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寬心 給孩子自信-Bubu



文/Bubu

很多人看到我可以放心的把重要工作交給孩子時,

總是訝異我的大膽。

家長紛紛問道:對孩子的信心到底從何而來?

於是在一場演講中,我放映了許多與孩子同工的照片,

來說明自己累積「信心」的三個方法:

1.仔細觀察
2.用心、用方法帶領
3.大膽放手

在我的經驗中,這不只是三個要件,其間的順序更為重要。

如果少了「觀察」,即使非常有心,

也常常會用錯帶領方式;

如果少了具體的帶領,一下子就跳到「大 膽放手」,

那種信任帶著冒險的成分,有時候真的會造成不必要的錯誤或危險。

所以,我總是膽大心細的執行這三種帶領要方。

我所謂用心與用方法帶領的過程中,有四個準則:
1.清楚溫和的語言
2.具體的步驟
3.寬容的接納
4.取法乎上的高標準

有些人覺得,教孩子做事要求不必過高,

等他們長大了再逐步修正就好,

然而我要特別解釋一下我對「取法乎上」的想法。

所謂的「高標準」,並不是要孩子凡事做到十全十美,

而是希望他們養成做事盡心盡力的習慣。

為孩子示範時,應該用清楚的方法,

展示美好與完整的結果。

其實,

有許多事情做一半與完整做好所花費的力氣是一樣的,

其中的不同只是「用心注意」的結果,

所以,取法乎上是一種自我要求,

也是提供孩子專注力訓練的最好方法。


比如說,

把脫下的鞋擺放整齊是一個動作,

隨意亂放也同樣需要肢體協助,

所以這並非需要逐步學習、分次要求的教育。

孩子初次被教導這件事情的時候,

如果大 人能仔細為他說明其中的美感,與對環境整齊的貢獻,

他們通常就能跳開「被要求」的不悅,

主動去思考把一件事做好的益處與美感。


帶孩子做家事時,由於大人的經驗比較豐富,

通常都有具體的方法可以教授,

但如果帶領過程,孩子有意見或新的方法,

我都樂意聆聽與嘗試,這便是我說的「寬容的接納」。


我一直非常鼓勵父母要安靜下來執行教養的工作,

不要讓生活總是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


少了安靜的心,我們便無法好好觀察孩子,

而觀察不但是了解的開始,也是日常生活中不該中斷的關懷。


我深深感覺,二十幾年來,

我的教養之所以不斷有新生的力量,

是因為在不同時間付出了真心的觀察。

我越來越懂得何時該給孩子幫助與積極的建言。

父母努力教導孩子,為的是培養他們獨立與自重,

希望他們不要倚賴他人的照顧而能好好生活。


在如此具體的目標之下,教養不應該落在以愛為名的無盡擔憂中。

如果我們能從生活小事的教導,讓信心慢慢在實作中奠基,

相信在放手的那一刻,我們的寬心可以帶給孩子安全飛翔的自信。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從期待到欣慰的過程-Bubu






文/Bubu

發現要說動父母用實作來帶領孩子並不難,

難的是,要他們相信任何教養工作都是希望工程,

要持續努力,無法一蹴而就。




我最害怕聽到爸爸媽媽們問我:

「我們回家也按照你說的方法做了,

為什麼孩子就不能像你說的那樣乖,或者能自動自發?」

我仔細想想,那只不過是幾個星期或一兩個月的時間,

而父母竟然覺得自己的耕耘已到了該收割的時候了;

我才明白大家對速成教育的渴望。




家事教養成效的快慢,

跟家庭的生活形式與節奏有一定的關係。

每個孩子都在家庭中長大,

因此,父母比任何人適合擔任家事導師。

除了教會孩子工作的習慣與技巧之外,

還有一項更重要的意義:父母親自示範良好的生活品質。




我的母親今年八十歲,直到現在,

她仍然對如何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有好品質而努力。

母親的自律精神與多才,從小就贏得我們無限的敬佩。

不久前,我們家人相聚聊天時,

哥哥還摟著媽媽的肩膀說:

「我從小到大,還沒有看過一個比您更愛乾淨、更會理家的媽媽!」




在生活中,父母要先檢視自己的工作方法與習慣,

才能在教導孩子家事時提供好的建議。

比如:請仔細想一想,你在整理水槽裡待洗的碗盤時,

腦中的工作邏輯是 什麼?

任由東西雜七雜八的放,搬過來、挪過去的將就著工作,

還是先大致分類一下,挪出寬敞一點的位置,使工作順暢些?

這些工作條理,你能否清楚的跟孩子分享?

如果不能,你會不會覺得錯過了教育孩子的寶貴機會?

這些道理另外找時間正襟危坐的跟孩子解說,會更有效果嗎?




親子廚房中發生的事,

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個清潔問題或一個烹調活動,

但是有的父母會藉此向孩子分析優先順序與效率的關係。

這種教育可以使孩子了解,人並不是坐在書桌前才思考;

生活中,沒有思考習慣的人就沒有效率可言,

生活可能因此過得一團糟。




我曾經教過一些孩子做家事,

發現如果能鼓勵他們以思考的方式來學習,

這樣的過程就不會只停留在技藝的模仿。

孩子靈活的腦筋通常會帶來許多意外的驚喜。




比如,我教他們以左右的斜刀刻一朵香菇花,

兩刀必須會合得乾淨俐落,花朵才會漂亮有神。

對多數人來說,右刀通常容易得多,左刀就顯得生硬、不容易掌握。

 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孩子的時候,

我看到有一些小朋友會仔細想一想,

然後把下完右刀的香菇轉一百八十度,

讓不易精準的左刀立刻變成右刀;

聰明得讓我想為他們 拍手喝采。




在親子廚房中,

我建議父母一定要用精確的語言為孩子仔細說明,

然後再分步驟示範。

一如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學校中能遇到一位教學有方的好老師一樣,

我們自己在家事的教學或生活的教育上,

也要先努力當一位言教、身教並重的好老師。






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背後善意




文/周秉叡&杜美勳

我家小寶同學的媽媽來電:

「小寶在學校寫反省書,老師還請他向全班道歉;

對小五孩子來說,自尊心恐怕受創,你曉得這檔事嗎?」

電話那端,她熱心關切,而我也忐忑不安,想著孩子當時的困窘。


 

孩子回家後,我問他「反省書」的事。

小寶不慌不忙,從書包拿出一張字跡整齊的「反省書」;

他說,事情發生的經過,看了就明白。




  「反省書」是這樣寫的:

昨天天氣悶,心情煩躁。

排路隊時,我吵鬧無比,

讓同學不得安寧,導致股長大發脾氣。

站在旁邊的阿仁,經我一鬧,

激起了憤怒情緒,就用他吹小號的力氣,

大聲說:「上課要遲到了,別鬧!」

或許是他的語氣不友善,

讓我不禁反駁:「憑你如雷大吼,就想收服我?」

當下,我不理會,繼續吵;

他馬上提起手往我的天靈蓋打下去,正中百會穴。


 

我一愣,毫不猶豫的反擊,這一下引起大家驚惶。

其實,我能體會阿仁的規勸,只不過他太粗暴了!

但我不應反擊,萬一把他震得暈頭轉向,可就慘了。

他是好意,而我太過激動了。


 

老師常說:「不要激動,小心長大有高血壓。」,

這句話我雖然記在心上,卻還是做不到哇!

