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提升家長參與IEP策略




文/陳英豪/特殊教育


  家長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

(Individual Education Program,簡稱IEP)

於《特殊教育法》中有明確規定,

且個別化教育計畫是身心障礙學生接受特殊教育的依據,

其教育意涵為須配合學生的特殊需要來擬定。



身心障礙學生不但異質性高,又因每個家庭環境不同,

教師在必須考慮每個學生的個別需求下,

IEP的擬定便相對有其困難。

因此,家長在參與編擬IEP的角色更顯重要。



本文擬從家長參與IEP所遭遇的困境談起,

進而提出提升家長參與IEP意願的策略。



在法令保障家長參與權的倡導下,

家長參與其孩子的IEP一直是大家所關切的議題。

然而,家長實際參與的情形仍不理想。

歸納國內外文獻指出,影響家長參與的主要原因,

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一、家長本身的因素:沒有時間、與工作時間衝突、

缺乏相關知識與知能、自卑感、不好意思出席會議等。

二、家庭因素:缺乏交通工具、有其他小孩要照顧,

為最常見的原因。

三、學校相關因素:對IEP內容不了解;

對教育術語及學校政策與運作不熟悉;

學校人員與家長,

對家長參與子女的IEP的概念和參與的層級仍存有不同意見;

以及學校教師及行政人員的不友善態度,

會議時間通知太晚,或會議時間沒彈性等。



為了促進家長參與IEP,

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建議,

使家長能夠改變傳統的想法和態度,

主動積極的參與其子女的IEP。



促進家長參與IEP的策略可分為三個方面:

一、聯繫邀請方面:主動與家長直接聯繫,

多利用電話、家訪及班親會或座談會之親師互動,

溝通家長與教師對身障子女的教育理念,

依此擬定身障子女的 IEP;

會前主動告知家長與會的時間、地點及參與的人員,

以及即將討論的主題,
同時寄問卷給家長並電話追蹤;

根據家長方便的時間定開會時間。



二、使家長了解資訊方面:儘量簡化內容或用圖象表達;

使用簡單的語詞,避免專業術語;安排專人解釋IEP的過程;

為家長提供訓練課程;

製作會議工作手冊;常和家長討論IEP。



三、促進家長參與會議方面等:

多元的參與方式,除了時間的考量需要彈性外,

也能因應不同家長的需要;

事先告知討論的主題;安排專人提供諮詢服務;

會議中教職員態度尊重、親切;

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

對家長的意見表示尊重,並給予充分的時間表達。



父母參與對身心障礙者本身而言,

除可提升其學習動機、改善親子關係外,

還能增進孩子的學習成就及正向行為表現;

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無論是在會前的資料準備,

或是會議中的參與討論,

甚至在執行計畫上的配合及評鑑IEP成效上,

家長都扮演著影響計畫成敗的關鍵角色。



惟有家長積極參與子女的IEP,親師共同合作,

才能幫助子女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健全子女的人格

也能減輕家長的焦慮、無助和不安,學校更能在家長的支持下

提升其特殊教育的品質。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邵慧綺




多感官學習 談學障者的有效教學(98年10月25日)


文/邵慧綺/特殊教育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小至應付生活的技巧,

大至專業領域的技能,都透過學習而來。



大部分的人一路順利的完成學校教育,

「學習」被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能力。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存在一群學生,

他們無法學習或不知如何學習。

不論他們多麼 用功,

他們的努力經常無法換取相對的成就。



家長和老師可能誤會孩子的問題是缺乏動機,

或是努力不夠,

很少懷疑孩子的學習困難

也許是因為某些難以克服的障 礙所造成。




於是,那些不適合普遍化教學的孩子只能困坐教室,

在學習中掙扎,乃至逃避,甚至因此被犧牲。

而當一群有創意、聰明、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年輕人放棄希望,

發揮不出潛力時,這是多麼巨大的損失!



沒有人應該被放棄,在學習的路上,

一位好的引導者往往是學習困難者能否絕處逢生的關鍵,

而這位引導者必須是了解孩子的人,

同時對學習這件事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在《多感官學習》

(Learning to Learn/遠流/一九九八)一書中,

以認知心理學的「訊息處理論」

(說明心理歷程的各個元素),

指出學習障礙者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的特徵與困難,

並提出一 些教師及家長可協助的方式。



筆者閱讀後,深覺其中的一些教學方法相當具體可行,

因此將書本部分內容摘要如附表,提供教師家長參考,

其他重要概念建議細讀該書。



「因材施教」應是教育的基本理念,

說起來容易,執行起來卻不容易,

尤其面對一群學習方式與一般人不同的學生,

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

以不一樣的教學方式教導,

可能是解決學習障礙的重要之道。



教師和家長們宜試圖

去了解及以更寬容的心看待孩子可能的內在困難,


並尋求適當的資源,共同尋找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

幫助他以適合的方法突破看不到的學習障礙,做有效能的學習。



期盼每個孩子都能在學習路上,

少一點困難的磨難,多一點開朗的笑容。



學習管道



視知覺 學障者的困難



◆不太會分辨環境中相似事物的外形、功能等的不同。

◆方向混洧、左右顛倒。

◆視覺記憶不佳,

例如:抄黑板時速度慢,以及抄錯、抄漏。

◆書寫困難。




教師及家長的協助方式



1.到眼科徹底檢查。

2.教導辨識技巧,具體指出相似物品間的差異。

3.教導語言文字的規則和形態。

4.運用多感官教學與學習——經由看、說、做等方式,

使用其他感官能力,補充視覺辨識能力的不足。

5.使用講義,給學生印好的重點整理,包括公式等。

6.直接提供重要訊息,簡化重點。

7.教導做筆記的方法。

8.運用色彩來幫助記憶和提示重點。



聽覺學習 學障者的困難




◆語音處理有困難

◆閱讀和拼字有困難。

◆聽不懂老師說的話。



教師及家長的協助方式



1.安排完整測試:了解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問題。

2.加強訊息及減低語言負擔: 

