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自閉症人士學校生活的煩惱




陳毅雄



許多人相信融合教育適合自閉症人士。


不過,我相信把自閉和非自閉學生混合一起


不一定會製造出同理心和彼此接納的態度。


極其量可以形成表面友誼而已, 對自閉症人士甚少長遠價值。


更糟透的是,加給自閉症人士額外的感官和社交壓力,使學校生活苦不堪言。


主流學生常要負責帶領彼此間交往互動,


可能會覺得自閉 人士低他們一等,整天需要別人幫助或調適。


此外,現實世界本不是把我們的社交聯繫限於同齡

(或同校、同地區、同背景)的同學。

因此,我也認為按年齡組別分配班級是不合邏輯的。

可能大部份人都認為自閉症人士孤獨,需要朋友,

而且應該予他們機會體驗「正常」社交環境。

不過,我認為自閉症人士實際上需要的是:



  • 物質空間: 一個甚少感官噪音的私人空間,予他們安全感。

  • 感情空間:讓他們把深厚關係建立在特殊興趣和個人意見之上。

  • 社交空間:讓他們用自己的本色去對社會作出貢獻,幹一些別人不勝任的工作。

  • 探索空間:(當他們到了獨立自主的年齡)有能力去待作自己的選擇,不會受到批判或傷害。


我也相信應予自閉症為有用、有技術人士的形象,

而非不懂世情、笨手笨腳、需要協助的人。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



  • 幫助自閉症人士和其他同道中人或有共同興趣的人聯繫;

  • 讓他們有機會發展及修養本身才藝,得以服務社群(譬如:活動攝影)

  • 訓練成熟的自閉症人士作抉擇,解釋事件中可能發生的種種後果。

  • 設立「小洞穴」,讓自閉症人士覺得不勝煩擾能稍作「安靜」之所


我認為:融合教育之受到歡迎,

是主流教育家和家長對自閉症學童(高程度)的困難有點誤解。

我請讀者試思考以下自閉症學生與一般非自閉症學生之差別:



























自閉症學生 一般(非自閉症)學生
工作為主的交往互動:交流知識、分擔工作和策略

(下棋,討論下棋之章法)
經驗為主的交往互動

分享個人情緒感受和經驗

(如:星期日同赴教會的社交經驗)
工作維繫:一同參與、討論和研習 活動維繫: 同看足球賽、逛街、

購物、共進午餐
深厚關係:與1-2人關係深厚,投以信任,甚至強迫性一般要緊靠著他們,要經常一起。 多層次的關係網:社交網路複雜:1-3名知己、5-7位普通朋友和一些泛泛之交(表面上)朋友
功能效益:維繫那些對自己興趣和需要有益/可助改善之關係

喜愛效益:維繫那些有益以及自己「喜歡」的朋友關係


(以後者為更重要)



我知道:要使其他人明白到自閉症人士有截然不同的意識思維,


以致他們有不同需要,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譬如說:校內設置「小洞穴」之建議。


我懷疑主流學校是否會接納,


由於他們多會認為這樣做徒令自閉症兒童「更自閉」,


甚至脫離與人關係。


儘管這樣,

我不認為「是否令自閉症人士有較強社交能力」

這回事那般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怎樣以他們的需要發展其(特殊)意識,

讓他們成長,過著有用和有意義的人生。




當我和教師及家長分享時,他們很熱衷於認識我的經驗,

我常談及個人一些粗疏的表層需要。

然而,我更渴望他們可以深入探索表層下的深度需要。



































表層需要 深層需要
易於辨識臉孔與名字:一本附有老師和同學名字的照片簿 小圈子交往:我只需要每班只得5-7位朋友,人數太多使我吃不消。
受到保護不被欺淩:向我解釋各種各樣欺淩方式;使出有用的策略以得到幾位朋友幫助下免受欺淩;轉校—制止欺淩者之技倆變本加厲。 私人空間:有私人空間和時間,不受干擾去進行自己想做的事。
不用作團隊計畫:我通常可以自己獨力完成整隊人的所有任務。與人合作只會加添該計畫的麻煩,且降低我的功課所得分數。 擁有權:我想擁有自己的成就,無須受別人干預或被迫接受別人一些低劣的作業與自己的功課拼湊一起。
發展自己天賦:自由去選擇我想學習的東西,長大後,抉擇我可以作的事。 運用天賦:有機會代表學校參賽或出席重要場合
指示明確:我希望老師能夠詳細用紙筆列出每一件我要做的事,或注意事項,而不是間歇性給予一些口頭指示。 策略計畫:對我解釋清楚為何閱讀學科或辦學校分配的事。
親密戰友:有些可以接納我、和我交談一些共同興趣的人。 兩三知己:我願能與2-3知己一同探索和嘗試新事物。





我相信「深層需要」才是學校應該關注的事。

事實上,這些需要影響著自閉症及非自閉症學童。

我認為全世界的教育制度必須革新以應更「深層」的問題。

假如我有機會設計一所學校,

你肯定看到這間學校一定不像我曾經入讀、或今天所見的學校那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