我應該像武當派的張三丰,閉關靜修,修身養性。

下次,我不會再有這種壞行為了。




周小寶親筆

 

我看了以後很想笑:「反省書也能這樣寫?」

按捺想笑的情緒,我問孩子:

「你會不會覺得寫反省書,

向全班同學道歉,很沒面子、難為情呢?」


 

小寶似安慰我的說:

「媽咪,你不用擔心,老師的處理,其實背後隱藏著善意。

她的目的是要我冷靜回想,仔細反省行為是否有錯;

我向全班道歉,

是因為真的違反『排隊行進中不能講話』的規定,

除了影響其他班級,也耽誤了上英文課的時間。

有錯就要勇於檢討,挺身面對。

我們老師用心良苦,不是凡人可以理解的!」



「反省書」這三個字,難免引人負面聯想,

但孩子一句「背後隱藏著善意」,卻產生了正面意義。

真正的學習,不也是從面對錯誤開始嗎?

我不禁感謝老師。

感謝上天,讓孩子擁有充滿陽光的心。


 

孩子獨樹一格的「反省書」,是我今年收到最有意思的禮物!



做個放風箏的家長-許峰銘


文/許峰銘



前幾天,同樣身為國小教師的弟弟,

接到了一位班上學生母親的電話,

她向弟弟反映,

說她的女兒在學校被同學取了不雅的綽號——大嬸。

這位母親在電話中甚 至講到情緒激動落淚。

剛好被她聽到叫女兒綽號的同學,

又是班上成績名列前茅的女生,

所以她抱怨:

難道成績好就可以給同學取不雅的綽號嗎?

弟弟就這樣從深夜 十一點半開始聽家長哭訴了八十分鐘。




弟弟一直向家長說明,她的女兒在校成績不錯,人緣也很好,

給她取綽號的都是平常玩在一起的同學。

由於她女兒的身材較為圓潤,加上如鄰家大嬸般親切,

所以同學才給她取了這個外號。

同樣的,她女兒也會以綽號稱呼其他同學,大家都相處得很愉快。

而且,她女兒根本不認為這個綽號對她有什麼影響。




事實上,孩子在學校會自成一個「微型社會」,

他們會在這個團體內學習待人接物、應對進退的道理,

其中,當然也有難題或挑戰需要孩子親身去克服,

這就是他們未來進入社會的「實習」機會。




合理的壓力及挑戰,本應讓孩子去處理及面對,

否則當孩子長大後,豈不是又成為「草莓族」而毫無抗壓性嗎?

此外,家長過度介入孩子的團體,會影響孩子在團體中的互動,

甚至受到其他孩子排擠,可說是弄巧成拙。




果然,第二天下課時間,

這名綽號「大嬸」的女學生,孤零零的在教室角落,

平常與她做伴的同學都躲得遠遠的。




直升機父母



這讓我想到最近臺灣也出現了一群「直升機父母」,

指的是「過度介入」與「過度焦慮」的父母。

這些「直升機父母」經常沒事往學校跑,幫孩子看頭顧尾,

總是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對他好」的 補習和活動,

生怕孩子輸在起跑點……

他們像極了直升機,在孩子上空盤旋,

時時刻刻守望孩子的一舉一動。




怪獸家長



最近有一部日劇叫作《怪獸家長》,

講述的是一些「怪獸家長」在學校搗亂的故事。

「怪獸家長」是學校對於以自我為中心、影響學校正常運作,

而且不講理的家長所取的稱號。




沒有家長願意承認,

過於干涉老師的教學模式、課程安排,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

他們大多認為,出發點是因為關心孩子的前程,才萬般呵護,

希望孩子能夠大放異彩,

甚至在未來的職場上具備高人一等的戰鬥力。




家長的無理要求苦了老師,也影響了班級正常的運作模式。

受到過分保護的孩子,在脫離父母的安全網後,

能適時調整,面對艱鉅的挑戰嗎?




放風箏哲學



家長與孩子間相處的模式,

或許可以運用「放風箏哲學」看待:

父母可以讓手中的線隨風飄動,讓風帶著風箏盡情翱翔。

如果天候不佳,擔心風箏受損,就稍微把 線收回一些;

等到風雨過後,晴空萬里,風箏要去哪,就讓它往哪兒飛吧!

不管風箏飛得多高、多遠,那條用愛與信任所聯繫的線,

永遠握在父母手裡,

父母不但能 參與孩子成長,又能放心的看著孩子盡情學習。




如果是你,要選擇成為哪一種家長呢?



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




書名:

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如何讓辯證行為治療法幫助你掌控自己

作/譯者: Scott E. Spradlim著;蔡素玲、鍾志芳譯

本書目錄 :

PART1 情緒的本質

Chapter 1  情緒:全方位系統反應

Chapter 2  情緒的目的為何?

Chapter 3  原始情緒與次級情緒

PART2 描述與命名你的情緒

Chapter 4  為什麼我的情緒讓我如此痛苦?

Chapter 5  內觀情緒

Chapter 6  辨識你的情緒觸發點

Chapter 7  習慣你的衝動與行動

Chapter 8  情緒後果

PART3 減少情緒管理的阻礙

Chapter 9  挑戰你的自我對話

Chapter 10  為了情緒復原力改變生活型態

Chapter 11  改變強烈情緒

PART4 熟練情緒管理的生活

Chapter 12  人際關係技巧

Chapter 13  親密關係技巧

Chapter 14  生存與接受


譯者序

  情緒可以說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僅在陪伴個案的過程中,

我看到個案面對情緒狂潮的徬徨無助;

或是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每分每秒都帶著情緒與自己或身邊的人相處,

情緒深深影響著我們的一言一行。究竟情緒從何而來?



為何會出現生氣、快樂、悲傷的情 緒?

當人們深陷於悲傷、憤怒、恐懼這些強烈情緒時,

有什麼具體的方法可以解開這些複雜的情緒?

讓這些強烈情緒變得比較容易忍受?

又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情緒轉移?

甚至如何增強個人自我安慰的能力?

以及增加正向的情緒經驗?




這些疑問都是我們在面對自己或他人的情緒時,

迫切想要得到的答案,

如果我們可以藉由他人經驗的協助,平時做好準備,

當下一次強烈情緒再次出現時,

我們就可以清楚地與自己的感覺溝通,

終止陷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之中,

熟練情緒管理的技巧,擺脫情緒的桎梏,

善用情緒,因而擁有更滿意的生活。



在眾多提到情緒管理的外文書籍中,

感謝中原大學蔡秀玲老師引領我們進一步閱讀

由Scott E. Spradlin 所著的《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

(Don'tLet Your Emotions Run Your Life)這本書,




本書中,作者利用許多辯證行為 治療法(DBT)幫助我們

預知、瞭解、避免甚至替代那些強烈的情緒,

而DBT 的治療技術綜合了認知行為技術、社交技巧以及佛教的智慧。

作者使用大量的練習單與自我檢核表,

幫助讀者循序漸進的瞭解DBT 療法,

逐步的教導讀者如何消除令人無法忍受的情緒,

讓我們心平氣和的與情緒並存,

忍受那些因為生活不斷產生的壓力。



在翻譯過程中,

我們兩位譯者實際練習本書所提及的每個練習,獲益良多。

相信這樣的一本書,不僅在我們面對自己的情緒,

或是在陪伴個案面對情緒的過程中,都會是一本有用的入門好書。

最後要感謝心理出版社在翻譯期間所展現出的耐心與諒解。

蔡素玲 謹識

放手,是最難的功課-馬岳琳




作者:馬岳琳  出處天下雜誌 435期 2009/11



當年以台視當家主播嫁給蔡明忠,陳藹玲被外界形容是美夢成真,

但當了母親後才知道,何時該對孩子放手,才是最困難的功課。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剛從美國回來,