{1}面對孩子,讓他看到你說話時的嘴形和表情等。 

{2}咬字清晰,音量充足。 

{3}說話不要太快,字句間自然停頓。 

{4}用圖片和表格,或用其他多感官教材來輔助口頭說明。 

{5}將學生安排在安靜的地方學習。 

{6}組織授課內容。 

{7}偶爾停頓一下,給予足夠的時間思考。


 

要讓情緒障礙學生有快樂的學習成長環境-梁明華




情緒障礙生的教育安置(98年7月12日)


特殊教育文/梁明華


隨著融合教育的推動,

越來越多情緒障礙學生被安置在普通班和大家一起學習,

再利用時間到資源班上其他課程,

例如社交技巧訓練等,以增進人際互動、溝通能力。


但是,情緒障礙兒童安置在普通班級中學習,

是否可以獲得正向的學習成效及人際互動關係,

值得探討。



情障生的學習問題及挑戰



情緒障礙學生雖然外表與一般人無異,

但情緒如果爆發起來,簡直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在上課中爆發,

還會嚴重影響班上其他同學的學習品質及情緒,

此特質也是情障生難以融入團體的主因。




再者,

因情障兒童本身容易有人際關係障礙、憂鬱情緒、


焦慮情緒、行為規範及特殊習性等問題,

在班上很難和老師及同學建立和諧的關係;




且經常對學習的事物掉以輕心,不知道老師所說的重點,
也常在活動中出錯,更甚者還會出現暴力行為,
讓人十分困擾。




以現今普通班的教育環境來看,

如果情障生在上課時有狀況出現,

老師既要顧到他的情緒,

又要顧到班上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權,

常會出現兩難的問題。




要安撫情障生,勢必要花 費不少時間和心力,

但是不安撫,課程又無法繼續,

所以也造成其他學生家長的不平,

認為影響到自己孩子的學習品質,

使得情障生在普通班成為不受歡迎人物,學

習路上也走得非常艱辛。



情障生的教育安置



情障生的特質因人而異,

有的只是無法專心,尚未影響到他人學習權益,


 不會讓其他同學產生反感。



但對於重度情障生來說,

因目前社會大眾對於「心理障礙」的定義還未完全了解,

較難以同理心看待嚴重情緒障礙者,



使得他們在生活中處處面臨困難及挑戰,

無法獲得適當的協助及安置,

造成重度情障生的優勢潛能無法被激勵出來,

只能躲在社會的角落。



但是重度情障學生在普通班就讀是否有問題?

是否應在特殊班級就讀?

在特教班與其他智能障礙或多重障礙學生一起學習,

是否又會造成潛能的埋沒?值得探討。



與情障生相處應注意問題



本著「有教無類」的最終目標,

實應提供一個正向支持的環境,

讓重度情障生可以有良好學習成效,


而非一味排斥、孤立,造成二度、三度傷害。



只是情障生因不容易讓人看到外表有明顯障礙,

一般大眾仍對他們存有刻板印象,

認為只要一直訓練他、強迫他,即可出現合理的行為。



殊不知如果因不了解而運用錯誤的策略或方法教導,

反而會使得情緒障礙學生越來越退縮,

嚴重者還會導致其他憂鬱症、躁鬱症的併發。



要讓情緒障礙學生有快樂的學習成長環境,

給予鼓勵、支持是必然的,

不只是教師的幫助,家長更是最重要支持者。



唯有家人不放棄,提供最大的支持及包容,

才能讓他們擁有安全感,進而產生自信心。




在目前社會中,很多人看到情緒障礙者仍會害怕,

且還會投以異樣眼光,生怕接觸時會被攻擊,

使得情障者不敢走出人群,踏入社會,

顯現目前的社會及教育環境要達到 「心理」的


無障礙境界尚有待努力。




情緒障礙屬於「內心」層面,非「外表」層面的障礙,

有些情障兒童智力正常,甚至比一般人高,

但因缺乏社會溝通能力,

無法理解他人的話語及重要事項,

很容易讓人誤解他們是不聽話或故意唱反調,

而難以在團體中獲得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加深了情緒障礙者的挫折感。



要讓他們敞開心胸,勇敢踏入人群,

用愛心﹑同理心及包容心來對待﹐是不二法門。



父母不應該是他的保護神




替孩子做太多的事,會使孩子失去實踐和鍛煉的機會



“少將兒子抱在懷裡,而是讓他隨便地爬,

父母不應該是他的保護神。



當兒子不慎摔倒在地時,我不會去扶起他,

而是讓他自己站起來。



兒子應該從這些小事 中學會獨立的能力。

他應該明白,他不能永遠依靠父母,要靠自己。”




1801年,53歲的老卡爾威特正是運用這種方法,

把一個公認智力低下的孩子培養成大才,

在八歲時能嫺熟的運用

德、法、義大利、英與希臘語等六國語言,

通曉植物學動物學物理學化學,

10歲進哥根廷大學,

14歲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

16歲又 被授予法學博士學位,

同時被聘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

23歲發表《但丁的誤解》,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



這個男孩就是卡爾?

威特,德國著名的數學天才。

由老 卡爾威特“愛他,就不要抱他”的教育觀,

我想到當今有些父母的教育非理性行為。




據報導,一北京男孩到上海讀書,

他的媽媽已托上海的朋友在那所大學附近租了套兩居室。

她說:“我去陪讀,主要是擔心兒子從來沒離開過家,

不愛和人交 際,自理能力很差;



”廣西玉林有位何先生,

當他知道在南寧上大學的女兒期末考試5門功課都不及格時,

不惜放棄養家糊口的小麵館,

長期住在南寧陪女兒一 起上大學;



四川成都市某縣,兩所省級重點中學附近,

有個“陪讀”一條街,房子十分緊俏;

北大周圍的出租房裡

也住了不少從外地來陪讀的學生家長。

放心不下或難以釋懷

成為不少中國父母獨特的“愛”的表達方式。

  誠然,現在物質生活水準提高了,又多是獨生子女,


為人父母者誰不疼愛自己的孩 子、


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個好前途並且“成龍成鳳”呢?


