足來預測故事主角的情緒是高興或難過。



    3.因信念引起的情緒:

    藉由老師敘述圖片中的真實情況、主角想要的東西(想望)

    與他認為他人會給得東西(信念)及故事的結局,

    兒童必須依據主角的想望及故事結局

    預測故事主角的情緒是高興或難過。

    回覆刪除
  3. 只有人類具有心智理論能力?

    那導盲犬有沒有這種能力?

    排成人字型的群雁,有沒有這種能力?

    回覆刪除
  4. 心智理論能力是解讀訊息

    以促成團體成員之間溝通的能力

    也是促成社會互動與適應的能力

    我們通常談心智理論能力

    會以自閉兒或其他身心障礙兒童作為對象

    因此會以為只有人類具有這種能力

    但事實上,具有社會性的動物或昆蟲都要具有這種能力

    因為如果不具有這種能力

    這種社會性就不可能存在



    具有社會性的生物

    例如蜜蜂、螞蟻或雁鳥

    他們的社會架構、組織之所以能存在

    而不至於雜亂無章,又能各司其職

    難道不需要彼此瞭解、彼此調適的能力?

    群雁之所以在天上採人字型飛行

    是為了讓所有的雁鳥能順利的通過長程的行程

    以確保每一隻鳥的安全

    這中間就需要每一隻鳥的配合、各盡本分

    這些鳥需不需要互相瞭解與情境瞭解的能力?



    而導盲犬之所以能成為導盲犬

    就是因為牠能瞭解主人的意圖

    也能覺察情境中的訊息而做出專業的判斷

    其目的就是要讓主人平安的出門,平安的回家

    這種能力甚至還超過一般人的正常小孩子的能力



    當然不只導盲犬具有這種能力

    你家養的寵物狗

    通常也具有種種能力

    否則一般人就不會覺得狗具有靈性或懂得人性

    貓似乎在這方面的表現就不好

    而猴子就更糟糕了

    因此應該不會有人想養猴子當寵物

    雖然大家都覺得人類是從猴子演變過來的



    網路上有一篇介紹導盲犬的文章

    寫得還不錯

    大家不妨參考看看

    《黑暗中的一盞燈-談導盲犬》

    http://dept.shsh.tnc.edu.tw/~chinese/950331/2006040910484406.pdf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