她去探訪在國外念書的大兒子和小女兒。


談起家中四個小孩的教養,


陳藹玲毫不避諱地說著曾有過的困境和體悟。


「每個孩子的特質不一樣,很多父母在教育上就是要孩子什麼都好,


特別是孩子不足的部份就拚命督促,但我總是盡量看孩子的優點。」







陳藹玲的小女兒去年出國念高中,


這個孩子從小敏感纖細,國中時期人際關係遇上問題,


在學校變得不講話也沒有朋友。


學校輔導室通知陳藹玲要替女兒做心理測驗,


看是不是有自閉症傾向,她很開明地跟女兒溝通,


女兒也願意做了測驗,


「結果證實沒有問題,就是情緒上有些壓抑、憂鬱。」







我一定有存在的目的


那段日子對女兒而言非常辛苦,


陳藹玲一路支持她、陪伴她,國中畢業後女兒決定出國念高中,


陳藹玲再怎麼尊重孩子,聽到女兒小小年紀就要離家,


還是忍不住央求,「你在媽媽身邊再待三年好不好?」


小女兒如今已出國一年多,看著她愈來愈成長自信,


陳藹玲眼底有掩不住的欣慰。







陳藹玲自己是一個早熟的孩子,


大約在小學的時候就會開始想,


「我是從哪裡來?」睡覺時在爸媽的身邊,


又繼續想,「如果爸媽沒有結婚,我又會在哪裡?」


她看書尋找答案,後來慢慢才覺悟


「我會被生下來一定有一個存在的目的。」


探索得愈多,陳藹玲就愈發現,


其實大部份的人不太關心生命的價值,即使是接觸宗教,


也可能帶著有求於神佛、希望被獎賞的心情。







因此無論每天怎麼忙碌,她一定找時間慢下來,


「我會把辦公室的燈關掉,欣賞路人、街景,想像別人的故事。


專心觀察,就可以讓思緒停下來,慢慢掌握自己的心。」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是陳藹玲的先生,


工作講究效率,每次一上車就開始打電話批公文,


「我會跟他說你應該慢下來,看看車窗外的風景。」







怎樣才叫盡了力?


陳藹玲從小到大讀書、工作都十分順遂,


當年以台視當家主播嫁給蔡明忠,被外界形容是美夢成真,


「但我生了老四翰翰後,對整個人生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轉變。」


懷孕時陳藹玲就從產檢知道翰翰會有腦部發育不全的問題,


家裡經過討論做足了功課,


覺得應該有能力準備迎接這樣一個孩子,


「但他還是超乎我們的預期,是所有殘缺裡最嚴重的。」







為了醫治翰翰,陳藹玲曾帶他去做頭皮針灸,


針還沒扎到他的頭,翰翰就哇地大哭,


「我知道他很害怕,受了很大的驚嚇,回家後我就想,


到底這個折磨是必要的嗎?到底我們要嘗試到什麼程度?」







後來發現,這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功課。


「我們希望孩子好,但到底對孩子的要求要到什麼程度?


何時該停,要靠父母的經驗和智慧。」


從前陳藹玲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但在翰翰身上,發現事情未必如此,


她不斷試探到底努力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叫做盡了力,


「我最大的轉變是開始信奉『盡人事聽天命』。」


翰翰今年快十五歲了,他一直是陳藹玲的老師,


提醒她人生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反求諸己。


亞斯柏格與ADD


大部分的亞斯柏格症的孩子在幼兒期,


會被診斷是注意力上的學習障礙 (ADD);


直到他們6 歲以後,才被看出是亞斯柏格症。


部分原因是一般小兒科醫生能注意的定期特殊兒童題材,


是ADD而不是自閉症(Autism)。


另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


亞斯柏格症孩子的社交和溝通障礙,會在上小學之後才更為明顯。


最後,醫生都不太能單基於兒童的行為,給孩子一個自閉症的診斷,


因為兒童在注意力上的學習障礙 (ADD)和亞斯柏格(Asperger)


綜合症表現有類似的行為,這兩個行為癥兆似乎可以重疊;


不過,有注意力學習障礙(ADD)與亞斯柏格(Asperger ) 症的


主要基本差異,


是在於亞斯柏格症的人缺乏心理學醫生們常提的


"社交的相互關係", 或稱為 “心意理論(Theory of Mind)”。


心意理論是


「瞭解其他人會有與我們不同的思緒、 感受、 動機和欲望的能力 」。


ADD的兒童有這個心意理論  能瞭解別人的動機和期望,


他們能作出適當的眼神接觸,


並能瞭解社交的情緒暗示、 身體語言和社交互動中隱藏的主觀想法;


但亞斯柏格症的兒童卻沒有這般細膩的心意體會能力。


• 一個作者用這個比喻說:


有注意力學習障礙(ADD) 的兒童能回應行為的矯正。


而亞斯柏格( Asperger ) 症兒童的特徵,就是他們的行為


    這兩種兒童都有情緒過度的發脾氣( tantrum),

例如說話太大聲和太多,在緩和調整交朋友的行為上有問題;


兩者都有社交互動的障礙,但是根源於不同的原因。


• 有注意力學習障礙(ADD) 的兒童知道怎樣做事,


但會忘記做這件事;而亞斯柏格(Asperger ) 症者不知道要怎樣做,


他們不明白關係是雙向的。


    如果一個亞斯柏格症兒童停不下興奮,

一直用沒有音揚頓挫的的聲音講他特別感興趣的話題,


他就是不明白他的朋友已經不耐煩了的談話沒有興趣


而在另一方面,


有注意力學習障礙(ADD) 的孩子是不能控制自己,


一直要操縱把持談話的會話。


• 一個亞斯柏格症孩子


可以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 健忘和散亂不知整理東西,


就像是個有注意力學習障礙(ADD) 的孩子;


但不同之處是。


ADD的孩子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


而亞斯柏格症的孩子是不懂得篩選該做的事。


在亞斯柏格症兒童的眼中,


他看所有的事在他的世界中是同樣的重要;


例如,


他不明白他沒有必要為了下一個考試,要默背整本書;


他就是不知道什麼是 “抓重點” 讀。


亞斯柏格症兒童傾向會因一點 “小事(細節)” 而焦慮不安,


根本不明白這對“大局” 沒有影響;


但有注意力學習障礙(ADD) 的孩子是不能詳細地做完事。


ADD兒童明白該如何好好地做,但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 如果說注意不集中的亞斯柏格症兒童是散慢不專心的,


那麼有強迫症的亞斯柏格症兒童則會陷入自己所製作的世界裡,


而這個幻想世界與他們花許多時間玩的電動遊戲,


和所看的書和所聽的音樂息息相關,


他們的行為表現是反映自己的白日夢和幻想的情節,


就與沒有過動的 ADD孩子很類似。


有強迫症的亞斯柏格症兒童是活在自己創建規則的世界裡。


就像注意力學習障礙(ADD) 的孩子,他們表現出容易分散注意力,


但有不同的原因:


有強迫症的亞斯柏格症的兒童注意力無法集中,


是因為他們總是在想自設的規則;


例如 “ 我的鞋帶繫對了嗎?我今天有刷牙120 秒嗎?”