所以家長們不 遺時間、金錢、愛戴之餘力,


竭盡全力、全能,全程為孩子服務;


又加上現在孩子的生活能力弱,社會環境又比較複雜,


家長們才會有此“與時俱進”的創意佳“的 ”做法。


真可謂:“犧牲自己幸福,為了兒女前途。”


這種創意“佳”的背後還是有隱憂的。


陪讀也罷,代勞也好,能做到一時能做到一世嗎?





孩子正是求學上進獲得自我人格的的黃金時間,


他不僅學知識還學生活能力,


正常的人格會在這個階段健全起來,


稚嫩心理會 在這個階段趨於成熟,


並由此形成他們對社會的基本觀點以及


對自我的基本認知和對自我行為的控制模式。


這樣,才有可能長成枝葉繁茂的棟樑。





現在,這種必備的良好機會被殘酷的剝奪了,


不說會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會養成自我中心意識,


也不說會缺乏同情心和疼愛父母之情,


至少,


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 子會缺乏生活之“ 鐵”的堅強,


人生之“鈣”的骨氣,事業之“鋼”的能屈能伸,


甚至會形成社交恐懼症等不健康心理,


最終影響他們的人格形成。


這種適得其反的“愛”難道不應該 深刻反思嗎?





  孩子已有了自己的的思維,


家長過多的束縛有時會好心得不到好報,


招致孩子的反感。


如前文中北京男孩曾說:“之所以報考外地的大學,


就是想脫離父母的束縛和庇護,過自由自在的大學生活。


沒想到媽媽非要跟著陪讀,


還想在附近買房子,想起來就夠恐怖的!”





“很希望自己能回歸到同學當中去,


跟大家過同吃同住的集體生活。


但我又不敢向父母提出回校住宿的要求,


畢竟他們為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一個被父母陪了3年的大學生說。


“對媽媽的呵護,我一直很痛苦。


我知道母親很愛我,並為此放棄了工作,


但我覺得這份愛太沉重了。


”家長不夠民主的獨裁作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踐踏了孩子的心靈空間,


這無疑給發展中的孩子戴上了沉重的精神鐐銬,


鎖著身心,摧殘著心芽,


這不像是21世紀的作派倒像是


回到了蒙昧無知自尊沉淪的封建時代。





  也許有些家長 會說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是的,這就更需要果斷放飛,大膽鍛煉,及時彌補,


用適當的方式培養子女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行為自製的能力,


而不是變本加厲的陪讀或溺愛。


現代研究表明,人的更多才能是在社會習得中得到的,


狼孩之所以變得智力低下與脫離社會環境關係密切。


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私生女因為母親害怕社會的壓力而被養在閣樓之中,


與世隔絕。


5歲那年,當她面對社會的時候,


人們發現她的智力遠遠低於她應該達到的水準。


捨不得讓孩子獨立或嘗試失敗,


只會使他們 的生活能力日益弱化,


進而有可能成為未來社會被淘汰的對象。





再回到老卡爾的的教育觀念上,

他說:“替孩子做太多的事,

會使孩子失去實踐和鍛煉的機會。



不僅如此,更嚴重的是過分為孩子做事,

實際上等於告訴孩子:

他什 麼也不會做,是個低能兒,

他必須依靠父母,否則就不能生活。



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會便會無所適從,

會到處尋找幫助,

然而家庭之外是找不到父母式的照顧的,

獨立意識更無從談起,這實際上是害了他們。



”想想老卡爾,再看看我們自己,

我們應該能做出理智的選擇了吧!

生活時尚(文/耿銀平)

http://shenyun.epochtimes.com/b5/9/7/3/n2577581.htm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孩子,我給你的是最好的嗎




轉載自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作者﹕余愚


初為人母,在欣喜之餘,


我常問自己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留給孩子些什麼?


是金錢、學問,還是……反覆地思考後,


我體會到「萬貫家財也換不回一個浪蕩子」。


因而,以良好的身教及親子互動去培養一個身心健康、


人格健全的孩子,就成為我當時的目標。





所以,在兒子成長過程中,


我雖然不算是個負責盡職的母親,


但從不曾缺席,也未曾讓他當過一天的鑰匙兒;


如今,兒子已長大成人,也有正當的工作,


多少往事如今回憶起來還真是既慚愧又欣慰。





記憶 中,兒子到三歲才會說話,而且常常辭不達意,


除了我這個媽媽懂得揣測外,很少人能聽懂他的意思。


他可以把「睡不著」說成「睡不飽」,


甚至常常是一半國語, 一半台語,


如「老虎」他讀成「ㄌㄠV」「ㄏㄡˋ」。


為此,我相當煩惱,不知該怎麼辦?


到處求醫,最後綜合醫師的看法,


大概是因為在兒子正當要學習語言的時刻,


外子因工作的關係,


我們舉家從台灣遷往國外住了二年又返國,


剝奪了他學習語言的機會,以致於他的語言組合被混淆,


一下子國語,一下子台語,一下子外 語,


使他的學習無法適應,自然表達方法也就無法正常。





在明白事實後,我只有付出更多的愛心,


多給他練習聽、說的機會,耐心地「等待」。


所幸,隨著年齡的成長,他慢慢有了改善,


從單詞到能表達整句話的意思,看到他一天天的進步,


我內心中有著無限的欣慰。





小學二年級時,


兒子的老師指定當天的功課是背「九九乘法表」。


一向求好心切的我,急著要求兒子要在一夕之間背好,


根本忽略他的身心狀況及能力,


只以自己的經 驗及毅力去要求他,


不會背再背、背了又背,


背不好不能休息,就這樣一直折騰到深夜。


雖然,功課背好了,但孩子也累了,我也筋疲力竭。


當孩子流著淚水哀求 道:媽媽,我好想睡喔!


