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高智商的孩子行為更須引導





高智商非成功唯一要素

問題一:
小孩在家中愛動愛跳,愛爬杆爬牆,
學習力比同齡甚至稍大的孩子還強,
三歲就會念英文字母,數字可以數到一百。



因為學習力強,家長不知如何引導,

提早送去幼稚園。
但是在學校常打架,被老師認為是過動兒。
想請問專家,

學齡前的資優孩子要怎麼培育?

 
蔡典謨教授回答:

IQ並不是決定未來成功與否的關鍵,
智商高只是成功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
必須具備努力以及創造思考的特性。
所以,鑑定孩子IQ多 高,
並非預示孩子未來能成功,
而是讓家長知道小孩的潛力,
並且提醒家長要多提供富挑戰性,
以及豐富多元的環境,
協助孩子順利發展。

 
另外,不要太輕易把

「資賦優異」、「絕頂聰明」這些光環戴在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的行為發生問題,

不要用「聰明」讓孩子的頑皮合理化;
「孩子太聰明」跟「孩 子會打人」是不能畫上等號的。




從小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以啟發、增強、討論的方式來教導,
而不是將聰明當作暴力行為的藉口。


若因為聰明,而不加以管教孩子 的行為,
將來反而容易造成社會問題。



提早補習小心揠苗助長
 

問題二:
許多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於是在學前就讓孩子補習,
或是讓孩子提早入學,這樣對孩子好嗎?

蔡典謨教授回答:
根據教育部法規,提早入學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聰明才智比一般孩子更高,
二是社會適應力要夠強。


若是在人際相處上本來就較差,
提早進學校只會造成孩子的困擾,

甚至可能讓孩子心理受到傷害。

而提早讓孩子從補習中得到資訊,
會讓孩子對學校的課業因熟悉而變得不專心,
容易讓孩子喪失學習興趣,
或是造成老師和孩子間的互動不良。
 
那麼是否就以放任態度來看待資優孩子的功課?


蔡教授解釋,
不補習並非放任,

家長培養的重點最好是:

不要跟學校的課業重複,

提供多元且豐富的學習環境,
比如鼓勵看課外書,引導其他領域的學習,
對資優孩子來說,都比重複複習課業來得重要。

資優教育是否可以在家教育



問題三:
學校沒有資優班,

而且孩子也喜歡媽媽的教育方式,
那麼能不能有部分時間進行在家教育,
同時也保有學校同儕的互動?



蔡典謨教授回答:
家長遇到學校教育及教師不夠好的問題時,
有些人會想將孩子帶離正統教育體系,
比方說進入森林小學。




體制外教改雖然很理想,

但是孩子仍然要回到這個社會,
與其將孩子隔離,

還不如教導孩子適應各種老師,
一如將來也要適應社會上各種人一樣,
家長應該要鼓勵孩子跟老師有良好的互動。
 
學校教育並非十全十美,
在家教育要以一種輔助補全的方式幫助孩子,
若只想以單一家庭力量在家教育資優孩子,
就必須考慮較多因素。



在其他國家,在家教育的 風氣越來越普遍,
國內身心障礙孩子的在家教育也有許多成功個案,
但是在資優教育這一領域,比較不成熟,
除了家長本身的成長外,
也還需要法規及制度來配合。
記錄/林欣儀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26


1 則留言:

  1. 高師大教授蔡典謨

    當選世界資優兒童協會長

    會長任期自 2005 年至 2009 年

    為期四年

    該會每年定期出刊資優教育國際期刊及會訊,

    且每兩年辦理一次國際資優教育學術會議,

    是資優教育唯一的全球性國際組織。

    http://gifted.kshs.kh.edu.tw/ex006/ex06_8.htm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