【目前爭議】


 一 些研究者估計有60%至70%的亞斯柏格症者,


也自認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障礙(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 ,


並且相信這是亞斯柏格症常見的特徵;


但有其他研究者說,這兩者症狀不可能一起存在。


也有其他研究員堅持這兩個症狀障礙根本是完全相同的。


其實真正的問題是,


沒有人真正知道究竟在腦的結構中,和人體化學中的微妙變化,


如何造成ADD 和 Asperger的行為問題;


因著這個緣故,一個小孩能得到正確的診斷,


可能需要幾年的行為問題觀察和試驗。


資料來源:自閉症中文資訊2009

我的孩子該不該吃藥?-王秀園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每次演講、教課,學生的提問談不上無奇不有,但也令人眼花撩亂。

歸類、整理以後發現,有關注意力的問題高踞榜首,

緊追在後的也與專注力有關——「我的 孩子該不該吃藥?」

這個只有醫師有資格回答的問題。



學生們提問的次數太頻繁,引起我一探究竟的好奇,

問:「你們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上課或讀書不專心?」

「就是讀書時坐不住,不是一下子喝水,就是上廁所。」



「對呀!明明在寫功課,還聽音樂,怎麼可能專心?」



「就是呀!不但聽音樂,還可以邊吃東西邊搖頭晃腦又抖腳,

同時做那麼多事,怎麼可能專注?」



「還有,背書、做功課時,看著天花板發呆。」



「跟人說話時,都不看對方的眼睛,心根本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大夥兒愈說愈起勁,我只好換個方向問:

「你們覺得怎樣才算專心呢?」



有人說:「就是可以靜靜坐在書桌前,眼觀鼻、鼻觀心的讀書。」



「無論旁邊的人做什麼事,他都可以不受干擾。」



「可以字體工整的把功課寫完,不會錯字連篇。」



……



我在他們的心情分享裡,好像也摸索出一些端倪。



西元一九九九年,

哈佛大學西門(Daniel J.Si-mons)和查布里斯(Christopher西F.Chabris)

兩位心理學教授對班上學生說:

「現在要進行一個小實驗,即將播放的影片 裡,

有兩支正進行激烈球賽的球隊,

你們要算出穿白色T恤的球隊共傳了幾次球。」



雖然球賽戰況激烈、混亂,但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算出來的數字自信滿滿。

這時,兩位心理學教授問:

「看完影片後,你們對片中出現的黑猩猩有何看法?」



全班學生你看我、我看你,陷入一片茫然。

這時,教授按下重播鍵,當影片播出幾秒後,

原本靜默的教室,突然傳出笑聲,

他們「終於」看到一隻大猩猩大搖大擺的穿過戰況激烈的籃球場,

站在場中央誇張擊胸。



但這群智商屬於佼佼者的學生中,有大半數人卻「視而不見」。

這些人是不是都有注意力不足、無法專注的問題;

還是人們的意圖、需求、期待會影響專注的 重點?

而人類的腦到底是如何決定哪些事物該注意,

哪些事物又在選擇「專注」的過程中輕易被忽略?





早在一八九○年,著名的心理學家詹姆 士(William James)就指出:

人的有意識專注力是有限的。

因此,我們注意到的事物,其實都是經過選擇注意後的成果。

詹姆士和研究人員嘗試說明人是如何選擇專注的對 象:

一種是外在事物「自己製造機會」,引起人們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例如:萬綠叢中一點紅;寧靜中響起一陣暴雷聲;花香中傳來惡臭。



另一種是因為預期效應,

 強迫腦子在環境中刻意搜尋預定目標的專注,

例如:

在混亂的檔案匣裡找到重要文件;

在一片嘈雜聲中能聽到彼此的交談內容。

期待、意圖的影響力



腦神經科學家發現,當人們聽到被指定的預期聲響時,

會引發腦內高頻率伽瑪波運作,

其他聲響則沒在腦內激發出相同效應。

腦內是否激發出伽瑪腦波運作,是判定人們是否專注的指標。





家長眼中注意力不足的孩子,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他們注意到的事物比同儕多。

問題出在他們不知道把專注力放在該注意的重點,

因而遺漏重要的學習內容,忽略了必須記住的要項,

產生了大人口中「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藥物治療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素很多:

有可能是家長、老師壓根兒沒想到的過度聰明;

也許是沒有學習策略,無法抓住學習重點;

或是有父母沒有覺察到的生理因素,例 如過敏;

也可能是課程枯燥,或是老師授課方法與孩子學習風格不相容;

也可能是生活環境的衝突、磨難,產生了情緒困擾,

這些都可能讓孩子在課堂裡反映出種種學習困擾。





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心急亂投醫,

往往忽略從環境裡找出癥結,

運用行為、認知治療、情緒教育、增強學習策略等方法,

來幫助孩子克服行為、情緒、學習的困難,

而直接進入藥物治療這個依然充滿爭議的療程。



當「孩子該不該吃藥」這個大問題在研究學界還眾說紛紜之際,

專家學者建議:未來須制訂更嚴謹的鑑定準則;

用藥須更審慎,並且從少劑量開始試用,

觀察孩子 用藥後在學校與家裡行為的改變;

在用藥和換藥期間,須定期檢測血液裡服用藥物的濃度,

以免為了想快速解決目前的小困擾,反而埋下未來更大困惑的種子。



教室裡的搗蛋鬼-王秀園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皮蛋不是壞孩子,


但他就是有辦法抓住老師轉身抄黑板,或低頭翻書的那一點空檔扮鬼臉,

逗得全班哈哈大笑,使得全班人心浮動,

上課幾乎把大半精神放在期 待皮蛋會玩出什麼花樣上,

讓辛苦備課的老師恨得牙癢癢。

在不能體罰的「愛的教育」下,老師除了好言規勸,實在拿不出法寶。



黃老師是位新手老師,但沒被這個惡名昭彰的學生嚇破膽;

反而拿出知己知彼的精神,好好觀察、了解皮蛋這個孩子。



很快的,黃老師發現皮蛋是個鬼靈精怪的孩子,


表演欲強,模仿力高,是個渾然天成的諧星。

他上課調皮搗蛋,

其實是想尋求課業上一直得不到的掌聲和肯定。

於是黃老師想出一個策略:

每天撥出一個時段,讓皮蛋在同學面前盡情表演,

也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加入表演行列。



皮蛋的名聲比以前更響亮了,


下課時間,其他班級的小朋友都擠到黃老師的教室,

爭先觀賞皮蛋的模仿表演。

而上課時間呢?全班同學和皮蛋終於都能安定身心,

專心聆賞黃老師另一場唱作俱佳、充滿歡笑、互動的教學。



孩子在課堂上的搗蛋行為,


包括從傳紙條、出怪聲等小動作,到踢同學桌椅、

隨意走動、破壞他人物品等大動作。

這些狀況不一的問題,可能有以下相同原因:

●尋求他人注意

剛踏入校園的新生,

因為不知團體生活和課堂上的規矩而違規的事件層出不窮,

總要老師三令五申後,才能逐漸安定下來。

隨著孩子逐漸成長,這種不遵守規範的事件會日漸減少。



然而,有些孩子度過了剛就學的適應期後,失序行為依然持續,


其中很大的因素是為了尋求家人、老師或同學的注意。

例如孩子在學校表現一向乏善可陳,

或努力 在課業或其他領域爭取傑出表現,以換取大家的注目時,

若周遭人依舊冷漠以對,他們就會採取脫序、搞笑的行為來吸引他人。



●拿捏不住人際社交尺度

有些孩子在課堂裡的干擾行為,

其實沒有惡意,而是自我約束能力不足。

本來想耍酷、耍帥,想表現幽默感、領導能力或獨立思考力,

可是因為尺度沒拿捏好,耍酷變成了調皮搗蛋,

幽默感形同搞笑,獨立思考力成了故意唱反調。



●無法適應老師授課模式

老師上課要面對三四十個學生,教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跟不上進度、無法理解課程內容的孩子,