我這才從孩子渴求的眼神中,驚覺到他的恐懼與不安。


多麼可怕!


我竟像惡魔似的摧殘這樣一個善良、無辜的稚齡孩子,


一個自己口口聲聲 說的心肝寶貝。


我根本忘了初為人母所許下的諾言,


只想贏得親朋的讚美說:


「你的孩子好聰明喔!」為此,我內疚了好一陣子。





經過一番思考與自責後,


我體會到兒子的記憶力是無法在短時間內背出東西來的,


他是需要時間慢慢引導,慢慢啟發的。


從此,我改變對兒子的教育態度,多關心、多鼓勵,


常常肯定他,以建立他的信心。





在他升上三年級時,


硬著頭皮要求學校安排一位有愛心、耐心、不打罵學生、


功課又少的老師當他的導師。


果然,這段期間他生活非常愉快, 不但學習了課內的知識,


同時也奠定了他日後學習自然科學的基礎及對文學的興趣。


天下父母心,每個父母都認為要把最好的給子女,


卻忽略他們真 正的需要及所適用的是什麼?





兒子升上五年級時,換了一位新老師,


每次送東西到學校給孩子(包括上課時間),


總看到級任老師趴在桌上睡覺,學生吵翻天他也不管。


問過兒子後,


才知道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幾乎每天有好幾堂課是如此。


經過與校方溝通後也未見改善,


與先生商議後,決定將兒子轉學他校。





但事前我們並未與兒子溝通,也沒尊重他的意見,


於是他就在我的安排下,心理毫無準備,


今天在甲校上課,明天就到乙校上課。


當時,我根本沒有考慮兒子的適應問題,


只一味地認 為這一切都是為他好。





兒子大學後,終於說出他心底的話:


「媽,說真的,在我的成長過程中,


我很感激有你的伴隨,也明白你的苦心。


但是,那 一次沒有預警的轉學,卻是我人生的夢魘,你知道嗎?


為了適應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我心靈受到多少的苦。





聽完他的話,我內心一陣抽痛,


說真的,在教養 兒女這條路上,


我往往以自己標準來衡量事情,以為給孩子是最好的,


卻忽略了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看法與需求。


所幸,我也能從失敗中去檢討改進,


重新給孩子一個自由空間,


讓他們去嘗試、去創新,讓他們走出他們自己的路


孩子真的是來教我的啊!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每個學生其實都是天上璀璨的小星星/如意




小星星的願望/作者﹕如意10/28/2009

《心中的小星星》是一部來自印度的教育性電影,

劇情描述一個功課落後、飽受責罵的國小三年級學生伊翔的蛻變。



他的世界充滿了奇妙幻想與鮮豔色彩,

有太空船會載他遨遊壯麗天際,更有遠古的噴火龍、宇宙的星球,

還有數不清的花朵、彩虹和各色飛鳥游魚伴隨著他;

豐沛不絕的想像力總是引領他展翅飛翔,

卻也使他飽受 他人的異樣眼光。




原來好成績、守秩序才是學校老師關心的重點,

伊翔因此成了問題學生,每每動輒得咎…,

在爸媽的失望下,被送往寄宿學校就讀,

卻幸運的在一位美術老師尼康細心引導下,

終於找回自信和自我。




8歲的伊翔是尼康老師心中最璀璨的一顆星,

當發現伊翔有美術與勞作天份,

尼康老師便給他創作空間與參賽機會;

發現伊翔有閱讀障礙,

尼康老師用聽寫的方式為 他做學科補救教學,

讓伊翔趕上學習進度,不再被罰跪教室門口;



尼康不惜千里迢迢做家庭訪問,

企圖改變伊翔父母的僵固觀念,

讓家長珍視自己孩子的天賦與獨特性。




有人說,

天上的每顆星對應著世上每一個人,

每個學生其實都是天上璀璨的小星星,

星星們的最大心願是:

期盼找到懂得觀星賞星的好老師,讓自己得以發光發亮。



真正的好老師,

除了具備耐心與愛心外,應當是教給孩子他真正需要的,

而非只教老師會的。



無疑的,尼康是一位優秀的老師,

不只侷限於自己所教授的美術課程,

他願意去了解學生的困難點,

改用孩子需要的教學方式去引導,

化腐朽為神奇,

讓別人眼中的白癡學生蛻變為天才。




筆者是一位國小主任,

今年暑期連續看了兩次《心中的小星星》,

捧腹大笑之餘,也忍不住觸動落淚,

很想分享給所有的教育同仁:

深覺 「天才」與「白癡」竟只在一線之隔,

教師與家長只要找對方法,

就可以扭轉孩子的一生。



身為特教業務主管的我,

自己服務學校的「資優班」與「資源班」也只有 一牆之隔,

期勉自己將每個特殊的孩子當「伊翔」,願我會是你的「尼康」!




http://shenyun.epochtimes.com/b5/9/10/27/n2702726.htm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當愛無處不在的時候,孩子會更加珍惜、更加努力的





聽得見的愛

作者﹕湘宜


兒子上國中了,正是叛逆期的開始,我心裏已經有了準備;

他開始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他開始有許多電話和朋友,

他不再跟我上市場幫我提菜,

他喜歡自己騎著單車去他想去的地方。



這一天他坐在我身邊,口氣很溫和的跟我說:

「媽媽,你知道嗎?