有的會裝出心領神會的樣子,不會干擾其他同學上課;

有些不甘寂寞、坐不住的孩子,

就會做出搗蛋、搞笑這些干擾課堂活動的行為。



●容易受他人影響

孩子干擾上課學習氛圍,

有時是因為對某個科目不感興趣,或是對某些同學看不順眼。

另一個因素是好朋友坐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貼心話,做不完的好玩事,

下課玩不夠,上課繼續聯絡感情。



●生理因素

有些孩子在課堂上的脫序、干擾行為,並不是故意跟老師、同學作對,

而是他們腦內有隱形障礙。

例如:妥瑞症的孩子上課時,如果壓力大、焦慮高,跺腳、怪叫、

清喉嚨、手舞足蹈等行為就出現得愈頻繁。

有過動症的孩子則永遠坐不住,不是站起來周遊教室,

就是捉弄周遭的同學,破壞、把玩他人的文具物品,

讓不知情 的老師誤以為他們故意挑釁。

處置之道


摸索了上述可能的因素後,可以採取下列的處置方法。



●肯定孩子的好

和以前父母那種「愛你在心口難開;愛之深、責之切」的教養方式相比,

現代父母確實「甜言蜜語」許多;

但是往往流於「你好棒!」「你好厲害!」這種敷衍式 的讚美,

比較少從細微處觀察孩子的努力,

給予「我看到你很用心、很努力,繼續加油」的實質鼓舞。



反而是孩子一有失控、脫序的行為,


老師、父母的反應就很強 烈。這樣的反應,

無形中強化孩子持續做出干擾、不當的行為。

因此,大人需要學會看到孩子的優點,給予讚賞、肯定。


當孩子渴望的關愛、注意都得到滿足,

在課堂裡的失控行為也會慢慢減少。



●教導人際社交技巧

很多細膩的人際相處之道,是由後天的相處慢慢揣摩、學習而來。

有些孩子心思敏捷,很快就能心領神會;

有些孩子在人際社交上天生大而化之,尺度老是拿捏不準,

需要父母、老師諄諄教誨,耳提面命,

才能慢慢脫離搗蛋鬼、麻煩製造者的生涯。



●遠離麻煩源

如果孩子的問題是出自於某些特定對象,

最迅速、簡易的方法就是遠離麻煩源,馬上換坐位,

隔離特定對象,或許可以得到立竿見影的成效。



●尋求專業協助

根據統計,

一百名學童約有四五個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和過動問題,

兩百名學童裡約有一名有妥瑞症。

研究學者指出,因為妥瑞症的症狀眾多,輕重不一,

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存在於學童間的比例應該更高。



如果孩子在課堂裡的干擾行為,


老師、父母用盡方法仍不見成效,而且有變本加厲之勢,

可能需要尋求專業人員的鑑定和檢測,以提供孩子正確的協助。




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用心但不要太用力/李偉文


文/李偉文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當世界變成平的,

除了每個人的工作壓力大之外,父母們也深深感嘆:

我們的孩子未來必須和全世界的孩子競爭,

究竟要讓孩子學些什麼,才會有競爭力?


父母費盡心思為孩子安排一切;


但是世界的變化實在太快了,


沒有人知道未來什麼行業最安穩,



而且家長的安排若不符合孩子的興趣,



即使有好工作也不快樂。



父母往往以自己過往的經驗來設想未來,

拿自己十年二十年前的教育與學習經驗來教現在的孩子,

然後期待他們面對十年二十年後的世界,

這麼長的時間差距,在變化迅速的現代,

形成了家長愈用力,反而離目標愈遙遠的處境。




英國近代史大師霍布斯邦曾經說:


「人類若想有一個看得清楚的未來,

不會靠延續過去或現在來達成。」



愛因斯坦在幾十年前也這麼提醒:

「人類需要全新的思考方式,才能存活下去。」

因此,

家長必須謙虛的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怎麼學習,

並且培養終身主動的學習態度。

我覺得父母可以在三種學習領域協助孩子。



第一是

「生命教育的學習」,

包括價值觀、生活態度及健全人格的養成。

學習最重要與最基礎的核心,

其實就是尋找自我意義的過程,

找出屬於自己的路,勇敢追尋夢想。

所謂生命教育,

就是尋找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以及人與環境的適當關係。



第二種領域就是

「具體能力的培養,以及職業生涯的規畫」。

在我們過去成長的年代裡,

大家認知的學習大概就是知識的記憶,

但是未來世界已從資訊時代轉變成以創意、

整合及同理心為主軸的「理念時代」,

知識不再具有主導的力量。



因此,如何透過各種方法與工具,累積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包括主動學習、自我管理、

忍受挫折、批判思考、人際溝通等能力,

或者對未來工作的選擇與準備,

家長都可以陪伴孩子共同學習。



第三種領域是「學校考試項目的準備」。

雖然我們都知道學業成績,甚至學歷,

對於孩子的成長與幸福並不重要,

但是也要務實的了解,

孩子的自信心與自尊心是在生活環境中形塑出來的,

老師、同學的眼光,會影響孩 子對自己的看法。



我們不能去對抗整個社會與環境的價值觀。

因此,如何協助孩子應付考試,

也是不可輕忽的教養過程。



理想上,

我們期望孩 子同時具有以上三種領域的能力,

但我發現,對許多孩子而言,

這三個領域似乎彼此獨立,沒有關聯性。



雖然教育是一種有方法、步驟,

可以操作、檢視效果的科學,

但是對於家庭來說,教養是一種藝術,

因為孩子就像小鳥,

握得太鬆就容易飛走;握得太緊就容易窒息。



在真實的生活情境裡,

學習的過程並不是可以完全控制的科學流程,

它是一種經過設計的「放任」。



本文出自國語日報家庭版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淺述可改變學生行為之六種策略




沈鶴子

理學自西元一八七九年已邁進了研究個體的行為,

近百年來研究對象

更由個體意識的領域進而發展至研究個體行為的改變;

他們藉由動物實驗歸納出的許多學習理論為基礎,

研究出有效的改變人類個體行為的技術,

包括良好行為的增進及不適當行為的矯治或根除。

當今的小學教育,


教師們所面對的一群活潑學生也因個體生長與成熱的不同,


加上後天學習環境的迥異,


也就會出現許多受歡迎的行為或應改變的行為。


雖然心理學家所研出的行為改變原理或策略


是針對智能不足兒童及精神病患,


但有些策略卻很適合應用於學校的一般兒童。


茲略述於後



一、積極增強:


對個體的受歡迎行為,給與他所喜愛的獎賞(正增強物),


用來加強受歡迎行為再度的出現或持續保持,


進而養成良好的行為或習慣。


如成績考查成


  績優良或有進步得到獎狀、獎品的鼓勵,


讓學生感受到成就的喜悅而願意繼續保

        持好成績而不斷的努力。



(一)連續增強:學生一有受歡迎行為出現立即給與獎勵增強。


不受時間、次數的限制。



(二)間歇增強:對於學生好的表現不是每一出現即給與增強。



a、固定比率增強:


按件計酬的方式,規定累積多少次數了給與獎勵增強。


如為對幾題給一增強物,積滿幾點換一獎品等。


b、不固定比率增強:


施給增強物也以反應次數為準,但所依據的反應次數並未固定。


如約定答對五題給一顆糖,但在小明答對三題時,


老師可認為題目較難就給增強物,或者在六題時再給增強物。


因為比率不定,學生要有耐心的認真下去。


效果較固定比率好。



c、固定時距增強:


以固定的工作時距分配增強的分量,


即每當學生在特定時間內有預期的表現,即給增強物。


如老師要不守秩序的小明安靜的坐在位置十分鐘即給一顆糖,


小明做到了就給一顆糖。



d、不固定時距增強:


每一次增強物的施給,以不固定時距為準,隨時變化,


有快有慢,讓學生時時努力才不會錯過報償機會。


如老師要小明安靜坐在位置上,「平均」每隔十分鐘給與增強,


所以老師可以在七分鐘時或十五分鐘等不定時給,


如果小明要想得到他喜愛的獎賞就要好好的安安靜坐在位置上。



以上四種的增強方式,


以不固定方式較固定方式效果較佳,


在欲鞏固學生的行為習慣時應可採用,


但是:


不固定增強方式使用的時期


要在好行為習慣發生後期實施,便其根深蒂固。


千萬不要在好行為表現才開始即使用。


二、消極增強:


透過厭惡刺激(負增強物)來強化受歡迎的行為


或藉停止不喜歡的厭惡刺激引誘受歡迎的行為出現,


進而養成良好行為的形成。


如小華愛捉弄鄰座同學,


教師限制他二天的下課時間之自由,


但他可找適當機會幫忙鄰座同學或主動做班級事務,


得到部分下課時間的自由。


亦即給與將功贖罪機會,促使改過自新。



(一)逃離制約:


使用厭惡刺激,引發受歡迎行為出現。


如上美勞課時,有新舊剪刀供學生使用,


小明總是搶新的,引起大家不滿。


於是:


小明伸手拿新剪刀時,


老師立刻用棍子敲其手或用尖物刺痛他的手,


小明怕痛,不得不拿舊剪刀使用,幾次以後,小明習慣使用舊剪刀。


此法需使用到厭惡刺激,故受人道主義者批評。


我們要小心運用或不用



(二)躲避制約:


當學生聽到某一特定信號後,立即表現受歡迎行為,


即可免承受厭惡刺激。


如學生在課堂上寫老師出的練習題,老師巡視排行間


發現小明有錯誤的地方,馬上給予提醒,


小明得以及時發覺而改正,免受老師以紅筆打X扣分。


小明免受厭惡刺激而有好成績,


對自己增加信心,更喜歡寫練習題。


三、處罰:


學生表現不正當行為時,


直接施給厭惡刺激或剝奪其正享用的正增強物,


使不受歡迎行為減少或消滅。



(一)懲罰:


學生出現不受歡迎行為時,立即施給厭惡刺激。


小明交不出回家功課,被打手心。


此法也用到厭惡刺激


但並沒有能將不受歡迎行為改變為受歡迎的功效,


也就讓各界人士皆認為不宜使用之。



(二)隔離:


學生不受歡迎行為出現時,


立刻撤銷他正享用或將享用之正增強物。


如全班觀賞卡通影片時,小明作弄同學,


老師發現後即刻要他站在門外,剝奪他看他愛看的卡通影片,


促使他不受歡迎行為不再出現。



(三)訓斥:


學生不受歡迎行為出現時,老師出聲恫嚇,


讓他減少不受歡迎行為出現。



隔離與訓斥二種方式,消極性較強,


所以:老師施用此種方法後,


應及時讓受處罰學生能有受歡迎行為表現機會,


藉機給與正增強。



四、消弱:


經由增強所遞加的某一行為出現率,


可能因該增強效果的終止而遞減,


此種現象為行為的消弱。


學生的不受歡迎行為亦可藉消弱的原理使之改變。


小明的成績不算好,常在課堂上扮鬼臉、推擊鄰座同學、


搶拿同學簿本、敲擊桌面等現象,


老師一發現,生氣的大叫小明,引得全班同學目光集於其身,


小明笑了,因他的技倆得逞,


那麼:他的行為不獨無法改善進而變本加厲。


如果老師裝作沒看見,不對他的行為多加注意,


利用隔離策略,並日進一步安排給小明有良好行為的表現機會


適時施給正增強,這樣一來,


不僅小明的不受歡迎行為可望由消弱的策略得以改善,


更可能有受歡迎的行為出現。


五、類化:


利用「愛烏及屋」、「杯弓蛇影」等現象之原理,


改變或支持學生的行 為。


例如:小明很喜歡聽老師講故事,


無形中他願意親近老師,


最後成為老師喜歡。


好的行為習慣可望借由老師的鼓勵養成。



 又如:


小明看見老師,喊了一聲早,


老師馬上回答,小明你早,你真有禮貌,順手摸摸小明的頭,


小明受到這樣的增強以後,下次再碰到其他的老師也會打招呼。


如果每個碰到小明的老師都能施給正增強,


小明的好行為習慣就會鞏固。



六、逐步養成:


在發展一段新的行為過程中,


連績分段增強與終點行為最接近的一串反應,


並逐步消弱先前發生而目前已不關緊要的分段反應,


一直到終點行為建立為止。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鍛煉孩子解決糾紛的能力




孩子間的糾紛通常發生在一起玩耍、遊戲的過程中,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是孩子交往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孩子間的衝突、糾紛有利於培養兒童的自我意識,

有利於培養孩子學習與人交往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還可以鍛煉兒童的堅強意志。

因此,父母對於孩子間的糾紛採取何種態度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來說,兩個孩子發生爭吵、糾紛,必然有一方吃虧。

孩子吃了虧,有的家長是“
惹 不起,躲得起”,

把自己的孩子帶回家“閉門一統,劃地爲牢”,

限制孩子與同伴交往。

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孩子變得不合群,缺乏人際交往的能力

形成內向、怯 懦、孤僻性格。



家長中更有“代兒罵、代兒打”的,

自己孩子吃了虧,怒火中燒,“禦駕親征”,

拉著孩子去“算賬”,

這樣同樣會使孩子變得不合群,

養成依賴父 母、不敢獨立處事的心理,

且有失風度,造成鄰里關係緊張。

可見,上述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



孩子間發生糾紛,自己不會解決,家長該怎麽辦呢?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鎮定自己的情緒,弄清楚事情的經過。

孩 子發生糾紛後,家長首先要冷靜,鎮定自己的情緒,

不能皂白不分地說:

“誰欺負你了,找他算賬去”等等,

使孩子造成“爸爸媽媽向著我”的感覺。

應心平氣和地 告訴孩子:

“爸爸媽媽只有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才能發表意見。

”引導孩子如實地將事實經過講清楚。

在孩子講述的過程中,家長不能給予諸如

“是誰先動手打 的”、“你沒有動手,對嗎?”等

錯誤的誘導、暗示,而鼓勵孩子講真話,做個誠實的孩子。




2與孩子共同分析情況。

爸爸媽媽應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發生的根源,

即爲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

是別的孩子無意識的行爲,還是自己孩子不對;

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別的孩子確實以強淩弱,以 大欺小。

在找到事情根源後,家長不要急於發表意見,

而應讓孩子想一想該怎麽辦,

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又可以瞭解孩子的真實態度,便於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3指導孩子自己處理、解決糾紛,孩子間發生糾紛,