如果同一個錯誤你一直唸的話,我就會不想聽,

甚至就是故意要跟你作對,

所以以後請你不要一直唸好嗎?」



我感覺到他長大了,也懂事了,

以前我告訴過他:

在適當的時候說話或請求,達成的效果會比較好,

他記下來了,所以他挑我心情好的時候跟我討論事情。

今天他認真的和我分享他的看法,

我當然也要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

不記得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居然變得愛嘮叨,


當然這不會是一夕之間的改變;


還記得是在孩子上小學後,


曾經跟老師以及孩子同學的家長討論過,


孩子經常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該帶的東西總是忘了帶,


老師交代的事情總是忘記做;


為了提醒孩子做該做的事,帶該帶的東西,


我開始很有耐心的說了一遍又一遍,


所以我想會嘮叨的母親基本上是有耐心的母親。





後來在多次的經驗中學習到:


就算孩子東西忘了帶,也要鐵下心腸,


寧可讓他接受老師的處罰,


也不再專程撥空幫他送去學校了,


從這以後孩子丟三落四的習慣才稍有改正,



但是一顆心總惦記著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卻已經成為習慣。





母親的愛沒有放假的時候,母親的愛是一輩子的牽掛,


可是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過程中,


他所需要的愛的形式也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所以我認真思考兒子的話;


老實說,我也是很受不了別人同一件事說了又說,唸了又唸,


不僅讓人心情煩躁,也會嫌囉唆;


而自己居然在無形中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對待我親愛的孩子,


我感覺是該要好好自我反省一下。





我讓孩子懂得責任的承擔,


因為上了國中,就已經不再停留在幼稚的童年,


要學會面對自己的環境,克服困難,接受挑戰;


我跟孩子分享尊重,我把他當作大孩子一樣的尊重,


那麼他就要為自己的功課、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我們一起面對成長的事實後,嘮叨就變少了。





記 得一位師父說過:


作父母的不斷的嘮叨,會把孩子的福氣唸光的。


為了擔心孩子的安全,所以不停的叮囑:


路上車子多、事故多、要小心,不如祝他一路順風;


叮嚀 孩子要認真讀書,將來才有競爭力、才有出息,


不如肯定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祝福他有優秀的成績;


用鼓勵和讚美或許會比叨叨絮絮的叮嚀更有成效吧。





在我們殷殷切切的交代和吩咐中,展現的是聽得見的愛,


其實父母的愛是全方位的,可以適當的分一些到行動中,


一個關注的眼神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看得見的愛,


一個輕輕的擁抱和愛撫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接觸的愛,


當愛無處不在的時候,孩子會更加珍惜、更加努力的


http://shenyun.epochtimes.com/b5/9/8/14/n2624280.htm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情感教育 影響孩子的一生(中)




作者Heike Kovacs、Birgit Kaltenthaler 譯/ 杜子倩

開始感覺的第一步:情緒基石這樣運作






基本配備:



要成為一個具有生活力的孩子,



就必須擁有以情緒為基礎的能力及人格特質。



  其中包括面對自己及面對他人時



所發展出來的一種正確的人生觀,



並創造出快樂的生活和有意義的行為,



且對生活抱持著樂觀正面的基本態度;



此外,


還有應對和克服在生活中遭遇的困難、



如何將危機視為轉機、



絕不放棄希望和目標等的能力。




因此,



情緒的基石就是自我肯定、



正面的自我價值、



社交技巧及同理心。





研究智慧的專家們強調,



「心智力量」和計算、書寫、閱讀、



說話及思考所用的「頭 腦能力」是同等重要的。



然而在今天的社會中,心智力量卻遭到忽視。



最重要的是頭腦,而非情緒。



培養信任、激勵、責任感及同情心並不受重視,



這些都是「軟性 技能」(Soft skills),



而與其相對的是「硬性技能」(Hard skills),



「硬」指的是可被證明、合乎法則、可被量化及測度等性質。


 


心智與理智



要結合情感與理智對兒童而言非常困難,



而這點在今天的社會卻又十分重要。



因此,為人父母者要增進孩子的情緒智慧,



必須從小傳遞信任感及安全感給他。



聰明卻無情?



結合心智與理智:


要重新建立腦力與心靈之間的平衡,



父母應當重新負起傳授孩子「軟性技能」的責任,



教育工作者及老師當然也該負此重責大任。



然而身為父母的你,



才是孩子生命中最初的「情緒陪伴者」,



是他們最早的參考及引導者。


 


小孩從父母方面所習得的一切,會影響他的一生,



而這影響絕非只靠片面便可促成,



正如同片面地供給養分、



片面的運動或對問題片面的觀察方式,



都不是長久的解決辦法一般;



重理智而輕心靈的單方面影響,對兒童的發展是毫無幫助的。


 


哪種智慧才是真正重要的聰明的人就一定具備生活力嗎?



數理、生化或語言優秀者,可以輕鬆克服人生難題嗎?



向量計算或者關於一個植物細胞形成的詳細知識,



能幫助解決和鄰居的人際問題嗎?答答案是幾乎幫不上忙的!



同樣的道理,



若是我們嘗試用情緒智慧,



如體諒心來解「三分律」(rule of three)的數學問題,



一樣是徒勞無功。



IQ可以讓你的孩子在求學路上一帆風順,



但是IQ卻無法顯示孩子是否也懂得妥當處理生活,



以及是否能夠應付每個人早晚都得面臨的人生變化、



意外及危機時刻:疾病、失業、分離、死亡。



IQ能讓他克服重重障礙,朝目標前進嗎?


 


若是遭遇到費心籌劃數年的晉升計畫突然泡湯,



而改由另一資歷較淺或年紀較輕的同事出線時,



他又該如何面對呢?



較高的IQ是否表示你的孩子較能輕易解決問題,



較能把握機會並在處理棘手狀況時,



將學到的教訓運用在未來的人生上?