爸爸媽媽應指導他們明辨是非、處理、解決。

對於別的孩子無意造成的過失,

應教育孩子持原諒對方的態度;

孩子自己錯了,則應啓發、引導孩子向對方道歉。

倘若責任完全在對方,

則鼓勵孩子鼓起勇氣,去和對方講理,

從而培養孩子互相謙讓、禮貌待人等良好品質。




4和對方父母交心。

孩子間發生了糾紛,

家長最好能抽出時間誠懇地和對方父母交交心,

彼此諒解,和和睦睦,易使孩子受到感染,

化干戈爲玉帛,在以後的日子裏友好相處。




5、不要約束孩子的交往。

爸爸媽媽不要因爲孩子間常發生爭吵糾紛而限制他與同伴交往,

應創造條件,鼓勵孩子與人交往,

讓孩子在交往、衝突、糾紛中獲得經驗,

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






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tE ... s-/article?mid=6363

懲罰孩子該如何拿捏


兒童教育專家 /丁慧瑜

當孩子調皮搗蛋、沒大沒小時,適當懲罰,

可以讓孩子學習循規蹈矩,做個謙恭有禮的人;

但相反的,
若父母任意而為、毫無具體目標的懲罰孩子,
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甚至更加頑皮,
因此,懲罰孩子時,方法和時間須拿捏得當。


當立法院正式通過教師不得體罰學生的條文後,

相信許多人心中必然同時萌生另一個疑問:

「那麼為人父母者是不是也不能處罰子女?」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

大家不妨先來談談「懲罰」這件事。




「懲罰」為警惕的意思

根據字義,

「懲罰」就是「責罰以示警戒」的意思;

有人犯了錯,做了不該做的事,因此必須受罰,

好讓他知道自己的錯誤,日後不會再犯。



就心理層面而言,

 「懲罰」就像一盞分辨是非黑白的警示燈,

時時照亮可與不可的界線,

提醒大家不要踰越,以免傷己害人。



而家長對於孩子的「懲罰」,

更自認多了「教養」的意義,

所謂:「養不教,父之過。」「不打不成器。」

主要是希望小孩能夠學好,

知道待人接物、應對進退的道理,

將來才能成為循規蹈矩、謙恭有禮的人。

以此觀點而言,「懲罰」似乎的確有其必要性。




懲罰可分為三種形式

一般來說,父母「懲罰」子女的形式,

大致可分為口頭叮嚀、取消權利及體罰。




1.口頭叮嚀

「口頭叮嚀」是以說的方式,

把對方所犯的錯誤陳述出來,

使孩子明白自己不對的地方,

並知道日後應該如何做才正確。

因此,大人說話時務必簡明扼要,

直接指出重點即可,千萬不要偏離主題。




例如:

當小孩亂丟玩具時,家長不妨直視著他的眼睛,

鄭重的說:「玩好玩具不可以亂丟,要收好!」

而不是:

「你怎麼又亂丟玩具!不是告訴你要收好嗎?

你看!弄得亂七八糟的,以後都不要買給你了!」




有時說得太多,或是發怒謾罵,

反而會模糊焦點,令人無所適從,

不如清楚地指出不對的地方,並告知合宜的做法,

才能發揮正向的力量。




2.取消權利

「取消權利」是以讓人失去某些機會的方式,

來凸顯要求的重點,

並讓孩子從中學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但是在此之前,最好先提醒幾次,

讓小朋友試著反省、修正;當屢勸不聽時,

方才取消他原有的權利。



像是小朋友多次搶別人的玩具,

口頭叮嚀仍然無效時,

就應該取消他玩玩具的權利;

或是親子原本約定好,

只要小孩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飯,

便可以看卡通影片,

但經數次提醒後,孩子仍未做到,

這時就必須取消其看電視的權利了。



在執行的過程中,

小朋友可能會採取哭鬧、生氣、耍賴等方式,

希望能改變原意,

所以大人更應堅持立場,

控制情緒,以溫和堅定的態度面對,

可別輕易地舉白旗投降喔!




3.體罰

「體罰」是以讓身體感到不舒服的方式,

使心中有所警惕。



這項在教育專家眼裡最不可取的方法,

卻是大部分家長最常運用的,

主要原因是──似乎又快又有效:

不聽話嗎?打耳光!說謊嗎?打手心!不睡覺嗎?打屁股!

……然而,體罰真的是萬靈丹嗎?




根據研究顯示,

經常被打的孩子不僅缺乏自信,同時也慣於使用暴力,

因為那是在成長的歲月中,他們唯一學會的溝通技巧。

另外像罰站、半蹲、青蛙跳等,

雖然不是用打的,但也都對身心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由此可見,體罰實在不是最佳的選擇,

如果真要罰,建議頂多採取靜坐(十分鐘以內),

才能避免無謂的傷害。



總而言之,

在教養子女的路上,與其經常懲罰,

不如多多獎勵與讚美,畢竟,人都有向善之心。

若因一時失手而造成終生的遺憾,

那可是永遠都無法彌補的啊


找對特殊牙科治療

中時健康╱【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2009-12-23

99年春節年假連續9天,

提醒有急症的人要注意找對醫院治療!



因為今年98年除夕夜時,

一個心急如焚的母親,帶著重度自閉症女兒小安,

在大台北的街頭找兒 童牙科。



原來不擅表達的小安,說不出自己牙疼,

但是蛀牙蛀至牙神經,她只能疼得直拿頭撞牆。

媽媽帶著小安到坊間的兒童牙科診所,

卻遭醫師一口拒絕,

一般牙 醫診所無法治療特殊需要的牙科病患。






相關:MyCASA家庭照護的好幫手

整個農曆年間,媽媽只好給小安吃兒童普拿疼止痛,


但是牙疼一發作,小安痛得臉色發白、用力撞牆,


整個年假就泡在孩子的哀號聲和母親的淚海中。


雙和醫 院設置「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中心」,


這一位媽媽打聽到消息後,在年後,帶著小安前來求診。





根據統計,

我國一般民眾齲齒率為69%,


蔡恆惠表示,


身心障礙者的齲齒率則高達91%,


45歲以上身障者齲齒盛行率更高 達98.73%,


並且身心障礙程度越重者齲齒經驗指數(DMFT)越高,


但是身心障礙朋友僅有20.7%接受齲齒填補。


一般孩子都無法接受指令好好的躺在診療椅上,


更何況是身心障礙的孩子,


因此有必要時會讓孩子穿上束縛衣,以固定在診療椅上。





有些父母看了心生不捨,


其實束縛衣不僅可以確認孩子不會在治療中亂動造成危險,


甚至有些孩子會感覺到包裹的安全感。





蛀牙不僅口腔外觀受到影響,

其中還包含許多口腔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吞嚥、咀嚼困難,

以致營養吸收困難,

甚至細菌感染造成肺炎等其他問題,

進而衍伸其他疾病、影響生活品質。





雙和醫院特殊牙科照護中心不僅針對身心障礙的孩子,

還可幫助顏面損傷病患進行牙科治療,

甚至連中風、失智而無法好好躺在牙
科診療台的牙科病患,

在專業的環境下進行

洗牙、補牙、根管治療、補綴、矯正、牙科手術的治療及復健。





如何留住孩子的自信





該如何留住孩子的自信?