疑地,這時他需要另一種形式的智慧,


就是《EQ》作者丹尼爾高曼認為,



必須和IQ擁有同等地位的「情緒智慧」。




高曼呼籲,

情感教育必須跟算術、書寫及邏輯思考一樣,

在學校課程中佔有一席之地。

因為孩子在這方面的能力愈完備,他的人生便會愈成功。

早在孩子學習基礎知識及基本運算法則之前,

父母即可開始培養孩子的情緒智慧。

摘自:《品德A+,德國媽媽這樣教》高寶出版社提供



請自行點選閱讀上與下(http://www.dajiyuan.com)



情感教育 影響孩子的一生(上)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如果學生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會忍心打小孩嗎?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09-11-21


正向管教研習奏效


〔記者林曉雲 /台北報導〕


「如果學生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會忍心打小孩嗎?」


台中縣大甲鎮順天國中有位小蓉老師(化名),


不管學生是違反班規或成績不理想,一律揮鞭。







參加了正向管教研習營後,自己又做了人母,終於收起鞭子,


也使順天國中成為教育部表揚推動正向管教的績優學校。



體罰老師列關懷檔案


在 教育部嚴禁體罰之後,


仍有資深老師愛之深責之切,愛用鞭子管教學生,




台中縣大甲鎮順天國中因此採取3級預防措施,


除了鼓勵教師正向管教外,


也將體罰老師列 入高關懷群檔案,


建立學生申訴制度及專線,並且訂定零體罰目標,


第一年使被體罰學生降到一成,第二年降為5%,




今年進入第三年,希望不再有體罰事件。



訓導主任賴文宗表示,雖然教育部規定不可體罰,


但想要徹底改變打習慣的老師並不容易,


必須強化老師對待不聽話學生的能力,




也要避免老師因一個學生懲罰全班的情形。



為達標準 一律用打的


賴文宗表示,


小蓉老師教了17年,自我要求高,


學生不乖或考不好,為達到標準就一律用打的,


學校為了改變小蓉老師,就用「角色省思體驗方法」,


要小蓉老師把學生想成自己的孩子,


小蓉老師當媽媽之後,非常疼愛孩子,


也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被打,小蓉老師才開始改變觀念。



不僅如此,賴文宗表示,


學校也教導老師其他正向的管教方法,


例如「剝奪權力」指學生表現不佳時,


就停止學生希望做的事情,


「代幣制度」則是學生表現好給獎勵代幣,


不好就給懲罰代幣,加減之後,


孩子可以用獎勵代幣換取自己喜愛的文具或遊戲,


小蓉老師改變教法之後,學生成績反而更好。



快樂銀行成績反而好


嘉義縣興中國小也採用「代幣制度」,


創造出快樂銀行及快樂幣,且讓學生學習理財方法。


品良老師表示,學生每人有1本收支簿,


依表現給予快樂幣,


例如潔牙1 週50元,參加校內外活動得50元,


但罵人說髒話要扣10元,


若優先選位置要付出2000元等,


快樂幣還可用來購買同學提供的拍賣文具等。





談隱性障礙者的困境




特教的迷思

秦郁涵



臺灣的特殊教育環境有個奇怪的現象,

常花大量的資源在少數的重度障礙孩子身上,

卻放棄輕度障礙有潛能的孩子。



輕度障礙孩子因症狀輕微,協助容易,預後較佳,

更應靠專業的積極介入,使其能適應社會,發揮專長。



但因為特教資源有限,這類的孩子卻是被忽視的,

尤其是隱性障礙者,外表不容易看出來障礙,

更容易成為校園人球或教育孤兒,

使得孩子的受教權受到損害,

父母因無足夠後援,而疲於奔命。



目前校園中過動學生約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

學障生也有差不多的比例,可謂人數眾多。



但因資源有限,無法給孩子合宜的專業訓練

(包括人際社交技巧、專注力、自我控制、

學習策略、父母效能訓練),

使得孩子的治療黃金期被延誤;

有些老師因知能有限,且學生眾多,

無力兼顧過動症孩子的需求,

將孩子拒於學習大門外,

結果老師苦,家長苦,孩子的未來更令人擔憂。



和重度障礙的孩子相較起來,重障兒的人數較少,

訓練目標多只能放在讓其有自我照顧的能力,

有些經訓練後也只能停留在某個地方,

最終還是得仰賴社會終身養護。



隱性障礙孩子是有希望、有潛能的,

只要給予適性教育和協助,讓能力得以開展,

他們還是可以與正常人一樣。



但這群為數眾多的障礙兒,

卻因資源不足、專業輔導人員缺乏,

得不到應有的療育。



可以預見的,不重視隱性障礙孩子,

將來所付出的社會成本,

更甚於重度孩子的終身養護。



許多患有過動症的孩子智力多是正常,

他們的好奇、創造力高於一般孩子,

甚至部分是資優或有特殊才能,

因此,他們容易被誤解為不需要幫助的孩子,

但這些孩子的障礙卻終身跟著他們。



由於他們缺乏控制力,使他們成為班上的搗蛋分子;

衝動使他們闖禍頻頻,成為麻煩製造者;

專注力缺陷、過動,

致使正常的教學方式無法在他們身上起作用,

多數需要特別的學習方式;

至於資優及特殊才能,在無適性協助下,

也因此被埋沒,無從發揮。



有些過動孩子在得不到接納及協助下,提早離校;

就算順利畢業,也因得不到適性教育,

產生學習高原或低成就,

或在一般評量上無法顯示能力,而在升學路上出局;

幸運升學的則因無任何配套,

在高等教育中辛苦奮戰,並隨時可能被淘汰。



至於那些在升學路上出局的孩子,又該何去何從?



在環境及眾人的驅逐下,

許多孩子在成年後選擇走向社會黑暗的角落;

因為他們智力不差,控制力不佳,

故常淪為罪犯,危害人群,但又不知自己在做什麼。



因社會的無知及誤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

被學校放棄,被家長放棄,

被社會放棄,然後自我放棄;

社會適應上的困難,

使得他們低自尊、低成就、低適應力,

工作、生活都嚴重受困;

嚴重者,因生病而無法工作或自殺。



許多國內外研究均指出,

過動兒若無極積治療、教育、訓練,



將有三成易併有反社會傾向;

多數在成人後併有重鬱、焦慮問題,

這群人更是失業、物質濫用的高危險群,

監獄中更高達五成為過動症患者。



而所有的問題只導因障礙不夠嚴重,

沒有受到重視及得到應有的專業訓練和教育。



愛因斯坦、愛迪生、

湯姆克魯斯、史蒂芬史匹伯都是隱性障礙兒,

他們因才華被重視,障礙被接納,而有能力貢獻社會。



若我們的社會及教育能加以重視這群孩子,

給予適性協助,
讓能力得以開展,

他們可以與正常人有同樣或更好的生產力,

社會的品質也因而提升

社會將會有更多的資源

去給予更弱勢的族群更好的照顧,

這會是一個正向循環。



但若不重視這群孩子,

社會不但因此損失百分之三的生產力,

還增加了百分之三的罪犯或病人,

反而加重了社會負擔,

其中那些被埋沒的特殊潛能,更是無法估計的損失。



有句話說:

「錢不用在教育上,就必用在監獄上,

而且是原先的好幾倍。」



同樣的,若不重視這群孩子的教育及訓練,

將來勢必要在監獄、經濟、社會及醫療上付出更大的成本。



這些孩子是有希望的,是最不該被放棄的。



期盼政府及教師都能重視隱性障礙孩子的教育,

幫助他們發揮潛能,展開正向光明的人生。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引進ICF的身權法我們,社會工作者,準備好了嗎?




愛盲基金會/李英琪


因應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1年對障礙觀念的重新定義,


  即建構了「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簡稱ICF)。


至今已有六十多個國家陸續採用,


以下就參照其中法國實施ICF的經驗,





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政策具進步性,但得有預算相隨


法國於2005年初修改了國家對待身心障礙者的基礎法案(註1),



並更名為「身心障礙者公民權及社會參與、機會平等權益法」;



同時,隨法案也一併通過大筆新增預算:

2006年實施當年度,新增八億七千五百萬歐元,

約相當新台幣三百九十億元(註2)。







反觀台灣,於2007年中跟隨著這股國際思潮,



將「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修改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但急著與國際接軌、狀似進步的法律卻無編列相對應 的預算,



導致在要做的事變多下(踩在需求的加法邏輯),



還沒嚐到新法的好,就承受資源稀釋與錯置的憂苦。



例如,評估本來是為了服務,



但新法保障對身心障礙 者的各項需求做評估的正當合法性,



卻在大餅不變下,恐反而吃掉了真正服務身障者的預算。








二、ICF不只是一套鑑定標準與評估工具



另外,這股外來的、重視人權的思潮,



也是ICF背後的精神:視身心障礙者為「完整的公民」。



身心障礙不是個人問題,而是一種人權與政治問題 (WHO,1999)!



結合了「以障礙者為主體」的服務使用者運動,

致力爭取與落實社會參與和機會平等的權益觀點。



這完全翻轉我們怎麼看待身心障礙者:



不 再是一群失能的受保護對象,而是一個個的行動者!



這不但改變了助人者/服務提供者角色,

以及與被助者/服務使用者的關係,

更影響身心障礙者如何自我看待 /決定/負責/發聲。



當然,做為助人領域的「行動者」--- 除了服務操作者,



也包括了制定政策者、執行政策者、



身心障礙者、照料身心障礙者的家人、



專家學者---是否了解ICF背後原來的精神,



完全影響著新法中身心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的內涵。







目前分別承辦身心障礙鑑定的衛生署



承辦身心障礙需求評估的內政部,



只關注在ICF的鑑定標準與評估工具,



並化為一個個零碎的一年一委的研究案



妄想 以具「防弊」功能的身障鑑定,



加上以「限於既有服務資源框架」、



以節省支出的減法邏輯做需求評估,



用國際統一的ICF編碼取代障別名稱,做為落實ICF!



 等同形式化、空洞化引進ICF的身權法的進步性意義,

結果恐只會增加更多的行政成本。








三、處於障礙情境的公民要求社會融入的權利



從ICF的觀點:「每個人都可能有障礙」,



這新的障礙觀點典範揚棄了標示某一群人為身心障礙者,



從此,身心障礙者意味著,不再是「他們」,而是「你/我 /他」。





另,推行「無障礙環境」,更要談「通用設計」:

不再僅限於強調身障者需求的特殊化,

而開始思考如何在產品/服務/環境一 開始設計時,

就盡可能考量讓所有人都可以便利地使用。



公共空間與設備的設計、公共服務資源的提供,

都應該考慮到每一位公民。








在公民社會中,除了以上所舉的參政權、社會權外,



還有文化權:



每一個公民



不論是否有身心障礙都有權決定自己的價值觀,




做自己的生活計劃,



而社會允許他的公民有各種樣子,



尊重不同的表達方式。








再以身權法第廿三條為例

(此條不同於實施身障鑑定與需求評估

有五年後施行的緩衝條款),




要求醫院須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出院準備計畫

(包括提供居家照護、復健 治療、輔具評估與使用、

生活重建、心理諮商服務等建議、

提供轉銜服務…等九項),




衛生署應落實這些對身心障礙者及家人的實質協助措施,



才能符合ICF的意 涵:



即不是僅在診斷治療身體功能與構造的損傷,



更要轉介或提供服務資源,



以協助功能損傷者減少其活動的限制與增進社會參與。







由上我們可以看到,



身心障礙定義從僅限於醫學模式,



已到加入了社會模式的架構,




因此,



協助重心從單一的、對「病患」的醫療照護,



轉變為多元的、對「功能損傷者」的社會融入。



促進身心障礙者的社會融入



不只是就醫、就學、就業、就養的個人生命階段議題,




也是社會、文化、政治與經濟上的議題。







實施ICF需要相當的政治、社會文化與財政條件,



因此,法國以十年內為期,



由地方政府與民間組織合作,




訂定地方整體計劃及預算,依期程逐一落實。



WHO在2001年公布ICF時,

法國考量其背後思潮為



「以障礙者為主體」的服務使用者運動,

故於2002年修正社衛及社工法,

開始推行「服務品質評 估」


要求助人機構內所有的社會工作/行動者



(除了狹義的社工、特教等專業人員,

也包括做行政的秘書、清潔打掃員)