我覺得至少需要以下幾種方法:

一、多看優點:

法國心理學家的調查也許可以證明一切。




他們發現東西教育的最大分野在於,

東方人普遍用負面的角度看小孩的缺點,

西方人普遍用正面的角度看小孩的優點,

於是造成東方的嫌棄主義與西方的英雄主義。


這個研究深得我心,也正是我的理念。



德國作家歌德在他的大作《格言與感想錄》

中有一段話這麼說:

「打鐵鋪裡的熊熊烈火,熔化了鐵條上的雜質,

鐵質變軟了,鈍化之後,再施以敲打,再用清水淬硬;

一個人在老師手中,便是經歷這樣的過程。」


在歌德的心目中,成人都該是靈魂工程師,

職責是發現、利用、欣賞孩子的長處。




研究也提醒我們,

被賞識、肯定的人得自信,被否定、唾棄的人得自卑。


教育工作者,便該竭盡所能地挖掘隱藏在孩子身上的才華。

實驗進一步證實,自信的人,成功指數遠遠高過自卑的人。



你給過孩子多少自信?

有一位國小老師告訴我,他身上有一本記事本,

專門記錄孩子的優點,這點引起我的好奇。




「優點簿?」

「是的。」他的眼睛閃爍光芒。

「怎麼做?」



他依座號記下孩子的名字,

各留三頁,記錄他們的優質表現,

比方說助人、說好話、畫圖生動、口才一流、鬼點子多……。


他的本子裡充滿讚賞的詞彙。

我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說:「了不起。」



隔一個學期,

這位老師又在不同的演講場合告訴我,

他買了三十多本筆記本,我的眼睛瞪得雪亮,

他繼續說:

「每個孩子都有一本專屬的優點簿。」


「之後呢?」

「兩年後送給他們做紀念。」

這位老師送給孩子一生受用的自信了。



我常提及緣分,如果不是有緣,

這個孩子怎會在眾生之中成了你的兒女或者學生。


就因為有緣,所以該疼惜。二年能教給學生什麼?



估計不會太多,

我想只合適傳遞一種生活哲學、人生態度而已,

之後在他的生命發酵,成了一輩子受用的人生觀。




誰都需要被肯定,有人賞識,真的是一種福分。

人生一程,不可能也無風來也無雨,

每個人都是風雨不斷,必須乘風破浪前行,

只是失敗、跌倒了,怎麼辦?




自信的人,爬了起來。

自卑的人,倒地不起。



二、盡力就好:

盡力就好,是一句相當平凡的話,

但其中卻蘊含深意,多數父母是不解其意的。


我們太在乎結果,忽略過程,

這正是我們與國外優質教育最大的分野:

別人在乎的是過程,結果相對並不重要。




盡力就好,

表示孩子有了好的意圖、

接續不斷的動機、樂於實踐的信念,

但不一定能做得盡善盡美。




原因很多,

一是年齡限制。

我們總不能要求一個七歲的孩子,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吧;

二是外在因素。




老師出的題,

他未讀到;他想的與老師想的不同……

這些關鍵都可以影響孩子的成績,

一個懂很多的孩子,

仍有可能考得不理想,盡力就好。




我喜歡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J. Piaget)的名言:

「孩子的名字永遠叫小孩。」


這個意思很簡單,

便是五歲像五歲,十歲像十歲,

千萬別要求孩子五歲像十五歲,這會有大麻煩。




迷戀早早功成名就,無疑只是騙局一場。



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說:

「哪怕是最果斷的人,只要失去信心就會變成懦夫。」




因為如此,

我很早就讓孩子知道他在某一方面有長才,

因而深信自己很行,很多事可以自己做,而且做得很好。




每一個父母都該與我一樣,

可以輕易說得出來孩子的優點,

我的女兒在繪畫、烹飪、語言方面很有天分,

兒子則在運動、生物、魔術的部分表現一流,

我常強化他們這一部分的表現,

我不相信多才多藝,樣樣精通的鬼話,


什麼都好,便什麼都不是最好的。




不要限制孩子最為才華洋溢的部分,是教育的鐵則。

愛繪畫的孩子儘可能讓他畫,

愛運動的孩子就儘量讓他動。




「厲害!」

「神奇!」

「不得了!」

我常把這些話掛在嘴上,並且鼓勵他們動手做。

兒子一直是我的花園裡的小幫手,

我最喜歡聽見他這麼說:「這是我的傑作咧。」



文章引用★森羅萬象主題社區★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影響學習的因素-丘彥南醫師




臺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丘彥南


影響學習的因素有



智能、體能、注意力、動機、情緒、



學習的方法、環境、教導的方式、



教案的設計及教導者的態度等,



其中情緒因素是一項影響頗大但常被忽略的層面。



有不少高智商而低學業成就的學生,


主要就是因有情緒的困擾所致。





有情緒障礙的學生,


也有可能出現種種


令老師或家長覺得疑惑或困擾的學習行為,


而在不被了解的情況下,遭受不當的責罰,


使得問題變得更糟。


焦慮、煩躁、悲傷、憂鬱、憤怒、


是常見的影響學習效率的情緒。





適度的焦慮有助於學習,


但是過度的焦慮


就會使得學習不易維持良好的專注力,


甚至出現「腦筋打 結」


或是「頭腦一片空白」的現象。


這種情形常發生在


有強烈考試焦慮或有焦慮症的學生,


這時候,若是教導者加以催促或斥責,


都會加重其緊張、焦慮的程度。





沈浸在悲傷、憂鬱情緒中的人,


往往提不起勁去學習,


嚴重時會出現注意力不佳、記憶力變差、


思考混亂或停滯、猶豫不決、


缺乏自信及悲觀等現象。


教導者不察時,可能誤以為他是偷懶,


根本缺乏學習動機或是智能有問題。





一個人心情


煩躁或是充滿著忿恨不平的情緒的時候,


是無法好好地學習。


這些不良的情緒往往源自於過多的客業壓力、


不良的教學方式或教案、教導者不公平的處置、


人際關係的衝突、家庭中不良的氣氛


或不當的管教、情感事件的困擾等。





有特殊學習障礙的孩子,


雖然具有一般常人的智能,


但是由於腦部功能部分特殊的缺損,


以致於在學習某些課程


(如國語文或數學)時有特殊困難。


即使他很認真地學,也不容易記牢或學會,


而常常在學習上有不穩定的表現,


讓他人懷疑其專心努力之程度,


而認為他就是不夠用心。


因此,他可能經常受到這類的批評和斥責。





在長期面對這樣學習受挫折的情況下,


孩子的學習動機就削弱了,


也很可能會衍生出情緒障礙,


反回來更影響到學習的狀況。





嚴重的學習焦慮或考試焦慮,


往往是受家長或教導者對


學習或考試不當地要求或期待的結果。


例如,考不到設定的標準,就嚴厲責罵或體罰。


有些孩子受到這樣的觀念、風氣的影響,


把考試分數的高低當做自我期許或肯定的指標,


面對考試就會非常緊張,


一旦考不如意,心情就變得很壞。


極端的狀況就是因此


而害怕上學或是聯考不如意而自殺得實例。





由以上的討論,


我們可以了解情緒與學習之間密切的關係。


所以,家長和教導者須要相當注意孩子們的情緒、


學習過程和影響學習的種種因素,


千萬不要變成「分數掛帥」,不要讓分數主宰學習,


以致於追求高分成為學習的目標,


或是演變以分數來評定一個學生的好壞。





當孩子出現學習不良的情況時,


應給予個別的處理,


適切地探究就可能的影響因素,


關心孩子的情緒,調整對學習的期待和要求。


讓孩子在良好的情緒下學習,


他會更主動學習,使學習成為成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