都要自行訂定評估指標,進行自我評估與參與評估;



同時,協助組成機構服務的使用者/身障者的委員會,



讓機構全體工作者與服務使用者學習透過民主過程,



來共同參與決策。








反觀台灣,急著在五年內實施,



政府沒有足夠時間和民間組織及服務使用者對話,



在要求自己比先進國家還快、還有能力、還有人才與人力的壓力下,



還得有辦法在 不增加大幅預算下,要落實ICF與身權法,



因此可以預料只能形式化地



實現台灣版的身障者個別化與多元化服務,



且不會有公民權意識。







WHO說明ICF的實施 程度要看各國的條件(註3),



或許,我們應該不要急,走慢一點,



以求提出實在的、具整體性促進社會融合的計畫。



身心障礙觀念的變革也衝擊著助人專業養成教育、我們的角色功能。







告別一味強調專業協助、進行個別處遇,



要求身障者/個人去適應社會的照護角色,



換上重視身障者/個人與集體責任、進行社會行動,



倡議環境改造的政治角色。




我們,社會工作者,準備好了嗎?



註(1).(2).(3)全文請點以下網站


http://www.enable.org.tw/iss/detail.php?id=34







ICF不會影響身心障礙者嗎?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以下簡稱本法),



業於960711日 奉  總統公布,



由現行以16類疾病名稱分類的障礙類別,



改採世界衛生組識(WHO)所頒布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簡稱(ICF)」之



8大身心功能障礙類別」;



詳如本法第5條規定,因本法第107條同時規定,



該第5條自公布後5年才開始實施,



則本法應自 民國101711日 (3年後)實施。





ICF的主要精神認為,



障礙是一種動態的表現,不是病症,而是功能,



視障礙者的執行程度;



換言之,



障礙者的能力可能改善,並非永遠不變的。



因此身心障礙目前的鑑定入口(申請手冊)階段



仍是依據不同專科醫生的臨床診斷及鑑定,



然而主要的目的是,



為了社會福利行政程序上



最終判定福利服務給付的重要依據;



再則我國的特殊教育體系,



除了依據特殊教育法所訂定的特教服務資格取得程序外,



亦認同本法。



故將持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學生



視為接受特教服務資格的絕對條件,



甚至是一種優先條件。倘若以ICF的概念執行,



以後取得「身心障礙手冊」的程序,



可能會較繁瑣且嚴謹,



即使經過醫療體系對於身體功能與結構評估之後,



在特殊教育生鑑定安置及就學輔導委員會亦必須透過



觀察、形成性評量、檢視健康紀錄



以及標準化評量分析程序,



方能確定是否符合特殊教育者資格,



此亦是二者之差異。





ICF是評估的工具,並非用於鑑定,



依循身體功能結構及潛能……等,



作多重評估方式,再給予詳細的功能編碼,



其用意是針對改善長期困擾的「標籤」問題,此其一。


    醫界鑑定程序上產生偏誤的因素,此其二。





ICF評估其作法是取正面列舉,



取代過去負面方式來描述身體受限的情形。







易言之,目前只需有「身心障礙手冊」者



就可讓該類別障礙者享有各種服務資源的對象;



未來在ICF的模式下「對障礙的專業認定」



則認為不應過分依賴醫界診斷的結果,



而是要以教學應用的角度審視特教生的潛能表現。







又「身心障礙手冊」



絕對不能便宜行事成為特殊教育介入的標準,



反之,就是重新回歸特殊教育法規定中,



對於身障生的評量程序做全面的調整;



美其名是發現特教生的優勢能力作為教學介入的重點。





ICF八大類第一類為



「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



(以下簡稱心智功能障礙)



智障、自閉症、失智症、頑固癲癇……等,



均屬心智功能障礙。







ICF視「障礙」為動態的表現對個人執行功能的程度,



同時也考量情境對個人功能表現的影響,



因此對於障礙等級輕度的影響較大。







自閉症在認定上通常是較模糊,遑論亞斯伯格症者。



雖說並非將所有資源全取消,但相對的可想而知,



對亞斯伯格症影響甚鉅,



例如: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多數在學的成績,



通常是優於一般普通正常孩子,



單就此點而論在未來的ICF模式下



就有可能取消亞斯伯格症於基測、學測加分的資格



ICF評估是取正面列舉),



其它如取消交通補助費……等。







事實上了解亞斯伯格症的醫、學界等專業人士亦相當明白,



倘若亞斯伯格症的障礙問題未能妥適處理,



相對衍生出來的問題,



甚至比ICF八大類中的任何一種障礙類別



所形成的問題更廣泛且嚴重,



這是不容莫視的。





現在制度下的背後,



總有強大深遠的立論及被社會各界認同的心理基礎,



才會透過立法程序,行諸社會,



目的亦是為了國家富強、人民健康幸福,



若現存的制度不適用而要修法實施,



並非摧枯拉朽般的容易,



因此3年後若要實施ICF的評估方式,



政府相關單位應要有更妥適且積極的配套方案



讓亞斯伯格症藉由此次的危機化為轉機。





家長們更應努力鞭策政府,



爭取民間相關單位的協助及醫、學界專業人士的支持,



為亞斯伯格症的孩子規劃完整的



就學、升學、就業……等一系列專業且多元的方案,



這是相當值得重視的議題,對亞斯伯格症而言,



乃是長久以來他們實質的需求,



讓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都能接受適才適性的教育,



成功找到自己的落點並發揮潛能,創造自我的價值。



素如



200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